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 我们是怎么走上这条路的?

当一个讨好者死去时,他眼前闪现的是别人的生活。

——无名氏

你去一家百货商店里闲逛,购物,享受周末。当走过一条通道时,你瞥见了镜子里的自己。你吃了一惊,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什么!我看起来是这个样子?这显然不是你所期待的,我有这么胖吗,衣品有这么差吗,发型也太显老了吧,这张脸没法看了……你开始自言自语,不停地打击自己。

这太糟糕了——我真糟糕。

别人看到的我,就是这个模样啊,他们也会反感的。

真不敢相信,我邋遢成这个样子。

我看上去丑极了!

我是怎么蠢到一步一步走到这个境地的?

我要节食减肥、做美容,要不干脆整容算了,这样我才能改变。

今天我只吃芹菜!

你没有打腹稿,这种反应只用了几秒钟就发生了。一分钟前你还在开开心心地逛街,压根都没想过这些事情。几秒钟后,你对自己的看法完全改变了……这全都是因为一面镜子,镜子变成了一个触发器。

你感觉很糟糕,经过美食区,你闻到刚刚出炉的、热乎乎的肉桂卷的香味,觉得吃一个会感觉好一些,于是你买了一个。它不愧是“安慰食物”啊!你咬了一口,心情马上舒适多了——但随后你就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你感觉更糟了,因为你还没开始吃芹菜就违背了承诺。

迄今为止,在你的人生中,你早已懂得,镜子是鉴定事实的工具。清晨起床,你就对着镜子精心拾掇,确保把自己理想的形象呈现给别人;买衣服的时候,你在试衣间里对着镜子看试穿效果;公共卫生间的洗手池上方都有镜子,这样你就可以对着它调整自己的状态,准备好重新走向人群。

我们从不质疑镜子,我们相信它。我们从来不会说:“哇!我看起来才不是这样呢,这面镜子一定有问题!”我们认为反射成像是分毫不差的。

我们刚出生不久就形成了这种观念。研究表明,婴儿在18个月左右就开始在镜子里认出自己了。但他们并不会用镜子来批判自己,他们只是在想:“嘿,那就是我!”当有人说“你真是个好看的小孩”时,孩子会本能地去照镜子,想知道好看是什么样子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开始把镜子当成一种工具,用来分析别人告诉我们的话。如果有人说“你额头上有一个黑色污迹”,你就去照镜子,看看是不是真的。如果是真的话,你会把额头擦干净。

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我们认为镜子里看到的都是真的。随着年纪越来越大,我们就越来越愿意拿镜子里的模样和自己想要的模样做比较。如果匹配的话,那就好。如果跟自己想要的不一样,我们就会泄气。

但如果镜子是错的呢?

把别人当作审视自我的“镜子”

很多乡镇集市上都有一种被称为“奇幻屋”的小型儿童乐园,里面摆设着一些吸引孩子的玩具和娱乐设施。大多数奇幻屋里都贴满了镜子,这些镜子都是扭曲的:有的镜子让我们看起来又高又瘦;有的镜子让我们看起来又矮又胖;有的镜子使我们的身体变大,头却像乒乓球那么小;有的镜子会让我们的脚看起来和汽车一样大,而身体的其他部分看起来像一个火柴人。我们看到这些情况会哈哈大笑,因为很明显镜子是扭曲的,这不是真实的我们,也不会让我们难过得想要吃肉桂卷。

问题是,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我们就学会了把别人当作镜子。我们相信别人对我们的反应。别人说一些关于我们的事,我们就认为是正确的。不管是关心还是讨厌我们的人,我们都把他们的观点当作事实。如果开始相信别人的意见就像一面真正的镜子那样准确,我们就会让他们取代那面镜子。如果不能及时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会带着这种思维模式一路走向成年。

事实上,别人的这些观点可能就像奇幻屋里的镜子一样,其中的扭曲应该是显而易见的,可我们却忘记了这一点。我们对自己的看法开始取决于别人怎么想,或认为别人怎么想。

这就更麻烦了:他们可能并没有说我们,甚至都没想过我们的事情,但我们认为他们在说我们。我们把自我印象投射到他人身上,认为如果他们看到我们做的事情,他们肯定会用我们评价自己的方式来评价我们。

假设我正在学习垒球运动。我不擅长接球,就会想:我接球真的很差——每次失球的时候,我都让球队失望了。它变成了我眼里的事实,我确信不疑。其实没有人说什么,但我认为别人在这样想。我以为别人会说:“你真的不会接球,你让我们失望了。”我还会越想越多,以为别人会觉得我太差劲了,不想让我待在球队里。

没有人说过这些话,但我们把这些强加到他们身上,然后把他们当作镜子——然而正是我们自己制造了镜子。当别人看着我们的时候,我们以为他们看到的,正是我们看到的,他们思考的,正是我们所想的。如果我们对镜子里的自己非常不满,我们相信其他人也一样。

