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加快构建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和史学学科创新体系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必须把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加快构建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和史学学科创新体系作为中国史学界的重要任务。

一 坚持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唯物史观的创立,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它将唯心主义从社会历史领域中彻底清除出去,从而彻底地解决了历史观领域唯心史观长期占统治地位的状况,实现了自然观上的唯物主义与历史观上的唯物主义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彻底的和完备的唯物主义学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系统、具体、历史地分析中国社会发展的规律,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不断把握规律、积极运用规律,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只有坚持唯物史观,我们才能更好地识别各种唯心主义观点、更好地抵御各种历史虚无主义谬论,才能不断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坚持唯物史观,需要准确理解和全面掌握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体系。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十分丰富。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等著作中,对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做了精辟论述,论证了唯物史观的基本范畴和规律,勾画出了唯物史观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和主要理论观点,如生产观点、群众观点、阶级和阶级斗争观点,以及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相互关系理论、社会经济形态理论、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国家、社会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社会意识形态理论、社会利益理论、人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等等。

唯物史观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的、科学的理论体系,弄懂弄通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就可以更坚定地坚持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的立场。而始终坚守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的立场,又可以坚定地把握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就可以把这些基本观点作为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运用到实践中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就可以坚守崇高理想信念,坚持正确方向,驳斥种种谬误,不断取得胜利。

近年来,唯物史观受到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严重挑战。当前,在我国存在一股否定历史唯物主义、否定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错误倾向,集中体现为“三化”:一是把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边缘化”;二是在史学研究中“去政治化”;三是在史学研究中“去意识形态化”。这“三化”集中起来可以称作彻底地“告别革命”。这个“告别革命”,不仅是要告别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而且对于历史上一切推进社会进步的革命,都要告别。这股“告别革命”的错误思潮,实际上是一种逆历史而动的唯心主义历史观,形成了一股历史虚无主义思潮。

批判历史虚无主义,就应该坚持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 “要在全党范围内进行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教育,批判各种否定、贬低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历史唯心主义观点,牢固树立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性力量是人民群众的科学观点” 。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12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进行集体学习时的要求:“推动全党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更好认识国情,更好认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势,更好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更加能动地推进各项工作。”

二 坚持唯物史观对历史学的指导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 坚持以唯物史观指导我国史学研究,是我国史学发展必须解决好的首要问题。我国的历史研究离开了唯物史观指导,就会丧失方向,丧失灵魂。必须牢牢把握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的灵魂和方向。

1.历史学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

历史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历史运动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历史学的研究对象离不开社会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思潮。历史学的任务,是在广泛收集、占有、鉴别史料的基础上,揭示历史的真相,说明历史规律,以便科学地总结历史经验,准确地阐释人类社会历史活动的本质和规律。人类社会处于阶级社会阶段的历史特点决定了历史学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和政治属性。我国当代历史学,作为思想精神力量,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首先是社会主义方向、性质的理论学术,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服务的,是党的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的重要战线,从属、服务于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不能脱离党的政治领导和马克思主义指导。正确认识这一问题,关系到我国当代历史学的性质方向和繁荣发展。我们不否认也不反对个人研究兴趣、爱好和追求,但作为党领导的历史学工作者,个人的兴趣要服从于人民、党和国家的需要,要为现实服务、为人民服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

强调历史学的意识形态属性,绝对不会否定或削弱其科学属性和文化、学术价值。在历史研究中,必须处理好学术与政治、学术与意识形态的关系,正确区分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不要把一般的学术问题当成政治问题,也不要把政治问题当作一般的学术问题;既反对把学术问题、理论问题和不同观点的讨论无限上纲,与政治问题、意识形态问题不加区别地混淆在一起,反对“打棍子、扣帽子、抓辫子、装袋子”的阶级斗争扩大化做法和用解决政治问题的办法对待学术问题的简单化做法,也反对打着学术研究旗号从事违背历史学属性、背离学术道德、违反宪法法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人民群众背道而驰的虚假的“学术”行为。

2.唯物史观是史学研究的利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科学如何进步,马克思主义依然显示出科学思想的伟力,依然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

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是史学研究的思想武器。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是中国特色历史学最鲜明的特色,是中国特色历史学繁荣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是我们在错综复杂的形势下,保持清醒头脑,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学术导向的思想政治保证。当年,郭沫若在谈到唯物史观对他学问和人生的作用时说:“尤其辩证唯物论给了我精神上的启蒙,我从学习着使用这个钥匙,才认真把人生和学问上的无门关参破了。我才认真明白了做人和做学问的意义。”

