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7.自律为什么这么难?

问:

我总是管不住自己。

第一,我有囤积癖。我的住所是个小小的单间,堆着许多东西,舍不得扔,大概是受抚养我长大的外婆的影响。大部分时候这并不困扰我,但偶尔会想:“啊,房间好乱,东西好多,我怎么什么都舍不得扔,要学会断舍离。”然后整理一波房间,但并没有扔什么东西。很快房间又会乱起来,而我每日工作之后,只想看剧、做饭、发呆,不愿意整理。所以始终处在杂乱的环境里,环境又反过来影响做事的积极性(当然,我也在甩锅给环境)。

第二,晚上回家后一直到睡觉前,总忍不住要吃东西。有时并不饿,但就是要吃,而且还熬夜。我知道这样不利于健康,已经体检出胆囊息肉了。

第三,我特别爱刷剧。这本来没什么,但我很难控制自己刷剧的时间,会一直刷到晚上十二点多,我觉得不好。

我想变得更自律,知道什么是好的就去做,知道什么是不好的就不做。我该怎么办?

答:

从你的日常来看,你不需要真的自律,你只是需要一个叫“自律”的符号,用它带给自己一些积极暗示。

一个简单的办法,是给自己设计一个“自律窗”,在真实的生活中留出一个用来展示自律的窗口。具体地说,在工作时一眼能看见的地方围出一块空地,比如工作桌上,0.1平方米就好(差不多是30厘米见方的一块地儿)。这块地方始终保持整洁,除此之外的地方,爱怎么囤积都可以。

同样,你可以每天给自己设置60秒的时间,比如晚上11点59分到12点整,定一个闹铃,这60秒的时间里什么都不干,不吃东西,也不看剧。其他时间爱怎么吃东西和刷剧都可以。

这0.1平方米和60秒就是你的自律符号。只要你每天把这块地方和这段时间管理好,就可以骄傲地对自己说“啊!今天也是一个自律的人”,从而燃起做其他事情的积极性。你也可以适当扩大这个窗口,但我觉得0.1平方米和1分钟就足够了。

请在一周后告诉我这个方法是否有效。

反馈:

截至成书前,未收到反馈。

复盘:

没收到反馈,最大的可能是没有做。

留言区倒是有其他读者试了这个方法,有人的反馈是:“做到并不难。发现我不是不自律,而是不知道自律是为了什么具体的目标。”

这是很重要的自我发现。我们现在动辄讲“自律”,似乎自律是现代人的一种基本美德。但自律本身并不是目标,只是用来实现目标的手段。目标只能是一件具体的事,比如工作,就应该追求工作的完成度。这个过程中伴随着一丝不苟的节奏,就可以被称为“自律”。自律很好,但如果没有确定的目标,单单追求自律的状态,那就是买了一个名叫“自律”的盒子,却丢掉里面的珍珠。也就是我在反馈中说的,一个“自律的符号”。

符号当然有符号的价值,它让人振作,自我感觉更好。那就用一分钟和一小块区域的清洁作为象征,不也够了吗?有人觉得这有点幼稚,像在自欺欺人,这样想的话,一整天和一整个房间的自律又何尝不是呢?

最后说一句,一分钟和一小块区域的自律其实也没想的那么容易。自律这个词本身就有点拧巴。它强调的是一种自我克制,自我违抗——明明不想做一件事,却要自己必须做,这才叫作自律。而且不是做一次两次,要重复,日复一日,从这份坚持中获得某种意义——可是为什么要如此辛苦?如果找一件自己更喜欢的事,高高兴兴地做下来,不是更简单吗? W3Hn7F9+Vp2Rz+GTyv48vYFL0iO5+Nz4O/Ga1iBARkH6il8MElZUNaSRMkKLW/q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