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卷二。大迦叶从禅定起,众中手牵阿难出,言今清净众中,结集经藏,汝结未尽,不应住此。是时阿难惭耻悲泣,而自念言,我二十五年,随侍世尊,供给左右,未曾得如是苦恼。佛实大德,慈悲含忍。念已,白大迦叶言,我能有力,久可得道。但诸佛法,阿罗汉者不得供给左右使令。以是故,我留残结,不尽断耳。大迦叶言,汝更有罪。佛意不欲听女人出家,以汝殷勤劝请,佛听为道。以是故,佛之正法五百岁而衰微,是汝突吉罗罪。

按: 释迦之门,初未许女人出家学道,及阿难请,而佛许之。是佛终不以重男轻女为然也。而大迦叶犹以此为阿难罪。

卷三。复次,是中有富那罗等六师,自言我是一切智人,与佛为对。及长爪梵志婆蹉姓拘迦那大等,皆外道大论议师。及长者尸利崛多,提婆达多,阿闇世等,是佛怨家,不信佛法,各怀妒嫉。有是人辈故,佛多住此。譬如毒草生处,近边必有良药。又如偈说:

譬如狮子,百兽之王,为小虫吼,为众所笑。若在虎狼,猛兽之中,奋迅大吼,智人所可。

诸论议狮如猛虎,在此众中无所畏。大智慧人多见闻,在此众中最第一。

以是大智多闻人,皆在王舍城故,佛多住王舍城。

按: 佛必与外道大论议师或怨家同处,此佛法之所以成其无上。毒草生处,必有良药,此义深远。大智慧人,必不因邪宗竞煽,异论嚣张,而为避人避世避地之计,如吾国隐逸之所为。隐逸者存退怯心,将孤陋自甘,其道不广。且使人间世遍植毒草,而良药将绝种也。

卷四。复次,如虚空,性常清净。人谓阴曀为不净。诸法亦如是,性常清净。淫、欲、瞋、恚等曀故,人谓为不净。

按: 阴曀本无损于虚空之本净。淫、欲、瞋、恚等曀,实无损于心性本净。学者但务去曀而已。孟子性善之旨,与般若根本不异。

卷六。复次,无量清净,有二种。一者,实有量,而于不能量者谓之无量。譬如海水,如恒河沙等,人不能量,名为无量。于诸佛菩萨,非为无量。菩萨无量清净智,亦复如是。于诸天、人及声闻、辟支佛所不能量,名为无量智。菩萨得无生道时, 惑染永尽,证见真常,是得无生道。 诸结使断故, 结者,谓一切惑染,使人锢蔽,如结缚不可解,故名为结。使者,谓人皆为诸惑染所役使,而不得自在,故复名使。佛氏所云惑染,儒者谓之己私,或私欲私意等等。 得清净智。问曰:若尔时已断诸结,成佛时复何所断?答曰:是清净有二种:一者,得佛时,余结都尽,得实清净。 结未尽时,不可得实清净智。 二者,菩萨舍肉身,得法身时,断诸结清净。譬如一灯,能除诸闇,得有所作。更有大灯,倍复明了。佛及菩萨断诸结使,亦复如是。菩萨所断,虽曰已断,于佛所断,犹为未尽。是名得无量清净智故,于诸法中意无挂碍。

按: 菩萨舍肉身云云,不必谓舍离此肉身也。于此肉身无有染着,便说为舍。孟子所云践形,正符此义。

卷七。诸菩萨禅定心调, 以禅定力,令心调和,不为结使之所扰故。 清净智慧方便力故,能生种种诸三昧。 三昧者,正定义。 何等为三昧?善心一处住,不动,是名三昧。 心离惑染,名善。心不随境迁流,名一处住。恒照恒寂,名不动。

问曰:多有坐法,佛何以故,唯用结跏趺坐?答曰:诸坐法中结跏趺坐最安稳,不疲极,此是坐禅人坐法。摄持手足,心亦不散。 中略。 复次,佛教弟子应如是坐。有外道辈,或常翘足求道,或常立,或荷足。如是狂狷,心没邪海,形不安稳。以是故,佛教弟子结跏趺直身坐。何以故?直身,心易正故。其身直坐,则心不懒。端心正意,系念在前。若心驰散,摄之令还。 孟子云收放心。 欲入三昧故,种种驰念皆亦摄之。如此系念,入三昧王三昧。云何名三昧王三昧?是三昧于诸三昧中最第一自在,能缘无量诸法。如诸人中,王第一,王中转轮圣王第一,一切天上天下佛第一。此三昧亦如是,于诸三昧中最第一。

卷九。如佛欲入涅槃时,语诸比丘,从今日应依法不依人,应依义不依语,应依智不依识,应依了义经不依未了义。依法者,法有十二部。 十二部经。 应随此法,不应随人。 传法之人,不必得佛法,故不应随之,而当于十二部经中直探法要。 依义者,义中无诤好恶罪福虚实故。 无字一气贯下。 语以得义,义非语也。如人以指指月,以示惑者,惑者视指而不视月。人语之言,我以指指月,令汝知之,汝何看指而不视月。此亦如是,语为义指,语非义也。以是故,不应依语。依智者,智能筹量分别善恶。 阳明云“知善知恶是良知”,义与此通。 识常求乐,不入正要。 识者,妄识,非正智故。妄识常贪着物欲,故云常求乐,此非真乐也。 是故言不应依识。依了义经者,有一切智人,佛第一。一切诸经书中,佛法每一。一切众中,比丘僧第一。如是等,是了义经。 下略。

按: 四依义最重要。余经所说,与此微有出入,兹不及检。 4hjwfhA1P6C5qUQChTcDCFkLPpebNUiwGr4s0BMP8IGRkf06F3JB7magykurChz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