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八章
怪异的日本姓氏

中国人谈起日本人的姓氏,往往津津乐道于其“怪异”。

确实,日本有很多中国人绝对不会使用的姓氏。比如“我孙子”“猪手”“犬养”“鬼头”“猪股”“牛粪屋”“我妻”等。

为什么呢?因为起姓的时候太匆忙了,“慌不择姓”。

原来,在明治维新以前,绝大多数日本人是没有姓的。传统的日本社会,只有贵族和武士才有资格拥有姓氏,普通百姓都没有姓。因此一百多年前的日本,只有6%的人有姓氏。 这也是日本传统社会没有严格的性禁忌,没有严格的血缘家族制的一个表征。

明治维新之后,日本政府发布《平民苗字许可令》,允许老百姓拥有姓氏。这听起来是一次社会重大进步,老百姓应该欢欣鼓舞,奔走相告才是。可事实上,却没有多少人积极响应。因为普通日本人千百年来没有姓氏,也这么活过来了,不懂得起个姓有什么用处。因此大部分百姓还是依然故我,没有给自己起姓。

但是政府着急了,因为没有姓氏,不方便征兵、征税、建立户籍。明治八年(1875年),日本政府只好颁布强制性的《苗字必称令》,规定所有国民都必须起姓。

这样一来,听话的日本老百姓诚惶诚恐,不知所措。他们不知道姓氏是什么东西,应该怎么起姓。大部分人只好就地取材,住在什么地方,就姓什么。住在大桥边的就姓“大桥”,家门口有棵松树的就叫“松下”。一大批类似地名的姓应运而出,比如“山本”“田中”“河内”“渡边”“高桥”“上原”“小林”“中村”“近江屋”“吉冈屋”“三河屋”……

还有一些人,就以自己的职业为姓,比如养犬的,就叫“犬养”。

更多的人,连这样简单的姓也不会起,只好求那些有文化的人,比如村官或者和尚来给自己起姓。

柳田国男在《名字的话题》一文中说:

明治初年,姓名解禁,必须在户籍上登录姓氏之时,各村的役场(村公所)皆大骚动。……许多人使用了过去主人家的姓,有的听说邻村有什么姓,只要人家没有异议就作为自己的姓。如果这两种情况都做不到,就由役场的官员给起一个姓氏。家门前有松树的就叫松下,住在山的入口处,就叫山口。其中也有的村官恶作剧,因此伊豫海岸一些渔村家家都以各种鱼类的名字当姓,邻村则都使用各种蔬菜的名字。当时这种事例很多。

因此上至日月星辰,下至花鸟虫鱼,各种各样的姓氏铺天盖地而来,就出现了“我孙子”“一二三四五”“五四三二一”等形形色色的姓。这次起姓大潮在日本历史上被称为“苗字骚动”。

由于“苗字骚动”,日本人姓氏数量在世界上遥遥领先。日本到底有多少姓氏,各种资料说法不同。《日本姓氏大辞典》内共收集了29万个姓氏,不过有一些是古代姓氏,今天已经不用了。1983年,群马县的一个老人用最直接的方法,对全国各地的电话簿进行逐一调查统计,得出的结果是139163个。 日本人口有一亿多,平均下来,大概一千人一个姓。

日本人姓氏数量之多,和中国等汉字文化圈其他国家一比就一目了然。当代中国人使用的汉姓约为3000个左右,其中常用的不过500个左右。 朝鲜也使用中国式姓氏,常用姓氏为230个。 越南的姓氏也是200多个,几乎全部来自百家姓。

因此,只要你能想到的字,在日本姓氏当中几乎都能找到。由于数量众多,日本姓氏可以轻松组成各种系列,比如数字系列,有姓一丹、二井、三木、四岛、一味川的,还有姓六角、七条、八马、九鬼、十石的,还有姓四十五、五十铃、百元、六百田、千家的,甚至有姓百代、万岁的。

日本人的姓氏文化和汉字文化圈的其他国家很不一样。

除了近代以前百姓无姓之外,日本人的姓氏文化还有很多和中国、朝鲜、越南完全不同的地方。

中国人非常重视自己的姓。中国人有一句俗话,“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因为改了姓,就相当于成为别人的子孙,侮辱了自己的祖宗。因此姓氏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是神圣的,所以甚至可以拿它来发誓:“如果这件事真是我干的,我就不姓张。” 深受中国影响的朝鲜、越南对姓氏也是从一而终,正常情况下绝不会改姓。

但日本人的姓氏却远没这么神圣,是可以变来变去的。

我们说过,传统日本百姓无姓,但贵族很早就有姓氏。贵族的姓氏有的来自居住地,如“葛城氏”。有的来自职业,比如“鞍作氏”。有的来自官职,比如“中臣氏”。不过早期贵族姓氏数量很少。

