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老子注

此庚申年逭暑所作。以老子义印合般若、方等,于禅则与洞山为近,触言玄会,亦似通途寥廓,无有塞碍。后以病缘中辍,不复措意。维老氏之旨未必如斯,理既冥符,言象可略。如遇玄解之士,亦可相与解颐耳。蠲叟。

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诸法实相,缘生无性。以缘生,故可道;无性,故非常道。一切言教,假名无实。以假名,故可名;无实,故非常名。真常之体,不可名邈。可者,许其暂立,实无可立。非常者,责其终遣,亦无可遣。

道非名也,名非道也。自其妙而观之,虽名亦道也;自其徼而观之,虽道亦名也。

名是说通,道为宗通。名依相立,道由性显。法非法,是名法,与此意同。无名, 朴。 天地之始;有名, 器。 万物之母。 《易》曰:“干知大始,坤作成物。”

真谛绝言,冥极无际。无始之始,是谓大始。俗谛顺世,现起诸法。无生之生,亦云成物。

故常无, 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此是不尽有,为亦此空观。 欲以观其妙;常有, 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此是不住无为,亦此假观。 欲以观其徼。

常无者,会极之深谈;常有者,随流之幻用。色不异空,故常无,真空不碍幻有,故言妙;空不异色,故常有,幻有不碍真空,故言徼。徼之为言,尽法边际也。妙即空观,徼即假观。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 此则中道观。 之门。

既悟色空不二,斯有无俱离,即是中道第一义谛不思议境,名之为玄。玄之又玄,转益超越。诸圣皆由此圆观证入法界,具足一切种智,故曰众妙之门。上妙谓法,此妙谓人也。

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此言圣智朗于无住,凡情蔽于有立,计执旋生,美善斯丧。故当荡名遗照,然后与道冥符也。名执之生,尽由形转,刬其因对,则言虑倏亡。两既不成,一亦莫立,既异同情尽,处耕尔齐平矣。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恃之为言有作,思惟从有起心也。 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圣人惟证玄极。故大用繁兴,不存一法;圆音海涌,不说一字。无所住而住,是圣人住处;无所行而行,是圣人行处。无作之作,无言之言,住既非寂,行亦非諠。譬如虚空,不住诸相,故物作而不辞。法本不生,今亦无灭,故生而不有。知一切法如幻,无有可作,亦无可得,故为而不恃。但于无功用中示有修证,毕竟无证,亦无证者,故功成而弗居。如是法性平等不坏,无去无来,不驰骋于古今,各性住于一世,不迁之致明矣。

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求竞起于胜进,泯凡圣则诤骛息;假窃由于矜异,等奇庸则偷伪绝;掉散因于爱染,杜尘虑则攀援空。

嵇康《释私论》云:“气静神虚者,心不存于矜尚;体亮心达者,情不系于所欲。矜尚不存乎心,故能越名教而任自然;情不系于所欲,故能审贵贱而通物情。”

是以圣人 圣人喻心王。 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淮南子》骨作事。 常使民 民喻心数。 无私无欲。

倍道为乱,合道为治。圣人之为教也,易其倍者,令得相应而已。虚者无余,实者无欠,弱者不取,强者不舍。心谓智照,腹谓正受,志谓趋向,骨谓力愿。觉明为咎,故令虚;不受诸受,故令实;拟向则乖,故令弱;大愿无尽,故令强。如是则不立知见而无知,不涉功勋而无欲,世智不起,所作皆息,任运安然,更有何事。

使夫智者 智者指第六识。 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若有贤可尚,则鉴觉不虚;有难得、可贵、可欲、可见,则爱憎滋起。虚妄浮心,多诸巧见,终不能至圆觉境界。将谓智者,适以自谩,为其有为,所以不治矣。

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冲漠无朕,纤微俱绝,故用而不盈,体之隐也。深广不测,海印森罗,故似为物宗,用之费也。挫锐解纷,言性相俱泯,锐为别相,纷为总相。一微空,故众微空;众微空,故一微空。一微空中无众微,众微空中无一微。挫解者,言竭之令尽也。和光同尘,言本影不碍。光比智身,尘比报土。一切声自是佛声,一切色自是佛色。毛中现刹,尘中现身。一入一切,一切入一。如帝网珠,其光交参,重重无尽。和同者,言不坏不杂也。不动本际,周遍十方,体自空寂,而圆融具德,故谓“湛兮似或存”。是则不落今时,不依空劫,穷弥勒而不知,出威音而未晓,故曰“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也。

