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导言

21世纪以来,对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的讨论,从哲学领域延伸到政治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诸多社会科学领域,从概念分析和文本梳理延伸到伦理、价值等实践领域,乃至与其他思潮产生共鸣,异化问题显示了其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宽广的发展空间。关于“异化”这一主题的重要研究成果,本书主要从2000年至2018年的国内外期刊或文集中选编了十多篇国外学者的论文,例外的是选入了20世纪80年代在《哲学译丛》上发表的两篇论文,因为它们对“异化”作为社会科学的概念,以及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有一个整体的论述,在我们进入这一主题更深入的细节讨论之前,能够起到一个引导和纵览的作用。这两篇文献是联邦德国学者P.C.鲁茨1975年发表的《异化是社会科学的概念》和波兰学者A.沙夫1981年发表的《应该研究异化理论——<作为社会现象的异化>一书的序言》。

联邦德国学者P.C.鲁茨对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和20世纪70年代之前社会科学领域的异化论题相当熟悉,他在《异化是社会科学的概念》一文中详细梳理了社会科学中异化的含义及思想史,对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的来龙去脉进行了清晰的介绍,乃至对马克思之后异化理论在社会科学中的继续发展和延伸也做了精当的评述。在文末他给出了结论:今天,人们在社会科学中所使用的“异化”概念的根源,从历史上看有两个:一是马克思所阐述的历史哲学和异化学说;二是涂尔干所提出的反常理论。P.C.鲁茨高度评价了R.K.默顿在《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一书中的研究,称赞他“在方法论上所达到的高度是现在使用异化概念的社会科学家们尚不曾达到的”。鲁茨还指出今天人们对“异化”概念所做的理论研究仍旧处于十分幼稚的阶段。“异化”概念太普遍了,这种概念泛化的害处清楚地反映在对这个词的混乱的使用上,反映在对“异化”的步调不一致的研究中。今后的问题,首先是全面掌握情况,即要从历史和逻辑上对“异化”概念进行系统的整理;其次是要把人们在“异化”问题上所发表的意见和论述加以整理。应当尽可能全面地来考察这一基本理论,这样才能够在科学的未来发展阶段上阐释“异化”理论。

波兰学者A.沙夫在为他的著作《作为社会现象的异化》所作的序言中,开宗明义地申明:“这本书主要不是为‘正统的’马克思主义者写的,但是确实是由于马克思主义者不了解异化理论的意义与作用,我才要写这本书。这本书的主要对象是那些对异化理论深感兴趣的人,尤其是那些对这一理论本应感兴趣、本应给以正确评价的马克思主义者。我特别是写给那些政治活动家的,写给那些自觉地并公开宣称自己是根据马克思主义行动的政治家的。”他强调了异化理论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际革命活动的重要性,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更有必要研究异化问题,毫不掩饰他的研究主要目的是政治性的,A.沙夫指出:“关于异化理论的争论——异化的内容、形式和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实际上是关于社会主义的理想的争论。”他撰写《作为社会现象的异化》是想证明:第一,异化理论并不是马克思的尚不成熟的思想,而是与马克思的真正思想存亡攸关的问题;第二,异化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际革命活动的重要支柱之一。

进入2000年以后,国外学者对研究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及其与其他哲学思潮的共鸣产生了浓厚兴趣,他们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侧重和依据不同的文本,对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做出了贡献。本书选编的这一时期14篇国外学者的论文,从内容上大致分为三个模块:

一是马克思异化概念研究,收录了4篇论文,包括:《成熟时期的马克思的异化观》(英国学者M.考林2001年)、《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劳动”概念》(英国学者肖恩·塞耶斯2008年)、《马克思<大纲>中的异化概念》(英国学者特雷尔·卡弗2011年)和《论马克思异化概念》(意大利学者马塞罗·默斯托2016年)。下面分别介绍他们的主要观点。

M.考林在《成熟时期的马克思的异化观》中指出,马克思著作在1846年前后出现了一个断裂。在青年马克思那里,社会的主要特点是从人的异化方面来解释的,而在1846年之后成熟的马克思那里,中心论点是历史唯物主义。M.考林在文中对成熟时期的马克思的异化观的讨论并不是直接引向青年马克思,而是指出“商品拜物教”成了取代“异化”的合法概念,并继续分析和比较了不同学者对商品拜物教的研究论点。他的结论是资本的劳动支配和多方面能力的人的观念可以被当作马克思基于历史唯物主义对资本进行分析的部分,有助于进一步研究马克思成熟时期的异化概念。