到了平安时代,很多大贵族人口繁衍,家系分支越来越多。为了分别彼此,这些贵族支系就给自己起了新的姓氏,叫“苗字”。所谓“苗字”,意思就是大家族的繁衍就如同苗木的分蘖,因此“苗字”是支系姓氏的意思。

日本古代史上最著名的家族藤原氏,到了后来各个支系都起了新的苗字。住在京都的,根据居住地,分别姓“近卫”“鹰司”“九条”和“一条”。住在外地的,通常在居住地的地名当中取一个字,再加上藤字,作为新的姓氏。比如近江国的藤原氏,便取“近江”与“藤原”的首字,称为“近藤”。住在伊势、远江、加贺的藤原氏就称为“伊藤”“远藤”“加藤”。

“苗字”出现之后,数量越变越多。除了世家大族人口越来越多之外,还有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日本历史上实行长子继承制。有的家族规定,长子不仅继承家产,也继承“苗字”。其他儿子不仅得不到家产,连“苗字”也没权使用,只得改用新的“苗字”。

比如建立了室町幕府的足利氏一族,为了避免继承争端,明确规定除了继承人以外,其他后代不得使用足利氏的家名。再如丰后地区(今九州大分县)的名门大友氏,长子之家一直使用大友氏这个姓氏,其他家系则分别改用志贺、田原、户次、元吉、鹰尾、三池、门司等近二十个新的“苗字”。 德川时代的富商三井家族也规定,长子以外的人在分家之后不得使用“三井”二字。至今日本茶道的三个著名的“千”家,即“表千家”“里千家”“武者小路千家”都有不成文的规定,即不管有几个儿子,只能由一个儿子继承“千”姓,其他儿子则要改姓。

除了次子以下可能改姓之外,遇到搬家、改行等情况,日本人可能也会改一下姓,以示重新开始。比如贵族菅原氏本属于制造陶器的土师氏,因后来移居大和国菅原伏见邑而改称菅原氏。 建立江户幕府的德川家康本姓松平,后改姓德川。江户时代大阪的豪商鸿池家,本来姓“山中”,后来在摄津国鸿池村从事清酒酿造,改姓鸿池。 明治维新的功臣山县有朋让他的第三个儿子改姓荻原,因为山县有朋在倒幕维新运动中使用过“荻原鹿之助”这一化名,以此纪念自己的维新事业。

所以改姓在日本历史上是常见的事。

连姓都能随便改,在中国人看来,未免有些奇怪。

但事实上,如果你放宽历史的视界,就会发现日本人并不奇怪。中国历史上的“封建”时期,也就是先秦时期,姓氏发展的规律和日本是大致一样的。

首先,贵族有姓,普通百姓无姓,中国“封建”时代早期就是这样。

中国姓氏文化之源远流长,在世界上独一无二。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的国家之一。历史学家推测,母系氏族社会时代,中国就已经有了姓。因为母系社会生而只知其母,不知其父,所以中国最古老的一批姓如“姬”“姚”“姜”“嬴”“姒”“妘”等都带女字边。

中国姓氏文化在周代已经初步成熟,是因为周代中国贵族文化中性禁忌已经很发达,“同姓不婚”成为上层社会的制度。一开始,中国的姓很少,大姓不过二十多个。顾炎武说:“言姓者,本于五帝,见于《春秋》者得二十有二。”这二十二个姓包括妫、姒、子、姬、己、任、姞、祁、芈、曹、董、姜、偃、归、曼、熊、漆、妘、允等。这些姓都是贵族拥有的,普通平民百姓没有姓氏。这和日本明治维新以前是一样的。

二十多个姓显然不够用,因此到了周代,随着人口的增长,一姓之内又不断分出新的支系,即“氏”,类似后世日本从氏中分出新的“苗字”。和日本贵族时代长子才继承“苗字”一样,周代的姓也只有嫡长子才会继承使用。嫡长子以外的其他儿子通常以自己的封邑作为“氏”。 这样一来,“氏”就越来越多。比如“子”是殷人的姓,后来“子”姓之内又分出华氏、向氏、乐氏、鱼氏等;“姬”是周人的姓,“姬”姓之内分出孟氏、季氏、孙氏、游氏等;“姜”是齐人的姓,“姜”姓之内又分出申氏、吕氏、许氏、纪氏、崔氏、马氏等。一个支系以什么为氏,有一定自主权。有人以封邑为氏,有人以爵位官职为氏,有人选择以居住地为氏。在一些特殊情况下,贵族也可以更改氏名。比如春秋末年楚国的伍子胥,本以伍为氏,他的儿子逃到齐国避难,改为王孙氏。陈完本以陈为氏,由于陈国发生内乱,他出奔到齐国,于是就改为田氏。这个分支自立氏名的过程,和日本家族自立“苗字”是一样的。

因此事实上,周代贵族男子普遍都称氏而不称姓。比如孔夫子的“孔”是氏不是姓,孔子是商代王族的后代,本来是姓“子”的。由于他是公孙嘉之后,公孙嘉字“孔父”,所以就以“孔”为氏。

