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六章
教主眷属

经文

舍利弗,于汝意云何,彼佛何故号阿弥陀?

舍利弗,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为阿弥陀。

又舍利弗,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癨劫,故名阿弥陀。

舍利弗,阿弥陀佛成佛以来,于今十劫。

又舍利弗,彼佛有无量无边声闻弟子,皆阿罗汉,非是算数之所能知。诸菩萨众,亦复如是。

舍利弗,彼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革卑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其数甚多,非是算数所能知之,但可以无量无边阿僧癨说。

舍利弗,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所以者何?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

义解

舍利弗,你心里会做如何理解,阿弥陀佛为何名叫阿弥陀?

舍利弗,我告诉你,阿弥陀佛光明无量,照耀十方国土,一切障碍都不能阻挡,所以名叫阿弥陀。

阿弥陀佛的寿命,以及极乐世界人民的寿命,无量无边,以凡夫的智慧无法统计,所以名叫阿弥陀。

舍利弗,我告诉你,阿弥陀佛成佛到今天,已经过了十大劫。

再告诉你,舍利弗,阿弥陀佛有无量无边声闻弟子,都是阿罗汉,因为太多了,不是一般人的智慧能够统计得出来的,当然也就不知道究竟有多少。菩萨弟子也是如此之多,没有人能够计算得出来。

舍利弗,阿弥陀佛以大功德大愿力成就了如此庄严的极乐世界!

再告诉你,舍利弗,往生极乐国土的众生,都是不退转的菩萨。这些人只一生就补佛位,因为太多了,不是一般人的智慧能够统计得出来的,当然也就不知道究竟有多少,只能以无量无边数不清来形容。

舍利弗,众生听到了如此殊胜的净土,应当发愿往生此国。为什么呢?因为可以与这么多上等善人相聚在一个地方。

舍利弗,于汝意云何,彼佛何故号阿弥陀?

上面都是说极乐世界国土庄严,是西方净土的依报,又讲到极乐正报没有恶道众生,鸟是弥陀化生。这里继续讲极乐世界的正报。正报当然先要说此世界的教主、精神导师阿弥陀佛,然后说教主的眷属,即贤圣伴侣。

释迦牟尼佛先提问,舍利弗,你心里会做如何理解,阿弥陀佛为何名叫阿弥陀?

舍利弗是佛陀十大弟子,智慧第一,如果他作为佛陀的声闻弟子,那么他当然就不知道阿弥陀佛的真实意义。所以,释迦牟尼只能无问自说。因为阿弥陀佛的名号是从佛的法身境界来说的,佛的法身,声闻不知道,就是到了等觉地位,离成佛只有一步之遥了,也难以知道法身的究竟。

既然阿弥陀象征着佛的最高境界,那么念阿弥陀佛就自然能够成佛。所以,《阿弥陀经》告诉我们这个万德洪名,让众生念佛往生而成佛。

蕅益大师《阿弥陀经要解》说:“示持名妙行,故特征释名号,欲人深信,万德洪名,不可思议,一心执持,无复疑贰也。”

解释阿弥陀佛的名号,为了示意“持名”是净土法门“信愿行”三资料之一的“行”,所以要解释阿弥陀的意义,让人相信,万德洪名,不可思议,只要一心念阿弥陀佛,就能往生成佛,不必再有怀疑。

万德洪名,一佛的名字上具有万种之德,就是说阿弥陀这个名号,积累了阿弥陀佛往昔修行的无量功德,所以是具足成佛的名号,没有比这更大的了。

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为阿弥陀。

阿弥陀,意为无量,本来是不可思议的法身境界。因为佛的法身从时间上“竖穷三际”,三际即过去、现在和将来;从空间上说“横遍十方”,十方即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所以,释迦牟尼佛以“光寿”二义来概括“阿弥陀”的意义。光则横遍十方,即是从空间上说,寿则竖穷三际,即是从时间上说。

阿弥陀佛光明无量,照耀十方国土,一切障碍都不能阻挡,所以名叫阿弥陀。

阿弥陀佛光明无量,是其本愿所致。《无量寿经》说:“我作佛时,顶中光明,胜于日月百千万亿倍。”又发愿说:“愿我作佛时,光明照无央数天下,幽冥之处,皆当大明,诸天人民,以及蜎蠕,见我光明,莫不慈心作善,来生我国。”偈说:“能使无量刹,光明悉照耀。”

