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2章
父母心中的爱与怕

养育儿女是一个漫长的旅途,旅途中每一位父母都会体验这两种情感,一举一动有时是因为爱,更多的则是出于害怕。

时光飞逝,转眼女儿就6岁了;虽然一百个不愿意,我和妻子还是要把女儿送去上学,直到她年满20岁。经过一番调查之后,我们决定送她上社区学校。暑假告一段落,新的学年很快就开始了。直至今日,我都还记得送心爱的小宝贝上学的第一天。不过很有意思,我记得最清楚的是女儿开学后的第三周。

开学后的第二周,我们收到了校长的一封信,信的内容是这样的:

亲爱的各位家长:

开学已经一周了,我们进行得非常顺利。您的孩子正逐步适应学校的日常生活和学校的节奏,也越来越熟悉教室周围的环境、老师以及其他的小朋友。孩子们在这个学习环境里正积极参与各项丰富多彩的活动,对于接下来的学习和生活我们怀有充分的信心,对各位家长的支持和合作也表示感谢。

我们郑重邀请您加入学校的“独立行动”。从第三周开始,您将在学校的停车线外和孩子说再见,让您的孩子独自走入教学楼,凭自己的能力找到教室。我们相信,您会发现这一做法将有利于孩子的成长,也有助于学校有效地开展工作。

再次感谢您的支持,
全体教职员工

尽管措辞婉转、言语诚恳,这封信的真正意思其实是:“家长们,不要再踏进教室的门了,你们在教室外晃荡,对谁都没有好处。学校给你们一个星期的时间,这之后不该来的地方你们就不要来了。”

于是,从第二周开始,我和妻子便天天帮助女儿练习,引导她穿过学校门口的走廊,教她识别方向,沿着一条固定的路线,从停车场一路走到她的教室。我那可爱的女儿啊,怎么形容她好呢?这是对她的方向感的最大挑战。和她班上那些方位感极佳的男孩比起来,女儿这方面明显较弱,该右转的地方她会左转,有一次甚至走过了自己班上的教室都不知道。一家人反复练习,到第二周的周四,总算在上课铃响之前的几秒钟让她一个人找到了正确的教室。

第三周到了。早上一醒来,我的心就七上八下的,脑子里全是学校所谓的“独立行动”。我心里想,女儿今天即将迈出人生的一大步。顺便提一下,班主任老师莱特夫人热情开朗,女儿很喜欢她,头天晚上睡觉前还跟我和妻子提出,要我们做一些小松饼,第二天带给老师。为了这个,妻子一大早便起了床,和好面,摆放好松饼模子。女儿起床后,帮忙把面倒进每个模子,然后满怀期待地坐在烤箱旁,看着模子里的面粉膨胀、变黄,等妈妈取出烤盘冷却,然后将一个个松饼小心翼翼地安放在盘子里。

那天我刚好要去一位学员家里上课,出发前,我给对方打了个电话,说送了女儿之后就过去。因为上课之前要布置会场,想到自己要搬家具什么的,我便穿得不大正式,浆洗过的衬衫和领带放在汽车的后座,身上只穿了条卡其裤和贴身的汗衫。

我和妻子检查了女儿的背包,将刚刚冷却的松饼包装好,然后开车出发了。路上我告诉女儿:“你是大孩子了啊,今天要一个人走到教室去。”然后鼓励她,说她今天肯定能行,在班里一定会过得很开心(这也是在暗暗鼓励我自己)。车子开到“家长止步”的地方时,我为女儿做了个祷告,亲了亲她的小脸,看着她抬起胳膊把背包背到肩上,然后我把松饼盒子递到她手里。目送女儿一步步向学校前门走去,看着她那小小的身影,细细的金发小辫在硕大的背包上方左右晃动,背包下面只露出两条小腿,我心里一阵起伏。不过,我还是使劲压了压情绪,掉头开走了。

开出一段路之后,我开始默默祈祷:“主啊,求你了,一定要帮帮我女儿,让她顺利找到教室吧。”开到校园边上的时候,我再一次试图克制心里的冲动……突然,我像发了狂一般,把车飞快地开进了停车场,动作简直跟救护车开进急诊区一样迅速。我跳下车,像个疯子一样跑过草坪。

