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百官朝服和公服

宋 佚名《书画孝经

与宋代皇帝和后妃的服饰一样,宋代文武百官的衣冠服饰,也基本上继承了唐代的服饰制度。直到新制颁布后,才逐渐将服饰分为朝服、常服、祭服和时服四大类。但是服饰制度却明确规定:不同的场合要穿不同的服饰,不同的等级也有不同的服饰要求。最典型的当属官员的朝服和公服。

朝服是文武百官朝会时所穿的官服,视官员职别的高低而不同。《宋史·舆服志四》有详细记载:

朝服:一曰进贤冠,二曰貂蝉冠,三曰獬豸冠,皆朱衣朱裳。

宋初之制,进贤五梁冠:涂金银花额,犀、玳瑁簪导,立笔。绯罗袍,白花罗中单,绯罗裙,绯罗蔽膝,并皂缥襈,白罗大带,白罗方心曲领,玉剑、佩、银革带,晕锦绶,二玉环,白绫袜,皂皮履。一品、二品侍祠、朝会则服之,中书门下则冠加笼巾貂蝉。

三梁冠:犀角簪导,无中单,银剑、佩、狮子锦绶,银环,余同五梁冠。诸司三品,御史台四品,两省五品侍祠、朝会则服之。御史大夫、中丞则冠有獬豸角,衣有中单。

宋 佚名《折槛图》中大臣

传宋 萧照《瑞应图》“四圣护佑”中宋高宗上

两梁冠:犀角簪导,铜剑、佩,练鹊锦绶,铜环,余同三梁冠。四品、五品侍祠、朝会则服之。

六品以下无中单,无剑、佩、绶。御史则冠有獬豸角,衣有中单。

裤褶紫、绯、绿,各从本服色,白绫中单,白绫裤,白罗方心曲领,本品官导驾,则骑而服之。

从上述的记载中我们可以得知,宋初百官的服饰依职务的高低,可以粗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为五梁冠,仅限于一、二品官员穿戴,地位相当于正副宰相;第二类为三梁冠,为三、四、五品官员穿戴;第三类为两梁冠,一般为六品以下官员穿戴。

在宋代官员的冠帽中,貂蝉冠最为尊贵。貂蝉冠简称为貂冠,为朝冠。所谓貂蝉,是指侍臣及大臣礼冠上所插的貂尾和金蝉两种饰物。此冠用藤丝织成,外面涂漆,其形正方,左右有用细藤丝编成如蝉翼般的二片,饰以银,前面有银花,上缀有黄金附蝉。南宋以后改为玳瑁附蝉,左右两侧各为三枚白玉小蝉,并有玉鼻在左旁插以貂尾,所以称为貂冠笼巾,为三公、亲王等达官贵显所戴的冠帽。如宋敏求《春明退朝录》卷下载:“丁晋公、冯魏公位三公、侍中,而未尝冠貂蝉。”

宋 佚名《菩萨立像

宋 佚名《却坐图》中头戴

宁波东钱湖南宋墓

进贤冠早在汉代便已流行于世,至宋代仍然盛行,但其形制与汉、唐两代相比,已经发生了不少变化。宋代的进贤冠用漆布为主材做成,冠额上有镂金涂银的额花,冠后有“纳言”,用罗为冠缨,垂于颔下而结之。再用玳瑁、犀牛角或其他角制的簪导横贯冠中。冠上有银地涂金的冠梁。其梁数在宋代多有变化,宋初分为五梁、三梁、二梁三种;至元丰后,又分为七梁、六梁、五梁、四梁、三梁、二梁七等。其中,第一等七梁,加貂蝉笼巾、貂鼠尾、立笔;第二等无貂蝉笼巾;第三等六梁;第四等五梁;第五等四梁;第六等三梁;第七等二梁(《宋史·舆服志四》)。

獬豸冠,因冠梁上有象征獬豸角的装饰而得名。獬豸,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独角神兽,似羊非羊,似鹿非鹿。相传,獬豸头上有一角,性忠,能辨曲直,见人相斗,则以角触邪恶无理的人。所以,楚文王制订冠制时,将象征獬豸角的装饰缀于冠上,估计是希望戴冠者能像獬豸神兽一样,明辨是非、忠贞不渝。由于这种冠是御史等执法官吏所戴,冠上通常以铁制成冠柱,寓意戴冠的执法者坚定不移、威武不屈,所以也被称为法冠、铁冠。它的梁数、獬豸角,同样按其本官的品级而定。御史大夫用金,侍御史用犀牛角,侍御史以下用羚羊角。

