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 谈死亡

成人对死亡的惧怕,就像儿童对黑暗的惧怕;儿童对黑暗天生的恐惧随着妄言传闻而不断增长,成人对死亡的恐惧也是如此。冷静地看待死亡,认为它是罪恶的报应,是前往另一世界的必经之路,是神圣虔诚的见解。而惧怕死亡,认为它是人们应向自然交纳的贡品,这种看法就十分愚钝浅陋。不过在宗教的沉思中,也不时混杂着虚妄和迷信。在一些修士的修行记中,你会读到这样的文字:人应当暗自思量,如果指尖在遭受挤压折磨时,尚且会有钻心之痛,进而推想死亡降临的时候,全身腐朽化解,那痛苦又该如何强烈。其实,死亡时所承受的痛苦远不及一肢受刑时的痛苦,因为最重要的器官未必是人体最敏感的部位。一位言者 以哲人与凡人的双重身份精辟地说道:“与死亡本身相比,死亡的声势更为恐怖。”呻吟,惊厥,脸色苍白,亲友号哭,黑衣黑幔,丧葬仪式,诸如此类,让死亡看起来怵目惊心。

值得注意的是,人的情感虽然脆弱,但还没脆弱到不能抗御对死亡的恐惧。既然有那么多能战胜死亡的帮手簇拥在人的身旁,死亡就未必是多么可怕的事。复仇能让人战胜死亡,爱情能让人蔑视死亡,荣誉能让人渴望死亡,悲哀能让人奔赴死亡,恐惧能让人预期死亡。此外,我们还从史书 中读到:奥托皇帝自杀之后,在哀怜之心(一种最温柔的情感)的煽诱下,皇帝手下的士兵也纷纷自杀,仅仅是出于对皇帝的同情和表达身为追随者的耿耿忠心。此外,塞内加认为“苛求”和“腻烦”也会使人敢于赴死:“只要一想到你将同样的事情做了几百遍,不仅勇敢和痛苦的人想一死了之,就连苛求的人也不愿苟活人世。”尽管一个人既不勇敢也不痛苦,但总是反复做同一件事,他也会因为极度腻烦而甘愿赴死。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在死亡临近时,英雄豪杰几乎不受其影响,因为他们到了最后一刻仍能坚持本色。恺撒·奥古斯都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还不忘叮嘱皇后:“永别了,莉维娅!请别忘记我俩婚后共度的美好时光。”提比略 弥留之际还在作假,就像塔西佗所说的那样:“提比略虽然体力衰竭,但还是一如既往的虚伪。”韦斯巴芗 临终前,兀自坐在凳子上笑称:“我正在一步步变成神。”加尔巴 临死时还伸长脖子喊道:“砍吧,如果这样做能使罗马人民受益。”塞普提缪斯·塞维鲁 行将就木,却还不忘处理政务,他说:“要是还有什么事要我做,那就赶快说。”诸如此类,举不胜举。

斯多葛派未免太推崇死亡,他们大力筹办,让死亡看起来更加恐怖。有一个人的观点就要合理一些:“他认为生命的终结其实是自然的恩赐。” 死与生都是很自然的事;也许对婴孩而言,生与死都是很痛苦的事。

人如果在孜孜追求之中死去,其实就像人在热血沸腾之际受伤一样,当时是很难有什么疼痛感的,由此可见,只要你拥有坚定的、一心向善的心灵,就能避免死亡的苦痛;尤其应当相信:最美的圣歌,应当是一个人实现伟大目标和抱负时所唱的那首:“主啊,如今请让你的仆人安然离去。”死亡还能开启美誉之门,熄灭嫉妒之火:“生前遭人妒忌的人,死后将受人爱戴。”

(1612年作,1625年扩充。) mNv+jq1ahaM+tV4dO6NO0eN9WGXLBN+P213AoL5mRO3+fU73TnMg5ZVELOG+3gL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