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多举措促进出版高质量发展

·张宗芳·

一、概念:什么是出版高质量发展

出版具有文化和经济的双重属性、形态和价值,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过程更加注重意识形态和文化价值。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是质量提升的发展,而且必然以出版数量的变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为前提,因为满足人们日益旺盛的精神文化需求需要足够多的精神文化食粮,质优量多是高质量发展的终极追求。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义是高质量,只有维持出版质量的稳定,出版数量的扩张才有意义,才能带来出版质量的飞跃。出版社的高质量发展绝不是出版数量或出版质量单一发展的结果,必然基于出版质与量的良性互动 。出版业的高质量发展分为两个层面:从宏观层面讲,是出版整体业态的高质量发展,出版物的质量大幅提升,融合出版新技术日渐成熟,出版整体生态环境健康和谐,行政管理和市场机制协调管控,行业可持续发展、共享发展成果等 。从微观层面讲,主要指每一家出版单位得以高质量发展,这需要出版管理部门通过设计一套成熟的体系来评价和反馈,帮助“质次量多”“质次量少”“质优量少”的出版社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不断改进,让更多的出版社实现“质优量多”,从而推动出版业真正意义上的高质量发展。

二、举措:如何做到出版高质量发展

2020年11月3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这是继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之后,党中央首次明确建成文化强国的具体时间表。根据《建议》,到2035年,我国将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全面助力文化强国建设是出版业新时代新的使命,完成这个伟大的使命需要出版业高质量发展,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一)评价创新

创新是首要的发展理念,对实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起着重要的基础性和带动性作用。在出版社的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创新可以有很多方面,比如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组织创新、模式创新等。本文只从评价创新的角度提出促进出版单位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举措之一。

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是先行者、裁判员,出版管理部门要在《图书出版单位社会效益评价考核试行办法》之外,从更高的层面设计出版单位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高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高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成果性指标和成因性指标,成果性指标主要体现出版单位发展现状,成因性指标主要解释哪些因素成就出版单位发展的现在和未来。其中,成果性指标包含社会效益指标和经济效益指标,社会效益比重一般高于经济效益,具体的指标的权重、评估标准和评估结果都需要相关部门组织专门的人员设计和完善。同时,新闻出版发展日新月异,出版高质量发展的评估体系需要定期增加新指标,以反映出版业最新的发展动态和趋势,更全面地评估我国出版产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在高质量评估体系落地实施的时候要不断修正,比如一些出版单位在某些特色领域出版有竞争力,但在主题出版或“走出去”领域相对薄弱,设计考核指标的时候需要增加一些个性化的指标,更好地反映出不同出版社实现社会效益的特色途径。除此之外,要持续完善高质量发展评价的奖惩机制,以便实现更有效的外部激励效应。出版质量是图书出版单位必须坚守的底线,针对出现政治导向严重错误、影响恶劣的出版物,行使社会效益考核“一票否决”权,相应的出版单位要受到顶格处罚。在正向激励上,对高质量发展的优秀出版单位,政策奖励力度、扶持力度、资助力度需要进一步确认并落到实处。

(二)质量协调

协调是出版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动力,对于高质量发展而言,要做好发展中的质与量的协调。

认真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所揭示的质量互变规律,容易发现,在质量与数量不协调的发展模式下,出版社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时,迫于经济压力,很容易陷入“数量激增→质量劣化→效益下降→数量再激增→质量再劣化”的恶性循环,最终失去竞争力。在高质量发展要求下,出版社要跳出这样的循环,必须经历“质的稳定→量的积累→质的飞跃→量的再积累→质的再飞跃”,亦即“先由好到多,再由多到更好”的良性循环

1.质的稳定

出版的质的核心是选题的质,一流的编辑队伍、优秀的作者团队、严格的选题论证、高质量的编辑加工、多媒体融合的宣传营销共同打造的优质选题才是出版社的立社之本。高质量发展的出版社的选题必须优质且稳定。

2.量的积累

如果普通质量的选题形成的一般的出版规模相当于出版界平原的话,那稳定、优质的选题形成的较大的出版规模就相当于出版界的高原。出版高质量发展的过程就是出版社铸就越来越多出版高原的过程。

3.质的飞跃

在出版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通过高质量评价体系的不断评估和反馈,出版业的发展得到质的飞跃,出版高原上会挺立起更多的出版高峰,为建设文化强国做出更大的贡献。

4.量的再积累和质的再飞跃

不断重复量变和质变的发展过程,出版业的发展循环得到量的再积累和质的再飞跃,实现“先由好到多,再由多到更好”的良性循环,最终助力我国在2035年达成建设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

(三)绿色出版

绿色是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2010年时任山西出版集团总经理齐峰提出的“绿色出版”概念,现已被国内出版界所认可,齐峰认为,应从“绿色内容”、“绿色材料”和“绿色产业系”三方面着手建立“绿色出版” 。笔者认为应该增加一个方面,就是绿色出版理念,而且应当放在首位,因为出版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绿色出版理念的贯彻和实施。

