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清朝从哪一年开始倒计时?

张明扬

前不久,我刚刚读完罗志田先生的新作《革命的形成:清季十年的转折》,就收到了徐飞兄的这本书稿《帝国的崩塌:从甲午海战到辛亥革命》。

罗志田先生写的是清季十年,从庚子到辛亥;徐飞这本书的时间跨越长一些,是从甲午到辛亥的晚清最后18年。

但事实上,这本书的跨度要比18年更长一些,它的第一章“甲午前奏”,是从1884年的甲申易枢写起的,慈禧太后在那一年全面掌握了权力。这个时间点的选择很有些意思,用作者的话来说,“甲申易枢之后的10年,同治中兴的气象逐渐烟消云散”。

对于从甲午到辛亥的这18年历史,马勇先生用了整整4本书才写完,也就是前几年在读书界很有影响力的“晚清四书”:《觉醒:甲午与中国历史转折》《维新:戊戌变法的尝试与失败》《国变:错综复杂的庚子乱局》《革命:晚清改革的趋势与溃败》。

也因此,在打开本书前,我充满了好奇和期待:如何用一本书写完马勇先生4本书的内容;也有担心和疑虑:一本书写完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庚子之变和辛亥革命,会不会因为缺乏细节而流于流水账?

打开书后,随着阅读快感的迅速提升,我的疑虑很快被证明是像晚清士人恐惧火车一样的无谓。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阅读快感,不是靠说过头话赢得的那种廉价快感,而是基于历史细节本身的快感。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书中两处细节。

第一处是在谈及主和派与主战派之争时,作者没有仅仅停留在价值判断上,“主战也好,主和也罢,都是一种主张,是对国家前途的不同看法,不应该加上爱国或者卖国的标签”。作者非常有见地地指出:“甲午战争的失败,清政府高层的主和派和主战派,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作者自然是看不上大言欺世的翁同龢,但他对李鸿章也作出了很符合和战逻辑的批评,将其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英国首相张伯伦相比,认为李鸿章错不在主和,而在于没有做好战争准备。

第二处是在谈及庚子之变的历史教训时,作者在“常规”地批评了慈禧太后之后,将批判视角放到了清政府的赈灾无力和司法落伍上。尤其是关于司法落伍的论述,可以看出作者在知人论世上已经走出了传统历史叙述的桎梏,对领事裁判权和晚清司法改革作出了专业的评述。在这个基础上,作者亮出的立场就更有说服力了:“归根结底,清政府在司法改革上的停滞不前、毫无作为,才是导致义和团极端排外的深层原因”,“时至今日,我们也不必一味嘲笑义和团愚昧狭隘、盲目排外,这种带有优越感的视角无益于反思历史”。

在这里再谈一下我对这本书另一个激赏之处。作者在这本书里作出了不少鲜明的价值判断,时有新见,我们作为读者是否认同则见仁见智,但可贵的是,徐飞兄的这些判断无不是基于对历史细节的详加辨析之上的,有时还引入了超越传统历史叙述的思考框架,而不是像当下一些写作者那样放飞自我,“创造”出一些缺乏史料支撑的新观点,这些观点越是让我们感受到共情,我们越是要警惕这种致命的诱惑,这可能也是一种所谓的互联网思维吧。

无论是谈论历史,还是谈论现实世界,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基于自己的思想认识和价值偏好,形成自己的看法。看法多元没关系,甚至离经叛道也不是大问题,重要的是,就像这本书所践行的那样:基于材料说话,基于史料思考。

大部分读者看完这本书,可能都会或多或少地折服于作者的讲故事能力,这让这本书的历史叙事极其流畅。

但是,在我看来,对于一本通俗写史的著作而言,“有可读性”与“叙事流畅”只能决定你这本书的上限,而真正决定下限的是:靠谱。

如果按照木桶理论,甚至可以这么说,通俗写史的潜在短板永远是“靠谱”,如果一本书在“靠谱”上出了问题,无论你的文笔如何惊才绝艳,叙事多么感天动地,“不靠谱”本身就构成了一票否决权。

因此,我想特别指出的是,我虽然远不是什么近代史的专家,无法一一印证作者在书中所引用的史料来源。但以我目力所及,徐飞兄在写作这本书时,在参考资料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为通俗历史写作树立了一个上佳的靠谱(学术规范)范本。

除了学术大家著作、晚清笔记之外,徐飞还引用了不少如资料汇编之类的一手史料,但尤其可以体现这本书“靠谱度”的是,作者在引用一些一手史料时,没有故作高深,而是老老实实地将“转引”写明。

虽然作者写的是一本通俗历史著作,但其写作态度的严谨,突破了这一类著作的最大挑战——靠谱度,背后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可想而知。

我觉得,在这个基础上再去夸《帝国的崩塌:从甲午海战到辛亥革命》这本书多么有可读性,且时有新见,才真正是配得上对这本书的评价。 p/+tV4cdpkyyO56bLDoW0w9lLZGbYKjEvc5C6Gq7WMEhqWyaK5Ba2yhOWAkA4kQ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