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癨劫,故名阿弥陀。

阿弥陀佛的寿命,以及极乐世界人民的寿命,无量无边,以凡夫的智慧无法统计,所以名叫阿弥陀。

阿僧癨,表极大或不可数之数,又作阿僧伽、阿僧企耶、阿僧、僧癨,意为无数或无央数。《大智度论》卷四说:“天人中,能知算数者,极数不能知,是名阿僧癨。”也就是说“阿僧癨”是我们人类无法统计的数目。

劫,梵语“劫簸”的简称,译为时分或大时,即通常年月日所不能计算的极长时间。再说不同时空境界,时间也不同,梵天一日,即人间的四亿三千二百万年。作为极乐世界时间单位更是远超天界,我们人间凡人怎么去统计呢?所以“劫”,佛教则视之为不可计算的极长时间。为了方便,劫在经典中常常有小劫、中劫和大劫之分。

就六道、三界的众生来说,都是有寿命的。人类增劫(每过百年增一岁)时最长寿命可达八万四千岁,现在人类正是减劫(每过百年减一岁)时,长寿百岁已经是最好的祝福。即使最高的非想非非想处天,是寿命最长的众生,可也有限量,为八万四千劫。

阿弥陀佛的寿命无量,是阿弥陀佛本愿所致。《无量寿经》说:“我作佛时,假令十方众生,皆作缘觉声闻,皆坐禅一心,欲计我年寿几千亿万劫,无能知者。”

极乐人民寿命无量,也是阿弥陀佛本愿所致。《无量寿经》说:“我作佛时,我刹中人,寿命皆无央数劫,无有能计其数者。”

舍利弗,阿弥陀佛成佛以来,于今十劫。

舍利弗,我告诉你,阿弥陀佛成佛到今天,已经过了十大劫。

根据唐朝玄奘法师所译《称赞净土佛摄受经》,此句译文为:“舍利子,无量寿佛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来,经十大劫。”

因此,我们可以确定阿弥陀佛成佛到今天不是十小劫,而是十大劫,所以阿弥陀佛在西方净土才渡了那么多众生。

以我们人类寿命的长短来看,劫分为增劫和减劫。佛经说:增劫的时候,从人寿十岁开始,每过百年,各增一岁。这样增加上去,至八万四千岁而止。以后进入减劫,每过百年,各减一岁。这样减下去,到十岁时停止。十岁以后,又进入增劫。

人寿一增一减,为一小劫,二十小劫,为一中劫。成住坏空(物质世界分为生成、持续、毁坏、空四个阶段)四中劫,为一大劫,合有八十小劫。

《安士全书》说:释迦牟尼佛,在人寿百岁的时候出世。所以周成王、康王的时代,满百岁的很多。例如周武王九十三岁,周文王九十七岁。唐虞时代,在周文王以前千多年,又应当增十多岁。所以禹寿一百零六岁,舜寿一百一十岁,尧寿一百一十七岁。帝喾(kù)在位七十岁,他的寿命可以推知了。颛(zhuān)顼(xū)在位七十八年,比帝喾又增加了。少昊(hào)在位八十四年,比颛顼又增加了。黄帝在位百年,比少昊又增加了。炎帝在位一百四十年,比黄帝又增加了。伏羲(xī)前有因提纪、循蜚(féi)纪、叙命纪,一直到人皇氏,不知几十万年。所以人皇兄弟九人,合四万五千六百年。到地皇、天皇,又不知多少万年,所以兄弟各一万八千岁。从周昭王到今天,又经过三千年了,又应当减三十岁,所以看今天年高的人,大致以七十为上下。博览群书,才知道佛讲的话,都有应证。韩愈《佛骨表》说上古没有佛反而寿命长,后世有佛反而寿命短。他哪里知道现在正是减劫的时候呢?人寿八万岁时,五百岁才婚嫁。周初的制度,三十才成家。今天则年未成童,就恋美色;束发小子,口出秽语。