1.绿色出版理念

齐峰给绿色出版的定义,即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立足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健康文明型、节约环保型编辑出版理念。绿色出版理念的传播至关重要。首先,要完善绿色出版法规建设,使绿色出版受到法律法规的保障。其次,要将绿色出版理念贯穿于出版专业学生使用的教材、出版专业资格考试教材和出版专业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内容,将出版内容的绿色化纳入编辑职业道德范畴进行规范与要求,将绿色出版纳入出版单位社会效益考核的内容。

2.绿色出版内容

作者是出版的核心资源,出版社要通过符合读者需求的选题策划找到高质量的作者,引导作者自觉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将每一个选题做成精品,既要为作者做好服务,更要为读者负责。倡导选题创新,杜绝跟风平庸、粗制滥造、格调不高以及低水平的重复出版;提升图书质量,延长图书生命周期,这是绿色出版的本质含义。出版社和作者是绿色出版的重要执行者,出版管理部门在对出版社的高质量评价中,要加大对精品选题、原创类选题的考核,对于作者一稿多版本出版也应该有所限制。如果将硕士博士论文的查重办法通过制度和技术延伸到图书出版领域的话,对每一本新书都要进行内容查重,重复内容超过一定比例的图书不能出版,这样能倒逼出版社和作者大幅提升图书的质量,真正做到出版内容的绿色化。

3.绿色出版材料

出版业对纸张资源的消耗巨大,且印刷过程中使用的原料、图书包装以及物流都会造成环境污染,这种环境污染通过改进生产工艺和选用更先进的耗材就能大幅减少,比如,出版行业强制要求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森林友好型纸张。而2018年末,出版物库存数量达69.06亿份,库存金额达1375.40亿元,如此巨大的库存积压造成的环境污染更加触目惊心。从出版监管部门到出版单位都应当提升出版人才素质,加强业务培训,通过提升图书选题质量和做好印数管理等来进行绿色出版。

4.绿色出版产业系

绿色出版产业系是指出版产业链上各个环节,除了出版业,还包括造纸业、印刷业、图书销售行业,都自觉推行绿色出版,最终带动整个出版产业链的绿色化,实现出版强国,走向文化强国。未来的绿色出版将会通过高新科学技术使绿色元素深入到出版产业链各个环节,例如3D打印技术、5G+融合出版和智能出版都将是绿色出版新的发展趋势

(四)开放互鉴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华文明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形成的开放体系”,“未来之中国,必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以更有活力的文明成就贡献世界”。

开放是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动力,开放的目的是让中国文化高质量“走出去”,与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实现交流互鉴。“十三五”期间,中国外文局对外出口中国出版物1950万册,输出版权3479项,一批当代中国作家创作的优秀文学作品在海外呈热销态势。这些都表明,中国图书的国际传播力、竞争力、影响力和认可度不断提升。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中国对外出版的规模、质量、影响等与出版强国还有不小差距。

出版业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主动宣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动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故事,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出版社在规划设计、谋篇布局、内容组织、宣传推广方面要不断加强,努力把重大选题打造成鲜活的中国故事,把重大主题出版物打造成生动精彩、耳熟能详的故事载体,寓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于其中,让中外读者想看爱看、看有所思、看有所得,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五)人人共享

共享是出版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的,应当秉行共享理念,推动出版资源、出版技术等共性需求实现出版业内共享,促进出版物为读者共享、人人共享。

1.出版新技术业内共享

在当下和未来,大数据、云计算、5G、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区块链等数字科技在出版领域的应用日趋广泛,出版与科技的融合日益加深。这些新技术不是依靠哪一家出版社就能深入开发、掌握并运用的,需要出版单位联合科技单位共同推进使用、共同进行改革,从而推动出版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2.出版成果与读者共享

出版工作始终坚持以读者为中心,坚持以社会效益为先,积极打造全面反映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系统展现中华文明丰硕成就、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传世精品,以此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人人得以分享是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的。

三、展望:出版高质量发展的2035年展望

展望2035年,出版单位要不忘文化初心、坚守事业恒心、保持独具匠心、奉献品质良心,为时代而书、为梦想而书,承担起助力建设文化强国的伟大使命。在新的发展理念下,出版业的人才素质不断提高,从而推动评价创新、质量协调、绿色出版、开放互鉴、人人共享的高质量发展,不断落实“十四五”、“十五五”和“十六五”的发展规划。到2035年,我国将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在文化强国建设方面,将圆满完成文化建设的部署,深受读者喜闻乐见的出版物高原连绵不绝,“既让当代人感到满意,又能够流传后世的伟大作品”、“能够凝练地反映这个伟大的时代,集艺术性、思想性于一身”的出版高峰层出不穷,人民在精神层面的追求得到最大满足。 lpzSTtGA+Zske9wKPAQ6N4swx6R/Uv0i4fmIUwZRPm52ZNE50sDf6tjH4TluuBI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