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刍狗者,缚刍为狗,制之自人,非真狗也。以喻万物皆由幻作,实无自性。天地虽并育不害,不居生物之功。惟百姓之于圣人亦然,圣人虽保民无疆,不矜畜众之德。谓之不仁者,言忘功而不有也。

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众生幻业无尽,圣人幻功亦无尽。譬犹橐籥之为用,风气散于无方,众吹从其高下,随心应量,遍满而现,似有出入,而体非动静也。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谈义之兴,依乎名数。然诠穷边量,道绝言思。既拟议之所不及,则辞丧虑亡而中道斯在矣。

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机丝不挂梭头事,文彩纵横意自殊。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此明不死义。言真如随缘,成一切法,非是一向断灭也。冲德不盈喻如谷,妙用无方字曰神,寂而常感故不死。渊为物宗因谓玄,生出万法名曰牝。“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犹言真如随缘而现生灭诸法也。言“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者,三界虚伪,唯心所作,本来无有,世界众生但依阿赖耶识变现而起。了相无妄,当体即是妙明真心。故天地出于玄牝,玄牝即是谷神。但就随缘出生义边说名似别。究竟唯一真如,不可变异。故“绵绵若存”,不离帝先湛然之体;“用之不勤”,不碍橐籥如幻之用耳。

七章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此明不生义。言虽现随缘之用,而真如自体常恒不变,非同流转也。天地是喻,圣人是法。“天长地久”,“以其不自生”者,犹言虚空不可烂坏,以非所作性故。生即有灭,不生岂有灭。就不灭义边亦可说言长生,乃是以不灭反显不生之义,须知所言长生即是无生也。刹那离念,十世顿空。如来寿量,不可数知。随众生语,许云长久,不是对暂之久。圣人法性之身非有先后,亦无内外。但以灭影像故,说名为后;显智报故,说名为先;不取证故,说名为外;无不在故,说名为存。私犹我也。众生计我,不出身蕴,故为受报之因;圣人无心,量等虚空,故极自在之果。谓之“成其私”者,亦是慈悲落草之谈耳。

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上善,犹言菩萨行也。上来言圣人是佛境界,今言上善,以示菩萨入道胜行,不出悲智二者。取喻于水,利物不争,是知幻离相,智也;处众所恶,是入俗同尘,悲也。菩提是道,回向是几。水以无心应理,菩萨以忘缘合觉。“居善地”者,能载物故;“心善渊”者,能静鉴故;“与善仁”者,普润泽故;“言善信”者,行有孚故;“正善治”者,平以准故;“事善能”者,堪忍力故; 能即耐字。 “动善时”者,不失常故。七善,一三六是悲相,二四五是智相,七是悲智合言。结归不争,明七者同是无缘之知。如鸟飞空,不遗其迹,离诸过患,故无尤矣。

九章

持而盈之, 任是百不知、百不会,胜似多知多解。 不如其已。揣而棁之, 但饥餐困卧,一切平常,何藉劬劳,肯綮修证。 不可长保。金玉满堂, 若能破家散宅,是好消息。 莫之能守。富贵而骄, 须知尊贵之人,不处尊贵之位。 自遗其咎。功遂身退, 倒却门前刹竿着。 天之道。

此言住相之害。法执不亡,终成自碍,不与法性相应也。“持盈”是妄取多闻相,“揣棁”是妄取精进相,“金玉满堂”是妄取功德相,“富贵而骄”是妄取尊胜相。蓄闻成过,故不如其已;起心造作,故不可长保;力尽还坠,故莫之能守;大妄语成,故自遗其咎。末法凡流,多陷此失,深堪悲悯,故特简之。执有身心自相,皆为幻垢,对离幻垢,说有修证,垢尽对除,即无对垢及说名者。法执平等,元不动故,故曰“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十章

