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浅谈后疫情时代国际出版合作新路径

·高 雅·

由于我国及时有效地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当前,疫情阴霾逐渐从人们工作生活中散去。但疫情带来的变化还在持续影响着社会方方面面,各行各业都在思考和探寻后疫情时代的生存发展之道,出版人也应以变应变、顺势而为。接下来,本文将从五个方面介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以下简称“人大社”)后疫情时代的国际出版合作新路径。

一、后疫情时代国际出版合作的新变化、新机遇和新领域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根据相关疫情防控要求,包括我国在内的大部分国家的出版机构均不得不居家办公。这导致出版生产与销售全面下滑,国际沟通不畅,图书展会、交流互访计划取消,人员、资金、渠道都面临一系列困难

面对困难,出版机构要充分评估因疫情而导致的错综复杂的市场变局,改变原有的工作方式,通过线上办公、网络营销、云书展、视频会议等多种方式,将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国际出版合作在后疫情时代如何实现逆势突围,值得思考和探讨。

1.后疫情时代国际出版合作的新变化

疫情对国际出版合作造成的最大影响莫过于线下国际书展和互访活动的取消。为了应对这一变化,大到国家层面,小到各个出版企业,都加速开展了线上业务。2020年,人大社举办了4场线上新书发布会,分别是与泰勒·弗朗西斯出版集团共同举办的《中国信息资源产业发展与政策》等五种英文版图书新书发布会,与黎巴嫩数字未来出版社和德国欧弗洛斯出版社共同举办的《中国经济发展的轨迹》等图书阿拉伯文、法文、德文版新书发布会暨图书版权签约仪式,与圣智集团Gale公司共同举办的《习近平新时代党的建设思想研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英文版新书发布会,以及与波兰马尔沙维克出版集团共同举办的《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和《中国经济双重转型之路》波兰文版图书新书发布会。

会议上,人大社与外方合作伙伴共同展示了最新的合作成果,回顾了合作情况并探讨了对未来创新合作方式的构想。虽然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但在“走出去”工作方面,人大社同海外合作伙伴并肩抗疫,相互援助和关心,沟通顺畅,继续积极推进合作和发展。

2021年,我国疫情形势好转,第28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如期举行。但由于海外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国外合作伙伴依然无法到现场参加。鉴于此,人大社邀请各合作伙伴提前录制了视频,介绍该社情况和双方的合作情况。录制好的视频在书展现场轮流播放,前来展台参观的读者和国内其他出版社的伙伴都感兴趣地驻足观看,达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除北京书展外,人大社还积极参与了中图公司组织参加的线上伦敦书展和法兰克福书展,上传了多部重点图书的相关介绍。

2.后疫情时代国际出版合作的新机遇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我国在快速控制住国内疫情的情况下,积极参与国际抗疫合作,组织医学专家等援助团队奔赴海外,援助当地的抗疫救援工作,同时向国际社会无私捐赠中国疫苗,以实际行动展现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这与一些西方大国无力抗击疫情,导致疫情迅速扩散的现象形成了极大反差。抗疫过程中“中国速度”、“中国力量”和“大国责任”的彰显,进一步提升了海外社会对中国国情的关注度以及对“中国故事”的兴趣点

我国出版人敏锐地发现了这一契机,积极推出一大批优秀抗疫图书,通过分享我国抗疫经验,讲述我国抗疫故事,助力“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疫情防控,夯实出版合作的基础。

2020年国内疫情暴发之初,“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出版合作体国际成员单位对中国政府和人民的抗疫行动给予声援。合作体成员单位真诚的关切与祝福受到央视、《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学习强国等媒体的广泛关注。《新闻联播》播出了出版合作体成员波兰马尔沙维克出版社总裁阿达姆·马尔沙维克、印度皇家柯林斯出版社董事长莫罕·卡尔诗高度评价中国抗疫举措的采访。

国内疫情形势好转后,在国外疫情加剧之时,人大社积极为合作伙伴提供口罩等抗疫物资。这种守望相助的精神,获得合作伙伴的一致好评,也进一步加深了彼此的友谊,为今后的出版合作奠定了更加牢固的基础。

