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失控的孩子,焦虑的父母

在以下两个情景中,父母都很容易引发过度焦虑。

情景1:父母照顾得细致入微,孩子很敏感

当父母描述孩子的性格时,经常会用到“敏感”一词,那么他们所说的“敏感”是指身体上的敏感还是性格上的敏感呢?其实,从身心合一的角度来讲,这两者存在着很大的关联。身体和心理上的敏感似乎相互影响又互为因果,因心理敏感而产生的焦躁情绪会导致身体更为敏感。当父母的焦虑传递给孩子时,孩子的心态似乎也变得更加敏感了,从而又会在身体上变得敏感。孩子在心理和身体上的双重敏感最让父母揪心。

案例

小方的母亲是个很细心的人,做事谨慎小心,自从小方出生之后,她将绝大部分心思都放在了小方身上,精心地照顾他的饮食起居。

由于小方是早产儿,身体不像其他孩子那么强壮,因此他小时候经常生病。有一次,小方的母亲带小方在医院候诊时,听别的家长说有个孩子可能是过敏体质,得测过敏源。她听后紧张极了,担心小方也是因为对某些东西过敏而生病的。她连忙查了一下常见的过敏原,有鸡蛋、牛奶、坚果、虾、草莓、杧果、巧克力等,这些都是小方平时喜欢吃的。

小方的母亲带他做了过敏原检测,结果处于正常范围内,只是偏高一点,这说明小方吃这些食物并不会出现什么特别的症状。医生也说少吃点没问题,只要别让孩子吃太多就行。然而,小方的母亲看到检测报告后大脑一片空白,完全没有听医生说了什么。她不断地自责,认为就是因为自己允许孩子吃这些食物才导致孩子总生病,并一心计划着如何立刻限制孩子吃这些食物,以免发生食物过敏。

从这时起,小方的母亲就不再允许小方碰这些可能让他“过敏”的食物了。但毕竟他还小,忍不住,经常在逛超市时停在食品架前不肯走,看着架子上的酸奶、坚果、巧克力等,恳求母亲给他买一点,但是母亲还是“残忍”地拒绝了他。回到家后,母亲告诉小方,他吃了这些东西可能会过敏,过敏的后果很严重——会生病、长不高、脑子变笨、以后都没法上学了、天天住院……母亲的这些话让小方很害怕。虽然他很听母亲的话,再也没去吃这些美味的零食,但每当他看到其他的小朋友在放松地喝着酸奶、吃着巧克力时,他就站在旁边看着,嘴里还嘟囔着“你们吃了以后脑子就变笨了、不能上学、天天住院……”,而且表情狰狞。母亲看到小方这个样子又高兴又担心:高兴的是孩子能够克制住不吃这些可能会让他过敏的食物;担心的是看到小方的表情狰狞,怀疑他是不是心理扭曲了。

为了不让小方看见这些食物,母亲尽量不带小方去超市、饭店,甚至小朋友多的地方,因为担心他们吃零食会让小方“受刺激”。

渐渐地,小方去外面玩的机会少了,感冒着凉的机会也少了,他在半年内生病的次数减少了一些,小方的母亲认为是她对小方限制吃零食初见成效。然而,她发现小方越来越不开心了,有时她说一句话就会让他情绪崩溃。小方晚上睡觉时经常入睡困难,哼哼唧唧,翻来翻去,迷迷糊糊、半睡半醒中还时常说梦话:“妈妈,我为什么和别人不一样?”“你为什么生下我?”“妈妈,我想喝酸奶,嗯嗯……哦不不,我不吃,我不吃,我不吃……”母亲听后心里非常难受。

看着小方的样子,他的母亲很揪心,经常彻夜难眠,思考着孩子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为什么自己如此细心地照顾孩子的身体健康,他却不开心?尤其是当小方崩溃大哭的时候,母亲更是觉得自己很失败。

我们有时会遇到这种情况:尽管外面阳光明媚,但透过昏暗的玻璃向外看去,外面一片阴沉,令人心慌、不安,像要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情。过度的焦虑就像那面昏暗的玻璃,总会让人忽略阳光与美好。一旦走出去,我们就能发现之前看到的、想到的,原来并非完全真实。