载营魄抱一, 转身犹自可,脱体道应难。无为无事人,犹是金锁难。 能无离乎?专气致柔, 《楞严》云:“纵灭一切见闻觉知,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须知更有透脱一路不识玄旨,徒劳念静。 能婴儿乎?涤除玄览, 断除烦劳重增病,趋向真如亦是邪。 能无疵乎?爱民治国, 太平本是将军致,不许将军见太平。 能无知乎?天门开阖, “末后一句,始到牢关,锁断要津,不通凡圣。” 能无雌乎?明白四达, 老僧不在明白里。 能无为乎?生之畜之, 五十一章云:“道生之,德畜之。”方便为父,实智为母。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守静者已滞于静,而未得勿助之功,故不任天真也。熊十力批。

此乃克示宗涂,指归玄要。先后六番征责,以拂其述,末显二智、三解脱门,以会其本。盖反流之始,依一精明,管带随缘,难得相续,故责其无离。已悟动识为非,更趋寂泊,守住静境,不任天真,故责其婴儿。去此二途,尽除翳障,除想未遣,滞碍犹存,故责其无疵。力愿成就,严土利生,未至无心,尚涉光境,故责其无知。纵夺临时,卷舒在己,珍御未脱,犹守尊贵,故责其无雌。知照洞然,将为极则,回头失妙,或落今时,故责其无为。六者皆行人胜境,展转深妙,住之并足为病,以证与证者未能同时寂灭也,故次第拂之。六碍既空,二智斯显。方便之道,出生诸佛;实智之德,长养法身。就知有义,故名生;就保住义,故名畜。二智已圆,自然具足三解脱道。“生而不有”是空解脱,“为而不恃”是无相解脱,“长而不宰”是无作解脱。如是乃入不思议自觉圣智境界,故谓之“玄德”矣。安履君临之位,不参臣宰之功,是为“长而不宰”也。

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此显缘生之法,咸无自性,故幻用得成也。车之用,载重行远是也。器之用,受物可持是也。室之用,居处宴息是也。方其辐毂已具,埏埴已成,户牖已施,但有车、器、室之相而已,其用故未形也。及其用之,则随人而无定。故当其有此三法也,非三用也;当其有此三用也,非三法之能有也。辐毂非即是车,车不离辐毂,车与辐毂,各不相知,而车之用出焉。为出于车邪?车无自体,辐毂等所成故。为出于辐毂邪?辐毂非全车,离车则辐毂无所施故。是故舍辐毂则车丧,舍车则辐毂亦丧。求辐毂与车,则似有矣;求车之用,则无得矣。唯器与室亦然。埏埴而为大小方圆众形,则有器生,而器之用不存也。凿户牖而见明暗通塞诸相,则有室生,而室之用不存也。六事和合,三法幻起,三用虽炽然现前,而三法当体空寂。利者,言乎用之未发也。譬如刀刃之铦,但可名利,以之割物,乃得名用。刀不自割,故但有其利,人能使之,乃转利成用。用不属刀,亦不属人,不离刀人,刀人亦不相知。反复求之,皆不可得,故利则不无,用则不有。以缘生故有,有即幻有,非是定常;以无性故空,空乃本无,非是灭取也。

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此明攀缘之害也。根尘本不相入,但以识性流逸,似外境现,循诸有为,自取惑乱。若悟缘心非有,诸尘顿空。目者常动,缘物成见,以喻黏妄发知;腹者常静,贮食能消,以喻脱黏内伏。去取亦是强言,彼此不能安立,药病之谈,且以顺俗耳。

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此言境界是幻,我执本空,以显无作、无受之旨。惊者,卒暴之状。身者,集聚之名。若者,言乎其不异也。顺情之谓宠,逆情之谓辱,住持之谓得,变异之谓失。 得失双该宠辱言,非分指宠为得,辱为失也。 妄心取着前境,计有逆顺,实则倏忽飘骤,莫可追寻,故谓得失若惊。以形境风不住,而危厉之感或生厌离,歆恋之交弥增系缚,故谓“宠为下”也。贵者,心怀矜尚。患者,志存忧恐。身执非量,本乃阴聚之空名,缘起妄成,性自劳虑。贵即同慢,患即同痴。举慢与痴,亦该见爱。身不异痴慢,痴慢即是身,故谓“贵大患若身”矣。患因身有,身无患绝,以明身患不异也。矜尚之至,举天下无以加于身,故重其身与天下等。言若可寄托天下者,亦因人情所大者拟之,以形上慢之过,强为物主,不知身以慢成,离慢无身。及吾无身,吾又何贵?此总言我空故痴慢空,痴慢空故我空耳。前后文句影略互见。圣人之言自在无碍,不可以世间文字相求之。旧师迷其语脉,生诸曲解,失之远矣。