我家浴室里有一面放大镜。我和太太称它为“魂飞魄散镜”,因为它让我们看到了在普通镜子里看不到的细节。它一丝不苟地展示我们脸上的每一处小瑕疵,我们想忽略都很难。可是,如果我们看着那面令人魂飞魄散的镜子,就以为其他人也都在以那种程度的细节审视我们,事情就麻烦了。吹毛求疵的时候,我们总是会消极地看待自己。

这一切从很早就开始了

婴儿出生时几乎不具备任何能力,他们不能养活自己,不能满足自己的基本需求,必须有人替他们做这些事情,否则他们将无法生存。照顾、满足孩子的这些需求并不会让我们感到难过,因为我们了解成长的过程,帮助孩子踏上人生道路是我们的义务。

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开始学习自己做事情。我们并不奢望孩子能出人头地,但他们自然而然地会不断地学习新技能、尝试新事物。作为父母,我们会继续陪伴并帮助他们,但他们逐渐学会了如何满足自己的需求。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我们一边养育孩子,一边期望他们掌握越来越多的能力,早日自力更生。随着孩子不断地成长,我们的帮扶就越来越少。我们逐渐放手,让他们为自己负责,打理自己的生活。对孩子们来说,他们的目标是融入社会,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满足自己的需求。

当然,有些人生来就存在某些生理、心理或情感上的障碍,需要不同程度的护理。但对其他人来说,成长过程是意料之中的。他们的“镜子”关注的是内在真实的自我,而不是外在别人的评价。他们从自己的内心而不是别人的意见中寻找安全感。这是自然而然的成长过程,也是健康的。

健康的成长过程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坚实基础,在此基础上,人们才能够以自然、健康的方式去接触和帮助其他人。他们不指望依赖别人来建立自我意识,他们可以轻松自在地与人交往而不期待任何回报。他们能够清楚地认识自己,这使得他们也可以正确地看待别人。

有些人没能很好地完成蜕变:或许他们没有学会养活自己的本领,直到长大成人也无法自食其力;或许他们所处的环境只教会他们思考什么,而不是如何思考,所以他们缺乏辨别能力,无法自信地做出选择。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情感发展领域可能是最具挑战性的。健康的人在成长过程中学会认可自己。他们能够认识到,他们的价值在于他们是谁,而不仅仅在于他们能做什么。他们是在一种被接纳的氛围中长大的,而不是在一种需要表现的环境中长大的。他们的“镜子”关注的是内在真实的自己,而不是别人的看法。他们有内在的安全感,因而能够客观地分析别人的看法,这份从容淡定就是他们分辨事实的标尺。

大多数人在这方面都遇到过困难。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都有过与他人对比相形见绌的经历,这让我们感到自己不够优秀。如果内心有足够的安全感,我们就能辨别这些信号是否准确。但是,如果缺失了基本的安全感,我们就会看向错误的“镜子”。如果自己的“镜子”罢工了,我们只好借用别人的“哈哈镜”来判断是非正误了。

最近,当人们问我:“你在写什么?”我会说:“我正在写一本关于讨好者的书。”而他们十有八九给了我同样的回答:“天哪,我正好需要呢!”当我问他们具体原因时,他们会这样说:“我就是一个十足的讨好者,我总是顾忌别人的想法,舍弃自己的真实需求去讨别人开心。”很多人都陷入了这种模式,他们渴望能够找到自由。但这很难改变,他们看不到任何出路。

奔向自由的路

正如我在前面简要提过,我研究过的大多数书籍和文章都聚焦于做一个讨好者是多么糟糕。这些作者指出我们为了给别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毁掉了自己的生活,披着伪装,时刻保持警惕,压抑情绪,把自己消耗殆尽。

这些书无一例外地告诉我们,不要再费劲让别人快乐了,把所有精力都用在自己身上,别人开心不如自己开心。听起来不错,但做起来太难。如果我们推翻前半生的模式,转而关注自己而忽略他人,那么我们在生活和人际关系中就走上了另一条道路——自私自利。到那个时候,我们想要快乐,但发现自己已经成了孤家寡人,快乐成了更遥远的奢望。这就是“专注于自己”带来的结果。

我们有没有可能从内在找到安全感?如果我们可以透过一面准确的“镜子”看清自己的内心,并接纳自己,会发生什么呢?

这个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1.从我们自身的特质中找到自身的价值,而不是用别人的看法来评判自己。

2.发挥自身的独特性,从帮助别人中找到自身的价值,而非讨好。

我们不会为了让自己的感觉好一点,才去对别人好;我们对别人好,是因为我们本来就自我感觉良好。

假如我们的内心足够强大,能够正确认识自身价值,有足够的安全感,那么我们也不必视讨好他人如毒蛇猛兽。相反,我们可以将自己这方面的特性当作有力的工具,去影响他人的生活。

我们如何才能做出这样的改变呢?首先,我们需要辨别自己是哪一类讨好者,这样我们才能决定采取什么行动。我们需要认识真正的自己,以及这个“真正的我”对于未来的意义。 /l+k4h3/eIJTNLG46tEASNimlfmDEL2l45fzCspXb+bc0nl+wKpT6Cun1Kgbnf6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