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白居易生平

我们先将白居易的生平简单地勾勒一下,接着再讨论其家世、婚姻问题。因为前者可以为我们下面几部分的研究奠定基础,同时有关白居易生平问题,争议不是很多;后者较为复杂,一直到现在问题还没有解决,我们在这里作大致的梳理,以了解白居易在中晚唐复杂的政治环境中的立身处世及其对于文学的影响。

(一)科第与仕宦

白居易,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别号醉吟先生。原籍太原,其诗文署名称“太原白居易”为多,元稹为其写《白氏长庆集序》,也称“《白氏长庆集》者,太原人白居易之所作”。到他的曾祖父,移居于下邽,位于今天的陕西省渭南县境内。白居易于代宗大历七年(772)生于郑州新郑县,其时父亲白季庚四十四岁,母亲十八岁。她的母亲也是一个知书达礼的人,白居易曾回忆童年的读书生活:“夫人亲执诗书,昼夜教导,循循善诱,未尝以一呵一杖加之。” 白居易聪颖早慧,异于常人,他说:“仆始生六七月时,乳母抱弄于书屏下,有指‘无’字‘之’字示仆者,仆虽口未能言,心已默识。后有问此二字者,虽百十其试,而指之不差。” 由于其父做官易地的关系,白居易在十余岁的时候,迁家到符离。

白居易出生于书香门第,白家也是一个大族,这从白居易排行“白二十二”就可以看出来,也正因如此,他走了唐代读书人追求的科举进身之路。贞元十五年,他在宣州参加州试被录取,贡往长安参加进士试,诗题是《玉水记方流》,赋题是《性习相远近赋》。贞元十六年春,以第四名中进士。他在考进士前曾经模拟试诗,写了《赋得古原草送别》,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芳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贞元十九年春,白居易又参加了书判拔萃科考试,授秘书省校书郎,但他对于这一官职不很满意。

元和元年(806),白居易校书郎任满,准备应制举,闭门累月,写了七十五篇《策林》。这是他备考制举的文章,从中可以看出白居易的文学思想,如《采诗补察时政》、《议文章碑碣词赋》,指出诗歌要有讽谏作用。这一年四月,白居易登“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第四等,被授为周至县尉。他在周至县尉任上心情并不愉快,也正是县尉身份与这种心情,使他在感情上与底层人民接近,写了《观刈麦》,这是他写讽谕诗表现人民疾苦的开始。他后来在《与元九书》里,把自己的创作分为讽谕诗、闲适诗、感伤诗、杂律诗。而写讽谕诗就开始于周至尉任上,时年三十五岁,从此以后,开始了仕途生涯。

白居易在周至尉任上,写了千古名篇《长恨歌》。到了周至之后,他结识了陈鸿、王质夫。元和元年十二月,三人同游仙游寺,白居易写下了《长恨歌》,陈鸿写了《长恨歌传》。在周至尉任上时间不长,元和二年秋,便调充进士考官,任集贤校理,十一月,授翰林学士。因为集贤校理和翰林学士都是无常员而是以他官兼任的,因而此时白居易的正式官职仍是周至尉。元和三年,授职左拾遗,这是朝廷的常任官。但在元和六年,因母亲去世,丁忧返回下邽。这里要补充说明一下翰林学士的官职。唐代翰林学士,虽然是他官兼任但应该说是当时士人参与政治的最高层次,不少翰林学士出院之后就担任宰相。而且翰林学士是要为皇章起草制诰的,这对于文学创作也具有很大的影响。《白居易集》中的“翰林制诰”就是在这一段时间撰写的。

白居易居丧期满,除去丧服之后,于元和九年冬天,授官太子左赞善大夫。但这时朝廷由旧官僚把持,对白居易极为不利。元和十年,厄运终于降到白居易头上,他受人诬告,被贬为江州刺史,又改江州司马。这是白居易一生仕途最低潮的时期,也是心理上最失意的时期。但是地处庐山的江州,在佛教信仰和地域风光方面都对白居易有所陶冶,他这时受到白莲教影响较大。他写了《与元九书》,对于文学思想进行了系统的表述;写了《琵琶行》,代表其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访问了陶渊明故宅,接受了乐天安命的思想;营建了自己的草堂,产生了归隐终老的念头。在江州三年多,直到元和十三年十二月授职忠州刺史。

