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4 没有房间的家

北京│90 ㎡│三口之家

居住者:猫熊

“开放式空间的好处是所有你能看到的地方,

无论是不是正在使用,

都一直在发挥作用。

身处房间的任何角落,都能享受整体的空间。”

☉从工作区向外看,客厅的全貌尽收眼底。
工作中的大人也可以照看在客厅捣蛋的孩子。

☉入户处新建了L形的隔断,由此可以获得一些采光,同时视线也变得通畅,矮墙的高度又刚好可以遮挡厨房的通道。

将客餐厨全部打通,卧室也只留一个空间,人和光可在其间任意穿梭

设计师猫熊的家,是“过日子风格”的家,

几乎没有隔墙和门,孩子能在家里“开火车”、搭帐篷。

有人问设计师猫熊:“你们家是什么风格?”

猫熊答:“算是‘过日子风格’吧!”

房子是爸妈的,距离上次装修已经过了20年。猫熊计划重新装修这套房子,带孩子“借住”三年,等到孩子上学时再搬走,父母就会搬来长住。因预算有限,设计的核心思路是“在环保基础上,越简单越好,越省钱越好”。原户型是常规的两居室,隔间很多。“一共就没几个人,再分散到那么多房间里,就更谁也看不见谁了。”因此他决定做一个开放式的大空间。

减少房间、房门、柜门,减少一切让人感觉堵的东西,以至于全屋只有卫生间是有门的,只留里外屋两个大空间。初入玄关,视线被墙阻挡,但绕过门厅后,视线突然可以直达房间的每一个角落。大人无论是在做饭还是在工作,转头就可以看到孩子在何处。原本阻塞的空间也变得灵动起来,有时候孩子会在家里“开火车”、搭帐篷、转着圈追跑打闹。

装修之初,猫熊也为风格焦虑过,他找了上万张图片,想用房子的风格表达些什么。但他发现,除了“过日子”本身,他并没有更多想要表达的。何况很多设计虽然好看,但干净得像样板间,和“过日子”实在没有什么关系。

有一次他偶然听到日本设计师原研哉的讲座,说世界上有两种工具,一种叫“棍棒”,一种叫“容器”。“棍棒用于影响和改变,容器用于接纳和存放。类比装修的话,棍棒是把空间作为主角,通过空间向居住者传递信息;容器是把生活作为主角,通过尽量减少空间内的信息,让居住者的生活更舒适方便。”

对于家装来说,可以装成风格突出的“艺术品”,也可以装成注重实用的“日用品”。前者固然有艺术张力,却像攥紧的拳头般紧张;后者虽然没什么视觉上的特点,但是可以给人和物品留白,用真实的生活,把家打磨成自然而然的样子。所以装修好的房子,也不一定要表达什么,能给生活做个背景就够了。想到这里,猫熊安然接受了这个弱化风格的家,一切只是一家人“过日子”的样子。 3IuOW7YW+rSUUCpTe+bmywiZe3edgXajD56zIDPC8xBUQDZmI6BsIiAYKsA1EoL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