我当时是想去瞧个究竟——女儿是不是向左拐了两次,然后向右拐,最后找到了教室呢?当时我整个人简直都瘫了——完全被惧怕冲昏了头,心里在想,她会不会右拐两次,然后左拐走到四年级学生的教室,最后惊慌失措了呢?会不会小手没拿稳,松饼掉了一地,被四年级的男生们当成沙包来踢呢?要是那样的话,女儿肯定吓坏了,心里一定会留有阴影的。

不行,不能让女儿看到我不信任她,也用不着跑进学校里看个究竟,只需看看她是不是顺利走到了教室。想到这里,我沿着教学楼的一侧慢悠悠转了一圈,走过每扇窗户都伸长脖子往里头瞧瞧,看看能不能瞧见女儿。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我当时的模样:一脸的汗水,一副不顾一切的表情,不住地从小学教室的窗户外张望,就这种人,不是娈童的变态还会是什么?任何人见了都会报警。

我自己呢,丝毫没有意识到这种可能。焦虑和惧怕战胜了理智,整个人完全被非理性控制了。走到最后一扇窗户时,终于看见了女儿。谢天谢地,她正从过道那头转过来,走进了幼儿班的教室;莱特夫人满面笑容地弯下腰拥抱她,女儿脸上绽放着自豪的光芒,把手中的松饼递给了老师。我再次沿着教学楼的一侧,悄无声息地溜了回去,钻进车里,关上门,两只手紧紧握住方向盘,泪水夺眶而出。

第一次送心爱的孩子上学,每一位父母都会觉得难以割舍。从理智上讲,孩子大了就要上学,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可是在父母的心里,这就有悖人之常情,让人觉得怪怪的。在孩子的事上,何时应该倍加呵护、何时应该放手,怎样把握两者之间的分寸,也是我经常和妈妈们讨论的话题。谈话的时候,我常常提到人类学家吉娜·布里亚的一本书,叫《家庭的艺术》,其中说到了她家里的两个儿子:

养儿子的过程,最主要的就是在适当的时候放手。我想让两个儿子都知道一点,那就是:家是港湾,永远向他们敞开,但他们也是男子汉,外面海阔天空,应该走出去大胆闯世界。

家是孩子的“港湾”,意思就是能给他们“呵护”;“闯世界”则意味着“放手”。把握二者的分寸,就是在爱孩子、保护孩子、给孩子呵护和安全感的同时,也应该放孩子出去,鼓励他们独立。

这一章我们来谈谈分寸的话题,如何把握爱与怕、管教与慈爱、约束与自由之间的适宜尺度,是亲子关系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将说说如何做一位“有感情”的父母,而不是“感情用事”的父母;我们也将讨论在鼓励孩子多外出活动(例如参加体育活动、跳舞、从事艺术等)以获得各种经验的同时,如何保证家人能经常团聚、共享天伦之乐。最后,我们还将谈谈怎样在支持孩子(例如帮助孩子完成家庭作业)的同时,积极培养孩子独立能力的问题。

爱与怕

本书第1章中,我和大家分享了两位家长送儿子上大学的故事,讲到了他们当时的情感表现——一个表现出的是爱,另一个表现出的却是怕。养育儿女是一个漫长的旅途,旅途中每一位父母都会体验这两种情感,一举一动有时是因为爱,更多的则是出于害怕。害怕是正常的,每个做父母的人都会有害怕的时候,可问题在于,如果我们感到害怕,该如何在承认惧怕的同时,让我们的所作所为不被左右呢?

就拿我女儿和小松饼的例子来说,要是有父母遇到类似的情况,就应该尽量把车开出停车场,稳住自己,不要又回到教学楼。平时在一些细小的事情上尽量鼓励孩子独立,可以明确地告诉孩子,爸爸妈妈知道他(她)的能力,相信他(她)能做得很好。

作为父母,你在哪些方面比较害怕?

在哪一个方面可以放手,给孩子更多的信任?