十四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抟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 欲得亲切,莫将问来问,问在答处,答在问处,故曰不可致诘而为一也。 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 绳绳,稳密貌。 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 动容扬古路,不堕悄然机。 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 空劫来事,皆在今日。 是谓道纪。

此明实相无相也。道离见闻觉触之境,非是意言分别之所能诠。三既强名,一亦非相。“不皦”“不昧”者,明暗两忘,上之诸圣不能窥,下之众魔不能扰。此深密之相,绝诸名邈。已离心意识法,故“归于无物”,而非空豁断无,故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有无、一异、俱不俱,一切俱非,故谓“惚恍”。惚恍之称,犹云秘密也。遍界不藏,通身无影,岂有形段可得?迎随求觅,迢然转远,故亲者不见,见者不亲。但形文彩,即属染污。然以先圣遗轨,激扬当时,即不得绝却言语。“古始”者,所谓空劫以前一段大事也。于此明得,何法不了,故谓“道纪”矣。

十五章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焉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容,作客是。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敝不新成。

此举从上道人行履以示轨范也。“善为士”,犹言方习菩萨行者。“微”谓理极,“妙”谓事融,“玄”谓智深,“通”谓悲大。总此四德,惟一坚密身。一切尘中现,故谓“深不可识”。若强辨其德相,则有七句:豫然若冬涉川,象王之步也;犹若畏四邻,识法者惧也;俨若客,无不敬也;涣若冰将释,和以巽也;敦若朴,行任真也;旷若谷,响斯应也;浑若浊,其智泯也。前四是微妙相,后三是玄通相。“浊以静之徐清”者,无有动相,将何名浊?菩萨不尽有为,摄俗归真,不舍事而全理,即悲之智也。“安以久动之徐生”者,无有静相,将何名止?安久是止义。菩萨不住无为,回真入俗,不违理而成事,即智之悲也。言孰能具此妙行,方契微妙玄通之德。“不欲盈”者,谓虚空相,证此道者,其心恒如虚空。是以一坏一切坏,以性无,故能敝;一成一切成,以性具,故非新矣。

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殁身不殆。 三灾弥纶而行业湛然。

此更剖析因中妙行及果上妙德,显示学者正修行路也。文分理行果三。初明行者。“致虚”是三摩钵提妙观,“守静”是奢摩他妙止。“极”之为言究竟,“笃”之为言淳深。虚妄有生为作,性自涅槃为复。由久积二行故,不见一法生灭,了知法法当体涅槃,不取幻化及诸静境, 虚之为言,同于幻化。 便超诸碍,是谓于作观复,即是圆证禅那妙行。次显理者。“芸芸”即并作之相,“归根”言返穷本际,“复命”言会归元真。“静”谓其相永寂,“常”谓其体常住。《楞严经》中有一段文与此印合,彼经云:“一切浮尘,诸幻化相,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幻妄称相,其性真为妙觉明体。”即当此云“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也。彼经云:阴入处界,“生灭去来,本如来藏。常住妙明,不动周圆妙真如性。”即当此云“归根曰静,是谓复命”也。“性真常中,求于去来,迷悟生死,了无所得。”即当此云“复命曰常”也。随顺觉性,名为“知常”。背觉合尘,名为“妄作”。“明”谓与般若相应,“凶”即依烦恼流转。此尤克指迷悟之由,示有圣凡异趣,教令断惑证智,可谓决定明诲矣。三叹果者。含摄无余曰容,平等一如曰公,慈覆众生曰王,法界一相曰天,万法所由曰道,无有变异曰久。容即般若,公即法身,王即解脱,天即相大,道即用大,久即体大。三德圆具,三大齐彰,是乃极证之功,因于知常顿显,故谓诸佛皆从般若生矣。“殁身不殆”是结叹之辞,犹肇公所云“功流万世而常存,道通百劫而弥固,三灾弥纶而行业湛然”也。众生以五蕴为身,分段报尽为殁,随业流转,故殆;圣人以法性为身,三界示现为殁,依真而住,故不殆。 此言殁者,以德殁为义,虽示受随类之身,其实非殁。

