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意大利葡萄酒概况以及八大王牌葡萄酒

意大利位于南欧亚平宁半岛上,整体气候类型比较复杂。因为它狭长的地形从北到南跨越了近10个纬度,受到了山脉和海洋的影响,所以小气候 之间区别很大。意大利北部靠近阿尔卑斯大雪山,属冬季寒冷、夏季炎热的大陆性气候。往南推进,从亚平宁半岛一直到意大利南部都属于地中海型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再来说说地形。意大利到处是山,山区的土壤以岩浆岩、火山岩居多,这种土壤的特点就是温度高。再加上意大利处于地中海中心,整个国家就好比一条伸入地中海的大长腿,所形成的地中海型气候特点依旧是高温。根据冷酸热甜的原理,当地的葡萄总体是偏甜的,尤其是意大利南部地区。

葡萄酒的酿制过程是酵母将葡萄中的糖分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如果以偏甜的葡萄酿制,葡萄酒的酒精度会比较高,味道也会比较浓烈,这是葡萄酒的基本酿造原理。

葡萄酒的基本酿造原理

意大利的饮食,不论是比萨还是意大利面,主要是通过面粉加酵母发酵制作而成的。面团经酵母发酵后,因为其中的微生物会产生有机酸,所以这些食物会带有较为浓烈的酸味。

通常来讲,吃酸性的食物要配酸味的葡萄酒,而意大利如果仅仅依靠土壤和气候的条件,是不可能酿造出带酸味的葡萄酒的,这就对该国的酿酒师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他们要能够使用具有甜味特点的葡萄酿造出酸味的葡萄酒来。这可真有点战天斗地、人定胜天的意思。

之所以说意大利的葡萄酒又酸又甜,原因之一是这里追求艺术感,酿起酒来没那么多条条框框的限制,就像加了柠檬的冰镇雪碧饮料一样,虽然大家都喜欢,但是谁也说不清楚它的味道究竟该如何划分;原因之二是使用含糖量高的葡萄酿制酸味葡萄酒,其发酵程度难以控制,糖分会在局部有残留,那可不就是又酸又甜吗?

最近这些年,法国和意大利这两个国家一直在葡萄酒领域争来争去,争啥呢?说白了,就是为了个世界排名,它们都自认为在酿酒方面是天下第一。法国人曾说:“法国葡萄酒向来比意大利葡萄酒昂贵!”当然,这从字面上理解并没错,但问题来了,卖得贵,就一定能证明它的葡萄酒好吗?

两国的顶级葡萄酒,在风土条件、酿造工艺、成本花费上各有各的道儿,其区别不在于质量,而在于风格。至于价格高低,那是由多重因素促成的,比如政治、文化、商业宣传、品牌效应等。

那意大利的顶级葡萄酒售价如何呢?比起法国葡萄酒,它价格亲民,更容易被接受。法国的“镇国之宝”有罗曼尼康帝,有“五大名庄”,有干邑,有香槟,各个都有一长串说不完的传奇历史。法国的一瓶顶级葡萄酒卖到十几万元,甚至是几十万元,那都不足为奇。

意大利作为与法国地位相当的葡萄酒大国,也是一个拥有多样葡萄酒风格的国家,这个国家的葡萄酒,就是喝上几年,也不一定能喝个明白。比起法国人在酿酒中的恪守传统,意大利人认为酿酒者的创意远比规矩重要,所以意大利的葡萄酒总是能时不时地带给人一些惊喜。

谈到意大利的酿酒历史,还得从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的崛起开始说起。据说罗马军队打仗的时候,士兵们会随身带着葡萄藤,走到哪儿种到哪儿,活下一株算一株。

罗马帝国崛起后,城中的贵族终日饮酒作乐,夜夜莺歌燕舞,葡萄酒也就成为罗马人的日常饮品。当然,它盛行的另一个原因是,那时即便是喝最差的葡萄酒,也要比直接喝水安全——从河里取上来就直接喝,太脏。

1世纪之前,罗马人已经将木桶(可能不是橡木桶)用于葡萄酒的运输、存储和陈年,他们使用木桶装酒,贩运到当时罗马帝国的各个角落。

在19世纪至20世纪初,意大利葡萄酒并不像法国葡萄酒那样出彩,虽然它的产量比法国的高。那时在很多地方,它是低档葡萄酒的代名词,被称作“洗车酒”。

意大利葡萄酒之前每年的产量占全世界葡萄酒总产量的25%左右,要命的是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这个国家被折腾得够呛,国内农田被大量弃耕,整个国家的农业陷入瘫痪状态,那还有酿葡萄酒的基础吗?