元和十三年冬为忠州刺史之后,他从此便仕途得意了。元和十五年,唐宪宗去世,政治发生变化,白居易忠州刺史的任期未满,就被召还到朝廷任尚书司门员外郎,十二月改授主客郎中知制诰。长庆元年他五十岁这一年,加朝散大夫,转中书舍人。其后出任杭州刺史,转苏州刺史。再入朝历任秘书监、刑部侍郎、太子宾客分司、河南尹、太子少傅等职,会昌二年任刑部尚书,会昌六年卒,享年七十五岁。

(二)家世与婚姻

白居易的家世,他自己的诗文中有多处叙述,其中《故巩县令白府君事状》叙述最为详细:

白氏芈姓,楚公族也。楚熊居太子建奔郑,建之子胜居于吴、楚间,号白公,因氏焉。楚杀白公,其子奔秦,代为名将,乙丙已降是也。裔孙曰起,有大功于秦,封武安君,后非其罪,赐死杜邮,秦人怜之,立祠庙于咸阳,至今存焉。及始皇思武安之功,封其子仲于太原,子孙因家焉,故今为太原人。自武安以下凡二十七代,至府君高祖讳建,北齐五兵尚书,赠司空。曾祖讳士通,皇朝利州都督。祖讳志善,朝散大夫、尚衣奉御。父讳温,朝请大夫、检校都官郎中。公讳 ,字确钟,都官郎中第六子。

有关白居易家世的文章,白居易还有为其父白季庚所撰的《襄州别驾府君事状》及自撰《醉吟先生墓志铭》。新出土文献中有关白氏家世的文献有好几种,如《唐代墓志汇编》开元四一五《大唐故可左监门卫将军上柱国白(知礼)府君墓志铭并序》,开元四一七《大唐故定州无极县丞白(庆先)府君墓志并序》,开元四一九《唐故中大夫行太子内直监白(羡言)府君墓志铭并序》,开元四九四《大唐故汴州封丘县令白(知新)府君墓志铭并序》,以及近年出土和发现的白居易堂弟《白敏中墓志铭》、《白敏中神道碑》,白居易孙《白邦翰墓志》以及相传为白居易所撰的《楚王白胜迁神碑》。只是这些材料,对于白居易先世的记载,或因年代遥远,不免有所抵牾,或因夸耀先世,而牵强附会于历史名人。又白居易本无子,以行简子景受嗣,故《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即载白居易子:“景受,孟怀观察支使,以从子继。”而新出土白邦翰撰《白邦彦墓志》则称:“王父讳行简,皇任尚书膳部郎中。考讳景受,皇任监察御史。”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可以参考胡可先、文艳蓉《新出石刻与白居易研究》,刊于《文献》2008年第2期。现根据有关文献,将白居易世系暂列如下,以供参考(见图表四)。

图表四 白居易世系表

中唐时期与杨氏集团联姻者,以白居易家族最为典型。白居易娶杨氏为妻,无论在政治上还是文学上都与杨氏家族具有重要的联系。《旧唐书·白居易传》云:“大和已后,李宗闵、李德裕朋党事起,是非排陷,朝升暮黜,天子亦无如之何。杨颖士、杨虞卿与宗闵善,居易妻,颖士从父妹也。居易愈不自安,惧以党人见斥,乃求致身散地,冀于远害。凡所居官,未尝终秩,率以病免,固求分务,识者多之。” 白居易元和三年(807)与杨氏联姻,是时已三十七岁。

因为婚姻关系,白居易与杨氏家族有很深的政治与文学因缘。从政治上说,白居易与杨氏结婚是在元和三年,这一年也是牛李党争起始的一年。同年四月,唐宪宗策试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举人,伊阙尉牛僧孺、陆浑尉皇甫湜、前进士李宗闵指陈时政之失,无所避,当时吏部侍郎杨於陵、吏部员外郎韦贯之为考策官,署为上第,亦得到宪宗的嘉许。但李吉甫恶其直言,泣诉于宪宗,宪宗不得已,授职杨於陵为岭南节度使,贬韦贯之为果州刺史,再贬巴州刺史。 白居易当时虽官职甚微,还是站在了杨於陵一边,作了《论制科举人状》予以声援,对于杨於陵、韦贯之等人的被贬持有不同的意见。白居易在元和时期命运不好,仅在朝廷任京兆府户曹参军、太子左赞善大夫等职,且于元和十年被诬而贬江州司马。直至元和末年,官位才逐渐升迁,以至在唐文宗一朝仕途颇顺。这和他的姻亲杨氏在大和中逐渐占据高位与牛党执政很有关系。白居易官位升迁的关键时刻,往往也是杨氏得势与牛党执政的时期。 S6OVfv080QAbIhS56U/7Kf/RvD6pk0aywEzOP0s7JwUVAhIz3JB9loIEPDXEsqB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