十七章

太上,下 作不字是。 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 正定聚。 其次,畏之; 不定聚。 其次,侮之。 邪定聚。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此示种性差别也。太上犹云最上。“不知有之”者,上无攀仰,下绝己躬,此是过量人超宗越格境界,即唯是满证位也。“其次亲而誉之”者,亲即该满证、分证与行位而言,誉即摄信解位。三乘圣人,虽智证有浅深,说法有大小,各以自心所圆现量,如应而说,赞扬至教,悉令众生见闻得益。或以显权究宣胜义,或以冥权且顺劣机,总皆亲而誉之。西天此土,十方三世,河沙贤圣,垂手群伦,方便诱导,普遍示现,莫不由斯。以属建化边事,落在第二,故谓其次也。于中亦有誉而不亲者一类,说解依通,自救不了,不能入道,非此所收。 别本或作“亲之誉之”,非是。以有、誉、畏、侮为韵也。不知有之,王辅嗣作“下知有之”,后之诸师皆为此“下”字所碍,今从吴草庐本。 “其次畏之”者,即谓博地凡夫虽不知惑业所因,犹怵于果报,虽不知证智之量,犹敬于圣言。意存戒惧,具足惭愧,随其善根,易可摄化。但令方便修习,渐次增进,即得出离。菩萨权现,皆从凡夫进修。此即惟是信位,又其次矣。“侮之”,即是诸魔外道及一阐提,邪见炽然,毁谤正法,皆依无明妄起,颠倒迷执,自取诸苦。良由惑业深厚,障彼净心,故成不信。虽根器劣下,非其定性,若复一念知非,舍恶生信,即入前位。邪见若自知倒惑,即非邪见;阐提若生净信,即不名阐提。其有不信者,非性不信也,为信不具也,故曰“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此明信可说性有,不信不可说性有也。其为言之决定如此,亦犹《圆觉》明有性无性,齐成佛道。《中庸》言,生安困勉,等入圣域也。转侮成信,抑又其次。除太上一机,三皆幻用所显,四性差别,凡圣迢然。若体露真常,则一性平等。老子以此四句圆摄法界众生而无余矣。悠者,久而无尽之意。贵言者,寻名逐相也。此乃深慨初心求解,难契离言之宗,展转相谩,穷劫不了,故先寄喟于斯流,末乃指示其本具。“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者,言及乎见尽情亡,始悟不从他得耳。百姓,等摄众机。无明破尽,谓之“功成”。智报现前,谓之“事遂”。自然者,犹云法尔,非是强为,法如是也。若证平等法身,自悟本元心地,则知“无无明,亦无无明尽”,“无智亦无得”。众生诸佛皆是假名,菩提涅槃并为增语。本离分齐之相,安有四性之殊?盖恐末流随文失旨,执为定有四性差别,故复夺之令泯,可谓慈悲深厚矣。

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慧知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此明圣凡染净诸法,总皆待缘而显。若众生幻业不起,则诸佛幻用亦不成。若仁义、慧智、孝慈、忠贞诸名出兴,皆以不善为缘。诸佛般若现起,即以众生烦恼为缘。以众生烦恼大故,诸佛般若亦大。若烦恼不生,般若亦不生也。教迹之兴,即为类堕。垂慈愍物,入水和泥。所以强立名言,皆是随其颠倒,故《法华》寄弊垢之喻,大《易》称忧患之书也。

若取词顺,应云:“大伪出,有慧智。”古音义、伪同在歌韵,智与义不叶,以随韵便,故倒言之。古语多有此例。 e3C5n7w7EECb6j/bf6ZVhzSGtEpzA1qcxf3WTuhU1xCrM3gzNazNexLnVKuaRqh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