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答王白尹

問:《論語》‘君子博學於文’章,《或問》以謝氏說為失之,何也?欲理會此章文義,先須楷定文、禮是何義,博、約為何事,然後就先儒所說參互觀之自明。按《集註》釋‘文’字有二義:一曰‘文,謂《詩》《書》六藝之文’。 ‘弟子入則孝’章。 一曰‘道之顯者謂之文’。 ‘子畏於匡’章。 前義專指經籍,後義則廣攝一切事相, 禮樂制度等。 莫非道之所寓,皆謂之文。‘禮者,天理之節文,人事之儀則也’。 ‘有子曰禮之用’章。 如‘克己復禮’則言‘天理節文’,‘道之以禮’則云“品節制度’,亦用二義隨文釋之, 此例太多,舉此可見。 其實二義不異。如‘文’之後義豈能外於六藝?禮之儀則亦即理之節文。但在此章當以前義言之。博約是功夫,博則欲其遍通,約則令其收斂。博文是知見欲其正,約禮則是踐履欲其實也。此言君子猶是學地之名。 如言‘君子不重則威’,《易•文言》‘君子學以聚之’之類。 ‘亦可以弗畔矣夫’,是聖人辭氣之緩,非謂猶有畔者。如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非謂君子果有不仁者也。先儒於‘弗畔’字上著眼,故謂與顏子語地位淺深者別,實則聖人教人,衹是此二事。亦猶四教之以文、行對言, 忠、信為六藝之本,即文、行之實。 淺深在機不在教也。 深者見深,淺者見淺,聖人言語卻是一般。 程子曰‘此非自得,勉而能守也’,謂衹是聞見,而非知道,乃恐學者躐等,故如此說。此是先儒細密處,故朱子用之。謝氏前半‘無統無征’之說不誤,但‘知博知約’卻多一‘知’字。後半謂此道舉而措之天下,則有不可窮之事業;反而求之一身,則有不可二之理義。由事業故有文,由理義故有禮,則於文當曰‘文博而禮約’即足,與‘博學於文,約之以禮’語脈不合,且‘弗畔’字更無安放處。蓋此言博、約是功夫,作動詞用,如謝說則是泛言事理之相,將博、約字作形容詞用。結語雖謂不由博而徑欲取約者不免於邪道,仍不以博約為功夫也。故朱子謂幾若王氏之徒,稱其罷相後方恍然有得者,謝說誠失之也。大抵上蔡天資高,見地雖徹,理會文義卻有不子細處,合《精義》《或問》《集註》,細心尋繹自見,自當從朱子說無疑也。 /CLclBS2XymUo1BdP1GqbBeNNO33DGayVwU4FVGCRXDici5NJXwIhlkBlt8afRB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