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蒙族

今之内蒙外蒙诸同胞,统称蒙古族,亦省称蒙族。世居本国北塞,亦间有散居东北西北各塞者。古代之獯鬻,玁狁,及秦汉魏晋时之匈奴,皆今蒙族之先辈也。而史家以为即今之回族者,此盖臆说不足据。蒙族本吾国朔北一大族也。元朝时代,其势力且达于欧洲。岂小部寡民一旦崛起,而能至此乎。以理推之,蒙族当是吾国朔北有悠长历史的民族。故匈奴玁狁等,当是蒙族先辈。

匈奴自汉族衰微,种人分散。晋代五胡之变,匈奴首祸,而败亡亦最先。其后有铁勒、及奚诸部, 皆匈奴别种,见《北史》及《旧唐书》等。 势力稍振。至唐朝初,归附朝廷。天子嘉之。自唐以后,匈奴各部分散,颇有与突厥 即回族 及东胡 即满族 杂居,而为其臣属者,抑有伏处漠北而与外面绝关系者,皆久而不振焉。

爰至宋朝,鞑靼种人,始兴朔北。其势寖盛,并吞诸部,而称大蒙古国。后来灭夏并金,又推倒宋之皇室,晏然为中国共主,是为元朝。然未及百年而亡。则以明朝高皇帝,以汉族而崛起于本部,能领导汉族及各族人,以修明政治。故元室不得不倾覆也。其为匈奴遗裔无疑。不然,则此新兴民族,岂能一旦自天而降乎。若谓匈奴是回族先民者,则蒙族何所从来耶。

或有谓蒙族即东胡别支者。外人尤多持此说,却当修正。盖就五族原始而言,固皆同一本。自其分支而言,则五族又不当混视。宋时,蒙古人起于朔北,与当时东胡族虽有接触,但无可以断为同族之理据。两族人之性情习惯,显然确有不同。东胡之鲜卑、辽、金及清人,其入关也,皆易接受中原文化,政策亦较稳健。蒙古人入主中朝,则于中朝文化,不易吸收,而多保存其在塞外时之性质。其手腕甚强,故进取甚骤,而败退亦较速。故谓蒙族为东胡别支者,其说不足成立。外人于吾国族系,自多隔膜不清,而吾国人则不当茫然也。

蒙族当是匈奴苗裔,已如前说。史记匈奴传云:“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按太史公 《史记》作者 在西汉,去古未甚远。故籍多有存者。其说当可据。唐司马贞《索隐》,引张晏曰:“淳维以殷时奔北边。”又乐产《括地谱》云:“夏桀无道,汤放之鸣条,三年而死。其子獯鬻妻桀之众妾,避居北野,随畜移徙,中国谓之匈奴。”其言夏后苗裔,或当然也。晋时,匈奴有赫连勃勃者,亦自称为大禹之后。其传说必有所本。或云,赫连疑是伪托汉族,以明其本非戎胡,用自宠异。不知《史记》所载,远在西汉。太史公当汉室隆盛时,值匈奴尚未开化。彼何至故造伪词,而谓匈奴为夏后苗裔,以彼胡俗,猥与华胄同本耶。按《匈奴传》有云:“逐水草迁徙,毋城郭常处耕田之业。 熊按:毋字至此为句。 然又各有分地。毋文书。以言语为约束。……其俗,宽则随畜,因射猎禽兽为生业。急则人习战攻以侵伐,其天性也。其长兵则弓矢,短兵则刀鋋。利则进,不利则退,不羞遁走。苟利所在,不知礼义。自君王以下,咸食畜肉,衣其皮革,被旃裘。……父死,妻其后母;兄弟死,皆取其妻妻之。”其记匈奴之俗如此。然则何所贵爱于匈奴,而故称为中夏圣王之裔耶。其必有所据也,明矣。由是征知。蒙族同胞,乃我大禹之苗裔。虽远适穷荒,自为支族,文化落后,戎俗见嗤,然神州哲史, 神州者,中国为灵异之地,故云。 犹能详其所自。同气之爱,今当加笃也。昔匈奴中替时,犹能挈群西走,建匈奴加利之名邦。其后元代武功,陵驾中外,震烁古今。后光辉映,有光华胄,亦足奇矣。

外蒙独立,离异祖国。犹望其与内地同胞,更新国策,同御外侮云。 hUyYHMCo4+z96rBHcgjMnKBiZ/K0D0Xh2ZIFbrPb6JZ/Cco1w8lYrkgerZ/ECCL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