宋 代文臣画像

宋 欧阳修官服画像

宋 范仲淹画像

宋 赵佶《听琴图》中

宋 赵佶《听琴图》中

宋 刘松年《十八学士

除朝服外,宋代官员平常所穿的服饰,叫常服,又称为省服、公服。其样式也是承袭唐代而来,一般是曲领(圆领)、大袖,下裾加一横襕,腰间束以革带,头上戴幞头,脚上穿靴或用黑革而仿履制加以靴统的革履。其服色,也以不同颜色区分品官的高低。三品官以上为紫色,五品官以上为朱色,七品官以上为绿色,九品官以下为青色。如三品以上官员所穿的“紫褶”,就是一种紫色的袍服。司马光《温公日记》载:“英宗之丧,欧阳公(修)于衰绖之下服紫地皂花紧丝袍以入临。”到了元丰年间,服色略有更改,四品以上紫色,六品以上绯色,九品以上绿色。

宋代的幞头是由头巾发展而来,是当时朝服中最有特色、最有创新的首服。上自帝王,下至文武百官,除了参加重大的祭祀典礼及朝会的时候需要戴冕冠之外,一般都戴幞头。起初以藤或草编成的巾子为里,外面用纱,涂以漆,后来人们觉得漆纱过硬,遂去掉里面的藤,前为一折,平施两脚,以铁为之。其品种甚多,分为直脚、局脚、交脚、朝天、顺风五等。幞头的名称很多,北宋时有软脚幞头、花脚幞头、天角幞头、高脚幞头、卷脚幞头、弓脚幞头、展脚幞头、交脚幞头、曲脚幞头、宫花幞头、牛耳幞头、玉梅雪柳闹鹅幞头等。至南宋时,又出现了新品种簪戴幞头,即在幞头上簪以金银、罗绢等花。

宋 刘松年《十八学

司马光画像

苏轼画像:头戴巾

幞头又称为“折上巾”“折上巾子”“四脚”等。据《宋史·舆服志三》载:幞头的形制早在隋唐时期便已经出现。隋大业中,牛洪请著巾子,用桐木制成,内外皆漆。唐武德初,置平头小样巾子,开始以罗代缯,武后赐百僚丝葛巾子,中宗赐宰相内样巾子,这些巾子都是“裹头帛下著巾子耳”。至后周,则流行折上巾,即以余帛折之而上系,宋代人称其为“幞头小脚”,然止以软帛垂脚。而所谓“四脚”,即指其有四带。其中二带系脑后垂之,二带反系头上,令曲折附顶,故此又称为“折上巾”。因其所垂两脚稍屈而上,人称“朝天巾”;后来人们又称两阔脚短而锐的巾子为“牛耳幞头”,即唐代人所谓的“软裹”。到了后来逐渐演变为展脚幞头,特别是直脚幞头的两脚在宋代中期以后越伸直长。其制度不一,完全是出于人的喜好而已。当然有时也有政治的需要(沈括《梦溪笔谈》卷1;王得臣《麈史》卷上《礼仪》)。据说,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防止大臣在朝仪上窃窃私语。但至南宋时,幞头的展脚已开始短起来了,因此陈叔方《颍川语小》卷下说:“幞头式范,与淳熙以前微有不同,秘阁奉藏艺祖御容,幞头展脚,倍今之长,其制所未详也。”