管教与慈爱

父母引导和保护孩子的一种方式是管教。关于管教孩子,每一天走进我们办公室的父母们都会问到它,我们在做亲子讲座的时候也会谈到它。在这方面,家长们总会有五花八门的疑问,表现出各种各样的情感,或者发表千奇百怪的意见,而且往往会纠结于管教孩子的“方法”,而不是真正关心管教孩子的“目的”。要记住,管教孩子的初衷是为了教育、改善和保护孩子,目的是引导他们,是爱孩子的一种表现;在这样的一个前提下,如果管教孩子是因为爱孩子,那么我们在管教的时候,表现出来的就应该是爱,而不是愤怒;管教的过程中绝对不能伤害或者羞辱孩子。

有句老话,说的是无情的管教只会招来孩子叛逆,不过我们在这里想要说的,却是慈爱无度(溺爱)会给孩子过多空间,使他们缺乏安全感。好的父母应该把慈爱融入对孩子的管教中,并且不偏不倚、始终如一地奉行。

想一想,在哪一方面你可以对孩子严厉管教,并且始终如一地坚持下去?

要学会告诉孩子:“你可能会觉得这样做没道理,不过我还是要坚持。”还有,“受了这样的惩罚你很生气是吧,可我觉得这是对的”。

约束与自由

好的父母在鼓励孩子独立、允许他们享受自由的同时,也应该尝试约束孩子,给他们设立一些有益健康的规矩。父母应该允许孩子自己去努力、去争取,这一点很重要,我们在课堂上也讲过,用提姆·季美尔 的话说,父母应该提供给孩子“人为设计的困境”;“爱与逻辑”咨询中心的人则把它称为“重大学习机遇”。换句话说,在某些情况下,当孩子在尝试解决问题的时候,父母应该在一旁静观其变,让孩子通过自己做决定(有好的,也有不好的)来学到本领,而不是急于伸出援手,因为这时正是培养孩子性格的好机会,可以锻炼孩子的韧性和意志力。

拿我自己的例子来说吧。两个儿子这段时间正是懒散、不负责任的时候,昨天我还对他们说,真是搞不懂,球场上你俩罚任意球可以踢得那么准,为什么自己的脏衣服就扔不进洗衣篮里呢?每间屋子里都是他俩的脏衣服和湿毛巾,有时候是在他们自己的房间,有时候是在淋浴房旁边,还有的时候是在洗衣房的地板上,离洗衣篮就只差了那么几厘米。

我家的房子进门处有专门放东西的小柜子,可两个儿子的背包和足球鞋老是放在柜子外面;还有用过的盘子,也总是甩在洗碗机的旁边,上厕所小便后也经常忘了冲马桶。总之,两个孩子做事情老是不够彻底,总要差那么一点儿。

比如说昨天,他们两个准备放学后去踢足球。早上出发前,他们收拾好球衣、球裤、球鞋、足球以及其他的物品,打好包放在门口。我出门去上班的时候,瞟了一下门口,儿子们已经走了一个多小时,东西却还在门口。这跟孩子们做好了家庭作业却忘记带给老师差不多。我随即查了下手机,里边有一条儿子发来的短信,问我可不可以上班时顺路把东西捎过去。

当时我想了想:事实上,我的确可以中途停一下,把东西交给他们,然后去上班,时间也还来得及。不过我并没有这样做。和妻子商量一番之后,我们一致认为,应该利用这个机会教训一下两个责任感薄弱的儿子,培养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接下来,我给儿子们的教练发了一封电子邮件,告诉他说我家那两个孩子今天没带所需的物品,只能穿校服参加训练了;还有,我和妻子已经给两个孩子提了要求,要他们向教练道歉,因为教练领导的是一个团队,而他们没有做好准备,是对教练的不尊重。我在邮件中还说,对于未经准备就参加球队训练的球员,教练平日是如何处置的,请他也对这两个孩子一视同仁。作为家长,我们希望教练惩罚两个儿子,让他们围着操场跑几圈,给队友们送水,或者给队友们提供其他服务,等等。

我和妻子在讨论上述方案的时候,也谈到了两个儿子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对于这一点,我们可没有抱任何幻想——两个孩子回到家的时候,绝对不会有吃一堑、长一智的感觉,绝对不会对我们心存感激。一般来说,男孩子在遭遇失败或失望的时候,更容易责怪他人,而不是主动担当责任。换句话说,女孩子往往会责怪自己,男孩子则把责任推到他人身上。