对于小方的母亲来说,她内心的过度焦虑就是阻隔在她与阳光和美好之间的那面昏暗的玻璃。如果她不走出去或者说不绕过这面玻璃,就会一直在阴影里打转。她心里有很多不解的困惑,有很多“为什么”难以找到答案,也许找到了答案,她的过度焦虑就会慢慢消散。

在咨询的过程中,我让小方的母亲做了以下测试,通过对比消极和积极两个方面,让她看到了焦虑和糟糕预期给孩子带来的痛苦。

测试1

当听别的家长说孩子可能是食物过敏且为他做过过敏原检测后,你想到了:

A.糟糕,吃了这些食物,孩子的身体就垮了,我得严格限制孩子吃这些东西;

B.目前孩子对这些食物还没有什么症状反应,医生说少吃点没问题,只要别让孩子吃太多就行。我需要考虑一下如何让孩子别吃太多。

分析

A:当想到孩子在吃了这些可能会导致过敏的食物后身体可能会垮时,小方的母亲的脑海中就浮现出孩子生了大病卧床不起的样子,她还没来得及辨别真伪,就立刻想到要采取预防措施——坚决不让孩子吃。

B:这种想法关注了积极的信息,想到了医生说的“少吃点没问题”,并采取积极的方式来劝说孩子不要多吃,而不是一点都不能吃。

测试2

当小方在超市里想买那些可能使其过敏的食物时,你想到了:

A.他看到了就要买,万一吃了之后过敏就糟糕了,所以不能再带他去超市了,他看不见那些零食就不想吃了;

B.小方很喜欢喝酸奶,和他耐心地讲一讲,相信他能少吃的。

分析

A:这种想法有些绝对化,为了防止万一孩子特别想吃零食,便采取了绝对隔离的方式,这种堵的方式反而会让孩子更想尝尝酸奶的味道。

B:这种想法不仅考虑到了孩子的喜好和口味,能够适当满足孩子的需求,还考虑到了耐心地鼓励孩子控制食量,而不是单纯地用堵的方式禁止孩子吃。

测试3

当小方看到小朋友们吃零食时产生了超乎寻常的反应,你想到了:

A.一旦小方和小朋友们玩,就会接触到这些吃的,万一我没看住,小方吃了,他就会生病、智力受损,太可怕了;

B.小方和小朋友们玩得很开心,和小伙伴们一起玩他才快乐,只要鼓励他不吃别人的东西就行了。

分析

A:小方的母亲的想法被局限在一个框内,跳不出来,看不到积极的结果,只沿着最糟糕的方向想着令她非常恐惧的结果,于是她就采取了绝对隔绝的方式来“保护”小方。

B: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能让孩子感到非常快乐,母亲深知孩子的需求,考虑快乐放松的玩耍对孩子来说是最重要的,也能积极地去想帮助孩子克服吃零食的冲动的办法。

解析

从上述测试可以看出,小方的母亲经常选择了令人感到非常糟糕的想法,采取了全方位限制孩子吃零食的方法,以防产生可怕的后果。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人的情绪是与当时的想法息息相关的。如果都是糟糕至极的想法(或称“灾难化的想法”),那么人的情绪就会越来越焦虑,甚至产生恐惧的情绪。

糟糕至极的想法是常见的认知歪曲,这是一种思维习惯,在面对很多现实问题时,它就像有惯性似的会自动地跳出来。这些自动跳出来的想法一闪而过,令人难以觉察,并且很难让人有时间去理性地思考。当有一种非常焦虑的情绪涌上心头时,人会更容易去关注那些令人可怕的想法。

人的想法会引发不同的情绪,这些情绪又会反过来强化一些认知。例如,过度焦虑的情绪会强化可怕的认知;如果是一种轻松的情绪,人就不会继续沿着消极的方向去思考。

如果小方的母亲能够像测试中的选项B一样积极理性地去思考,那她就能在面对小方吃零食的问题时不再那么焦虑,小方也不会那么难受不安了。在她把自己糟糕至极的想法告诉小方后,他的焦虑感比她更严重。尽管母亲有一些糟糕至极的想法,但是如果能够试着冷静思考,就可能会产生一些积极的想法,她也就不会那么焦虑了。