我国老一辈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在研究历史问题时始终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阶级分析法。著名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翦伯赞精辟地指出:“要严格地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把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放在他们自己的历史条件之下,用无产阶级的阶级观点加以说明。如果离开无产阶级立场,不用阶级观点进行分析,而只是用历史条件与历史倾向、历史局限性等为某一历史事件或人物的落后、反动进行辩护,这就不是历史唯物主义而是客观主义。” 著名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尚钺提出要对史料进行阶级性分析:“运用史料还要严肃的掌握阶级性,马列主义告诉我们:历史科学就是严肃的党性科学,所以必须掌握阶级观点,因为不严肃掌握阶级观点,就要犯大的原则上的错误,同时我们搞历史的人是知道的,过去历史记录权不掌握在人民群众手里,掌握在奴隶主阶级手里,掌握在封建主阶级手里,掌握在资产阶级手里,因此我们运用过去史料,要不严格地批判地来看这些史料,就很容易落在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那个迷魂阵里边去。”

我国一些国学功底很深的史学家坚信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阶级分析方法。著名史学家吕思勉在晚年自述中说:“予之将马列主义与予旧见解相结合融化,其重要之点如下:(一)旧说皆以为智巧日开,则诈欺愈盛……得今社会学家之说,乃知欺诈之甚,实由于社会组织之变坏,非由于智识之进步……(二)超阶级之观点,希望有一个或一群贤明之人,其人不可必得……今知社会改进之关键,在于阶级斗争……(三)国家民族之危机,非全体动员,不能挽救,而阶级矛盾存在,即无从全体动员……故今日之社会主义,实使人类之行动,转变一新方向也。” 著名经学史家周予同总结用阶级分析方法分析中国经学演变时说:“根据经学家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对某些‘经学’问题的一定共同点的思想体系而形成经学派别,而这种派别归根到底又受经学家的世界观的直接支配。就其‘继承’的形式来看,有其师承关系或治学方法的基本一致性;但就其本质来说,是有其阶级性的,是和时代的特点密切相关的。”

3.弘扬我国史学研究的马克思主义优良传统

近代以来,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我国许多老一辈历史学家深受马克思主义影响,学习、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方法于史学研究,开创了我国史学研究的崭新局面。李大钊曾这样描述唯物史观在中国早期的传播:“晚近以来,高等教育机关里的史学教授,几无人不被唯物史观的影响,而热心创造一种社会的新生。” 1922年,著名清史专家萧一山在《史学之研究》中专门论述了“唯物史观在史学上之价值”。他说:“唯物史观在史学之价值,既如此其重大,而人生所被之影响,又如此其紧要,我辈不可不明其真义,藉得一新人生之了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大批历史学家更加自觉地接受唯物史观指导,努力构建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形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史学研究的一代新风。周予同在自传中记述了他对唯物史观的看法:“我研究中国的经学与史学,主观上是要从思想上文化上清算长期的封建社会……清算封建社会,如同医学家解剖尸体,需要有犀利而合适的解剖刀。我年青时试用过多种解剖刀,也就是中国的和西方的社会历史学说,主要是进化论。但用来用去,还是认定只有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才能帮助我们解决封建的、资产阶级的学者们总是纠缠不清的问题,指引我们把社会历史的研究变成科学。我在五四时代就已结识毛泽东同志,听过李大钊同志的演说,也访问过鲁迅先生。他们努力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实事求是地解决中国面临的各种问题,使我十分钦仰。我觉得我们研究学问,也应该走他们开辟的道路,解剖刀才能发挥作用,既不会泥古不化,也不会乱砍一气。” 著名魏晋南北朝史专家唐长孺1955年在出版《魏晋南北朝史论丛》跋语中写道:“在研究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企图解决历史上的根本问题,必须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 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1979年回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学习唯物史观带来史学的巨大进步:“记得建国初期,史学工作者都在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并试图应用到自己的专业研究中去。在史学界展开了关于古史分期、汉民族形成、资本主义萌芽……一系列的讨论,编辑了大部头的史料丛刊。史学界出现了一片欣欣向荣的新气象。” 著名历史学家何兹全晚年表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仍是指导历史研究的最正确的历史理论和方法。