《黄帝内经》也说到上古人寿长且健康,在《素问·上古天真篇第一》记载:“黄帝问岐(qí)伯:‘我听说上古时代的人,年寿都很长(原文‘度百岁’为不约定数),一百多岁了行动还比较灵活。今天的人,才五十多岁动作就大多不灵便了。这是由于时代不同了呢?还是人的寿命缩短了呢?’岐伯回答说:‘那个时候,通晓养生方法的人,能够适应自然界阴阳变化规律,符合修身养性的各种方法,饮食有一定节制,作息有常规,不乱耗精力,所以形体与精神协调而健康,每个人都能尽其天年,活得很长。现在的人不是这样了,把酒当做一般饮料,把有害于身心健康的反常方式作为常规,酒醉后还肆行房事,纵情色欲而竭其精气,耗散真精,不懂得保持精气的充盛,不善于使用精神,只图一时的心欢,违背了正常生活的乐趣,作息没有一定的规律,所以五十岁左右就开始衰老了。’”

关于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佛教认为我们这个世界上的寿命原来有八万四千岁,身高有八百四十丈。福报也大,地面上都是七宝,没有高低不平,饮食衣服卧具自然而至。后来因为私心产生,“我执”、“分别”心重起来,故社会渐渐变质,食品由蜜酥妙味变为五谷杂粮。到现在为止,总算还有五谷杂粮。人类每过百年减一岁,减到三十岁时,其痛苦就不可想象了。减到三十岁时,人身二尺多,道德、伦理、因果观念丧失殆尽,世界出现饥馑灾,荑稗食中第一,人们饿死90%。因遭受痛苦,想离苦得乐,产生下品厌离心。减至二十岁时,身高二尺,下品厌离心也消失了,出现瘟疫灾,只剩下一些很小的村落。人们产生中品厌离心,思离苦得乐比前更重。减至十岁时,身仅一尺,中品厌离心又失掉了。唯有作恶为人所敬,一切物都是杀人武器,草木皆兵,出现刀兵灾。人人以为不杀别人就会被别人所杀,父母亲戚,互相残杀。这时也有怀惭愧心的,不杀而躲入山野。这样一来,世界最后只存一万多人。那些尚有惭愧心的人被护法善神护持,他们从山野出来后抱头痛哭,视为亲友,共同生起上品厌离心,希望从此离苦得乐。于是杀心便除,道德、伦理、因果逐渐恢复,减劫结束,增劫开始。增减循环,无始无终。释尊是在人寿百岁降世,到现在已经是两千多年,人寿减至七十岁(以上均指平均寿命)。佛经说,此后,人类如不修持善法,将走下坡路,劝人为善的佛经也将渐渐消失。这就是佛所说的末法时代。

又舍利弗,彼佛有无量无边声闻弟子,皆阿罗汉,非是算数之所能知。诸菩萨众,亦复如是。

再告诉你,舍利弗,阿弥陀佛有无量无边声闻弟子,都是阿罗汉,因为太多了,不是一般人的智慧能够统计得出来的,当然也就不知道究竟有多少。菩萨弟子也是如此之多,没有人能够计算得出来。

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有主必有伴,伴就是受阿弥陀佛教化而得度的贤圣伴侣,这些人也叫做眷属。先说声闻弟子,再说菩萨弟子。

声闻是闻佛说四谛法之音声而悟道的人。释迦牟尼佛初出家入山修道,父王思念,命陈如马胜等五人随侍,五人不胜其苦,退居鹿苑。佛成道后,观察五人应当最先得度,故至鹿苑,为他们说四谛法,五人即时得度。

“四谛”即苦集灭道四谛,谛是“真实不虚,如来亲证”的意思。

一苦谛,六道轮回,得到二十五种不同的依报和正报,苦不堪言。其中地狱道最苦,因前世做了“上品五逆十恶”(五逆即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之血、破和合之僧,十恶即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嗔恚、愚痴),感此报应。其次则是畜生道,做了“中品五逆十恶”,感此报应。第三则是饿鬼道,做了“下品五逆十恶”,感此报应。第四是修罗道,做了“下品十善”(十善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嗔、不痴),感此报应。第五是人道,四洲苦乐不同,都是苦乐相间。因为前世常常行“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以及“中品十善”,感此报应。第六是天道,二十八天福报各有不同。因前世修“上品十善”以及禅定,感此报应。以上就是六道轮回的情形,地狱、饿鬼、畜生叫做三恶道,阿修罗、人、天叫做三善道。虽然天界最高一层天非想非非想天,有八万劫福报,但死后仍旧要在六道中轮回,三恶道仍旧有份。所以六道轮回总是不免痛苦,这就叫做苦谛。

