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示韩浚

天字之义有四:以形气言,一也; 如《诗》言‘旻天’、‘昊天’是。 以主宰言,二也。 如《书》称福善祸淫之天,及《诗》所称‘上帝’,皆是。 以虚无言,三也; 如《中庸》末章所称‘无声无臭’之天,是与第二义不同:盖一有人格,一无人格;一属宗教,一属哲学。 以自然言,四也。 如《易》言‘天行健’,是今所谓天演也。 四义中,后三皆本前一引伸之,而学术思想之变迁,亦于此可略识矣。《说文》:‘天,巅也。至高在上,从一大也。’此言乎形气已。初民以苍苍戴吾之上者为大莫与京,能生能覆,故皈敬焉。 古者,天子祭天。 人智稍进,则于形气而求真宰,以均陶万有为真宰之权能,故赞美曰天,而涵义较前迥异。又进,则知真理者‘体物不遗’, 《中庸》此语,独云真如遍为万法实体而了无名相,故《中庸》以‘无声无臭’形容之。 虽亦名天,其义特妙,无神说也。 《中庸》言鬼神曰‘如在其上’云云,如在者,无在无不在,盖即斯比诺沙之泛神说。泛神犹无神耳。 无神,则无作者,故究形气者,进言自然,遂赞天行之健。 ‘君子自强不息’,以人持天也。 晚近天演说张,形气之秘机愈泄,斯以自然言天者贵矣。夫始制天字,用表至高在上之苍穹耳,浸假则引伸为真宰之名,又引伸为虚无真理之目,又引伸为自然之谓。至于后二义,于形上形下之故,渐有发明。然佛明因缘,则自然又成戏论;佛说唯心,与此云无神,精粗迥别也。 zAcF3y5TKvilo8hP+BL1Vbb52WCWEqF5ZAptJHfksYnRQnzz9NKMmLNxANoYR5a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