肖恩·塞耶斯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劳动”概念》一文中全面细致地研究了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劳动”概念,认为马克思在《手稿》中全面地、系统地论述了“异化劳动”这一重要的概念,继承了黑格尔哲学的“劳动”概念,并以批判的方式发展了这一观点——对“异化”和“对象化”两个概念做了至关重要的区分。马克思指出“劳动不总是导致自我实现的发生,在异化的条件下自我实现并不发生”,并将异化劳动分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深入分析了这一现象。肖恩·塞耶斯坚决反对把马克思的异化概念理解为道德意义上的批判,他认为在马克思的哲学中,把异化视为一个道德的批判的概念来理解是行不通的,而应当以相对的、历史的方法来评估它,并且,由于马克思关于异化劳动的思想直接来源于黑格尔,因此从黑格尔哲学背景下来理解此概念,将使其变得更为明朗化。

特雷尔·卡弗经过广泛而详细的考证性研究,在《马克思<大纲>中的异化概念》中回应了异化研究中“早期马克思”与“晚期马克思”或“哲学的马克思”与“科学的马克思”之争,他认为,对于“异化”概念的任何学术性的重构和评价,都不能脱离具体的政治和理论背景,通过断章取义或简单拼凑一些段落和观点来妄加评断。他的研究结论是异化术语的使用适合于马克思关于社会生产过程中劳动与资本、工人与资本家关系的全部论述,从19世纪40年代早期开始,它既在手稿中后来又在正式出版的其他著作中得到阐发,异化概念在马克思的批判中仍处于中心位置。也许在某种意义上,人们从《大纲》中要比从《手稿》中更少地看到有关异化的内容,后者中有关“类存在物”的大量论述在《大纲》中消失了,这可能是由于政治和理论的原因,也可能是由于其他更具体的领域与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关系更为密切,从而占据了更优先的位置。

马塞罗·默斯托在《论马克思异化概念》中对异化概念及其理论沿袭进行了详细的梳理,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异化概念及其理论的发展,其中既包括西方马克思主义流派对异化概念及其理论的继承与批判,也涉及一些西方非马克思主义流派,特别是北美社会学对异化概念的应用和扩展。但是,他也指出这样一种理论上的变化实则反映出的是异化概念的理论枯竭,批判的维度已经让位给了中立的立场。最后马塞罗·默斯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异化概念基本贯穿于马克思整个思想之中,不仅在其早期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集中地体现出来,在后来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更是将异化的经济与政治分析密切结合,直至《资本论》中对“商品的拜物教及其秘密”的描述都显现出了这样一种理论事实。

二是马克思和黑格尔思想比较研究,收录了3篇论文,包括:《黑格尔和马克思论创造活动与异化》(英国学者肖恩·塞耶斯2008年)、《存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中的异化概念——现代社会思潮中的黑格尔式主题》(英国学者肖恩·塞耶斯2009年)和《马克思与黑格尔对市场的批判》(德国学者米夏埃尔·宽特2017年)。三位学者的研究内容及其主要观点概括如下。

肖恩·塞耶斯在《黑格尔和马克思论创造活动与异化》一文中比较了马克思和黑格尔的异化观。他认为,马克思同黑格尔一样主张工作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性活动,但作为人的创造活动之一,工作的主要目的是满足人的自然需要,所以仍未达到真正的自由而产生异化。尽管马克思和黑格尔都对现代工业所造成的异化状况不满,并认为异化不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克服异化是要在历史中完成的任务,但马克思认为大工业能为产生克服异化的新社会做好准备,而黑格尔则对此持保守态度。由此肖恩·塞耶斯得出一个结论:相比较而言,马克思的异化观比黑格尔的异化观更为激进。

他的另一篇论文《存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中的异化概念——现代社会思潮中的黑格尔式主题》,主要聚焦于马克思主义和存在主义这两大现代社会思潮中由“异化”概念所统摄着的“自我与社会”这样的黑格尔式主题,批判性地考察了黑格尔哲学对“异化”概念的解释以及马克思主义和存在主义这两大现代社会思潮对其做出的不同回应,揭示了“异化”在这些哲学派别中作为一个评价性而非纯粹描述性概念的用法,强调了现代社会中的异化现象对于个人发展的积极意义。

米夏埃尔·宽特在《马克思与黑格尔对市场的批判》一文中力图阐释清楚马克思与黑格尔对市场批判的异同。文章的第一部分简要呈现黑格尔与马克思行为理论的基础;第二部分论述黑格尔和马克思在回应市场的非意向性后果时给出的答案,并通过比较以区分黑格尔和马克思在形而上学和规范性维度上的差异,这种差异仅仅存在于某些方面,而不能被误解为存在于实证哲学之中;第三部分表明应当勇于探究黑格尔和马克思各自的观念以区分两者之间的差异性,并分析这种探究应深入到何种程度;在最后的“结语”部分,米夏埃尔·宽特尝试将自己的思考导向一种新的研究思路:如何提出更进一步的问题,以更好地理解黑格尔和马克思的思想架构。