二集谛,集的意思,即积聚二十五种苦果之因。一切众生,无始以来,由贪嗔痴等烦恼,造积善恶业因,能招感三界六道生死轮回等苦果。

三灭谛,又名尽谛,灭的意思,即灭二十五有,寂灭涅槃,尽三界结业烦恼,永无生死轮回拖累。

四道谛,道的意思,即修戒定慧通向涅槃之道,包括: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此为三十七菩提助道品法,上面已经解读。

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鍸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其数甚多,非是算数所能知之,但可以无量无边阿僧癨说。

再告诉你,舍利弗,往生极乐国土的众生,都是不退转的菩萨。这些人只一生就补佛位,因为太多了,不是一般人的智慧能够统计得出来的,当然也就不知道究竟有多少,只能以无量无边数不清来形容。

阿鍸跋致,意为不退,包括有三不退。第一,位不退,入圣流,不堕凡地。第二,行不退,修大乘行,普渡众生,不堕二乘地。第三,念不退,心心流入如来智慧之海。

凡是往生极乐的众生,无论上中下品,一概都是阿鍸跋致,都证得三不退。

以娑婆世界来说位不退,藏教初果名须陀洹,意为入流,预入圣人之流。通教见地,即通教第四地,见真谛理,故名见地。别教初住,即初发心住。圆教初信,即圆教十信初心。藏通别圆此四教要到这个层次才能获得位不退。

若论行不退,藏教二乘不修大乘行,故无此位。通教菩萨,第九菩萨地,九地以前还有退。别教十向,即别教十回向位,前十行,未能全不退。圆教十信,即圆教八至十信,八位以前,还有退转。藏通别圆此四教要到这个层次才能获得行不退。

若论念不退,藏通二教,无此果位,因为不破无明,不证法身。别教要到初欢喜地,圆教要到初发心住,才能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如此才能念念流入如来智慧之海。

因此,就娑婆世界来看,想要证得三不退很难。

西方极乐世界则完全不同,蕅益大师《阿弥陀经要解》说:“今净土,五逆十恶,十念成就,带业往生,居下下品者,皆得三不退也。”

今净土法门,即使曾经犯了五逆十恶大罪的众生,只要临终十念念佛,也得带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一旦到了极乐,即使是下下品位的人,也能够证得三不退。

五逆,一出佛身血,二弑阿罗汉,三弑父,四弑母,五破和合僧。十恶,身业有杀盗淫,口业有妄言、绮语、恶口、两舌,意业有贪嗔痴。五逆十恶是极重之罪,为地狱之因。《十六观经》下品往生章说:“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如此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如此愚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劝令念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于念念中,能灭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命终之时,见金莲华,犹如日轮,住其人前,于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

带业往生,就是带着自己的恶业往生极乐,为什么可以带业往生呢?有一个故事可说明这个道理。

从前有一个国王,他问那先和尚:“念佛带业往生,此事难信。”

那先回答:“大王,巨石放置水上会沉下去吗?”

国王回答:“必沉。”

那先说:“要让它不沉下去,可以吗?”

国王说:“不可。”

那先又说:“如果把巨石放置在巨船上,不就可以了吗?”

国王顿时领悟,如果凭借他力,自然可以不沉。念佛众生,凭借弥陀大愿船之力,所以能够带业往生极乐。

到了西方极乐世界的人,不仅证得三退,而且还可一生就补佛位,即一生就成佛。一生补处,即前文圆证三不退之别名,只一生补佛位,即只此莲华化生之身,是最后身,不会因业力再在六道中多生轮回。一生精进,即补佛位。

其他世界,从菩萨修行圆满至成佛,要三大阿僧癨劫,而极乐人民,全部一生成佛。

舍利弗,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所以者何?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