无微不至的父母该怎么办

我们来想象一下,如果小方的母亲不再那么谨小慎微、处处担心孩子吃了导致“过敏”的零食,那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对母亲来说,她不再那么过度焦虑、整天担惊受怕了。

·对小方来说,他可能会被母亲劝说少吃一点酸奶、巧克力等零食,但是不会被完全限制;他还可以愉快地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耍,当看见小朋友们吃那些零食时,他也不会很难受,因为他知道自己回家后也可以吃,只是不能多吃。

这样一来,是不是会皆大欢喜?

像小方的母亲这样因无微不至地照顾孩子而使得自己过度焦虑的父母,如何从自己固有的灾难化的、糟糕至极的思维惯性中跳出来呢?可以参考以下步骤,做积极思维练习。

·首先,练习觉察自己是否存在焦虑情绪。根据0分(最轻)~10分(最重)来打分,看看自己的焦虑情绪大概能达到多少分。如果超过5分,就说明焦虑情绪较为明显。

·其次,如果意识到自己过度焦虑,就要去探索自己在此时想到了什么,这个想法就是导致过度焦虑的根本原因。把这个想法记录出来,问问自己:这些想法是真实存在的,还是自己想象的?是否存在什么可以替代的想法?例如,医生说了“少吃点没问题,只要别让孩子吃太多就行”,这能让我放轻松一些。

·再次,平时练习多关注一些积极的信息。例如,之前小方喝过酸奶,但是并没有出现任何症状,那么以后少喝一点就可以。小方慢慢就能理解,任何零食吃多了都不好。

·最后,不要总是自责,总觉得是自己哪里做错了而对不起孩子。世界上没有完美的父母,孩子容易生病可能是因为其免疫力还不够强,需要多锻炼身体以提高免疫力。你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已经竭尽全力地为孩子做了很多,算得上是称职的父母。

父母经常做这样的思维练习,就能让自己慢慢变得轻松,不那么容易过度焦虑了,孩子也不会因为父母的过度焦虑而感到不知所措。

情景2:紧张不安与唠叨

在家庭中,焦虑情绪是可以被传染的,尤其是一旦父母焦虑情绪过度,语言就可能成为传递焦虑情绪的最有力的工具。此时,无论是语言的量还是内容,都会传递焦虑情绪带来的能量。孩子对这样持续的、已成常态的焦虑的家庭氛围没有足够的应对能力,一旦他们接收的焦虑信息过量,心中的能量就可能以各种形式释放出来,例如,喉咙会不由自主地发出声音,身体会不由自主地快速做出无意义的动作,等等。

父母说这些令人焦虑的语言,往往只是为了输出他们内心的焦虑,且他们通常觉得自己所做的、所说的都是为了孩子好,是非常有必要的,却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焦虑过度,从而在长年累月的焦虑情绪的输出过程中导致孩子也越来越焦虑。

案例

小K的母亲是家里最忙碌的人,每天都绕着孩子忙前忙后,对孩子的生活习惯的任何细节都不放过。无论小K在家里做什么,只要母亲在家,就会不断地传来母亲的唠叨——有叮嘱、有关心、有催促。

“小K,你怎么又光脚在地板上跑呀!地板凉,该生病了,快把袜子穿上!”

“小K,快点来吃饭,吃这个有营养,多吃点,再多吃点肉!”

“别喝凉水,喝凉水会肚子疼,你要是肚子疼可怎么办啊!”

“该睡午觉了,哎,你怎么还在玩?快点,去睡午觉!”