直到20世纪中期,美国的意大利移民才喝上了较酸的意大利葡萄酒,也是从那时开始,意大利葡萄酒产业才慢慢地恢复。目前,意大利的葡萄园基本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重新种植的,在这之前的葡萄园只保留了不到10%。

20世纪60年代以前,意大利葡萄园可不像今天这样,那时的葡萄园可以种植多种品种,管理很乱且缺乏地方特色。当时公认,意大利在国际葡萄酒市场上根本无法与法国相抗衡,毕竟法国当时已经有了AOC制度——明确规定某一产区的葡萄酒只能使用指定的若干葡萄品种酿制的等级制度,并且实行了30多年。

所以,从1963年起,意大利开始制定自己的分级制度,来回调整了3年,于1966年正式实施。起初,该分级制度只有DOC和VDT两个等级。其实这个分级制度就类似于法国的AOC制度。

即便如此,意大利在国际葡萄酒市场依然不是法国的对手,至少在葡萄酒分级的精细程度上确实如此:法国仅波尔多的列级庄就分为5个等级,而意大利则“粗枝大叶”,只有两个等级,那能和法国酒业相抗衡吗?到1980年,意大利的相关部门增加了原地名控制保证葡萄酒,也就是DOCG等级;1992年,意大利又加入了地区餐酒,也就是IGT等级。

最低级别的葡萄酒就是VDT等级,泛指普通品质的意大利葡萄酒,在葡萄产地、酿造方式等方面受到的规定或限制不是很严格,且通常不灌装。如果你看到酒标上写了“VDT”的意大利葡萄酒,那就意味着该葡萄酒不会有任何产地说明。通俗地讲,这个级别的葡萄酒只要是在意大利的地盘儿上酿制的,且不会损害身体健康就可以。

意大利葡萄酒分级制度:讲求品种、来源及陈年

比VDT高一级的是IGT,指意大利某地区酿制的具有地方特色的餐酒。它对葡萄产地有一定的规定——要求至少85%的酿制葡萄来自所标定的产区,同时该葡萄酒必须由该地区的酒商酿制。

再高一级是DOC,至此,规矩逐渐繁复。DOC等级是指在规定的地区,使用规定的葡萄品种,按照规定的技术方法酿造而成的葡萄酒。

再往上就是DOCG等级,葡萄酒想达到这个等级并不容易,首先得在成为DOC等级之后满5年才有资格申请。这是意大利葡萄酒的最高等级,不但在葡萄品种、收成等各个方面都有严格限制,而且要由专人试饮。这种等级的葡萄酒进入消费市场必须是5升以下的瓶装,可以说DOCG等级的葡萄酒就是意大利的脸面。装门面的东西,那可得严格地筛选,再给好好打扮打扮。

意大利葡萄酒中属于DOCG等级的并不多,这主要是因为成为DOCG等级对葡萄酒来说既是荣誉,也是上了“贼船”。意大利葡萄酒,一旦达到这个等级,就等于把自己放到了风口浪尖上——原产地命名委员会每两年审查一次该等级的葡萄酒,审查维度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该产区已经生产了历史上重要的葡萄酒;

第二,该产区生产的葡萄酒质量已经在国际范围内被认可,并且具有稳定性,即至少在过去两年中生产的葡萄酒质量十分稳定;

第三,该产区葡萄酒的质量有了巨大提升并且受到广泛关注;

第四,该产区生产的葡萄酒已经为意大利的经济健康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也就是说该葡萄酒的销量得具有一定规模。

另外,在意大利,葡萄酒有四种命名方式。

第一种,通过其产地来命名,典型例子就是奇安蒂;

第二种,通过采用的葡萄品种来命名,这种品种商标是指酿制葡萄酒时所采用的葡萄100%是该品种;

第三种,通过葡萄品种和产地名称的结合来命名,比较常见的巴贝拉阿拉巴葡萄酒,就是在阿拉巴产区用100%的巴贝拉葡萄酿制的;

第四种,以说明其类别来命名,这是比较复杂的命名方式,需要具备一些意大利语的知识才能看明白。

意大利葡萄酒的灌装方式也有好几种。

第一种,如果葡萄酒是在酒庄中灌装的,瓶上会注明“imbottigliato dal produttore all'origine”(在原产地由酒庄瓶装),酒标上通常会有生产商的名字,这与法国波尔多的“mis en bouteilles au chateau”(酒庄酿酒后,在酒庄内进行灌装)是一样的。

第二种,如果葡萄酒是由合作社或合作社组织灌装的,酒标上可能会出现“imbottigliato dalla cantina sociale”“imbottigliato dai produttori riuniti”(酒商灌装)一类的描述。

第三种方式是“Imbottigliato nella zona di phoduzione”(车间灌装),这是让买家知道,这款葡萄酒不是在酒庄中灌装的,而是在特定的DOC产区或DOCG产区法定范围内灌装的。

意大利有八大王牌葡萄酒,都具有悠久的历史,也经受住了市场的考验,是意大利葡萄酒中的佼佼者,让我们在后文一窥究竟吧!

意大利葡萄酒的八大王牌

小结

一、气候

意大利的气候特点可以总结为北冷南热。

1.意大利北部属于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夏季炎热。

2.意大利南部属于地中海型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二、地形

由于意大利之前是欧洲的火山地震带,因此以山地地形为主。

三、葡萄酒风格

讲究艺术感,总体特点是高酸,酒精度偏高。

四、分级制度

VDT等级是普通餐酒,IGT等级是地区餐酒,DOC等级是法定产区葡萄酒,DOCG等级是原地名控制保证葡萄酒。其中DOCG等级的葡萄酒会在酒瓶的“脖子”上挂个标签,那就是意大利葡萄酒的勋章。 Vo5qFbnf65K6oFd6is7iSh7k7z38WXHgkxcNyxMFnd+zY2UNNj5qoKgCZcEMYj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