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清华简《系年》解答封卫疑谜

清华简是指2008年秋天清华大学入藏的一批战国竹简,由于媒体屡有报道,想来大家不会觉得陌生。清华简连同其残断的在内,一共约有2500枚,经过缀合排比,有60多篇,主要是经、史一类典籍,十分珍贵重要。由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编著的整理报告《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第一辑在2010年底问世,国内外学术界有很大反响。2011年12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第二辑也出版了,有关讨论正在学者间展开。

与报告第一辑包括竹简《尹至》、《尹诰》等九篇不同,第二辑只发表竹简一篇,题为《系年》。《系年》的篇幅很长,由138支简组成,原有简序编号,保存相当良好,只在个别地方有一点缺损。这是前所未见的一种断代性质的史书,分作23章,概述了从周初武王伐纣直到战国前期的历史大事。书的作者可能是楚国人,成书的年代估计为楚肃王时(公元前380年—前370年),也就是说比西晋时发现的魏国史书《竹书纪年》还更早一些。

《系年》的出现,对于古代文献和历史的研究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书里面的记载,许多地方能够印证、补充或者纠正传世古书,特别是解决学术史上长期存在的一些疑难问题。这些当然需要对《系年》做持久深入的分析研究,并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达到的。在这里我只想举一个例子,聊供读者参考。

周初分封诸侯,成立所谓“封建”的国家制度,奠定周朝几百年的根基,是古史上的大事。《系年》第四章说:

周成王、周公既迁殷民于洛邑,乃追念夏、商之亡由,旁设出宗子,以作周厚屏。乃先建卫叔封于庚丘,以侯殷之余民。卫人自庚丘迁于淇卫。

讲的是成王和周公在敉平三监叛乱之后,把反周的所谓殷顽民迁到在今洛阳的东都成周,同时吸取夏、商两朝覆亡的教训,将王室亲属分封为诸侯国,作为王朝的屏障,而首先建立的便是卫国。卫国的第一代国君是叔封,他是武王、周公的弟弟,成王的叔父。

《系年》的记载,正好与《左传》定公四年祝佗所说互相对照。祝佗是卫国的大祝,字子鱼,《论语·雍也》把他的名字写作祝鮀。在《左传》里,祝佗追述了周初分封鲁、卫、晋三国的经过,下面只摘录涉及卫国的部分:

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选建明德,以蕃(藩)屏周。故周公相王室以尹天下,……分康叔以……殷民七族:陶氏、施氏、繁氏、锜氏、樊氏、饥氏、终葵氏,……聃季授土,陶叔授民,命以《康诰》而封于殷虚。

祝佗乃是春秋晚期卫国大臣,他回忆卫国的初封,应该是比较可信的。同《系年》相对照,只要了解康叔就是叔封,殷民七族就是殷之余民,两者的一致是很清楚的。

祝佗提到的分封卫国时的诰命《康诰》,并没有像封鲁的《伯禽》、封晋的《唐诰》那样早已佚失,却作为《尚书》这部经籍的一篇,经过历史的长河保存至今。有些经学家绎读这篇《康诰》,提出种种诘难,竟成为千年不决的谜团,争论不休。

原来,《康诰》篇文的开头是:

惟三月哉生魄,周公初基作新大邑于东国洛,四方民大和会,侯、甸、男邦、采、卫,百工、播民和见士(事)于周。周公咸勤,乃洪大诰治。

紧接着是诰命本文:

王若曰:“孟侯,朕其弟,小子封,……”

纪时的“惟三月哉生魄”,据《尚书·召诰》、《洛诰》知道是在成王七年,开始营造成周洛邑之时。当时各地方国都来会集,为这一大事服役,所说“播民”正是被迁的殷民。因为成王那个时候还没有亲政,实际是由周公代行诰命。“洪大诰治”的“洪”字,郑玄即训为“代”(这不一定准确,但情事应当如此)。诰命的具体时间,未必就在三月哉生魄,可能是在稍后的一段期间以内。这些都与《左传》相合,所以《书序》说:“成王既伐管叔、蔡叔,以殷遗民封康叔,作《康诰》。”对于这一点,从汉到唐,学者并无异说。

宋代学者兴起疑经改经的风气,对《康诰》称叔封为“朕其弟”一点提出质疑,认为是武王时书。这个看法始于胡宏(五峰),受到一些著作的支持。苏轼的《东坡书传》还认为《康诰》篇首“惟三月哉生魄”到“乃洪大诰治”四十八字是《洛诰》的脱简,误错到《康诰》。朱子也是赞成这一类意见的,从而他的学生蔡沈的《书经集传》予以强调,主张将《康诰》移到武王时的《金縢》之前。蔡沈《集传》后来列于科举功令,这种看法(或与之类似的观点)竟成为主流。现代研究《尚书》的学者也有不少人采用,如屈万里先生的《尚书集释》可为代表。

屈万里先生说:“诸家以本篇为武王告康叔之书,良是,惟仍以为康叔封于卫时之诰辞,则非。盖康叔封于卫在武庚之乱平后,其时武王已殁也。今既知康叔初封于康,后徙封于卫,则封于康时自当在武庚之乱以前,亦即当武王之世。”至于康在什么地方,屈书引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之说,以为即《说文》的邟,在今河南颍川。

《系年》的记载,把这些疑难都澄清了。上面已经引到,简文说“乃先建卫叔封于庚丘,以侯殷之余民”,“庚”、“康”古文字通假,庚丘就是康丘,也便是康侯的康。封康是“侯殷之余民”,可见康即在殷的故土境内。大家知道,殷商故土分为邶、鄘、卫,康一定是在卫,所以叔封也称为“卫叔封”。卫国建立以后,卫人才“自庚(康)丘迁于淇卫”,淇卫自然就是淇水之滨的朝歌,又称妹或沬。至于卫国的迁都是在叔封在世之时,还是其子康伯之世,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至于《康诰》“王若曰:孟侯,朕其弟”这句话,孔颖达《正义》已说明是周公称成王命而言,周公称叔封为弟,古人行文不十分严密,是可以理解的。

总之,叔封封为诸侯只有成王时一次,武王时封康一说是不符史实的。

(原载《文史知识》2012年第3期) K3eju8RtNfXGNFJpV9e4UQuDMKu/ykL4QJ78FTa9VMsiNpYgpccGrvqMTtZrjJF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