舍利弗,众生听到了如此殊胜的净土,应当发愿往生此国。为什么呢?因为可以与这么多上等善人相聚在一个地方。

这里正式提出了净土法门三资粮“信愿行”之“信愿”。

蕅益大师说:“‘应当’二字,即指深信,深信发愿,即无上菩提,合此信愿,的(箭靶的中心目标)为净土指南。由此而执持名号,乃为正行。若信愿坚固,临终十念一念,亦决得生。若无信愿,纵将名号持至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银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之理。修净业者,不可不知也。大本阿弥陀经,亦以发菩提愿为要,正与此同。”

“众生闻者,应当发愿”,因为佛是实语者,既然众生听到了有这样的净土,就要相信,不仅要相信,而且要深信,有了这种深信,就会发出迫切往生净土的愿力,信愿具足,才是净土法门的根本。因为深信,发出切愿,然后持佛名号,才是正行。如果信愿坚固,临终无论是十念,还是一念,都一定能够往生。如果没有信愿,即使念佛念到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银墙铁壁相似,也不可能往生。

所以在“信愿行”净土三资料中,信愿是根本,没有这个根本,不管他念佛功夫怎么深,也只是增加个人的禅定力而已,不可能往生极乐。在“信愿”中,“信”又是根本的根本,如果不能相信,也就不会发愿了。

蕅益大师说:“释迦一代时教,唯华严明一生圆满,而一生圆满之因,则末后普贤行愿品中,十大愿王,导归安养,且以此劝进华藏海众。”

释迦如来说法四十九年,天台宗总结为五时、八教,故称一代时教。其中所说诸经,只有《华严经》,明辨一生圆满成佛之因。经中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初参文殊菩萨,得大智慧,后参五十二位善知识,得差别智。到最后参普贤菩萨,才得一生圆满之因。普贤行愿品中,十大愿王,导归安养(极乐),圆满一生成佛之因。此经非独劝善财一人,整个华藏大海众菩萨,同闻亲聆。以前九愿所积功德,于第十愿普皆回向求生净土。行愿品偈说:“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我既往生彼国已,现前成就诸大愿。一切圆满尽无余,利乐一切众生界。彼佛众会咸清净,我时于胜莲华生。亲睹如来无量光,现前授我菩提记。蒙彼如来授记已,化身无数百俱胝。智力广大遍十方,普利一切众生界。”

《华严经》的真正宗旨是引导众生往生极乐世界,可有人却说“西方是权,华藏是实”。“权”与“实”相对,方便之异名,暂用之而终废之。也就是说西方极乐是方便说法,实则是假的,只有华藏才是真实的。这是唐朝李长者《华严合论》中的观点。蕅益大师说:“嗟乎,凡夫例登补处,奇倡极谈,不可测度。华严所禀,却在此经。而天下古今,信渺疑多,辞繁义蚀。余唯有剖心沥血而已!”

蕅益大师感叹净土法门殊胜至极,从一凡夫就可一生补佛位,下下人可与上上人相聚,此为他经他土所未有,故为奇特之倡,极妙之谈。以一般人智慧怎么可测度呢?《华严经》的宗旨,最后导归安养,与此《阿弥陀经》相同。可是天下古今,相信的很少,而怀疑的却很多。如《华严合论》说西方是权,华藏是实,虽然旁征博引,言辞繁多,说得天花乱坠,但是将凡夫往生即可证得一生补处的好处埋没了,说得更多也只是误导。蕅益大师深为悲切,以其大菩提心说“唯有剖心沥血而已”。

“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这是极乐净土所特有的,所谓诸上善人,不是阿罗汉,而是一生补处的大菩萨,这样的大菩萨,我们在娑婆世界是不可能相聚的。在极乐净土,下下人可与上上人相聚都是阿弥陀佛大愿力所加持。

引论

一、为什么阿弥陀佛之光诸佛光明所不能及?

莲池大师《阿弥陀经疏钞》说:“如大本云,彼佛光明,最为远著,诸佛光明所不能及。十方诸佛顶中光明,有照一里者,二里者,如是渐远,有照二百万里者,有照一世界者,二世界者,如是渐远,有照二百万世界者。唯阿弥陀佛光明,照千万世界,无有穷尽,故号无量光佛、无边光佛、无碍光佛,乃至超日月光佛,皆光明无量义也。”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是明朝杭州云栖寺古德法师演义,他说:“诸佛光明所不能及者,或有难云,佛佛道同,则光明亦同,今佛光远近悬殊者,何也?曰佛光实同,因机现异。”

如果说诸佛光明都比不上阿弥陀佛,就有人会发出疑难:“佛与佛是平等的,道是一体的,怎么现在阿弥陀佛与诸佛之光远近悬殊如此之大呢?”

