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后疫情时代国际出版合作平台建设与中国声音传播

·刘梦佳·

目前,虽然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肆虐,国际出版交流受到很大影响,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仍然克服种种困难,稳步推进国际出版交流工作,探寻国际出版合作新路径。

一、直面新变化、应对新挑战

新冠肺炎疫情自2020年初暴发以来,已在世界范围内传播近两年,对各行各业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出版业也受到了疫情的强烈冲击。

1.出版业面临的新变化、新挑战

为控制新冠肺炎疫情的传播,各国政府均开始限制线下实体零售产业规模,这使线下书店的经营面临空前挑战,纸质图书销量锐减;疫情使原料、人力等成本上涨,小型书商和出版商不得已进行裁员甚至倒闭;疫情暴发以来,国际主流媒体上出现了一些关于中国的不和谐声音,这给中国出版“走出去”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受疫情影响,境外国际书展陆续取消、延期或转为线上举办,各种形式的国际出版交流活动大幅缩减,我们缺少了在国际舞台展示自己产品并与海外合作方进行面对面交流和洽谈的机会;加之国外疫情严重,人大社位于印度、突尼斯、吉尔吉斯斯坦、黎巴嫩、埃及等国的合作伙伴相继有员工染病、隔离入院,这严重影响了图书翻译出版进度。

2.人大社如何应对新变化、新挑战

为适应疫情带来的新变化、新挑战,人大社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保证国际出版工作的稳步推进:

首先,我们通过视频会议、邮件、微信、电话等多种形式与国外出版社之间保持紧密的沟通与交流。一方面,积极回复国外出版社对我国出版工作的关切,同时向对方在疫情期间的工作情况表示关切;另一方面,有条不紊地推进合作项目,对选题、签约、翻译、编辑、排版等流程进行实时配合,努力将防疫控疫的中国声音、中国方案、中国经验更快更好地向世界传播。

其次,采用线上参展的形式继续保持国际出版活动的联动和参与。我们先后参加了2020年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2020年德黑兰国际书展、2021年印度尼西亚国际书展、2021年第30届阿布扎比国际书展、2021年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等具有影响力的国际书展,通过以上平台组织线上图书信息展示、新书发布会、版权签约仪式等活动,抓住一切机会将近两年出版的重点主题图书、抗疫图书、学术著作等精品图书推荐给我们的合作伙伴,不断扩大中国图书在海外的影响力。

最后,疫情期间相互支持,增进友谊。自国际疫情不断升级以来,我们向国外合作伙伴施以援手,捐助抗疫物资,向圣智学习出版公司、麦格劳希尔出版公司等“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出版合作体成员单位捐赠口罩1万余只。我们对国际合作伙伴的关心也让他们增加了对我们的认可,更通过与我们的交流增加了他们对中国抗疫经验的了解。我们的合作伙伴也不断在国际上为中国抗疫发声,如:委内瑞拉中央大学中国问题研究中心在该机构官网上连载中国抗疫最新进展和宝贵经验;委内瑞拉安第斯大学季刊《中国笔记》连续数期刊载拉美学者声援中国抗疫的报道;阿根廷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主办的《马克思思想》期刊2021年五月专刊发表中国抗击新冠病毒的系列评论文章;等等。

二、依托海外分支机构,推动学术出版交流

多年来,人大出版社致力于搭建国际文化交流平台,以高端学术著作国际出版为特色,极大推动了中外学术文化交流。截至2022年3月,人大出版社向海外输出版权3000余种,累计输出40多个语种的图书版权,与世界上40多个国家的百余家出版机构和其他合作伙伴建立了业务关系。

1.如何建立海外分支机构

建立海外分支机构,是实现出版物本土化、建立品牌影响力长效机制的重要途径之一。人大社在以色列、罗马尼亚、蒙古国和意大利建立了海外分支机构。海外分支机构的设置也根据合作方式的不同分为三类:一是直接设立分社,如设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以色列分社等。二是在出版实力较强的国家,采取与目标国出版机构共建图书出版中心的方式开展本土化合作,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与罗马尼亚共建中国—罗马尼亚学术出版合作中心、与蒙古国共建中国主题图书翻译出版中心等。三是开设与其他文化、学术项目相融合的出版平台,如在世界各国大学和图书馆设立中国馆项目等。