4.坚持用唯物史观指导史学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自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自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研究和教学全过程,转化为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科学的思维方法。”广大史学工作者落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要自觉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必须首先做到解决好真学真懂真信,最终要落实到怎么用上来。

1944年2月,毛泽东同志在《整顿党的作风》一文中讲道:“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马克思主义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在于改造世界。掌握马克思主义必须体现在用上。对于史学工作者来说,体现在运用唯物史观于史学研究,提出历史问题、分析历史问题、认识历史问题,出成果,出人才。当前,史学工作者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坚持运用唯物史观,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蔓延和危害,坚持史学研究的正确政治方向和学术导向。

三 努力推进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史学建设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习近平总书记在致第二十二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贺信中指出:“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承担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使命。……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历史是人类最好的老师。” 希望广大历史工作者能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积极构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史学创新体系。

1.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努力为人民而从事史学研究

今天,党所领导的中国特色史学,特色就特色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指导地位上。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首先必须解决好史学研究为什么人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作为历史研究者,核心要解决好为什么人的问题,时刻关注人民对历史研究的需求。如果无法满足人民的需求、脱离了人民,史学便不能吸引人、感染人、影响人,也就失去了生命力,更不可能发挥自己的社会功能。侯外庐先生曾说过:“伟大的时代驱使我将全身心投入新史学的踏勘。”著名历史学家陈垣在反思解放前“为学术而学术”的治学方法时说,以前的研究“谈不到大众化,更谈不到为人民服务”,“糊里糊涂做了一辈子学问,也不知为谁服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们可以按照人民的迫切需要、国家当前的任务来从事科学研究工作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史学界坚持为人民书写历史,撰写了一大批反映劳动人民的史学著作。譬如加强了农民战争的研究,开辟了中国农民战争史新学科。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巴勒克拉夫对此评价说,新中国历史研究由于强调了农民战争的革命性以及对促进社会变革的推动作用,“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语言”,“建立了评估和重现中国过去历史的标准”,“这个问题为中国历史学增添了一个新领域,却是毫无争议的”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自觉为人民做学问,就要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坚持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科学性和革命性在马克思主义中是内在地、不可分割地结合在一起的。马克思主义要求历史学必须把严格的、高度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结合起来。研究立场是任何一位史学工作者都无法回避的。列宁明确指出:“唯物主义本身包含有所谓党性,要求在对事变作任何评价时都必须直率而公开地站到一定社会集团的立场上。” 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严肃立场,才不会被个人私心、个人恩怨和狭隘利益遮蔽住自己的眼睛,在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中抓住本质。站在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的立场,运用唯物史观研究历史,才能得出有益于广大人民群众的观点和结论;如果站在剥削阶级立场,运用唯心史观,就会得出不利于人民群众的观点和结论。郭沫若在阐明自己的历史研究时说:“我是以一个史学家的立场来阐明各家学说的真相。我并不是以一个宣教师的态度企图传播任何教条。” “是什么还他个什么,这是史学家的态度,也是科学家的态度。” 翦伯赞也说过:“历史学是一门科学,第一是科学性,第二是革命性。” 党领导下的历史学工作者要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从事史学研究。

2.不辜负时代要求,努力推进我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及其话语体系创新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新形势,如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文化软实力、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发挥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对哲学社会科学界提出了“不断推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和创新”的任务。在我国发展的重要阶段,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和话语体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史学界应直面不足,努力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体现继承性、民族性、原创性、时代性、系统性、专业性,推进中国特色史学创新体系建设,努力掌握学术话语权。为此,需要做到:

一要坚持我国老一辈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形成的史学共识。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李大钊、陈独秀、李达、郭沫若、吕振羽、范文澜、翦伯赞、侯外庐等一批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就开始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唯物史观研究中国历史,形成了最基本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共识。这些基本共识是我们构建中国特色史学理论和话语体系的重要前提。今天,建设中国特色史学学术体系、提升话语权,关键在继承前辈学者的基础上,总结、概括出新的科学概念和学科范式。要坚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社会形态演变规律和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性质判断等一系列科学范畴,要坚持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斗争,旧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等科学概念,在更多史料的支持下进一步论证和丰富这些范畴概念;要对我国学者有较多话语权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关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以及关于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思潮的学说、观点进行更加深入的学术研究和论证。只有在这些方面进行努力,我国史学界才能把中国特色史学创新体系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而不是跟在西方学者后面亦步亦趋。

