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答王君

仁者究心《易》象,獨好深湛之思,在今日良為罕覯。但中土聖哲皆以宇宙為性分內事,象者象此,爻者效此,非謂心外別有乾坤,與時人所持西方哲學研究方法大異。若以此類方法求之,未免錯下名言,失其本旨。在書院所談經術,一以義理為歸,雖曰溫故知新,不欲輕改先儒軌範。此與仁者意趣或有未符,各從所好可也。

莊子曰:‘有實而無乎處者,宇也;有長而無本剽者,宙也。’宇宙本無方所,無始終,今以時間、空間為言,不足以盡之。

《易》不言宇宙,隻言天地、乾坤。天地是形體,乾坤是性情。見乃謂之象,形乃謂之器。與此所言時空物象不相似。凡說《易》所用名言,須本於《易》,似未可用今語。《易》之為書,廣大悉備,不聞有小宇宙之說。

《易》立天道、地道、人道,今言二界,異於三才。《易》主於道,今主於象,非其本指矣。

《易》之‘六位時成’,乃表陰陽、剛柔、消息、盈虛之理,所謂‘六爻之動,三極之道也’。‘雜物撰德’,‘非其中爻不備’,中正不但是位,須以德言,不可以時空為說。

‘中無定位’以今語釋之,此乃詮表純理,不可以數學方法求之。

著者只見一邊,若知即動而常靜之理,則此圖或須互易。請一閱《肇論》‘物不遷’一章,當有觸發處。 03PDz4neA4gA+U9wRVo21jLYVZfSB9+95jXoeuLshKfMrFUH8HJ3Tl0JLgnU7a9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