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谈枣庄徐楼村宋公鼎

2010年秋,蒙山东枣庄市博物馆石敬东先生赐示枣庄徐楼村墓葬新出青铜器照片,盛情极值感谢。由这批器物形制纹饰等方面看,时代在春秋中期、晚期之间。其中有钟、鼎、盘等多件有铭文,属于同一器主。现取最清晰的一件鼎铭为例,计有文字五行二十八字:

有殷天乙唐(汤)

孙宋公 乍(作)

(叔)子 鼎,

(眉)寿 (万)年,

子子孙孙永保用之。

简要讨论如下。

鼎铭开首作器者自称“有殷天乙唐孙”,与1978年河南固始侯古堆一号墓所出宋公 簠相同。后者铭文是:

有殷天乙唐(汤)孙宋公 乍(作)

其妹句 (吴)夫人季子媵 (簠)。

见《殷周金文集成》4589、4590,鼎铭的年代不会距之过远。我过去谈到,春秋战国间已有四代宋公有青铜器发现 ,即:

宋公戌钟 宋平公戌(或误作成)

宋公差戈 宋元公佐

宋公 、鼎、簠、戈宋景公 (或作兜 、头曼)

宋公得戈宋昭公得(或作德、特)

徐楼村鼎铭的宋公 ,以通假求之,无疑是宋平公的上一代共公,《左传》记他名固,《史记·宋世家》则说名瑕。

”字在金文中多见,前人有种种读释,有兴趣的读者可参看周法高《金文诂林补》第七册所收该字条下,但意见虽多,大都扞格不通。1942年杨树达先生作《毛公鼎跋》,分析“ ”字从“貈”声,而“貈”通“貉”,故“ ”当读为“愙”即“恪”字 。这一见解尽管有学者反对 ,已被有关学界多数人接受,如《殷周金文集成》便予采用。现在徐楼村鼎铭宋公名“ ”,与“固”、“瑕”相通,“固”古音见母鱼部,“瑕”匣母鱼部,“貈”匣母铎部,证明杨树达先生的释读是正确的。鼎铭宋公 即宋共公,在位于公元前588至前576年,刚好在春秋中期之末,与从器物形制纹饰所作估计一致。

附带说一下,“ ”字在一些金文中,最好也读为“固”,例如:

簋: (申) 皇帝大鲁命

钟:用 先王受天大鲁命

毛公鼎:用仰绍皇天, 大命

番生簋:用 大命,甹(屏)王位

所说的都是皇天上帝授周的大命,“ ”应读“固”,训为安定,可参看《诗·皇矣》“天立厥配,受命既固”及《书·君奭》“今汝永念,则有固命”。

宋乃子姓国,鼎铭“ 叔子”是宋共公嫁予 国的女儿。“ ”系国名,与这件鼎同出的一件小鼎做器者为“ 公”,可能便是叔子的丈夫。

补记: 本文原题《枣庄徐楼村宋公鼎与费国》,当时误解鼎铭第三行首字为从“比”,后见更多同出器铭,知道错了。赵平安教授有《宋公 叔子鼎与滥国》文,刊于《中华文史论丛》2013年第3期,做了很好的考订。因此将本文修改,并删去后半部分。

(原载《史学月刊》2012年第1期,收入时做了删正) yPsJ0sdDvuTIET3usHJw2GtygJMgmLYGADaM9mFXa3+tcBN72wKTQmww4RGwhOM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