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
我的长期困扰是,我是个失败者,一个废物。
三十几岁了,职场和亲密关系都是失败的,和亲人也充满隔阂。失落、失败、失望、失意、一再失去,我是“失小姐”。
二十几岁的时候,我对人生充满幻想,但是幻想与现实的差距让我愤怒、焦虑和痛苦。三十几岁的时候我看清了现实,了解了自己的定位,可是时间已带走了本来有的机会和选择(无论是亲密关系还是职场)。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里,我似乎难以再完成什么了,我将从一个年轻的废物,变成一个老废物。那么此刻的人生还有什么意义?
我从焦虑痛苦的一端,走向了虚无和无意义的一端,每天起床都会问自己:为什么要起来度过一天?这一天究竟还有什么意义?看着别人那么上进努力积极,我那么丧,我觉得双方都是对方眼里无法解码的笑话。
如果我继续追求爱、认可和成功,那就是求而不得的痛苦;如果我放下追求,又陷入了行尸走肉般的虚无。我在二者间徘徊,在生与死的引力下拉扯。我既无法承受潮水般的失落感,也不能承受那么巨大的虚无。
我还有一个哥哥。小时候家庭贫困,资源匮乏,父母重男轻女,更可怕的是,我哥居然还是个相当优秀的人。我以他为荣,又因为他占据了资源和关爱而对他愤怒。长大后的我因为性格和没有资源的原因,在单位混得不好,在恋人面前又自卑。现状是,有一份工作能养活自己,其他基本算是一无所有。工作、恋情都不顺利。人生随波逐流,一路往低处走,一手烂牌不知是该打下去,还是放弃算了!
我尝试过心理咨询,喜欢听悲怆的乐曲,读过大量的名著,这些让我平静,同时更让我觉得人生虚无。
答:
有一件事我很佩服你:三十多年一直处在失去的状态里,有一样东西却始终没有失去,那就是对现状的“不甘心”。你放不下“不甘心”。
我不确定这意味着什么。我见过有些人二十多岁就放下了,什么都无所谓,像你一样有一份工作能养活自己,就够了,还要啥?他们的生活条件也谈不上有多好,但是自得其乐,没有你这么重的包袱。
这样的人生会容易一点吗?
我也不知道。我这样想只是出于好奇,并不是说服你学习他们。一来,你并不是说放下就能放下;二来,那样的人生可能也缺少了点什么。
但我们可以做一个探索。在未来的七天里,能不能请你每天拿出一个小时,在这一小时里暂时放下不甘心的感觉,去体会一下,假如这一刻的生活是你这一个小时能过上的最好的生活,你知足了,不奢望再有别的,你打算怎么利用这一个小时,让自己过好一点?
记录下你的感受。剩下的时间,继续回到你不甘心的状态。过七天再做一个对比,看看两种状态有什么不同。
反馈:
我看了李老师的回复好几遍。李老师希望我能放下。
无妄想,无理想,不破灭,太平过日子。一切没有意义,但是生活下去,成为生活本身。这是不是李老师想帮助我去到的地方?
