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 而立,理解人类的“复杂性”

30岁前的简单思考

从孩提时代到30岁前,我们都有一项特质,那就是做什么都靠“瞬间爆发”。那段时间,我们脑子里的“公式”还很简单,我们做事只论成败。即便问问题也习惯问一些类似这样的问题:“这个药好使吗?两天能好?”“我要怎么表白才可以?”“想要减肥的话最好还是断食吧?”总之,我们期待那些极为简单的答案—“由A得B”。

所有人都是带着这种思维走过童年和青年时代的。

举一个极端点的例子,这就好比动物的基本生理反应,只要见到柠檬或梅子干(由A),嘴里马上就会分泌唾液(得B)。

当然这不过是单纯的生理现象,所以一定要把它和心理问题区别对待。但是十几二十岁的青年人那种“由A得B”的直线思维,确实像极了“条件反射”,思考问题永远是“想当然”的。

有些年轻人很悲观,总觉得“这人是不是看我不顺眼”“我太胖了,所以老师也不待见我”“我就是不想见人”等等,有时候他们也会盲目乐观,比如会认为“那个小姐姐看了我一眼,果然我们俩有戏”“我还年轻,就应该放肆一些”。总之,他们仿佛生活在由各种“由A得B”构成的世界里。

A img B(由A得B)思维模式

真是年轻气盛啊!我想他们的脑子里一定装的都是“A一定决定了B”。

所以你年轻的时候,一定不要总是想当然地认为,既然出现了A,紧随其后的一定是B。努力一番成绩仍旧不理想,想要搞好关系结果遭到冷遇,在单位被年轻同事超越……如果一个人经常觉得自己明明那么努力,结果却总不尽如人意,那么他的内心必然常常受到巨大打击。

虽然大人们总是告诉他们“事情不是那么简单的!人们都有不同的想法,你看问题的时候要把视野打开”,但他们又哪里会听呢?

因为你使用的语言并不是他们年轻人的语言。可以说,30岁之前,他们始终会保持这种“由A得B”的、极度简单的思维模式。

热情似火30年

十多岁的孩子总是容易心浮气躁。这与心理学家埃里克森 的发展心理学理论不谋而合。但是最近几年,年轻气盛的时期似乎有延长的趋势。有的人马上就要三十而立了,心性还是那么浮躁。

其实作为心理咨询师,经常有人和我倾诉“自己曾经虐待过孩子”“我对家人实施过家暴”,遗憾的是这样的事例不在少数。于是我就问他们是出于什么心理、什么缘故才会做出这种事来,如果对方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不论我如何努力、花费多长时间去研究,都找不到确切的缘由。

这些曾经对家人施暴的人总是告诉我“感觉自己很厉害”“当时大脑一片空白”“就是想打他一顿”。他们总是拒绝面对自己的内心。

而对方一旦超过35岁,就会先说明自己如此对待别人的理由,而不会推脱“当时一股火顶上来了”或者说出“因为A所以B”之类的借口。

下面给大家讲一下我做心理咨询师时搜集的案例。从2001—2012年的记录看,超过七成的年轻来访者会出现“武断”“看待问题不透彻”“主观随意性”之类的问题,而年龄超过35岁的来访者却极少有这种现象。

年轻人虽然容易冲动,但他们中也有很多人会把自己的隐情告诉咨询师,以获得理解,之后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

因此我们要关注自己的行为和情感,努力寻找内心深处纠结和痛苦的根源。而这种能力往往要到三四十岁才能获得。

“巴甫洛夫的狗”和人类

也许很多朋友都听说过“巴甫洛夫的狗”那个经典实验。巴甫洛夫 是俄国著名的生理学家,他以自己的狗为实验对象,证明了“由A得B”的条件反射原理,并撰写了论文。

巴甫洛夫的狗(由A得B)实验

下面我来简要地介绍一下这个实验。我准备用巴甫洛夫的理论来尽可能简单地解释20多岁的年轻人的想法和心理活动。

巴甫洛夫首先让狗闻它最爱吃的肉,这对于狗来说简直是无法拒绝的盛宴。之后巴甫洛夫做了一件有趣的事,那就是边让狗闻味道,边在它旁边摇铃铛。看来巴甫洛夫先生是个经常突发奇想的人啊!接下来他就要开始证明“由A得B”理论了。

巴甫洛夫随后只摇铃铛,而狗只要听到摇铃铛的声音就止不住地流口水。狗一定认为“既然A(铃铛响了)出现了,接下来自然就是B(有肉吃)”,在它脑子里这套流程成了一种“定式”,也就是说它已经完成了“学习”的过程。用术语来说,狗的这种学习方式属于“联想配对学习”,几乎所有动物都具备这个能力。从生理学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极为自然的联系。

其实这种现象也发生在人类身上,特别是哺乳期儿童和十几岁的年轻人。比如爷爷身上味道不好闻,只要稍微靠近,小宝宝会像被火烧了一样哇哇大哭。更神奇的是,如果身边有女性说话声太大、太尖锐,小宝宝还会做出想要逃跑的举动呢!

