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言
做中国式的心灵捕手,守护青少年的美好青春

2020年春,人类经历了千年不遇的全球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与2003年非典型肺炎疫情的遭遇战不同,这场疫情变成了持久战,彻底改变了人类生活。随着疫情的迁延,人类的心理健康越来越成为凸显的问题和危机。

这些心理健康问题在儿童青少年中尤为突出,2021年的一系列研究数据也显示出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面临重大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关心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他强调:“孩子们成长得更好,是我们最大的心愿。”2017年,教育部研究制定了《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确定心理健康教育为五项德育内容之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国家在持续颁布了一系列有关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之后,2021年7月,教育部办公厅又印发了《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进一步提高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切实加强专业支撑和科学管理,着力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这些心理健康问题在儿童青少年中尤为突出,2021年的一系列研究数据也显示出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面临重大挑战。

调查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的精神健康面临严峻挑战,整体精神障碍的流行率为17.5%。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对立违抗障碍和重性抑郁障碍是儿童青少年中流行率最高的精神障碍。

其他调查数据还包括:

●国民心理健康调查(2021)显示,青少年抑郁的筛出率为24.6%;

●国家卫健委(2021)调查显示,青少年心理障碍的时点患病率为17.5%;

●南京脑科医院(2021)调查显示,全球青少年儿童的非自杀性自伤的发生率约为19.5%,我国中学生群体的发生率为27.4%;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在我国精神科就诊的患者中总发生率为6.8%(门诊)和6.5%(病房),其中13~17岁发生率最高(15.9%),18~22岁次之(13.6%),其他年龄段较少。

与当下的世界一样,心理学在我国也正在经历前所未有之大变局。作为西方舶来品的心理学,进入我国已有百余年的历史,从改革开放后重开心理学系开始,也经历了40多年。现在,我国在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伟大历史性发展目标中,党和国家第一次提出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任务。我从2018年开始,作为国家卫建委精神卫生与心理健康专家委员会的委员有幸参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试点工作,主要是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和云南省临沧市的试点工作,也参加了其他部分省市的督导工作。

这对我来说也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深入到全国各地去了解如何将心理学、心理健康送到基层,并服务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实现全民心理健康的目标。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总体建设要想蓬勃发展,需要大量人才参与基层心理服务。尤其是在广大中小学,与大量的需求相比,当下的心理健康服务可以说是杯水车薪,捉襟见肘。

那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在调研过程中,我想起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同样经历了缺医少药的情况。当时毛主席忧国忧民,关心人民疾苦,尤其是当时最广大的学生、农民的疾苦,他在阅读《三国志·张鲁传》时,注意到东汉末年军阀张鲁曾经在汉中实现了全民免费医疗。这样一个史实对毛主席深有启发,他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创造性的制度——中国特色的赤脚医生制度。

毛主席领导下的党和政府创立的这种医疗制度对广大人民的身体健康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生活在农民身边的赤脚医生24小时提供服务,且患者不需要挂号。那些不是特别严重的常见病在村里就能够得到及时的医治。解放初期,中国人和印度人的平均寿命差不多,都只有35岁。而在实施赤脚医生制度之后,中国人的平均寿命迅速和印度人拉开了差距,很快达到了65岁。也就是说,这样一个伟大的创举,大大提高了中国人的身体健康水平,延长了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可谓造福万民,也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高度赞誉。

由此,我深受启发:依照毛主席为人民服务的伟大思想,我们能否将舶来品心理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接入地气,为最广泛多数的儿童青少年服务呢?

如果能通过一本书和培训,帮助中小学教师掌握基本的心理知识,帮助儿童青少年疗愈心灵,促进师生关系改善,提升中小学教师的自我照顾意识,避免职业耗竭,不失为一桩三全其美的善事。

2021年,在长春教育学院段旭老师、长春市教育局贾丽宇老师的支持下,我们合力推动本书的编撰。2021年12月由我拟定大纲后,邀请大儒心理团队和长春市教育局诸多心理专家共同参与确认,按照不同章节分头撰写。编写人员中既有心理学方面的专家,又有在一线工作、最熟悉和了解学生情况的心理老师。本书最大的特色与挑战之一就在于如何选取简单易学、容易操作的知识,并尽量用简明、易读的语言阐释。目前,市面上已有很多探讨丰富多元的心理学知识和助人技巧的心理类图书,但鲜有足够通俗、明了,切中基层教师需求的内容。我希望本书可以减少心理学专业词汇,以真正做到在基层学校普及。

经过约大半年的紧凑工作后,我们终于集众人之火焰,撰写出了这本我们希望能为实践所参考的教材。这本书为基层中小学教师提供了心理助人服务所需的基本知识点及技巧,还有许多实践经验沉淀得来的归纳与意见。

学校心理咨询在我国仍在蓬勃发展,相关的伦理守则尚未形成。本书附录中提供了由我起草的《学校心理咨询伦理守则(草案)》,对学校心理工作可能会有些参考作用。何赛老师、牟惊雷老师对这项工作也做出了积极贡献,希望相关内容对各位读者也能有所帮助。

感谢所有在其中为之付出的专业人员,他们竭尽所能的努力,对本书的品质有着莫大的贡献。

探索最适合中国国情和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道路,将心理学知识更好地惠及青少年儿童,发展中国特色的心理学,做好儿童青少年的心灵捕手、幸福守门人,这本小册子是我们初步的尝试和努力,也是第一版。接下来,我们还需要在实践运用中反复修改、迭代,恳请各位领导、同行指正。

徐凯文
临床心理学博士,精神科医师
大儒心理创始人
2022年初春
于北大肖家河教师小区 /0FKccmL7CGF5LbD4hVVoPPyCFQIrI3CcpdEw0EHsOGA17gYvbiuOeEV7GwkTz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