三是全球化背景下异化现象研究,收录了7篇论文,包括:《革命的马克思主义和异化劳动》(美国学者罗纳德·A.坎贝尔2007年)、《拜物教现象学:异化生产和“种族”现象》(美国学者安娜·卡拉斯塔西斯2007年)、《马克思的异化问题》(美国学者尼沙德·帕特奈克2009年)、《马克思、全球化与异化:被接受和被低估的智慧》(加拿大学者W.彼得·阿奇博尔德2010年)、《异化理论和“否定性”的辩证法》(日本学者岩佐茂2012年)、《物象化·物化·异化:马克思物象化论的基础范畴及其逻辑构成》(日本学者平子友长2015年)和《以马克思主义的视角重塑日本未来社会》(日本学者岩佐茂2016年)。他们的研究内容和主要观点归纳如下。

罗纳德·A.坎贝尔在《革命的马克思主义和异化劳动》一文中明确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政治立场,认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这一概念的完善只能通过剥削和异化这两个概念来理解。但是20世纪的马克思主义,特别是由经过训练的经济学家写就的马克思主义,趋向于更多地关注剥削(以及来自剥削的资本积聚),趋向于将异化归入次要的概念。这种趋势丢失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本质,是一种部分被阉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个判断的依据是马克思完成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分析包含了两个关键概念:剥削-积聚和异化,正是“异化”回答了在给出对剥削和积聚的准确描述后又该如何的问题,异化为马克思主义带来了革命的本质,忽略了异化就是丢失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本质。因此,他强烈呼吁:对异化问题应该有一个积极而规范性的关注,因为一方面对异化的研究作为研究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及其发展的一个核心概念应该有其正确的地位,另一方面号召所有的马克思主义者继续、加强和深化这一革命的重建过程。

安娜·卡拉斯塔西斯在《拜物教现象学:异化生产和“种族”现象》一文中认为,对拜物教的分析有可能得出关于资本主义条件下异化社会关系的变革主体性的解释,至少是得出一个解释的框架。因此,她提出一个假设:作为对异化生产的批判,拜物教现象学使得我们能够阐发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传统预设为前提但从未详细展开的、非还原的、非决定论的变革主体性的理论。并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证:第一,强调由于普遍存在的物化现象引发的现象学方法论问题;第二,讨论马克思的“商品-拜物”概念以及它为何可能与对资本主义现象性的总体批判相一致;第三,拓展马克思的拜物概念,以便为“种族”和种族可见性的现象学打下基础。她认为,有可靠的根据把种族可见性概念化为一种拜物,即异化生产的种族化关系的沉淀。

尼沙德·帕特奈克在《马克思的异化问题》中指出,马克思的“异化”概念及其各种存在形态是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核心特点。这不仅是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理论依据,也是在他看来要想超越资本主义社会形态所必须克服的问题。马克思认为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模式中生产或劳动被资产阶级所占有,但它们的根本社会属性并未被“识别”,因而“异化”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生俱来的根本矛盾。所以,激进的社会改革的目的必然是要使得上述“识别”机制制度化,与此同时必须废除支持所有权的私有资本。伴随着苏联解体和社会主义运动的世界性衰退,以及金融资本所取得的近乎无可阻挡的全球性优势,马克思的核心论点——在社会层面克服异化的历史可能性——已经备受质疑且亟待重新评估。然而,由于没有充分认识到劳动的“异化”和劳动的“物化”这两组概念的区别,从政治-哲学角度针对马克思的批判存在着方向性的错误。尼沙德·帕特奈克认为正是由于马克思有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著作中存在一种在“价值差异”和“重复生产”之间“摇摆”的拜物主义理论框架,或者说这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独立性和相互建构的依赖性之间结构性的“统一”,使得马克思的著作需要被重新解读。通过对资本循环和累积过程的分析,马克思已经认识到交换媒介是不可或缺的,即劳动的“物化”是不可避免的,但由于劳动的“异化”产生于一整套承认对(剩余)社会劳动进行私人占有的特定历史/社会关系中,其并非不可避免。因此,马克思的事业应当被理解为是在争取使得由劳动创造出来的、却在所谓的“等价”交换中被抹去的“价值差异”通过确保社会占有的制度化机制清晰地显示出来。此外,在重新阐述克服异化的历史可能性的同时,尼沙德·帕特奈克特别重申了这一问题在当前历史环境下的紧迫性。