不出所料,我和妻子去接他们的时候,两个儿子浑身是汗、满面怒容,一边气呼呼地上车,一边责备他们的妈妈。一开始妻子还对儿子们表示同情,说东西都没带就参加训练,球肯定是踢不好的,儿子们心里一定很难受。没想到一个儿子居然开始对妈妈恶言恶语,指责我们两个,说我们没有爱心,连东西都不帮他们带到学校。妻子平静地提醒儿子说,东西又不是她收拾的,把包放在门口的也不是她,妈妈只能对他们的遭遇表示同情。说完,妻子打开车上的收音机开始听音乐,任凭两个儿子吵闹。

父母们遇到上述情况,大多会和孩子理论。其实这种时候跟孩子多说无益,孩子们正是通过经历教训才学到宝贵的知识,知道做事的底线,懂得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做父母的往往会在口头上批评教育孩子,结果是削弱了实践的力量。

想一想,父母在哪些方面可以鼓励孩子独立?比如说,给孩子充分的自由,让他们自己做决定,然后从中获取经验?

充满感情,但不感情用事

把握分寸的父母有一个特点,他们会充满感情地去教育孩子,绝不会感情用事。还是回到刚才的例子吧。妻子后来回忆说,两个儿子对她恶言相向的时候,她也曾有过一些任性的想法,一旦没控制好,说不定就会做出日后令她自己后悔的事来。的确,父母情绪激动的时候,往往会对孩子说出一些不应该说的话,做出一些不应该做的事。所以这个时候,父母最好是告诉孩子:“我休息一下再说。”也可以告诉孩子:“我们大家都需要安静一下。”安静和休息不仅适合两岁的小孩,也适合大孩子和所有的成年人,它可以让父母获取更多的回旋余地,带着同情、尊重和智慧来与孩子交流。有些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感情用事,这跟饿着肚子去杂货店买东西有点相似,最后往往做出较为冲动、未经思考的决定,日后懊悔不已。相反,如果能给自己一点时间静下心来,想一想是否需要对孩子进行管教,如果真的需要,也应该想想采取何种方式更合适。最好和孩子心平气和地交谈,感情用事没有任何好处。

父母在控制情绪的同时,也应当学会如何应对棘手的场面(当然有时候也完全可以无为而治)。我曾经碰到这样一位妈妈,14岁的儿子正在上初中,有两次在她面前极为不讲道理。这位妈妈管教儿子的方式让我非常欣赏和敬佩。事情是这样的:那天早上醒来以后,儿子就一副气呼呼的样子,不过这在同龄的男孩子中也算正常。这位妈妈把头伸进儿子的卧室,提醒他说,叫他起床已经叫了四次,再不起来的话,半个小时以后家里其他人就走了,到时就不管他了。男孩没好气地应了两声,起床穿好衣服走进厨房,看到面前的早餐后,又开始恶狠狠地对母亲说话。看着面前满腹牢骚的儿子,这位妈妈警告他说,如果他再这样出言不逊,就把他一个人丢在家里,让他一个人走路去上学。听了这话,男孩暂时收敛了一下,不过也只是表面上未发作,心里肯定越来越生气了。

上学的路上,坐在后座上的男孩开始发飙了。先是去惹一旁的妹妹,然后又冲着正在开车的妈妈大呼小叫,言语非常无礼。妈妈告诉他,今天出门自己特地没换衣服,但是吃中饭之前还要去参加一个重要活动,所以等会儿还要回家一趟收拾妥当后再出来。下面是她对儿子说的原话:“我告诉你,我现在还穿着睡衣睡裤呢。我警告你啊,你要是再敢对其他人不尊重,我保证一定会跟你下车,陪你走进学校,去找你的棒球教练,跟他说下午你不用参加训练了。为什么?因为打棒球属于课外活动,是对你的一种奖励,不是必须要做的事情,如果你对家人不尊重,那我们就收回这个奖励。”

这一招果然立竿见影。一想到身穿睡衣睡裤的母亲要陪自己走进教学楼,还要找教练谈话,男孩的态度立刻软了下来。

几个星期后的一天早上,男孩一觉醒来,浑身上下又不对劲了,简直就是《人体异形》 [1] 的续集。不过,每次他发脾气都是趁着爸爸上早班不在家,一起床就开始对妈妈颐指气使,要这要那,一副不得了的样子,严重破坏了家中的和谐气氛。那天早上,他突然向大家宣布说,今天不想上学了,而且谁也别想劝他。妈妈立即回答他:“你说得对,我可不能强迫你去上学;你要真是生病了的话,我就打电话给学校请病假,否则我就报告老师你没生病,是无故旷课,让他们给你记一笔,算你逃学。”

