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国家版权局等四部门《关于开展打击网络侵权盗版“剑网2020”专项行动的通知》要求,2020年7月至11月,天津市版权局会同市委网信办、市通信管理局、市公安局、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总队等五部门开展了为期4个月的“剑网2020”专项行动。专项行动期间,市区两级相关部门协同配合,再次对天津市51 040家备案网摸底调查,查找出457家文化网络企业网站和18家许可数字出版的企业网站。文化执法部门共出动执法人员1 174人次,开展网络巡查100家次、实地检查巡查356家次,约谈网络文化企业负责人30余人次,共查办网络侵权盗版行政案件12起,关闭网站6家,行政罚款13.2万余元。公安机关查办侵犯著作权刑事案件3起,缴获侵权复制品20余万册,依法对8名涉案人员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持续跟踪督办国家版权局移交的天津市5起版权刑事案件,案件办理均有较大进展。
6月12日,接到《国家版权局等关于开展打击网络侵权盗版“剑网2020”专项行动的通知》(国版发电〔2020〕3号)后,市委宣传部领导高度重视,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陈浙闽对开展“剑网2020”专项行动提出明确要求。7月8日,天津市版权局等5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打击网络侵权盗版“剑网2020”专项行动的实施方案》。7月14日,召开全市“打击侵权盗版‘剑网2020’专项行动启动会”,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新闻出版局(市版权局)局长石刚出席会议,并提出具体工作要求。市区两级专项行动协调小组成员单位共计85人以视频会议的形式参加此次专项行动启动会,天津市“剑网2020”专项行动正式启动。
8月31日至9月9日,天津市“剑网2020”专项行动成员单位组成联合检查组,组织开展4次网站检查活动,分别对天津市津南融媒体中心、今日头条天津运营中心、天津女性网、视觉中国等4家网站及图书大厦、新华书店课本中心等2家具有网店销售图书功能的书店开展随机抽查,检查情况良好,无侵权盗版问题。
9月22日,天津市“剑网2020”专项行动协调小组举办线上网络版权保护培训会,各区委宣传部、各区融媒体版权负责人以及区文化市场执法支队、海河传媒集团、各影院、网络出版服务单位、市重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相关负责人共计200余人参加线上培训。会议邀请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法官张军强和律师王一涵以《涉网络平台著作权侵权热点问题研究》为题进行讲解培训,培训对进一步构建规范有序的网络版权环境,提高网站等经营者的版权意识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为进一步激发天津市创新创造能力,树立版权产业标杆企业,天津市版权局启动“天津市2020年版权示范单位”推荐工作,评选出4家单位为天津市的“版权示范单位”,并推荐天津市8家已获得市级版权示范单位称号的企业参加全国版权示范创建评选。
按照国家版权局开展“中国版权金奖”的评选要求,天津市版权局组织市16个区版权局、高检、高法、公安、海关、软件协会、出版传媒集团及海河传媒集团等单位组织申报评选工作,经版权处初审、专家评审,推荐百花文艺出版社等8个候选单位参加“中国版权金奖”的评选。
为落实《天津市版权工作“十三五”规划》要求,完善版权公共服务体系,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7月,天津市首批三家版权服务工作站挂牌成立。版权服务工作站在市版权局的指导下,向园区内的入驻企业提供版权咨询、版权宣传、协助申办作品登记、版权纠纷调解等服务工作。为进一步规范版权服务站的工作,制定了《天津市版权服务工作站工作指南》,明确版权服务工作站的工作职责,版权服务工作站为园区企业发展提供高效便捷的版权服务,激发文创行业自身活力,加速推进版权资源优势向版权产业优势转化,打通文创产业版权工作中的“最后一公里”,持续为天津市优化良好营商环境加油助力。
增加“天津青年创业园”为作品登记初审机构,方便园区权利人办理作品登记,提升版权公共服务能力,促进版权产业发展。
为解决作品登记数量激增问题,提高作品登记工作效率,满足权利人要求,建设并投入使用“天津市作品著作权登记系统”,强化版权服务功能。为建设完善作品登记线上操作平台,组织召开作品登记初审部门和终审部门参加的5次平台试运行碰头会议,实现全市作品登记业务全部网上办理。
