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世界实物货币简史

在西方的古希腊,《荷马史诗》就曾详细记述了英雄阿喀琉斯颁发给竞技会上角逐者的奖品:

可见荷马时代(前11世纪至前9世纪)贸易活动已经相当普遍,但金属货币犹未流行,还处在以物易物的阶段。

公元前8世纪至前6世纪,古希腊的大规模殖民运动带动了商业贸易蓬勃开展,公元前7世纪出现金属货币。

当时货币的质地是多种多样的,有金、银、青铜、铁、锡、镀金(铅面镀金)、琥珀金(金银合金)等。

最初的货币多为仿形品,例如雅典早期使用的银币是形如烤肉用的叉子或签子。

到公元前6世纪中期以后,希腊人掌握了铸造双面凸形图案的工艺。

古希腊货币以白银为主,但含银成色参差不齐,因而市场价值各异。其中雅典的货币以含银98.5%的高纯度赢得了各城邦的信任,并被广泛流通。

古希腊主要货币是雅典发行的银币德拉克马(Drachma,重约4.37克)。德拉克马不仅流行于大多数希腊城邦,还成了地中海区域以至更大范围通用通兑的银币。

公元前525年雅典出现的德拉克马银币,正面是雅典女神,背面为护鸟猫头鹰图案。由于这种货币流通广泛,“带猫头鹰去雅典”成了当时地中海各国间通行的俗语。

罗马兴起后,希腊城邦一个个被吞并。到公元前146年,整个希腊归于罗马统治。

罗马的货币体系经历了牛羊实物,铜块和铜条代币制,银—铜混合币制的漫长发展,最终确立了以银币为主的银本位制。

这个过程同样也见证了罗马从封闭的小村落发展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由于罗马帝国国势衰落,银源不足,财政困难,公元250年,罗马铸币含银量下降到40%,从而导致严重通货膨胀。之后,罗马政府力图改革币制对付通货膨胀,但都成效不彰。

西罗马帝国解体之后,西欧建立起一大批蛮族国家,进入一个社会发展水平倒退的时期,商品贸易回到了物物交换的时代。直到7世纪初,重新开始铸造硬币。794年,法兰克的查理曼推行钱币改革,才重建起货币体系。

西欧本来白银短缺,15世纪前后,大量进口包括奢侈品在内的物资,对东方贸易长期表现为逆差,耗用贵金属货币过多,因此出现了严重的贵金属荒和货币荒。

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后,欧洲人从美洲获得大量白银。接着,西班牙在拉丁美洲殖民地发现了巨大矿藏。美洲白银大量流入西欧,极大地增强了宗主国的金银铸币实力,支持了西欧数百年重商主义时代的白银需求。

随着社会进步,商贸扩展的需要,特别是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依靠自然资源制成的金属货币,无论是从来源还是从操作上,都越来越难满足大规模流通的需要,于是纸质信用货币在全球范围逐渐流行了起来。 G0aAja6lN4tSx8BDEo9I5r3wzvoiDhd1nNlkAZpkMP20V0IofjkzXW1OKid2nJ9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