男孩毫不示弱,立马自作聪明地质问妈妈:“你不会连自己的儿子都要举报吧?”“如果你做的事情违反了规定,我当然会举报你。”妈妈回答说,一边拿起电话。男孩开始耍起横来,想一把抢过电话,妈妈于是伸出手去抓他的胳膊,一不小心却抓破了他的手。这下可不得了了,男孩像给弹簧刀刺中了一般,痛苦地扭动起身体来,一边还大声地号叫着:“我要报警,让警察来抓你!我要告诉他们,说你故意伤害我。”

说着,男孩跑过去抓起电话,开始拨打911。这一刻,他妈妈真想上去把电话抢过来,好好揍儿子一顿,不过转念一想,刚才不就是因为抢电话,才引发了儿子大吵大闹吗?于是,她强压住怒气对儿子说:“你打吧,打电话好了,我正想找人帮忙呢。”

男孩一边尖叫,一边回答完接线员的问题,随后用力挂了电话。结果可想而知,男孩的歇斯底里引起了警察注意,不到10分钟,警察局就派人上门来了解情况。男孩上前为警官开了门,后者问他是否需要帮助,没想到男孩立即回答说:“不用,没什么事。”听到这话,妈妈走上前来对警察说:“是的,警官,我们确实需要您帮助。”

听到妈妈说这话,男孩慌了,一副快尿裤子的模样。妈妈请警官进了屋,当着儿子的面把整件事复述了一遍,请求警官帮忙解决。听完她的解释,警察马上意识到这位母亲其实非常聪明,是个用心良苦的好妈妈,于是对男孩说道:“来,小伙子,坐下来我们谈谈。”

接下来,警察开始训斥男孩,告诉他说,像他这个年纪的小孩子哪怕是拒绝做家庭作业,爸爸妈妈也可以选择报警,让警察出面修理他。男孩听着便哭了起来,一旁的妈妈悠然自得地泡上了第二杯咖啡。

当你情绪激动,感觉需要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冷静下来思考下一步的决定时,最好看看有什么地方适合好好思考呢?什么事情值得暂时分心呢?

让生活节奏充满创意

大家还记得,第1章里我曾邀请家长们做一个“时间-活动评估”。这件工作可以帮助父母们更好地了解到,自己的家庭作为一个集体从事了哪些活动,以及每项活动上分配了多少时间。此外,这么做的关键目的是检查一下,成员们所从事的活动是否与家庭这个整体所设定的目标或者追求的核心价值相一致。这种评估行为往往能产生一些令人惊奇的效果。我就特别欣赏这样的家庭,和我聊天时,家长们会谈起自己曾经做出的类似尝试,说自己如何采取机智而富有创意的办法来调整一家人的生活节奏。其中就有这样一家人,以前每年他们都利用春假出去旅游,现在却把活动改成了待在家里,寻找机会参加一些社区服务项目。具体说来,他们把假期切分成了两天一组,其中一天到城里的某个地方考察,另外一天则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义工活动;至于孩子们,每一个都积极参与其中,还学会了合理安排时间。

另外一户家庭的做法则是从每个赛季中抽取一个周六,每位家庭成员牺牲一次参加比赛的机会,转而去做志愿者。这样做的意义很显著,因为它向孩子们传递了一种信息,即父母一方面很重视子女们所拥有的体育运动和课外锻炼机会,但另一方面也完全愿意定期地做出牺牲,让孩子们参加一些社会服务工作。随着孩子们年龄日渐增长,缺席体育比赛意味着更大的损失,但是既然做出了承诺,这个家庭就会坚持不懈,把它视作成员们始终坚守的家庭事业来追求。

还有一个家庭,我也打过交道,他们取消了所有的旅游活动。这家人有两个子女。有一天他们突然意识到,一家人在周末其实是聚少离多,在其他城市的酒店里待的时间多过在家里,而且很多时候即使团聚,也不是他们一家人,而是和其他家庭在一起。尽管家中两个孩子颇有运动天赋,而且父母也知道,如果缩小孩子们的活动范围,势必会牺牲掉一些宝贵的机会,但是最终这对夫妇还是做出抉择,只让孩子们参加一些娱乐性的团队和学校的体育活动。