在小K小时候,他在前面跑,母亲就会在后面追着唠叨;如今,小K已经上三年级了,母亲的唠叨丝毫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许多内容,如纠正他的写字姿势、催促他写作业等。

比如,小K放学回家后,喝完水刚想休息两分钟,准备去做饭的母亲就说:“快去写作业,怎么还玩上了呢?”母亲走进厨房后还会立刻折回来,看到小K正从书包里掏出文具盒和作业本,便说:“哎呀,你怎么还没开始写作业啊!现在都几点了?快点写!”两分钟后,母亲从厨房探身出来,说:“快点写作业!一会儿要吃饭了!再不写就写不完了,你晚上还睡不睡觉了!”

饭后,小K继续写作业,每到此时母亲都会坐在他身边,盯着他写的每一个字。如果小K写错了或是写得不好,母亲就又会唠叨起来“你都上三年级了,字怎么还写不好啊”,还边说边拿起橡皮帮小K把没写好的字擦掉。

对此,小K通常什么都不说,因为他知道说了也没用。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他经常发出“咳咳咳”的清嗓子的声音。每逢母亲唠叨,小K就感觉嗓子痒、不舒服,需要清清嗓子,这时母亲的唠叨就会暂停片刻。

后来,小K被查出患有小儿抽动症,不仅经常发出“咳咳咳”的清嗓子的声音,还经常做出挤眼睛、挤鼻子、咧嘴等动作。

咨询实录

小K跟着母亲来到诊室,他的“咳咳咳”声也随着母亲飘了进来,我们的情商老师接待了他们。她带着很多玩具,笑盈盈地招呼小K一起来玩,小K的眼睛立刻亮了起来,但很快又变得暗淡,坐在原地不动。母亲一直盯着小K,有警惕,也有紧张。此时,小K的“咳咳咳”声更大了,而且也变得更频繁了。我请小K的母亲与我前往我的咨询室,让小K与情商老师单独待一会儿。小K的母亲边走边回头嘱咐他:“在这儿乖乖的啊!别乱动老师的东西!我一会儿就回来,你别乱跑!”

我们离开后,情商老师注意到小K的“咳咳咳”声小一些了,也没那么频繁了。过了一会儿,她问小K:“你看起来好像很想玩这些玩具,但我注意到你看到它们有点兴奋后又变得不那么想玩了,你愿意告诉我原因吗?”小K低下了头,过了一会儿才说:“我好像听到了妈妈对我的唠叨,比如‘这些玩具你在家都玩过了,别乱动老师的东西了’‘慢点啊,你看你总是那么不稳当’……”

在与小K母亲的咨询中,我可以感受到她一直处于较为严重的焦虑中——她眉头紧锁,语速比较快,所说的内容全与孩子有关,而且都是关于孩子的各种问题和毛病。她尤为担心孩子“咳咳咳”的毛病会加重,尤其是听了一些患儿父母的话后,她变得更加担心了,觉得孩子以后都好不了了,就会像那些严重的孩子一样,还会做出骂人、打人等奇怪的动作。说到这里,小K的母亲湿了眼眶。

以下为咨询实录。

心理咨询师(以下简称“咨”):我能感受到你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非常用心,但也经常感到焦虑,不知你是否感受到了这一点?

小K的母亲(以下简称“母”):(思考了一会儿,眉头皱得更紧了)孩子这样,我怎么能不焦虑呢?

咨:我非常理解你的心情。如果孩子没有出现抽动的症状,你也不会这么焦虑、这么担心。

母:(释然地点点头)是呀!我知道我爱唠叨,可是我控制不住呀!每当我看见孩子有做得不对的地方,我就想管,我就想说……

咨:是否在有些时候,你能忍住不说孩子?

母:(思考了一会儿,摇摇头)还真没有……我可能就是这样的性格——爱操心,有什么说什么,看到了就得说,没法憋在心里。

咨:接下来,我想和你讨论几个问题,好吗?

母:好的。

咨:第一个问题,当你看到小K光着脚在地板上跑时,你会怎么做?

母:(不假思索)我就直接告诉他,“别光脚,着凉了,哎呀,又该着凉了!”

咨:你会说几遍呢?

母:一直说到他听话穿上袜子和拖鞋为止(瞪着眼睛,指着前方的一片空地,仿佛小K就站在那里)。

咨:了解了,你会一直说、一直催促他。在这个过程中,你是什么心情呢?