类似这种“A出现后就会有B的结果”或者“由A得B”的思维方式对孩子有着很强的影响力(大人的感受则不会如此强烈),甚至支配孩子的思维。对于孩子来说,这未必是坏事。正因为有这种“由A得B”的简单推论,孩子才不会自寻烦恼、心烦意乱,而是天真烂漫、茁壮成长。

我们年幼的时候不仅会有这种类似“狗流口水”的行为,我们的兴趣、思维方式等也和巴甫洛夫的狗十分接近。

年轻时的“单纯快乐”

认知心理学把这种信息连接方式称为“脑神经网络”。这种网络在我们还是胎儿的时候就已经形成。虽然那时我们只能形成“由A得B”的简单推论,但伴随着年龄增长,我们建立的联系也会逐渐复杂起来。

年幼时,我们天真烂漫,常常习惯用“由A得B”的简单模式处理信息,我们认为只要有这个公式就能轻松套用。但对于其他动物而言,这种“联想配对”会演变成一种固执,即便之后长大成熟仍旧很难消除,而人类只在早期才有这种思维方式。

科学证明,当我们成长到接近30岁时,这种“由A得B”的单纯认识才开始改变。换言之,我们从孩子走向成人的过程就是由“想当然”到“深思熟虑”的过程。而且直到中年,我们一直都是“巴甫洛夫的狗”。

如果走向极端,我们很可能“脑子一热”“没来由地”就实施了家暴、跟踪等攻击性行为,甚至“不知不觉”间已经染上酒瘾、毒瘾,这实在太危险了。

有些人正因为擅长简单化思维,所以更加不愿意深思熟虑,但条件反射下的行为实际充满了危险性。虽然20多岁的时候,我们可以过得潇洒又单纯,但如果这种条件反射式的武断思维方式一直保持到30岁之后,可以说后患无穷。

30岁的小心结

因此,我们必须在30岁前就摆脱掉“由A得B”的简单思维的支配,关注事物的多样性,理解什么叫“未必如此”,学会用“感觉”去认识世界。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中年人的发展课题(先要成功步入中年,还要掌握与年龄相符的思维方式)是“家人”和“工作效率”。确实,那时候我们有了家庭和子女,工作中也积累了不少社会关系,我们才更能体会到“由A也不一定能得到B”。

刚出生的宝宝并不一定会按照大人的心意,让睡觉就睡觉,让喝奶就喝奶。我们在和恋人、家人的相处中也往往会抱怨“结婚前不是这样的”“他怎么能这么做”……总之,不和谐的音符似乎有很多。

因此,而立之年我们要面临很多压力,也会感叹:“原来我不能再像小时候那么单纯了,还是那时候开心啊!”

或许这就能解释为什么近些年来很多人30多岁了还不想成家,甚至没有稳定的工作,而是选择做自由职业者。

总而言之,如今我们对30岁的印象,已经不是以往的、普遍意义上的“而立之年”了。“而立”早已不是自由和安稳的代名词了。事实上,这6年间找我做心理咨询的来访者中,有四成都是三四十岁的中青年人,在他们的脑海中仍旧肆虐着“狂风和怒涛”,同时他们也如一叶孤舟,找不到自己的“心灵家园”。

特别是有很多男性甚至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干脆在家“闭关”,沉迷于赌博和游戏。更有一些朋友深受抑郁症或惊恐症的折磨。

而女性则多会发表一些类似“我一定要把自己嫁出去”“女人哪有不生孩子的道理”的言论。这种表现的根源同样是严重的抑郁症和强迫症,很多人最终进入了“与世隔绝”的状态。

“男人就要有个正经工作”“女人就要生孩子做家务”—这种“由A得B”的简单思维再加上周围人给他施加的压力,使得他愈发不能自拔,最终在自己的而立之年彻底崩溃。

如果你也感到烦恼,就一定要想方设法摆脱“由A得B”的思维,用更宽广的视角来看待世界。要把自己和别人区分开来,理解“不是所有人都是这样的”“这是别人的想法,并不一定适合自己”,只有这样你才有机会活出自己的人生。