组织召开10次作品登记机构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作品内容的审核,强化意识形态管理。为进一步规范作品自愿登记工作,健全意识形态管理、档案管理等制度,起草印发《天津市作品著作权登记工作管理办法》。
随着天津市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经济增长持续向好,天津市版权产业逐步回暖,作品数量激增。截至12月底,2020年天津市作品著作权登记共计21.34万件,同比增长266.91%,总量位居全国第四,为企业节约作品登记成本约6 688万元。
为规范图书版权输出,完善版权输出指导和跟踪服务,提高天津市图书版权输出质量和数量,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结合天津市版权工作实际需要,制定印发《天津市图书版权输出合同备案制度》《天津市出版外国图书合同登记的相关规定》,规范版权行政管理。截至11月26日,累计办理涉外版权合同登记397份,处理涉外网络游戏软件认证业务11件次,处理境外委印业务8件次。
为加强版权执法监管工作,彰显查处侵权盗版案件先进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国家版权局通报奖励2019年度查处重大侵权盗版案件的有功单位和有功个人。天津市9个单位和14名个人荣获奖励,其中市委宣传部版权管理处获得有功单位奖,李文卫获得有功个人奖。
及时关注国家版权局发布的重点作品版权保护预警名单,全年共转发6批预警名单,通知市重点监管网站,要求网站抓好落实。通知各区区委宣传部及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总队,加强对名单的监测,确保不发生侵权问题。经过检查及日常浏览,天津市网站等无涉及预警名单内容。
4月24日,市版权局与市检察院、市知识产权局签订三方框架协议,形成司法、行政知识产权联合保护的大格局,有效加强行政与司法之间的衔接与协作,统一执法标准,完善法律监督,探索司法和行政相结合的版权保护新模式,进一步提升天津市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完成3个批次共7种涉嫌侵权盗版出版物的认定,并出具认定意见。
2020年初,完成国家“双打办”、市绩效办对“剑网2019”专项行动、2019年推进软件正版化工作的绩效考核,版权工作获得满分,受到检查组的好评。
按照市政务服务办公室、市知识产权局的相关工作要求,统计全市版权产业数据信息,起草完成《完善版权社会服务,营造一流营商环境》的工作汇报,组织提供佐证材料及数据资料,积极协助市政务服务办完成全国营商环境考核。
联合市教委、团市委三部门在线“云”启动天津市大学生版权征文活动暨版权宣传专项直播讲座,邀请天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俞风雷开设专题直播辅导讲座。全国大学生版权征文活动组委会办公室共计收到天津市的有效稿件86篇。天津市荣获全国一等奖一项、全国二等奖一项、全国三等奖一项、全国优秀奖一项。
为着力解决天津市16个区版权局转隶后基层版权工作开展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基层版权工作者的工作能力,进一步提升基层版权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和社会化服务水平,于6—7月对全市16个区的版权工作情况进行调研。调研工作采取专项座谈、实地走访和现场培训等方式,在摸清底数、了解实情、倾听诉求的基础上,通过法律讲解、政策宣讲、职能阐释和技能培训等方法,帮助基层版权管理者厘清工作思路,提高专业技能,提升工作水平,受到各区版权管理工作者的欢迎。
为推进天津市版权产业发展,调研并起草《推动天津版权产业发展,增强版权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专题报告,分析天津市版权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梳理发展优势,提出对策措施,为进一步推进天津市版权产业发展,完善版权服务体系打好基础。
根据调研中发现的问题,通过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对16个区开展政策宣讲及业务培训,就作品登记工作、版权产业服务等方面,普及著作权法律知识,解答工作中的困惑,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天津市16个区版权保护及管理工作得到有效提升。