海外分支机构的建立,可以借助与国内政府、私立文化交流出版单位和高校建立了良好长期合作关系的当地出版社的现有资源,它们拥有稳定的学者资源,可以为不同作品选择合适的译者。出版社的专业审校团队可以严格把控译稿质量,保证译文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能够满足当地图书市场的需要。此外,图书甫一上市,便能通过出版社遍布全球的发行渠道以及合作伙伴迅速进入图书市场,并通过出版社专业化营销团队打造的合适的营销方案对图书进行宣传和发售。

2.人大社海外分支机构概况

目前人大社的海外分支机构包括以色列分社、中国—罗马尼亚学术出版合作中心、蒙古国中国主题图书翻译出版中心和意大利中国馆。

以色列分社于2016年1月12日在特拉维夫大学揭牌成立,自成立以来,分社已出版《大国的责任》《中国佛教文化》《人民币读本》《互联网金融——逻辑与结构》希伯来文版等图书二十种。

中国-罗马尼亚学术出版合作中心于2016年5月、8月在布加勒斯特和北京挂牌成立,是第一家中罗互建出版合作平台。中心的设立成功地搭建起中罗两国版权交流的平台,大力推动了中罗双方的合作与发展,为中国图书“走出去”增添了新的路径。在学术出版合作中心的框架下,已有《大国的责任》《中国经济发展的轨迹》《礼乐文明与中国文化精神》等九种图书在罗马尼亚出版发行。

2016年10月1日,中国-蒙古国文化合作启动仪式在乌兰巴托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社长李永强率团参加启动仪式,并与蒙方共同设立了中国主题图书翻译出版中心。该中心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同志访问蒙古国期间的重要文化合作项目之一。目前已有《一带一路:机遇与挑战》《寻求突破的中国经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蒙古文版等十余种图书在蒙古国中国主题图书翻译出版中心的推动下顺利出版。

2018年6月15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社长李永强与意大利路易斯大学总务长乔凡尼·罗·斯托勒托签署了合办中国馆的合作备忘录。在意大利中国馆项目框架下,2018年5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还与意大利atmosphere libri出版社合作出版了《劳马短篇小说选》意大利文版。随后,双方又签署了两部何家弘短篇小说《人生怪圈》《人生狭路》意大利文版的合作出版协议。

三、服务“双一流”建设,赋能中外校际合作新内涵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作为中国人民大学的附属出版社,服务于中国人民大学“双一流”建设,将进一步把中国人民大学的学者和学术著作推向国际。

1.继续服务中国人民大学“双一流”建设

近年来,中国人民大学始终将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双一流”建设作为学校工作的最重要任务,围绕重大项目设计、标志性成果产出和学科国际性提升等,不断提高学科实力和影响力,形成了一大批优秀的学术成果。未来,中国人民大学将更多地围绕有关中国理论、中国道路、中国经验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继续在国际人文交流上深耕细作,进一步扩大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世界影响力。中国人民大学学者的优秀学术成果为人大社版权输出提供了充足的资源,人大社将继续积极借助国际书展和国际学术论坛,协助中国人民大学科研处,促进学校领导和相关部门、专家学者参加国际文化和学术交流,增进校际合作,加大对人大学者学术著作的翻译支持力度,提升中国学术的话语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中国人民大学在国际学术界、出版界的影响力。

2.为中外校际合作附加新内涵

人大社多次依托中国人民大学与各国大学现有的合作资源,随同校领导出访、协办活动,利用一切机会维护并拓展与各国出版机构和智库的合作关系。

2019年3月29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社长李永强与意大利路易斯大学校董事会常务副主席塞拉·路易吉签署了“一带一路”学术出版联盟合作协议。这代表意大利路易斯大学正式成为“一带一路”学术出版联盟成员。

2020年1月12日—19日,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率团出访韩国、日本,人大社副总编辑徐莉一同出访。在此期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韩国耕智出版社、韩国民和协共同主办了《全球治理的中国担当》韩文版图书座谈会,民和协代表常任议长金弘杰等在座谈会上发言,高度评价《全球治理的中国担当》一书。靳诺一行还会见了日本树立出版社社长向安全,以及日本规模最大的出版社——日经BP社的经营媒体局长伊藤畅人,就学术作品与书籍出版和翻译等话题与其进行探讨。

通过对校领导出访活动的深度参与,人大社不断扩大中国图书在海外学界的影响力,打造主题图书、学术著作人大社品牌,为中国出版“走出去”探路、拓路。

四、以出版合作体建设为基础,不断深化互联互通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一带一路”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1.合作体的建立

2017年8月,在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署、教育部的支持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发起成立了“一带一路”学术出版联盟。2019年3月,该联盟更名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出版合作体,成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版合作的国家级平台。

