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对于以下想法,你可能并不陌生:

·我不想管孩子这么多,但我就是控制不住。

·孩子这个样子,我怎么能不着急?

·完了,完了,孩子要是考不上好大学,以后就没有好工作了,这辈子不就完了吗!

·都说不要管孩子,要是不管他,他真不学习呀,我怎么能不着急?

经过多年的针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咨询工作,我深深地感受到,在每个生病的孩子身后,都站着一个焦虑的养育者团队,这个团队的规模可能是一个人,也可能是两个人,还可能是多个人。孩子的心理困惑或问题的轻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养育者团队会带给孩子多少焦虑情绪。养育者(尤其是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呈现出什么样的情绪状态、为孩子营造什么样的家庭氛围,都会为孩子勾勒出原生家庭的模样。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所接收到的焦虑情绪的程度和持续时间,可能会对其性格、心态造成不一样的影响:有的影响是积极的,有的影响是消极的,有的影响会带来创伤……孩子可能会带着这些未得到疗愈的心理伤痛和阴影负重前行,正如著名精神科医生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所说:“要么选择用一生来弥补童年的缺憾、疗愈童年遗留下来的深深的伤痛,要么选择通过适当的方式,在孩子童年时期就培养他们驾驭自己焦虑情绪的能力,让孩子有能力为自己的人生创造幸福。”

每一个父母都会对孩子寄予美好的人生愿景、做好人生规划,并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实施这些规划。如果孩子的人生真能像父母规划的那样,那么他们成长的道路可能会非常精彩。然而,无论理想多么丰满,现实依然很骨感——父母往往会发现,他们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困难重重。这些困难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孩子没有按照父母的规划成长?原因有很多。

在这些原因中,我觉得最核心的原因在于,孩子要逐渐成长为独立的个体,且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

每个人在生命伊始都是一种混沌的状态,在与现实世界碰撞的过程中,逐渐摆脱了混沌,形成了自己的意识,建立起了自己的边界。此外,孩子的父亲和母亲也是独立的个体,他们也有各自的原生家庭所给予的不同特质,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也是带着不同的焦虑甚至是伤痛前行的。他们从原生家庭中带来的焦虑往往会深深地刻在他们的生命中,并化为行动,继而形成根深蒂固的观念和信念。这不仅决定了他们的情绪和行为模式,也决定了他们会以什么样的态度教育孩子。

这样一来,父母就会在无意识中将焦虑从上一代人那里继承过来,又传递给孩子,然后继续传递下去。在这个代际传递的过程中,焦虑情绪还会继续发展、变形、升级,以不同的形式呈现出来,尤其是在压力大时会更加明显、严重,有的甚至具有破坏力。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会遇到压力,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压力,压力与压力相互作用,从而成为亲子之间引爆各自焦虑的导火索。

一般来说,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越高,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就越容易焦虑,而这些焦虑往往是指向孩子的,通过面对孩子的各种“不听话”而呈现出来。如果孩子能在此时如父母所愿,这些焦虑的火焰可能就会暂时平息下来,直到下一次再被燃起。孩子的心理成长之路也会在父母焦虑情绪的冲击下一次次被阻断,慢慢地,他们会在无意识中悄然复制父母当初的焦虑。这些焦虑会深深地刻在孩子的生命中,甚至会引发一些心理疾病,如儿童期的抽动症、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社交恐惧症等。这些问题的出现,除了有先天因素方面的原因外,更多的是父母的养育不当所致,或者说父母没有考虑孩子的情绪健康,更没有思考过其自身的情绪健康,尤其是焦虑情绪的状态。

如果孩子出现心理问题、情绪波动、行为紊乱,父母就要采取恰当的方法帮助孩子解决,除此之外,还要觉察自己是否过度焦虑了,这样才能进一步帮助孩子去调整。然而,不少父母都会隐藏和否认自己的焦虑情绪,认为是孩子的状态出现了问题才让自己感到焦虑,如果孩子听话,自己就不会焦虑了。其实,是父母被焦虑情绪牢牢控制,变得心情浮躁,才会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表现得非常情绪化,孩子在这种情况下怎么能发自内心地“听话”呢?也就是说,如果父母不能克服焦虑,不能做到心态平和,那么孩子也无法心态平和。

父母该如何觉察自己的情绪,进而缓解焦虑情绪、减少焦虑行为,修炼成心态平和的父母呢?

我将在本书中为你解答这些问题。

本书共分为五章,从认识焦虑这种常见的负面情绪开始,逐步教父母识别和觉察自己的焦虑情绪是否过度了。过度焦虑的情绪会出现变形,隐藏得很深令人难以发现,但这会在无声无息中损害孩子的心理健康,因此需要父母敏锐地识别它们并进行处理。父母会在本书当中认识到孩子们出现过度焦虑时的各种表现。本书从行为和认知的角度分别为父母们介绍了正确处理过度焦虑的方法。只有父母自己不过度焦虑了、心态平和了,才能理智且正确地教育孩子。

我希望父母在读完本书后,都能对自己有更加清晰和深刻的认识,在教育孩子的方式上会有所思考或改变,并在看待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中出现的一些常见的“问题”时也能更积极,不会轻易失控。

最后,希望所有父母都能更加平和,与自己的焦虑和解,也与孩子的焦虑和解。 EYq+KXQxBIInvv8ulUO5lPhYRVi42C6JLuV/dHLMTYkKhCyrjhFD2GY3p9DimF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