法师回答:“诸佛之光是没有区别的,可因为众生根基劣就出现了差异”。

也就是说,从法身来看,阿弥陀佛之光与诸佛之光是没有区别的,但是众生的根基不同,其他诸佛放光时,众生根基劣,还有很多看不到,所以光明就有限。而阿弥陀佛愿力宏大,所度众生已经无量无边,所以其光照耀十方国土没有障碍。阿弥陀佛名为“佛中之王”,其原因就是如此。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接着说:“或难,佛光既远,今何不见?曰,佛光本遍,众生自迷,以烦恼心障智慧眼故。如日光遍照,盲者不见,是盲者过,非日月咎也。”

又有人质疑:“阿弥陀佛光既然照得那么远,现在我们为什么看不见?”

法师回答:“佛光本来遍照十方,可众生心迷,因为众生让烦恼心遮蔽了慧眼,所以就看不见佛光。例如阳光遍照,可瞎子就看不见,瞎子看不见阳光,是他自己的过错,不是阳光让他看不见。”

也就是说只有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凭借阿弥陀佛的愿力,我们才能业消眼明,看见阿弥陀佛的光明。

二、阿弥陀佛的寿命无量应该如何理解?

莲池大师《阿弥陀经疏钞》说:

又谓彼佛寿命,实有期限,人天莫数,是有量之无量也。越溪解云,此经虽云无量,乃是三十二相常所见身,非观经胜应尊特之身,亦同上意。今谓随机所见者。此经佛身无定,前义理中已辩,况经文但言阿弥陀佛现在其前,未曾指定现何等身,越溪安得判属三十二相?必谓劣应,则劣机自见,非此经专以劣应而被劣机也。大本法藏愿云:“我作佛时,假令十方众生,皆作缘觉声闻,皆坐禅一心,欲计我年寿几千亿万劫,无能知者。”岂亦常所见身之无量乎?是故入灭双林,或见灵山未散;舍那千丈,或见丈六金身。佛本不移,机自异故。则谓彼佛寿命,即无量之无量,亦何不可?

因为阿弥陀佛虽然号称无量,但是仍旧有期限,只是人天众生的智慧难以统计,所以有人会认为阿弥陀佛的寿命应该属于“有量之无量”。越溪(即元朝性澄法师,写有《阿弥陀经句解》)说:“此经虽然说阿弥陀佛寿命无量,但仍旧属于三十二种好相中的化身,不是《观无量寿佛经》‘胜应尊特身’。”也是上面“有量之无量”的意思。

莲池大师对这些观点予以批判。他认为,《阿弥陀经》说到的佛身是没有固定的(即法身、报身和应身不能截然分开)。《阿弥陀经》只说阿弥陀佛现在其前,未曾具体指定说要现什么身,越溪怎么就能判定一定是三十二相应身呢?一定要说“劣应身”来接引众生,那么所接引的人根基之劣就难以避免了,并非《阿弥陀经》是专门说明以“劣应身”接引劣根之人。《无量寿经》法藏比丘曾经发愿说:“我作佛时,假令十方众生,皆作缘觉声闻,皆坐禅一心,欲计我年寿几千亿万劫,无能知者。”这样无量的寿命,难道是我们常能见到的无量吗?

当初释迦牟尼佛在拘尸那拉城阿利罗跋提河边的婆罗双树间入灭,可还有人看见灵山法会并没有散去。释迦牟尼佛法身毗卢舍那(又作毗卢遮那)金身千丈,可有人看见只是丈六金身。佛的本性从来没有移动,当然其身也没有大小的区别,可是众生的根基不同,所以他们就会有的人见大,有的人见小。

从这个意义来看阿弥陀佛寿命无量,叫做“无量之无量”,又有什么不可呢?

“无量之无量”就是佛的法身,也就是不生不灭,我们虽然肉眼看不见,但是念阿弥陀佛,也及就是念无量光和无量寿,一念佛号显一念法身,念念佛号则全心都是佛的法身,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众生的寿命也是“无量之无量”了,怎么还是“有量之无量”呢?