当今社会,人们往往将工作和机遇置于情感之上,认为快比慢好、多比少好、成绩比参与更重要。现在的人相互共处的机会越来越少,家人共享天伦之乐的机会越来越难得,若要人们放慢脚步、联络感情,可谓是难上加难,更不要说维持一段简单而纯净的记忆了。

让每个家庭成员想象一下心目中最理想的星期天,在纸上写下来,将纸条扔进一顶帽子里。收集完毕以后,依次念一下每个人的描述,大家一起讨论这些想法,然后拿出决定来。

把成长的权利还给孩子

这里还有一点要强调,就是掌握好帮助的分寸。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必然需要各种帮助——情感上的、人际关系上的、生理上的、信仰上的、学习上的等等。通过调查和了解,父母可以明确孩子在哪些方面更加需要帮助。不过,问题的关键是帮助多少。父母应该在必要的时候给孩子提供一定量的帮助,原则是不能干扰孩子的成长。

通常情况下,家长们会在女儿遇到人际关系上的难题时急于插手,为女儿解决问题,却从而走入误区。这些难题往往包括:遭到朋友的背弃、男朋友突然脾气古怪、受到众人排挤等等。遇到此类问题时,父母往往会出面干涉,对女儿说“你应该跟她说……”“下次你就……”或者“别让她……”。父母能陪伴女儿、倾听她的诉说,这当然很重要,但是如果父母主动提出了建议,就会给女儿一种暗示,让女儿觉得自己在父母眼里不够聪明、不够强壮或者缺乏创意,不能靠自己的力量克服困难。

有些男孩子在学习上需要特别的帮助。当前,美国的义务教育体制强调的是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往往要求学生静下来听从教导,而这恰恰不是男孩子的强项。学校教育对于男孩子来说可能具有一定程度的挑战。如果一个男孩学习比较吃力或者跟不上,父母千万不要急于下结论。许多父母在无意识或出于好心的情况下,往往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让儿子觉得,要是父母不能长期给予帮助甚至进行干预,那么他就不能顺利完成学业。典型的包办型父母就是在儿子做家庭作业的时候,在桌子旁边逗留徘徊,这样做实际上是在告诉儿子:“你这孩子既不聪明,做事又没有头绪和方法,而且也不自觉,没法独立完成作业。”其实,更为理想的做法是离孩子远一点儿,让他自己完成作业,父母做自己的事情(比如做饭、算账单、回电子邮件等等),这样,万一孩子有哪个地方卡壳了,父母也可以回答孩子的问题或者提供帮助。问题的关键在于,父母不要代劳或者敦促完成作业,因为我们的最终目的是把孩子培养成自理能力强的学习者。

现实生活中,我见过不少头脑非常聪明或智商极高的男孩子,他们本来可以成为优秀的毕业生,在毕业典礼上代表所有毕业生致辞,也可以成长为杰出的学者,可就是因为成不了独立的学习者,他们在学校里只待了一两个学期便想方设法地辍学了。有些孩子就是这样,总是有大人在一旁监督,帮助他们制订学习计划,上网查收老师布置的作业,协助他们完成作业,敦促、指导他们完成任务。这些孩子对于怎样独立学习毫无概念,结果上了大学以后,便很难适应大学里的学习环境了。

还有一点也尤其重要,就是明确在孩子成长的哪个阶段开始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叠衣服、准备午餐、自己去给汽车上保险、管好自己的零花钱等等,这些都应该是在不同的年龄段进行培养的。

父母可以问孩子两个巧妙的问题:

你是怎么想的呢?

遇到这事你会怎么办?

父母要分小步走,把成长的权利交还给孩子,锻炼他们的独立性、创造力和韧性,开发他们的聪明才智。

(戴维)


[1] Invasion of the Body Snatchers ,另一译名为《变形邪魔》;惊悚片,拍摄于1978年,讲述了一种外星微生物侵入人体、企图占领地球的故事。 Kb0gtrHxuZhRpESVxug6WKtzYGy5zPLKkETIc6y28AKZzXs8zbaJkrsn+FY7vtx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