宋 佚名《睢阳五老图

宋 代官员服饰

宋 佚名《十八学士图

宋 佚名《十八学士图

此外,宋代依照前代的制度,还有时服。所谓时服,即官员按照季节穿戴的服饰。时服分夏服、冬服两种。在宋代,朝廷按惯例,在每年的端午节和十月一日两天,或遇有皇帝的五圣节时,分别赐百官过夏、过冬的衣服。起初是只赐将相、学士、禁军大校等,后在建隆三年遍赐文武百官及将校。所赐的衣服有袍、袄、衫、抱肚、勒帛、裤等。这种赐服大多是以各式有鸟兽纹样的锦纹衣料制成的。近臣军校增给锦衬袍,中书、门下、枢密院、宣徽院、节度使及侍卫歩军都虞候以上,皇亲大将军以上,为天下乐晕锦;三司使、学士、中丞、内客、省使、驸马、留后观察、皇亲将军、诸司使、厢主以上,为簇四盘雕细锦;三司副使官观判官,为黄狮子大锦;防御使团练使、刺史、皇亲诸司副使,为翠毛细锦;权中丞、知开封府、银台司审刑院及待制以上、知检院鼓院、同三司副使、六统军、金吾大将军,为红锦。诸班及诸军将校亦赐窄锦袍,内又分翠毛、宜男、云雁细锦、狮子、练鹊、宝照大锦、宝照中锦七等。应给锦袍的官员,都是五件公服,即锦宽袍、绫、绢汗衫、袴、勒帛。丞郎、给舍、大卿监以上不给锦袍者,加以黄绫绣袍肚。其次四件,无锦袍系大将军及少卿监郎卿以上等官。其次三件,无袴,系将军知杂御史至大理正等官。其次二件,无勒帛,系通事舍人、承制崇班等官,小内职汗衫以绫,小文臣以绢。閤门祗候、内供奉官至殿直京官、编修、校勘,止给公服,端午亦给应给锦袍者,汗衫以黄縠,别加绣袍肚、小扇。诞圣节所给,如时服,京师禁厢军校卫士、内诸司胥吏及工巧等人,并皆给时服有差。朝官京官内职出为外任通判监押巡检以上者、大藩府监务者,亦或给之。

质地轻薄的纱罗制成的纱袍,又称为纱公服,其服式有圆领大襟、斜领大襟等数种,一般在炎热的夏季穿着。因其有伤观瞻,曾受到正统理学家的非议,并一度被统治者禁止。但由于其具有穿戴方便、轻薄凉爽等优点,仍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市场。

宋 李公麟《孝经图卷》第

宋 李公麟《孝经图卷》第16章“应感”中的

宋 金处士《十王图轴

宋 金处士《十王图轴

时服中的“抱肚”,一称为“包肚”或“袍肚”“裹肚”,为包裹在腰部的一种服饰。通常以纳帛、彩帛为材料制成,制为阔幅,四角圆裁,考究者施以彩绣,周围镶有边饰。使用时加在袍衫之外,由身后绕至身前,用革带、勒帛等系束。初施于武士,后文武官员通用。其中官吏所用者通常由朝廷颁赐,但色彩及纹样有专门的规定。如《宣和遗事》:“是时底王孙公子,才子佳人,男子汉都是丫顶背,带头巾,窣地长背子,宽口袴,侧面丝鞋、吴绫袜,销金裹肚,妆著神仙。”陈元靓《岁时广记》卷12:“升朝官已上赐公服衬衫,大夫已上加袴,从官又加黄绣裹肚,执政又加红绣裹肚三襜。”