尊重多样性

30岁,我们要面对的问题就是不论对他人还是对自己都要看得开、想得开,尊重多样性。其实我见证过很多人通过努力做到了这一点。

但遗憾的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完成这个蜕变的。

只要还没到30岁,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不论人品如何,都是单纯的。可以说他们一切的动力都源于爆发力和行动力,只要处理得当,单纯能让他们时刻精力充沛,年轻就是资本。

其实有很多人到了30岁还不能超越“由A得B”的肤浅观念,甚至终其一生都这样天真,而且有不少人拒不承认事物的多样性,仍旧固守“非黑即白”的观念。这部分我将在后面详细解读。

他们的这种生活态度不仅会给周围人平添烦恼,还会让知己朋友为他们担忧,而且最痛苦的其实正是他们自己。因为他们的这种观念如果放任自流,迟早会对他们的精神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40岁前一定要摆脱“由A得B”的单纯思维,一定要用更宽广的视角去看待事物。能否实现这种蜕变直接关系到一个人五六十岁以后罹患抑郁症、精神疾病的概率,并且这也和80岁之后多发的认知障碍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所以不要让“由A得B”的思维方式束缚住你的翅膀,一定要在40岁前完成进化。你的晚年是否幸福,此后几十年的人生是否快乐,都取决于这次伟大的蜕变。

Success

摆脱“由A得B”单纯思维

30岁前,我们习惯“A img B”,追求简单。但这种思维方式却容易成为攻击性行为、成瘾性行为的导火索。

我该怎么办?

POINT 1

●尽早从“由A得B”的单纯思维中摆脱出来。

●用更加多元化的观点去看待世界。

思维转换→不是所有人都是这样的。

POINT 2

掌握将他人和自己区别看待的能力。

思维转换→别人的想法未必适合自己。

POINT 3

认清事实:一切都不会轻易成功。

POINT 4

理解人际关系的复杂性。

POINT 5

不论对人还是对己,都要想开点,尊重“多样性”。

打消忧虑的小疗法

Q一想到老父老母的身体状况、自己未来的生活之类的烦心事儿,我就感到十分忧虑,心绪不宁。

A泡个热水澡,运动一下,出一身汗,不要一坐下来就胡思乱想,如果真的要思考问题,不如边走边想……养成这个习惯之后,你就不会再杞人忧天了。

一般来说,我们在众人面前做演讲,或者接手新任务的时候,总会感到不安和惶恐。另外,当我们考虑未来的时候,也容易产生不安情绪,甚至会没来由地感到不适。

此时我们的身体根本不受自己意识的控制。

比如有时候我们会感到莫名的躁动,身体好像被一股巨大的吸力死死抓住,仿佛双脚已经离开了地面。而且还会感到一阵眩晕,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乃至怀疑自己的身份。

其实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很多时候,我们不知不觉就已经被不安情绪包围了。那时候,我们甚至会陷入一种错觉,认为“自己的身体已经不属于自己了”。

说得复杂些,就是我们的身体“轮廓”和外部世界的“边界线”逐渐模糊,身体以前是属于自己的,而现在却不再属于自己了。之所以你会感到迷茫无助,主要是因为在很久之前你就已经被外界的压力裹挟、包围了。

心理学把这种现象称为“体像障碍”。

当你敞开心扉充满自信时,就能自然地感受到“我自身的界限就在这里”。但当你抑郁不安时,则会反复追问“我自身的界限在哪里”,那时你的体像已经变得模糊了。体像障碍与“自我”“自身”等深层心理因素息息相关。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非常重视这一点。

因此,如果你想迅速摆脱不安和抑郁,就要从内心深处感知自身和外界的边界线。

我一般会建议来访者们尝试行为疗法,调整内心。正如我在前面所写的:

①尽可能每天都去泡个热水澡。

②每天适量运动,让身体出汗。

总而言之,就是在运动过程中关注自己身体的感受。其实这并不是什么特殊的训练方法。

这套方法对于焦虑症患者而言,效果立竿见影,因此备受好评。当你感到焦虑时,先去泡个热水澡,让全身都湿润起来。尝试这一疗法的朋友都惊奇地发现,虽然水温高过自己的体温,一开始会有些不适,但紧接着便有一种解脱感。这个方法能轻松地让你找回所谓体像(人对自身体态和感觉的心理感受)、身体边界感。而通过运动让身体略微出汗,边走路边思考,也是同样的原理。

我们的成长不应该总伴随着无尽烦恼,而要养成常常找到自己的体像,时时刻刻告诉自己“我就活在当下”的习惯。泡澡、散步不仅对身体有益,对于排解不安和交流也大有帮助。 rrNKZGSA8pZqFJGTmce0OOF5oenv98inJB7UUnNr9dnyL39NNEY5G8tZPK1HQJd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