母:心情?我没什么心情,就是看到他穿上袜子和拖鞋,我才放心。

咨:也就是说,如果小K没穿袜子,您就会不放心,是吗?

母:对,就是不放心,而且是非常不放心,嗯……这就是我那时的心情吧……

咨:小K光着脚在地板上跑,会让您感到不放心。除了这种行为,他还有什么行为会让你感到不放心呢?

母:这孩子太淘气,事事都让人不放心!从早上睁开眼睛,他就不让人省心,到处乱跑,我得追着他给他喂水,每天我都叮嘱他要喝水但是他从来都不听;到了晚上,他就一直玩,到了吃饭或睡觉的时间也不收拾;他还爱乱吃东西,不吃有营养的,专吃没营养的垃圾食品;他写作业时我也不放心,每天我都得帮他收拾书包,生怕他落下什么书本、文具……(暂停片刻,然后笑)韩医生,你说我怎么这么累啊?是孩子真那么不省心吗?好像也不是,他其实也不怎么顶嘴,和其他孩子相比他还算是乖的。可我就是不放心,觉得不叮嘱两句、不看着他按我说的做了,我就不放心……

咨:也就是说,孩子做的很多事情都会让你不放心,是这样吗?

母:(点头)在你问我这句话之前,我从来都没想过这个问题。尽管别人也这么说过我,但我从来都不这么觉得。刚才说着说着,我就突然意识到,我是怎么了?怎么总是不放心孩子呢?(轻轻地拍了拍额头)我究竟是怎么了呢?

咨:养育孩子是一项艰苦且充满很多未知的工作,的确会让父母尤其是母亲感到焦虑。

母:对,你说得对,我就是感到焦虑,小K总让我很焦虑。

咨:好的,接下来,我们将讨论第二个问题。如果0分代表一点都不焦虑,10分代表焦虑到极点了,我将在白板上为你列几件事情,请你根据自己对于这几件事情的焦虑程度来打分。

我在白板上列出了以下几件事情:

1.小K光着脚在地板上跑;

2.小K早上喝水;

3.小K收拾书包;

4.小K吃东西;

5.小K写作业;

小K的母亲思考片刻,在每个题目后面都打了10分,似乎每件事情在她看来都很重要,也可以说是充满危机。

咨:你确定你对每件事情都焦虑到了极点吗?

小K的母亲想了想,把收拾书包和写作业的焦虑的分值都降了一些,分别改为7分和8分,其他的仍然保持10分。

咨:我很好奇,为什么关于小K的这些事情,都令你感到不放心、焦虑、担心?

母:我也说不清楚为什么,只要看见小K,我就有一万个不放心的理由。

咨:凡是关于孩子的健康问题都会让你更焦虑吗?

母:是呀,我觉得孩子的健康最重要,我就怕他生病。不过,小K没怎么生过病,可能是我照顾得比较好吧。

咨:经过你的精心照料,孩子的身体还是比较健康的。

母:哎,韩医生,是不是我太焦虑了?小K喉咙里总发出“咳咳咳”的类似清嗓子的声音。之前也带他去看过医生,还吃过药,他的咽喉和气管都没问题,可就是总“咳咳咳”个没完,真愁人。以后会不会好不了了啊?听有的家长说,孩子到了青春期就好了,可是我还是不放心呀,总觉得他好不了了……

解析

在咨询过程中,小K的母亲不停地说,这种强烈的焦虑在整个咨询室中弥漫,就连坐在对面的我也一直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焦虑感。可想而知,他们在家里沟通时,母亲也会通过不停的唠叨,持续不断地把自己的焦虑传递给小K。而小K在这种氛围中,焦虑、烦躁等情绪被深深地压抑下去,因为无论他怎么说,母亲仍会一如既往地唠叨,他只能用“咳咳咳”的声音来表达些什么了。

小K的母亲一直觉得自己挺外向开朗的,但是自从孩子出生后就经常处在不安之中,即她所说的“不放心”的状态中。然而,在外向开朗的表象之下,隐藏着她容易焦虑不安的个性。在与小K母亲的深入咨询中,我了解到,虽然她平时看起来大大咧咧、爱说爱笑的,但是一遇到压力就会整夜失眠,最常见的就是在每次考试前,总觉得自己没复习好,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复习时脑子里也是嗡嗡的,脑海中还总会不停地蹦出很多无关的想法。

比较容易焦虑的小K的母亲如何才能缓解焦虑,不让孩子再接收那么多焦虑的信息呢?

