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佛书中凡言性者,多为体字之异名。其义有二:一、指绝对的真理而言,即东方玄学上所谓本体或实体及体用之体是也。 此在宋明儒书中屡见之,诸儒所谓本原之学,即谓穷究本体之一种学,佛书中所谓实性或实相,皆实体之异名。 二、指诸法之自体而言。佛书中每举一法,必刊定其自体。读法相、唯识诸论,尤须明了此意。如安慧《蕴论》,释眼等根云:“净色为性。”此性字即自体二字之别名。无自字者,省文也。言眼等五根,即以净色为其自体也。所以,根者不可混同于识与境。因为识之自体即了别, 后详。 境之自体即物尘, 或云物质。 而根之自体是净色。三法各有各的自体,故不容混同也。又如前文四静虑中,吾据义林释静字云:“性离嚣高、沉没等障。”此词首一性字,即显静之自体。夫所言静者,虽不是一件物事,但在吾人思议时,心中方构一静之观念,却把他当作一件物事来看了。所以必须刊定静之自体,是远离了嚣高沉没等障,才显出静之为静,是如此一回事。庶几令人对于静的观念,丝毫没有模糊混乱。举此二例,为读者告。将来读法相唯识论籍,一隅三反,不至疏略。

善等三性

善等性之性字,不可作体字解,当训为德。德性、体性,二义截然不同。体性之性,前条已说,今释德性。德者得也,若物德之德,即言某物之所以得成为某物者也。如白纸之所以得成为白纸者,以具有如此之白故,故谓白是其德也。准此而言,则德性之意义,当可豁如矣。佛家说一切心、心所法,具有三性,善性、恶性、无记性是也。无记者,非善非恶。记谓识别。 识作志读。 既善恶两非,即不可识别,故云无记。如凡夫之心,即通善等三性。有时发者是善性,曰善心,有时发者是恶性,曰不善心,有时发者是无记性,曰无记心。其善不善等,即吾人之心所具有之德性也。又善性中,分有漏善、无漏善。有漏者,漏谓染污,有染污故,名有漏。翻此,即名无漏,亦名清净。见道菩萨,方证得清净本性,犹未圆满。至佛则全体清净,始称圆满。唯清净方名无漏善,离染污故,是绝对的善故,亦即绝对的真故,亦即绝对的美故。 远离染污,即有美义。 凡夫从无始来,染污所缚,虽有时发见善端,而非纯净之表现。正如日光从浮云中流露,非晴空遍照之太阳也,故谓之有漏善。此善与不善及无记相间而起故,不可常故,是对待性故。 与不善等对待。 盖大乘师于凡夫染污位中,分说善不善等三性。 等谓无记。 至大觉纯净位,则唯是无漏善性,无所谓三性也。而大乘师如唯识家者,则分别有漏善、无漏善,截然异种。 种子义,详见后种子条及下卷。 而谓凡夫从无始时来,根本不曾发现无漏善。然则凡夫如何能于修有漏善中而达到无漏善耶?岂蒸沙可成饭乎?大乘诸师于此似未注意。盖其一往用解析之术,处处说成截然段片,而不自知其非也。《新唯识论》《功能》、《明心》诸章,与前师持论自是天渊。学者不当忽略。 xcVBRT2M53ZqWEBbE79Mv/r+HvHnGyct4HhOtwHdSrsXof+f0NtRKjV0cTpgStq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