随着服式的丰富,宋代官服上的配饰也是越来越多了,腰带和鱼袋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且有明确的等级之分。腰带是腰佩的主要组成部分。腰带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以皮革为之,称革带,带首缀以钩 ,尾端垂头,带身饰以金、银、玉、犀角、铜、铁、石、墨玉之类材料制成的牌饰,并以带“銙”质料、形状及数量区别等级,为官僚的专用品。如王得臣《麈史》卷上《礼仪》载:“古以韦为带,反插垂头,至秦乃名腰带。唐高祖令下插垂头,今谓之‘挞尾’是也。今带止用九胯,四方五圆,乃九环之遗制。胯且留一眼,号曰‘古眼’,古环象也,通以黑韦为之。常服者,金、玉、犀则用红韦,著令品制有差,豪贵侈僭,虽非经赐,亦多自服。至和、皇祐间为方胯,无古眼,其稀者目曰‘稀方’,密者目曰‘排方’,始于常服之。比年士大夫朝服亦服挞尾,始甚短,后稍长,浸有垂至膝者,今则参用,出于人之所好而已。”据王栐《燕翼诒谋录》卷1所载,宋初士庶所服的革带未有定制,大抵是贵者用金,贱者用银,富者尚侈,贫者尚俭。到了太平兴国七年正月壬寅,诏三品以上銙以玉,四品以金,五品、六品银銙金涂,七品以上并未常参官并内职武官以银;如果是皇帝所特赐,则不拘此令。八品、九品用黑银,即时人所谓的“药点乌银”。流外官、工商、士人、庶人,则用铁、角二色。岳珂《愧郯录》卷12《文武服带之制》则详细记载了文武官员的服带制度:“国朝服带之制,乘舆、东宫以玉,大臣以金,亲王、勋旧间赐以玉,其次则犀、则角,此不易之制。考之典故,玉带、乘舆以排方,东宫不佩鱼,亲王佩玉鱼,大臣、勋旧佩金鱼。金带有六种:球路、御仙花、茘枝、师蛮、海捷、宝藏。金涂带有九种:天王、八仙、犀牛、宝瓶、师蛮、海捷、双鹿、行虎、窪面。金束带有八种:荔枝、师蛮、戏童、海捷、犀牛、胡荽、凤子、宝相花。金涂束带有四种:犀牛、双鹿、野马、胡荽。犀带有二种,以牯、牸为别。自金带而下,凡为种二十有七,朝章之辨尽于此矣。祖宗时,凡新除恩庆,宰臣、枢密使、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枢密副使、同知枢密院、签书同签书枢密院事,赐金笏头二十五两带,副以鱼袋,武臣御仙花带,无鱼袋。使相、节度使、宫观使、观文殿大学士,曾任宰相者即赐金笏头二十五两带,副以鱼袋;余只赐御仙花带,无鱼袋。三司使(权及权使公事同)、观文殿学士、资政殿大学士、翰林学士承旨、翰林学士、资政殿、端明殿、翰林侍读侍讲、龙图、天章、宝文阁、枢密直学士、龙图、天章、宝文阁直学士、御史中丞(兼、守并同),并赐金御仙花二十两带。知制诰赐牯犀带,副以金鱼。凡出使,见任中书、枢密使,曾任宰相,并使相、节度使,赐金御仙花二十五两束带。宣徽使、曾任中书枢密院、充诸路都总管、安抚使,赐金御仙花二十两束带。节度观察留后、观察使,赐金御仙花二十两束带。正任防御使至刺史、内客省使至閤门使、延福宫使至昭宣使,充诸路路分、一州总管、钤辖、沿边知州军、安抚,赐金御仙花二十两束带,诸司使充者十五两。客省、引进、閤门副使、诸司副使、内侍省内侍押班充诸路沿边路分钤辖,赐金御仙花十五两束带。文臣换武臣,并赐涂金银宝瓶十五两带。御前军班换前班,并赐涂金银带。诸司使,宝瓶二十两。副使至崇班,宝瓶十五两。供奉官至殿直,荔枝十两。奉职、借职,双鹿八两。堂后官新除,赐涂金银宝瓶十五两带。伎术官虽服紫、绿,皆给银带。”从上面的记载中可以看出,宋代腰带的制作非常讲究。腰带的颜色更是丰富多彩,有红、黄、紫、鹅黄等。

宋 金处士《十王图轴》之转火轮中的官员服饰

宋 金处士《十王图轴

宋 金处士《十王图轴》之转世

宋 金处士《十王图轴》之普通

凡服色用紫色或绯色者,都加佩鱼袋,鱼袋是宋代公服上的一种佩饰。如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13说:“唐宋士人,腰带之外,又悬鱼袋,为金为银,以别等威。”又,赵升《朝野类要》卷3《赐借绯紫》载:“本朝之制,文臣自入仕著绿,满二十年,换赐绯银鱼袋。又满二十年,换赐紫金鱼袋。又有虽未及年,而推恩特赐者,又有未及,而所任职不宜绯绿,而借紫借绯者,即无鱼袋也。若三公三少,则玉带金鱼矣,惟东宫鱼亦玉为之。”

宋代文武官员的靴、履、舃制,初期同样沿袭前代。在朝会时用靴,称朝靴。至政和年间更定礼制,改靴用履。至乾道七年,复改用靴。但靴制则参用履制,用黑的皮革制作,大抵参用履制,唯加以靴统,里面衬以毡,高八寸。因以皮革制成,故又名“皮鞋”。但据赵彦卫《云麓漫钞》卷3记载,宋代的皮鞋不用带线。贵族及文武大臣在受朝、拜陵及礼见时则要着黑色的皮履,时人称为“皂皮履”。但依各官职所穿的服色,如服绿者用绿色,服绯色者用绯色,服紫者用紫色,来饰其边缝滚条。复底而有用木者称为舃,则在祭服时穿用。其鞋式有云头鞋、凫舄等。 MJvNjNA/YhPTDVFCudlUoIiljFT0XloW9RxBlrhPT7BMbI0VN2sOeI3eQUFCknw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