目前,合作体是中宣部唯一批准的以“一带一路”冠名的出版合作组织,相关单位对合作体的发展和活动都给予很高的评价与期待。中宣部在相关文件中要求:合作体要召开国际论坛,推广中国出版和中国学术、中国文化;发展成员单位,遍布“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配合培训中心进行书展招展和开办培训课程;等等。有关“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出版合作体的活动也成为海外书展中国主宾国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2.合作体的成果

在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署、教育部的指导与支持下,合作体牵头举办了一系列国际版权交流活动。2017年8月24日,“一带一路”学术出版联盟成立大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2018年8月23日下午,新时代“一带一路”学术出版高峰论坛隆重举行,来自中国、波兰、尼泊尔、印度、古巴、新加坡、英国、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家的联盟代表做了主旨发言。2019年4月23日,“‘一带一路’与民心相通”论坛在伊朗首都德黑兰成功举办。2021年4月22日—23日,中国人民大学与意大利帕多瓦大学在敦煌举办首届知识“一带一路”论坛。合作体协办此次论坛的分论坛——“一带一路”高等教育合作国际文化交流研讨会,并举办“一带一路”主题书展。本次“一带一路”主题书展展示了近200种高端学术著作,这些学术著作均由合作体平台实现国际翻译出版,涉及40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种,受到与会专家学者的赞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李永强社长以《“一带一路”学术出版联盟》为题,向与会嘉宾介绍了人大社“走出去”工作成果,分享了合作体从发起成立到发展壮大的历程和所取得的成绩,展望了合作体未来的发展规划。2021年9月24日,“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出版合作体高峰论坛隆重举行。

通过平时工作与定期举办活动,合作体成员单位之间保持了密切、良好的合作关系。合作体成立以来,成员的国际版权交易量明显增加,成员之间中国内容图书合作出版活动十分活跃。合作体成员把一大批中国内容图书翻译成不同文字在世界各国出版发行,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1年8月底,中国内容图书签约数量逾5000种。

五、实施国际人才培养计划,形成传播长效机制

通过几十年的积累,人大社已聚集了一批国外出版人、汉学家、译者、学者、营销资源,遍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在人大社的协助下,我们的合作伙伴也收获了诸多奖项,如:哈萨克斯坦欧亚-阿斯塔纳出版社社长阿达依·赛肯和尼泊尔当代出版社社长凯兰·高塔姆多年来积极推动中外文化交流,特别是对于中国图书“走出去”做出了不懈努力和突出贡献,因而分别获得第十三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和青年成就奖;以色列拉维出版公司皮埃尔·赫泽尔·拉维先生荣获第十四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等等。

1.组织专项培训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曾多次成功承办国际版权贸易培训班,进一步提高国内出版企业国际版权贸易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能,以有效发挥版权贸易人员在新闻出版“走出去”工作中的作用。培训内容切合时政,从政策法规到实战经验等全方位授课,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与借鉴意义。人大社作为中国图书海外出版的排头兵,将借助各大线上平台活动、展会、国际会议等机会,组织针对各国出版、翻译、发行、营销人才的定期专项培训,内容围绕中国出版业现状、市场、出版方面法规等领域,每年举办,形成系列,不断提升培训的海外影响力。

2.促进编辑交流

针对自身产品的版权输出,我们定期组织外方编辑与国内编辑之间的交流座谈会,从选题开始,针对各国读者需求策划内容,出版更有针对性的出版物,提高时效、降低成本。同时,借助“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出版合作体这一平台,为国外合作伙伴提供更多与国内出版社交流的机会,增进彼此间的了解,推动各方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合作伙伴,促进中国图书更高效地“走出去”。

3.深化现有合作

今后,人大社将在创新人才培养、凝聚海外专家力量方面进一步发挥作用,建立一支传播中华文化的“斯诺”军团,着力培养一批了解中国、喜爱中国、认同中国,愿意为“一带一路”建设贡献力量的出版家、翻译家、作家、学者、媒体人,在相关部门支持下设立中国出版的“福特基金”,为中华文化在世界各国的本土化传播提供有力保障。未来,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出版合作体框架下,中外出版界、学术界、教育界将在内容、平台、渠道、人才等多领域进一步深化合作,为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营造中国发展的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做出更多的努力和更大的贡献。

通过搭建国际出版平台,人大出版社将继续打造国家出版名片,努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不断增强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软实力。 ctVvetUxMhZyeGHl4qfF1krzoZvSM26ELACmdF1+h3ZCTN3HBuELiRLZrIAQEUm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