放下之后,总要有个去处吧。
没办法,接受现实,日子还要过。早点接受,早点脚踏实地过小日子。这样的生活是不是更容易一点?我还有机会可以获得吗?不能确定。
我难以放下,难以拂去对生活的幻想。大概是因为太艰难、太挫败了。人生上半场一分没得,眼看就要零分交卷。前半场有多失意失落,后半场就有多想要逆风翻盘,这不就是人的求生欲吗?已经完成了KPI的人,接下来才有资格随意发挥不是吗?越是求不得,越是放不下,这就是所谓的“执”吧。执者失之,“执小姐”和“失小姐”从来都是一体的。
李老师说其实有选择,人生没有一定要完成的业绩。可是除了寄托于这样的价值和意义体系,似乎无所依靠,无处可去。至少我是这样。
我在原来的问题里写过,三十多岁逐渐认清现实。可是现实之重,不是人人可以承受的。鲁迅(真的)说过,人生最痛苦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李老师说放下吧,哪怕一小时,做点对自己好的事情的时候,我并不知道要做什么。准确来说,每一天每一分钟除了必要的工作,我都无处可去,无处想去。活着是惯性,不是选择。
以下是伴随着疑问的反馈:
我不知道这一个小时要做点什么。我无法停止思考和想象,我会走向哪里?是像《活着》里的福贵一样活着,忍受苦难和平庸,逐渐变得木讷、失去热情?还是青灯古佛了此一生?思考让我更疲惫了。
依然在思考我能做什么。咨询师常说要关爱自己,我不知道怎么关爱。我的肉体消耗很少,很好养活。我的精神倒是有个黑洞,看不清也填不满。
李老师最好还是告诉我这一小时要做什么。否则我不知该做什么。
今天尝试了一下停止思考(实际上做不到),做点体力活。洗个热水澡或是拖个地,只能做到边干活,边思考。做了半小时家务,家务也没有那么多,体力也有限。还剩半小时就用来书写,吐槽了下李老师,他挺成功的,我啥都没有,他还说我包袱重,这不公平……我不知道什么是“满足”的感觉,我只知道匮乏。时间、金钱、陪伴和爱,一切都是。
晚上点了一份超多的外卖,想营造一种满足的感觉。可是头脑中另一个声音却在谴责我:你看你根本吃不完,浪费!多少人吃不到饭呢!
我又觉得有负罪感。老实说,理性上,我觉得我需要的可能不是那么多,也不需要那么完美。可是充足和完美让我有安全感,有底气。
没有可以特别为自己做的事。不过我倒是开始提醒自己,遇到什么事,先想一下自己需要什么,再考虑其他。
另外一个收获是,我意识到自己经常做事有头无尾,比如写这个回复,一开始很激动,有很多话要说,后来又觉得也没有多大意义。我的人生很多事都如此。可以想象一个人经常出发,但又因为各种原因中途折回——她的一生都在做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游戏,一次次地身心疲累,却没有成就。
“失小姐”就是“失小姐”。
复盘:
这是一篇超长的反馈,其中有一个画面让我印象深刻:提问者有天晚上点了超量的外卖。她说理智上知道自己不需要那么多,但她的感受是这样让她“有安全感,有底气”。我想这也是对生活态度的一种隐喻。
提问者心里有一部分清楚自己不需要那么多,另一部分又在那些需求里获得了存在的底气,她放不下。她把这些叫作自己的“执”。
哪怕她知道,“执”的代价就是“失”。
从这个角度来讲,提问者已经做出了选择。这个选择在个体意义上没有疑义。唯一的问题是,别人怎么想。我相信在这个反馈里,“李老师”某种意义上代表着她的那些同龄人,他们似乎秉承一种理性的态度,劝说她减少不必要的执念,轻装上阵,好好生活——可这些声音恰好是问题所在。它们无异于是在说:“这种你坚持的存在方式,是有问题的。”
其实呢?没问题,提问者只是痛苦。痛苦是一种感知自己存在的方式。这很正常。世界上多的是人选择这样存在,也安于这样存在。如果把它当成问题,这种认识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反而制造了更多痛苦。
这是我的回信没有把握好的地方——我在平均用力。在这里,平均用力就是拉偏架。即便只建议提问者用一个小时体验“放下”,即便说成探索,还是带有“何妨换一种心态试试”的暗示。难怪被感知为“李老师希望我放下”。一旦有较量,就偏离了自我探索的旨趣所在。如果再来一次的话,我会表达得更明确:不要放下。保持住你的痛苦。痛苦当然可以是人存在的方式。它代表着还没有答案的课题,而这个课题是有价值的。它在追问:“我做了能做的一切,但我还是不满足,我还要做什么?”
没有答案,那就去找,但问题没有错。不要放弃问题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