不同的人在体验到同一种情绪时,会产生不同的行为表现。例如,在特别开心时,有的人会哈哈大笑,有的人则只会微微一笑。

同样,在体验到焦虑情绪时,不同的人也会产生不同的行为表现。例如,在面对不确定的事情的时候,有的人会焦急得坐不住、来回踱步,有的人则会像小K的母亲一样通过不停地唠叨、催促、确认以缓解内心的焦虑。在心理学中,人们将这种行为称作焦虑行为,如果频繁出现焦虑行为,就会反过来强化内心的焦虑感。因此,如果小K的母亲能够减少焦虑行为,她内心的焦虑感就能逐渐得到缓解。

关于减少焦虑行为的练习

我为小K的母亲安排了一个小练习,希望能借此减少她的焦虑行为,即减少唠叨行为。这个小练习听起来很容易、很简单,但是对于像小K的母亲这类比较容易非常焦虑且习惯于用焦虑行为缓解焦虑的人来说却是非常困难的。不过,只要坚持练习,就会慢慢改变心态。

我先让小K的母亲记录下她每天唠叨、催促孩子的频率最高的一至两件事。她想了想,说:“看孩子写作业是目前最让我操心的事情。”

我们针对那天发生在她和小K之间的事进行了初步评估,包括对小K的行为(尤其是让她感到不放心、操心的事情)、她为这件事情唠叨催促的次数、她的焦虑感程度(0~10分)这几项内容进行评估。表2-1是小K的母亲记录的内容。

表2-1 小K的母亲的记录

小K的母亲用这个表格记录了一天后,看着自己唠叨的次数,无奈地笑了起来,说:“原来我是这个样子呀!我要是孩子,我得多烦呀!”很快,她的焦虑再次袭来,问道:“要是我减少唠叨催促的次数,会不会越来越焦虑烦躁呀?我正是因为不放心才唠叨孩子那么多次,要是减少了次数,我会不会心里不踏实呢?”

我非常理解她的焦虑,于是我借助图2-1为她讲解了焦虑和焦虑行为之间的关系。唠叨就是她的焦虑行为,她的唠叨取决于小K是否能自觉、主动地去写作业:孩子越不立刻开始写作业,母亲就越焦虑;母亲越焦虑,就越唠叨;母亲越唠叨,小K就越无法开始写作业,因为他会对母亲的唠叨感到烦躁和焦虑……这样一来,小K和母亲的互动就陷入了无限循环之中。对此,小K的母亲可以试着去为这个无限循环按下暂停键。在刚按下暂停键时,小K的母亲的确会感到不适应,焦虑感也会增加,但是过一段时间后,焦虑感就会有所缓解。

图2-1 焦虑与焦虑行为之间的关系

之后的一个月,小K的母亲根据上述练习步骤,断断续续地做记录,她感觉自己改变了一些,焦虑感也的确像我所说的,从一开始的增加使她不安、心慌,到后来能渐渐适应暂停唠叨,再后来就是懒得催促、忘记催促了。小K一开始也不适应母亲的改变,还会问她为什么不催他写作业了,甚至说“你不催我写作业,我怕我永远都无法开始写作业”。听了孩子的话,母亲的心里五味杂陈,又感到非常难受。不过,过了一段时间,小K的母亲惊讶地发现,孩子有几次竟然能够自己玩着玩着就去主动写作业了。尽管有时候还比较拖延,但是这已经是一个很好的开始了。 UdXPzvy4Me6Da/fv/uxDzwrDJakyW2fKOHLdkSOPrtr83cLz0lX2/WvB1qkkvVs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