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我见到了中学二年级的学生成民,成民在学习跆拳道和柔道。不过,成民完全不像爱运动的孩子那样阳光,有自信。
“你都上初中了,还有时间同时上跆拳道和柔道吗?我看其他的孩子只上学习类的辅导班……有什么特殊的原因吗?”
“爸爸……运动……”
成民的眼泪大颗大颗地滴了下来。“爸爸和运动”有什么关系呢?“刚上初中的时候,某天有个朋友把我从教室里叫了出来,然后带我去了卫生间的后面,有6名学生正围在一起抽烟,他们给我烟被我拒绝了。一周之后,这个朋友又带我去了同样的地方,有几个学长等在那里,朋友指着我说:‘不一起抽烟算什么朋友呀。’然后跟学长一起揍了我一顿。那天晚上爸爸知道了这事儿,说:‘都是因为你看上去没力气才挨打,你得练练,不能让任何人再欺负你。’第二天爸爸就去给我报了跆拳道和柔道班。”
“原来这样啊,你上了多久的课外班了?”
“9个月了。”
“那应该还无法吓到那个朋友吧?听说你经常看《朋友》这部电影?”(这部电影讲述了曾经特别要好的朋友因为在帮派斗争中相互报复,最终成了真正的敌人——译者注)
“嗯,看了几十遍。”
“看这部电影的时候你也会有杀掉那个朋友的想法吗?”
“是的,非常想那么做。”
“父母不知道你经常看《朋友》这部电影吧?”
“不知道。”
“今天咱俩能聊聊你想杀掉朋友的方法吗?”
整整三个小时,成民平静地向我描述了他的想法。如果父母听到了肯定接受不了:“这么温顺善良的孩子怎么会有这么残忍的想法呢!”
“还有这样的方法呀,还可以这样做,你说出来之后有什么感觉呢?”
对于成民的描述,我都一一回应。成民在描述过程中也在反思,他不再那么愤怒,慢慢平静下来了。
再回顾一下上面的事件,成民因为不一起抽烟而被朋友和学长暴打,当天晚上成民的爸爸就为成民找到了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只要你变强了,就没有人敢欺负你”。事实上,成民的爸爸并没有照顾成民的心情和感受。
现在,成民按时去学校,按时去课外班。在父母眼中,成民还是曾经那个温顺的孩子,好像挨揍的阴影已经完全消失了。可是,成民只要在学校碰到那个朋友就会愤怒无比,发誓要数十倍还回去。他也无法把这种情绪告诉父母。
“妈妈,每次在学校看到那家伙,我都想杀了他。”如果这样说的话,他能想象到父母的反应。于是,他强压着怒火去课外班。
受伤的人往往会失去理智。一个怒气冲冲的人开车,就算导航说“您已偏离方向,请掉头”,他也会置之不理,甚至会闯红灯、超速,最终导致交通事故。对于受伤害的人,不仅要帮他找一个明智的解决方法,更应该认同、体谅他们的情绪,这就是理由。
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只有先改变他们的情绪,才能改变他们的行为。想要跟青春期的孩子聊得来,首先要感受某个处境下孩子的情绪,了解他们的想法,读懂他们的心情。
“爸爸听了你的话非常气愤,你没有做错任何事却被朋友和学长欺负,是不是很委屈、很愤怒?你希望爸爸怎么帮助你呢?”
“我也不知道,我真的很难过,可是不知道该怎么做。就因为这样,我才更加生气。”
“嗯,如果换作我也会这样的。每每看到那家伙,就会想起我受的屈辱,想要数十倍还回去。”
“我真想杀了那家伙。”
“这种愤怒是正常的,不过你真杀了他,事情就严重了,你知道吧?”
“我知道。”
“愤怒和报复的情绪都是正常的,你没必要自责。不论换了谁都会有这种情绪。以后你气不过的时候一定要告诉爸爸,不要忍着,我一定会帮助你的。”
如果不先安抚受伤的情绪,不管为受害者想出多么贤明的解决办法,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当孩子受到伤害时,父母首先要做的是安抚他们的情绪,让孩子的情绪得以释放,接下来才是解决方法。
对话实践③
如何向孩子表达同理心?
对于孩子来说,同理心比100种解决方案更有作用。
“换了谁,都会跟你一样。”
“可能我经历了跟你一样的事儿,我才更能感受到你的难过。不管是谁,经历了这种事情都会跟你一样的心情。”
“没想到你自己承受了这么多,受苦了。”
“对,你没有错。”
“你这么想是对的,你并没有做错什么。”
“你应该难过。”
“我理解你。”
“我懂你的感受。”
“我也不想受到这样的伤害。”
“就像妈妈偶尔也不想洗碗一样,你是不是偶尔也不想做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