顾炎武说:“考之于《传》,二百五十五年之间,有男子而称姓者乎?无有也。”(《日知录》卷二十三)因为一姓之下,人数太多,姓已经不能说明一个人的身份,只有“氏”可以表明一个人的家世出身与社会地位。“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郑樵《通志·氏族略》)

我们现在能想起来的春秋战国人物的名字,第一个字都是氏,而不是姓。比如郑文公叫郑捷,齐灵公叫齐环,这是以受封的国名为氏。事实上我们知道,“郑”是周代王族后代,姓姬;“齐”是姜太公的后代,姓姜。

所以春秋战国时期,最高级的“国骂”是“坠命亡氏”,这是当时诸侯间最厉害的一句骂人话。郑樵说:“古之诸侯,诅辞多曰‘坠命亡氏,踣其国家’,以明亡氏则与夺爵失国同。”古代诸侯诅咒别人,都说要让他“亡氏”,请注意,不是“亡姓”。没有氏,就等于被剥夺了爵位,丢失了国家,断绝了子孙。

当然,春秋时代女子还是称姓,因为姓仍然要起“别婚姻”的作用。女子称姓,是为了不触犯“同姓为婚”的禁忌。郑樵说:“三代之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妇人称姓。”

不过孔夫子周游列国时,在路上碰到的长沮、桀溺,这些都是名字,既没有姓,也没有氏,因为他们不是贵族。

到了战国时期,封建制渐趋瓦解,纲纪混乱,大量原本无姓氏的平民也效仿贵族,趁着混乱为自己立了氏名。

平民怎么起氏名呢?当然是模仿贵族。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齐、鲁、宋、邓、韩、赵、吴、陈等国家名称今天都成了大姓。另一种方式是以所居地的地名为氏,鲁国的勇士猗顿早先是“耕则常饥,桑则常寒”的平民,后来,他“畜牛羊于猗氏(地名)之南,十年之间其息不可计”,发了财之后就以发家地“猗氏”为氏。此外还有以职业为氏的,比如“梓人”本是一种木匠,后人就以“梓”为氏。此外“陶”“匠”等姓也是如此。

战国时代平民起氏名成风,一下子冒出了一千多个新的“氏”。这个平民起姓氏的过程,和日本明治维新后的过程很相似。只不过明治维新是通过政府强令,几年间实现的。在战国时代,则是平民自发的,在几百年间实现的,所以基本没有“慌不择姓”的情况出现。

贵族落魄了,而平民也纷纷起了氏名,“氏”就失去了原来标志社会地位的作用。“氏”与“姓”之间没了区别。因此,秦始皇统一中国,封建贵族制结束后,姓与氏渐渐融为一体,通称为姓。中国人渐渐就不知道自己在历史上曾经长期称氏而不称姓了。

所以,在封建时代的中国,和封建时代的日本,姓氏发展规律基本是一样的。第一,只有贵族才有姓有氏。第二,姓是一成不变的,而氏则可以自立,是可变的。第三,封建贵族时代结束后,平民也纷纷拥有姓氏。

其实人类姓氏文化有共通之处。贵族有姓,平民无姓,这个历史阶段大部分民族都经历过。

比如俄罗斯人本来不论贵贱都没有姓氏。14世纪到16世纪中叶,贵族和大公们才开始模仿其他民族使用姓氏,姓氏被看作是贵族身份的象征。到了19世纪,平民和百姓阶层才开始有了自己的姓氏。 早期的英国人(盎格鲁-撒克逊人)只有名没有姓,1066年“诺曼征服”,诺曼人把他们的姓氏制度带入英国,英国贵族阶级才开始使用姓氏。中世纪之后,英国人口增长,社会交往频率加快,普通人才渐渐开始使用姓氏。

古代泰国人也是有名无姓,1913年才制定了有关姓名的法令,由国王或官员给百姓取姓。由于起姓的太多,也出现了“慌不择姓”的情况。当时流行一个笑话,一个老百姓进宫见国王取姓时,因为害怕国王不敢上前,躲在门柱后面,国王就给他取姓为“躲柱”。 而在缅甸,占全国人口百分之七十左右的缅族至今也没有姓氏。中国藏族也是这样,藏族贵族有姓氏,平民无姓氏,这一现象从奴隶制社会一直延续至今。

因此,日本文化中的很多现象乍一看很奇怪,但是放宽视野一看,其实一点也不奇怪。在世界姓氏文化中,倒是中国的姓氏文化之早熟比较特殊,其原因是中国人对姓氏“别婚姻”功能的重视,其背后反映的是中国人对血缘的极端重视,中国血缘家族在社会关系中的重要性。 zqQ4e0FZSBt8ujPV1ACAKGs552vE2M3fkRiBI7gPvAafNVxwByEHMcFX03e7S3Q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