W.彼得·阿奇博尔德的《马克思、全球化与异化:被接受和被低估的智慧》主要研究和讨论了在全球化语境中的异化现象。2006年世界社会学大会提出在全球化语境中重新定义“异化”的理由是:在后工业社会中,随着异化从工厂被“迁移”到办公室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血汗工厂,使人异化的工厂工作已经被根除、被人性化,或者通过高水平的消费得到了补偿。但W.彼得·阿奇博尔德通过研究发现,在工业发达国家,工作中的异化情况看起来并没有下降,而且导致高级雇员地位异化的长期的不平等也没有得到颠覆;相反,周期性和长期的经济危机与持续地缩小经济规模已经导致了发达工业国家的失业、就业不足和就业无保障等问题,这足以与工业发达国家在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时期的情况相比。他的观点是:任何关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各种变化的说明都无法将与全球化相关联的变化排除在外。所有这些变化很可能增加了工人在就业、工作和财政方面的不安全性,而相比于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工人而言,这种不安全性的增加对于已经完成工业化的国家的工人来说更加严重。如果这些重大的变化趋势没有令工人觉得更不安全,也没有使他们感到更加无能为力和被异化,那肯定是不可思议的。

岩佐茂认为深入考察并弄清马克思异化理论和“否定性”的辩证法思想,有助于我们把握眼下全球化进程中的异化本质。他在《异化理论和“否定性”的辩证法》一文中考察了马克思异化理论和“否定性”的辩证法思想,试图用异化的观点来把握全球化和“资本的伟大的文明作用”。他的研究结论是:现实中进行着的由资本逻辑主导的全球化,是异化形态的全球化。马克思曾经从异化的角度指出“资本的伟大的文明作用”,这一思想既包含对资本的“文明作用”的肯定,也包含对它的否定。马克思在《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中将“否定性”的辩证法,也就是对否定物的否定看作辩证法的核心,并根据“否定性”的辩证法来把握异化概念。不论是此后的经济学研究,还是在“资本的伟大的文明作用”的概念中,都贯穿着这种“否定性”的辩证法和异化理论。

岩佐茂的另一篇文章《以马克思主义的视角重塑日本未来社会》,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两个方面探讨了未来社会理论,从生活逻辑、异化、联合等视角阐述了向共产主义过渡的问题,同时结合马克思关于工业化以及农业与工业综合发展关系的看法,强调了马克思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观,指出共产主义理念是对资本主义社会中异化的生活和现实的批判,是对新的价值关系的再造。然而,共产主义并非一种规范意义上的理想,它必须积极继承和发展资本主义这一否定形式中潜在的肯定方面。具体来说,共产主义理念就是对资本主义这一否定形式中的价值关系进行解构,对新形成的价值关系进行理论与实践的再造。这就意味着要对在资本逻辑和技术万能主义基础上形成的近代以来的知识、价值观、制度和生活方式进行理论和实践意义上的解构与重组。

平子友长所著的《物象化·物化·异化:马克思物象化论的基础范畴及其逻辑构成》主要以《资本论》第一卷开头部分的物象化及物化等理论为基础,从第一章的基本原理入手,简单阐明马克思物象化及物化论的基础范畴、基本理论,以及基本逻辑的构成,同时研究其与异化论之间的关系,以作为研究“物象化论的现代意义”的前提。他认为,所谓现代的时代,是对抗物象的支配,将自然与人的“素材转换”作为“最适合人类充分发展的形态”,以求“系统性地恢复”。如今人们所期待的,是使得物象的支配领域在生活和生产的所有领域中尽可能地缩小,构建出崭新的福利国家。

综上所述,新世纪以来国外学者关于“异化”的研究围绕着“马克思的‘异化’概念”、“马克思和黑格尔思想的比较”和“全球化背景下的异化”等主要论题展开了深入探讨。就“异化”而言,虽然本书收录和编译的论文中有某些学术观点值得商榷,但国外马克思主义学者和非马克思主义学者的论争中的许多观点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启发意义,有助于启发我们的思考,推动学术研究的进展。当然,将不同的学者及其著作归入不同的部分,这种划分本身并没有绝对的意义,因为,所有这些方面的内容都是每一位马克思主义研究者至今仍然在思考的问题。正如波兰学者A.沙夫所说:“我们不要在没有看异化理论之前就闭塞上我们的头脑。我们应该研究它是否确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它究竟确切地讲了些什么,为实践特别是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实践,提出了哪些结论。”对此观点,不能更赞同了!

王平 Sgo1NNrcTZNvWjGpOD+TjYTl0BI4Kav3dDhE9Srme1SRrKFXnIuepdvUc/JE1lb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