二要开展扎实深入的史学研究。史学工作者要大力弘扬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推动形成崇尚精品、严谨治学、注重诚信、讲究责任、扎实深入的道德风尚,营造风清气正、互学互鉴、积极向上的学术生态;树立良好学术道德,自觉遵守学术规范,讲究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崇尚“士以弘道”的价值追求,真正把做人、做事、做学问统一起来;要有“十年磨一剑”的执着坚守,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守得住底线,立志做大学问、做真学问;要把社会责任放在首位,严肃对待学术研究的社会效果,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真善美的追求者和传播者,以深厚的学识修养赢得尊重,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引领风气,在为祖国、为人民立德立言中成就自我、实现价值。历史学者要有甘坐冷板凳的精神,研究要有十分扎实的史料根据、十分严谨的论证逻辑,要有令人信服的阐释力。只有这样的研究,才能在学术上有说服力,才有助于提高我国史学创新体系建设水平。

三要自觉贯彻“双百”方针,提倡学术创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方针。要提倡理论创新和知识创新,鼓励大胆探索,开展平等、健康、活泼和充分说理的学术争鸣,活跃学术空气。要坚持和发扬学术民主,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提倡不同学术观点、不同风格学派相互切磋、平等讨论。著名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刘大年1954年就提出:“只有创造性的讨论,自由的批评,科学才能发展;反之,如果放弃了争论,取消了批评,任何科学都是不可能发展,不可能进步的……如果我们要学习马克思主义而又不要批评的精神,这就抛弃了马克思主义的灵魂。有了批评与自我批评,就可以使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的速度加快。”

四要发挥集体和个人的双重积极性。建设中国特色史学创新体系,既需要学者个人开展深入的研究,产出一系列运用史料得当、见解独到的精深专著;又需要发挥我国制度的优越性,运用集体力量组织学者攻关,产出多种体系宏大、结构严密的大部头著作;还需要具有战略思考能力的学者在专门研究的基础上对研究成果进行新的概括,提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概念和理论,使我们的研究在史学理论和史学方法论意义上对国际史学界产生重要影响。

3.加大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与史学研究成果普及,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毛泽东同志1959年就说过:“历史上不管中国与外国,凡是不应该否定一切的而否定一切,凡是这么做了的,结果统统毁灭了他们自己。” 我们在构建中国特色史学体系过程中,要注重普及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创新和史学研究成果,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侵袭。

当前某些历史研究成果和历史题材作品竭力淡化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推动人类社会历史前进动力的观点,淡化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地位,淡化阶级分析方法,淡化主流意识形态,去政治化、去意识形态化,“告别革命”,从而使历史发展的动力观、阶级观、群众观、社会形态观等许多牵涉唯物史观的重大基本理论问题受到挑战。在某些历史著述和作品中,剥削阶级意识形态沉渣泛起,剥削阶级价值观得到弘扬,客观上形成了与当前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冲突。某些历史著述和作品肆意曲解中国历史的发展道路,某些历史著述和作品不顾历史背景、历史事实,颠倒是非,甚至盲目宣传某些在历史上曾经对中国犯有侵略行为的历史事件、人物等。这些都需要引起我们史学工作者的高度警惕!

史学研究成果要真正能够服务于人民群众,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要坚决反对错误的历史观,将科学的历史观和历史知识传播给大众,杜绝人为杜撰的虚假历史。要积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创新历史研究的手段、方法、载体。要注重发挥互联网等现代传媒在人们工作和生活中的独特作用,弘扬20世纪五六十年代大家写小书的传统,加大科学历史观的宣传教育和历史知识普及力度,遏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影响。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历史表明,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一定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时代。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我们不能辜负了这个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为历史学的发展提供了广大的舞台、空间和不竭的源泉。中国历史学不仅要记录这个人类历史上的重要篇章,更要参与这个重要历史篇章的创造。中国历史学工作者应该不辜负这个伟大的时代,要大有可为,一定可为,一定能够创造无愧于伟大时代和伟大实践的灿烂的中国特色的历史学。 +TwCYQLT4e2F7NWIJp0FYMjik+4z7j14CucXcYWN/xl4Wi2Y7E/D+z4NF41XOoB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