什么叫做“胜应尊特身”?“胜应尊特身”也可叫做“胜应身”,或者叫做“尊特身”,与“劣应身”相对。

天台宗将佛的应身分为胜、劣二种。其殊胜者称为胜应身,这是对于初地以上菩萨而应现的“尊特舍那身”。在藏、通、别、圆四教中,此身属于通教慧根者所见之佛身,于丈六佛身上所现周遍法界的相好之身。

《摩诃止观》卷一之二阐释“见相发心”,说四教之人依根机的不同,见佛不同相好而发菩提心。藏教之人,观劣应之相好;通教之人,观胜应之相好;别教之人,观报佛之相好;圆教之人,观法佛之相好。这是就三身(法身、报身、应身)中的应身而分胜劣。

四教中藏教之人所见佛身即劣应身,劣应身亦显现丈六之相,于四土之中,居于凡圣同居土;通教之人所见之胜应身虽同为丈六身相佛身,然能变现神通,随意自在示现十里乃至百亿里之相,于四土之中,居于方便有余土,相形之下,与前者具有明显的胜劣之别。

此外,胜应身又指报身中之“他受用身”。天台宗认为佛有法、报、应三身,其中报身又分为自受用身、他受用身。他受用身是诸佛如来由平等智示现微妙净功德身,转正法轮之身。自受用身系诸佛如来修习无量福慧,恒自受用广大法乐之身。故他受用对自受用而称应身,又对于第三应身(法身、报身、应身,应身排在第三)之劣,而称其为胜,胜应身为他受用的报身。《法华文句记》卷九下:“故他受用亦得名报,亦得名应。若胜若劣,俱名应故。”

因此,从佛的报身来看,也可分为报身的报身(自受用身)和报身的应身(他受用身)。也就是佛出现“胜应身”和“劣应身”是因为众生根基不同而显现的。

就阿弥陀佛曾经发四十八愿来说,现在成就了西方极乐世界,那么弥陀是报身,净土是报土。报身寿命就是有始无终的,因为报身是阿弥陀佛曾经的愿力而现在成就的,报者,果报也。由于报身是指受用果报的佛身,因此也称受用身。受用身分为“佛自受用身”和“他受用身”。

既然阿弥陀佛是四十八愿总报之身,净土是报土,那么凡夫怎么能够去呢?中国净土宗第二祖善导著有《观无量寿佛经疏》(即《观经四帖疏》),他认为就教相说,往生净土,完全依靠佛的愿力,坚定认为凭他力往生。在根机上,他认为九品仍是凡夫,但凡夫可入报土。因为位登不退,虽然还有四土区别和九品莲花,那都是暂时的,最终不仅要进入弥陀报土,也将进入最圆满的常寂光净土。

法身是没有寿命的,所以佛的法身是无始无终的。众生轮回寿命长短不一,但他们的佛性也是不变的。无论是在三善道,还是三恶道,一切众生的佛性都是不变的。只不过众生因为贪嗔痴而蒙蔽了佛性,佛觉悟了也就没有六道轮回了。从觉悟那一刻起,众生若发大菩提心,把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变成自己的四十八愿,那么众生也成就了自己的净土,他也有了佛的报身。

至于佛的化身是佛菩萨随机应化,普渡众生而示现的,它的寿命是有固定时间的,也就是佛的化身是有始有终的。释迦牟尼两千多年前,从出生到传道再到涅槃,生命是有始有终的,所以是佛的化身。

善导大师《观经四帖疏》:“然报应二身者眼目之异名,前翻报作应,后翻应作报。凡言报者,因行不虚定招来果。以果应因故名为报。又三大僧癨所修万行必定应得菩提,今既道成,即是应身。”

善导大师认为报身和化身仅仅是同一事物的不同名称,前面刚说是“应”,后面又应该说为“报”了。凡是说为“报”,那是因果不虚,有其因就一定有其果。因为有这个结果,也一定有它的前因,所以叫做因果报应。又因为无量时间修行了无数功德,应该觉悟,今天已经成道,也就是成就了应身。

有人说:“报身常住永无生灭,何故观音授记经说阿弥陀佛亦有入涅槃时?”

