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作者简介

王浩博士

教授级高工,中国工程院院士,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研究所名誉所长,兼任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理事长,全球水伙伴中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副理事长。

吕永龙教授

第三世界科学院(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院士,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国际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SCOPE)前主席,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科学顾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国际专家组(IRP)成员,太平洋科学协会主席,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中国生态学学会副理事长。

李百炼教授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生态学终身教授,国际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2015年获普利高津金奖(Prigogine Gold Medal, 该奖每年只表彰1位对世界生态学做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生态复杂性”这门新生态学分支学科的奠基人,《生态复杂性》[Ecological Complexity,爱思唯尔(Elsevier)收录]创刊主编,美国人类生态研究院院士(IHE Fellow),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AAAS Fellow),2014年德稻生态学大师, 世界生态高峰理事会主席。

吴建平教授

1982年获浙江大学土木工程系学士学位,1984年获浙江大学土木工程系硕士学位,1989年受中英友好奖学金资助赴英攻读博士学位,1994年获英国南安普顿大学交通工程学博士学位,2006年任英国南安普顿大学教授,2007年兼任WSP国际集团高级技术董事,2011年任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清华大学-剑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未来交通”研究中心主任。

伍业钢博士

北京博大生态城市规划设计院院长,国际生态城市建设理事会秘书长,美国伊科集团执行董事执行总裁,中国科协第九届全委会委员,中国科协海智专家,国际生态技术产业联盟执行主任,联合国“未来地球计划”中国委员会委员,国际期刊《生态过程》(Ecological Processes)创刊执行主编(2011—2016)。

严晋跃教授

欧洲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瑞典皇家理工学院和梅拉达伦大学教授、未来能源中心主任,国际应用能源创新研究院院长,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际能源期刊《应用能源》(Applied Energy,2020年影响因子8.848)主编,2014年获得联合国环境发展署支持的全球人居环境绿色技术奖。

[新加坡] 邹邵强(Siaw-Kiang Chou)

新加坡工程学院和英国能源研究院院士,新加坡国立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并兼任能源研究所执行总监。曾任新加坡国立大学机械工程系系主任,新加坡国家科学与技术委员会执行主任。担任东盟科学和技术行动计划咨询机构主席。新加坡工程师学会院士。

[美国] 罗伯特·科斯坦萨(Robert Costanza)

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克劳福德(Crawford)公共政策学院生态经济学家和公共政策教授,美国国家科学与环境委员会(NCSE)华盛顿区高级研究员(Senior Fellow)。他是克劳福德学院的教授和副院长,也是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高级环境研究员,以及斯德哥尔摩应变中心研究员。

[英国] 菲利普·埃尔斯(Philip Earis)博士

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杂志《Joule》的主编,在《Joule》有影响力的能源研究出版方面拥有十几年的经验。他在印度生活了3年后来到了Cell Press公司,在印度他创建并经营了一家将太阳能带到印度边缘化离网社区的组织“光计划”。在这个职位上,他与印度和其他国际科学家密切合作,开发和安装合适的太阳能技术。在此之前,菲利普曾在英国皇家化学学会(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工作,在那里他领导了一个由7种著名物理科学期刊组成的投资组合,其中包括能源与环境科学和纳米尺度方向的期刊。

[奥地利] 克劳斯·胡巴切克(Klaus Hubacek)博士

《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logy》期刊副主编,就职于美国马里兰大学地理科学系,世界著名的生态经济学家。胡巴切克于2000年在美国纽约州特洛伊的伦斯勒理工学院获得生态经济学博士学位。在来到马里兰大学之前,他曾在多个机构任职,包括剑桥大学、利兹大学、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和麦克丹尼尔学院。

[德国] 罗兰·斯潘(Roland Span)博士

《应用能源》编委,德国波鸿鲁尔大学(Ruhr University Bochum)教授。1983年至1988年,斯潘教授在波鸿鲁尔大学学习机械工程。1992,他完成了博士学位,博士论文介绍了1种新的二氧化碳状态参考方程。2002年成为帕德伯恩大学热力学和能源技术系主任。2006年成为热力学会的主席。他是多个科学委员会的成员,是VDI-GEU热力学和能量储存工作组的主席,也是欧洲科学与艺术学院的院士。

特别贡献

张建生博士

(1959—2019)曾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协)国际联络部部长,欧美同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对外应用技术交流促进会主任。兼任国际科联(ICSU)科学自由和责任委员会(CFRS)委员,欧美同学会理事、留美分会常务副会长,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理事,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吴阶平医学基金会理事。他组织和策划了本次由中国科协主办,中国国际科技交流中心和海外智力为国服务行动计划办公室承办的生态与能源发展前沿圆桌会议,并为本书写了序。 I/UGy0JeAMx38fmWFVq64kLaRf0KrS/fJRmkQaszTmrHhlerjxF/hyk55uTavM+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