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与张立民

贤今月二十日航空函顷已到。书院之议,非吾意所及,前在泰和临行时所草简章,仅费一小时许匆匆写出,未能详加考虑,但因物付物,在吾处己处人之道自合如此。知此事决不能契机,故写出便了,未尝置念。君子作事谋始,永终知敝,今即欲因机示教,与众作缘,亦是不得已而后应。立心不容有纤毫夹杂,对人不能有些微迁就,不可期其必成,故愿贤辈更详审之。吾意以为不安者,书院虽成,吾不能至也。前草简章,虽系一时触发,然大体似不可易。欲以佛氏丛林制施之儒家,亦与旧时书院、今时研究院性质不同。向来儒者讲学不及佛氏出人众多者,原因有二:一、儒者不得位不能行其道,故不能离仕宦。其仕也,每为小人所排抑。佛氏不预人家国,与政治绝缘,世之人王但为外护,有崇仰而无畏忌,故得终身自由。二、儒者有室家之累,不能不为生事计。其治生又别无他途,不免徇微禄,故每为生事所困。佛氏无此,丛林接待十方,粥饭不须自办,故得专心求道。大德高僧,安坐受供养,然其法施无穷,饶益众生,不为虚费信施,世俗亦不以为非。 退之小儒,故有《原道》谬论。 因此二端,比儒者缘胜。今欲学者深入,纵不能令其出家,必须绝意仕宦,方可与议。章子厚欲从邵尧夫学,尧夫曰:“公欲学道,先须退居林下十年然后可。”即此意也。欲大拯生民,先当令其出乎利欲,方是儒者本分。如此设立书院方有意义,故当从源头处审谛,不可稍有假借也。否则人云亦云,安用此骈拇枝指为哉?原丛林所由兴,初唯二三道人,相与闲处于水边林下,茆屋盖头,齑菜充肠而已。其后参学者众,檀施日集,遂成丛席,可容千百众者有之。且其地多在山水胜处,此亦自然之势,非可以人力勉强为之。陆子静之象山精舍,朱子之武夷精舍,规制皆极简陋,取其可以待四方之学者而止。观朱、陆所营精舍,即隐寓禅师家住山之意,然无有继起,亦无百丈其人。 南岳下出马祖,马祖下出百丈,制《百丈清规》,丛林之制始广。 但当时政府听其自由,并未取缔,此又胜于今时者也。诸先生于吾所草简章是否毫无异议,尚未可知,如熊先生以为未当,有何意见,望尽量提出商搉。在商搉未定以前,此简章不可发表,因书院之成否可以不论,而此简章必须修改尽善,今即不成,可留为后人取法也。总之,望贤辈慎重考虑,不可亟亟期成。须知道本常存,并不以人而加损,亦禅师家所谓“佛法不怕烂却,着甚死急”,此言深可为贤辈顶门上下一针也。儒者立事,不可轻言请求,若求而与之,不唯失其自处之道,亦使彼重道之心完全消失。但出于捐赠则可,出于请求,名为补助则不可。如郗鉴为支道林买山,梁武帝为陶宏景立馆,遣太学生诣何胤山中受学,在当时极为平常之事,并不足矜异。至舍宅为寺,舍田供僧,蠲其租税及置学田者,历代多有之。今人但知求利,绝未梦见。其有出资兴学者,亦只是俗学。学生入学,只为求出路,以学校比工厂,学生亦自安于工具,以人为器械,举世不知其非。今一旦语以人者人也,教以明道学以尽性别有事在,如何能使之速喻邪?薰习之久,乃可渐入,此居贤善俗所以取象于渐也。缘不具则事不成,名不正则言不顺,虽明知其远于事情,义理自如此,所谓法尔如然,故绝不可有取必之心。有意则有必、有固、有我悉具,此圣人之所绝也。平时每言学者须有刚大之气,若有丝毫假借,则刚大于何有?此理甚望贤辈体验,否则成事不说,吾但不来即足矣,何为如是之不惮烦邪? 佛肸召,子欲往。公山弗狃召,子欲往,且曰:“夫召我者,而岂徒哉?”然终不往者,此是一段绝好公案,可参。 fuSSdi0yq01yfTStvbQHJNlh+a3FQKujUPVEUmUjJKy7zY0aoXvMvz5ESYNUxmd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