按照国家推进使用正版软件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的工作要求,结合天津市软件正版化工作实际,制定《天津市2020年推进使用正版软件工作计划》,并印发全市。同时指导市级机关和各区版权局制定本单位、本系统和本地区的软件正版化工作计划,有序开展相关工作。
开展对16个区的推进软件正版化工作调研指导,全面了解各区转隶以来软件正版化工作开展情况,通过专项座谈和现场指导两种方式,搜集目前存在的问题、短板和困难,结合各区实际,提出指导意见与建议。
采用视频会议方式,举办全市16个区的软件正版化工作培训,解读软件正版化工作相关政策措施,并提出工作要求。与河西、宝坻、红桥等区联合,现场授课,实地讲解,切实解决问题、培训技能、增长经验、巩固成果,不断提升天津市软件正版化工作水平。
8月,按照国家版权局《2020年推进使用正版软件工作计划》中“对2019年检查发现问题较多的地区和单位开展‘回头看’”的工作要求,对天津市问题较多的市发改委、市教委、市住建委、市规划和资源局、市水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医保局、市粮食和物资局等8个单位进行了“回头看”检查。通过听取整改工作情况汇报,查阅相关资料,使用正版软件检查工具现场检查计算机等方式,按照逐一整改、对账销号的要求,对各复检单位的正版软件检查工具安装情况、正版软件安装使用情况、使用正版软件责任落实及软件资产管理情况逐一进行检查,做到国家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件件有结果、条条有落实,进一步确保整改工作真实有效,巩固既有工作成果。
进一步加强对重点领域的软件正版化工作推进,指导市教委、市交通运输委和市卫生健康委等部门开展推进本系统软件正版化工作。结合天津市教育系统整体需求,市教委申请专项经费用于教育系统软件正版化建设工作。全年采购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2.58万套,满足了计算机软件正版化、国产化的使用需求,同时为以后计算机设备的更新预留了使用授权空间。强化与市工商联的工作沟通协调,市工商联采取以点带面、辐射全市商会的方法,将推进软件正版化工作逐步纳入市区两级工商联工作评价体系。
开启“电话调研+视频会议+网上办公”的“互联网+”办公模式,全力助推天津版权行业精准复工复产。组织各区版权管理部门、版权行业等相关单位,开展了6场次网络视频业务培训,在疫情期间强化版权学习。
按照2020年中宣部版权管理局的主要工作计划要求,结合各区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实际需要,制定全市及各区版权工作计划,确保重点工作切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疫情期间,“天津市作品著作权登记系统”试运营上线,开辟“绿色通道”专门办理抗疫主题作品的登记服务,复工复产成效显著。疫情期间,天津市2020年第一季度作品登记45 749件,位居全国第二。
全市版权贸易有序恢复,版权输出明显回升。疫情期间,天津科技出版社和天津电子出版社联合推出抗击疫情刊物的版权输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指南(漫画版)》已经翻译成10个语种,制成电子书输出到海外市场。
以“强化版权治理,优化版权生态”为主题,组织开展天津市“4·26”知识产权宣传周版权宣传活动。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为宣传主阵地,以区域为单位积极组织开展各具特色的“线上+线下”宣传活动,全市共计在重要户外场地投放15 000张宣传海报,借助1 400多辆公交车车载屏幕、7个重点公交车站、7 000余块地铁宣传屏、滨海国际机场及交通中心电子屏循环播放主题宣传视频,累计超过1 000万人次观看版权主题宣传短片,中央和市级媒体共计刊发、转发天津版权宣传工作报道30条次。
开展“版权宣传进社区”活动。1月17日,与梅江天涛园社区居民开展“送温暖·送文化·普法律”共建活动,宣解著作权法。4月22日,深入南开区C92文化创意产业园,开展送温暖、送服务活动。4月27日,联合中国版权协会举办“天津版权网络论坛”,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新闻出版局(市版权局)局长石刚,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党委委员、副主任刘道刚等参加在线研讨。版权宣传有声有色,在社会上形成“尊重知识,保护版权”的共识。
(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