报身确实是有始无终的,但并不妨碍阿弥陀佛应身进入涅槃,然后由观音菩萨继承阿弥陀佛之位继续普渡众生。观音菩萨实际也是古佛再来,他的法身又哪有涅槃之时呢?他继承阿弥陀佛之位,实际上也仅仅是一种示现,他的应身中有报身,又有法身。

三、“二乘种不生”,为何阿弥陀佛还有无量无边声闻弟子?

天亲菩萨《往生论》说:“大乘善根界,等无讥嫌名,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

这段话意思是说,西方极乐世界是大乘善根众生聚集的地方,没有被人讥笑或嫌弃的一切众生名字,女人、残疾人、声闻、缘觉在西方极乐世界不存在。

二乘即声闻和缘觉,《阿弥陀经》至此已经两处说到他们。

在本经开头时,也是声闻弟子居首,那是因为释迦牟尼的声闻弟子,都是法身大士,不是一般的小乘罗汉。此外,他们又代表三宝中僧宝,能弘扬佛法,使佛法流传下去。所以排在最前面。

此处又说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有无量无边声闻弟子,不说有缘觉,是省略,因为声闻中可包含缘觉。凡属修十二因缘而悟道的人,总称为缘觉乘。十二因缘,又名十二有支,或十二缘起,是说明一切生命流转的过程。包括无明(贪嗔痴等烦恼为生死的根本)、行(造业)、识(业识投胎)、名色(但有胎形六根未具)、六入(胎儿长成眼等六根的人形)、触(出胎与外境接触)、受(与外境接触生起苦乐的感受)、爱(对境生爱欲)、取(追求造业)、有(所造业因能招感未来果报)、生(再受未来身)、老死(未来之身又渐老而死)。

因闻四谛和十二因缘,觉悟而证得人空,叫做二乘。因四谛而悟道者叫做阿罗汉,因十二因缘而悟道者叫做辟支佛。因为他们证得人空,所以不再有生死轮回。他们还需要发大乘菩提心,不做自了汉,普渡众生,证得法空,才能究竟成佛。所以二乘是小乘佛教的最后果报。

西方极乐世界是大乘佛土,当然就不可能再有二乘等众生,但并不妨碍十方世界二乘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二乘众生、女人、根缺者乃至一切众生都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是阿弥陀佛大悲愿力成就、加持的缘故。阿弥陀佛为成就西方依正庄严,于因地修行时发四十八大愿,愿愿都对十方世界的一切众生摄受不舍。因此,一切众生,以真信切愿持戒念佛,求生西方,即与阿弥陀佛大悲愿相应,即是二乘种性当下不生。

总之,二乘种不生,就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众生都不再生起二乘种性。

昙鸾大师《往生论注》说:“如言声闻者,是他方声闻来生,仍本名故,称为声闻。如天帝释生人中时,姓憍尸迦。后虽为天主,佛欲使人知其由来,与帝释语时,犹称憍尸迦。其此类也。又此《论》但言‘二乘种不生’,谓安乐国不生二乘种子,亦何妨二乘来生耶?”故极乐世界的声闻是指往生前的身份。

还有一类声闻是指修行的功夫层次而言,如善导大师《观经四贴疏》说:“十方众生修小乘戒行愿往生者,一无妨碍,悉得往生。但到彼先证小果,证已即转向大。一转向大,更不退生二乘之心。”蕅益大师《弥陀要解》也说:“他方定性二乘,不得生彼。若先习小行,临终回向菩提,发大誓愿者,生彼国已,佛顺机说法,令断见思,故名罗汉。如别教七住断见思之类,非实声闻也。”也就是说,这一类声闻是就小乘行人往生后在西方修行的起点而言,并不是小乘声闻。

“见思”是见惑与思惑的并称,略称见思。即迷于界内事、理之见惑与修惑。见修二惑为三界分段生死之因,天台宗一家将此二惑并称为见思。其中,迷于界内之理者,称为见惑;迷于界内之事者,称为思惑。藏、通二教的最高果位,别教至第七住,圆教至第七信时,都断了见思惑。 fTsI4vd20Fk2lZ0Dk7kXsx+NMcDZ4eUgGy2RHzfWRvaxZsrO2vS2MnHSUTzjg4T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