人大社的合作伙伴埃及智慧宫出版社和印度皇家柯林斯出版社,还策划了“中国抗击新冠病毒经验”丛书阿拉伯文版、英文版和印地文版,向世界介绍中国抗疫成果和经验。

3.后疫情时代国际出版合作的新领域

疫情加速了融合出版的趋势,很多出版交流工作由线下转移至线上。人大社紧跟时代发展趋势,着力探索建立中国学术出版平台,研发出集电子图书、类目数据库和多终端应用于一体的中国学术出版服务平台,为世界各国人民了解中国增加窗口。

人大社积极推进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相结合,已经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数字产品研发服务体系,数字出版工作在媒体融合的趋势下获得长足发展。人大社旗下的北京人大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经过几年的发展已初具规模,公司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技术企业。

在国际出版方面,人大社推出“一带一路”中国图书国际版权交易平台,并计划将其建设成为国际化、专业化、科学化的平台,中国图书对外推广、版权代理、版权交易和实物销售的平台,以及“一带一路”周边国家学术出版人才培训的平台。人大社计划通过整合中国优秀图书和多媒体资源,为中国图书和中国出版社的国际推广、国际出版和国际销售提供交通中外、互通互鉴的平台和渠道,为国外学术机构、研究者和智库提供最全、最新、最有价值的中国学研究成果和出版资源,为用户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和培训服务。

二、搭建出版交流合作平台,培育合作新增长点

国际出版合作交流是对外文化交流、民间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出版业要充分发挥在塑造信仰、价值认同、文化认同方面的功能和优势,奠定民心相通的基础

1.深耕版权输出,积累“走出去”资源

人大社从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了版权输出业务,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在版权输出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最能体现中国图书与出版“走出去”成绩的“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中,人大社连续十余年在单体出版社综合排名里取得前两名的好成绩,是当之无愧的排头兵;同时,人大社连续七届入选由财政部、商务部、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联合评选的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截至2022年3月,人大出版社向海外输出版权近3000种,与世界上40多个国家的近百家出版机构及其他合作伙伴建立了业务关系。同时,人大社还不断探索中国学术图书国际出版的多样化形式。2016年1月,成立以色列分社,这是中国出版机构首次在以设立分支机构。2016年5月,合作成立中国-罗马尼亚学术出版合作中心,中心是第一家中罗互建出版合作平台。2016年10月,与蒙古国立师范大学共同设立了中国主题图书翻译出版中心,中心是中蒙新闻出版交流的唯一官方平台和重要文化窗口。

2.搭建国际合作平台,促进广泛国际交流

基于丰富的版权资源与合作伙伴关系,人大社在搭建出版交流合作平台方面加大探索力度。

2017年8月,在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署、教育部的支持下,人大社发起成立了“一带一路”学术出版联盟。2019年3月,在中宣部的指导下,联盟更名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出版合作体(以下简称“合作体”),并列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成果清单,合作体成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版合作的国家级平台。截至2022年3月,合作体共有来自56个国家和地区的319家成员单位,其中中国成员单位56家(含中国香港成员单位1家),其他国家成员单位263家,几乎涵盖了“一带一路”沿线所有国家,覆盖了五大洲各大区域,成员结构涵盖出版商、学术机构和专业团体,出版类别涉及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的众多学科。

合作体已经发展成为国外单位参加最广泛、业务开展最深入的民间国际性组织,也是中宣部外宣支持的重点对象。2018年8月,联盟召开了“一带一路”学术出版联盟高峰论坛,进一步扩大了会员规模,举办了有影响力的文化交流活动,为“一带一路”建设贡献力量。2019年,联盟更名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出版合作体,其活动被纳入第二届国家“一带一路”峰会的成果。2019年4月23日,由“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出版合作体、中国人民大学、伊朗政治与国际问题研究院(IPIS)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与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共同承办的“‘一带一路’与民心相通”论坛在伊朗首都德黑兰成功举办。此次论坛是第32届德黑兰国际书展中国主宾国重大活动之一。2021年9月,合作体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了以“文明互鉴、合作共赢”为主题的高峰论坛。

合作体在国外成员单位中大力宣传新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伟大成就,树立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吸引了众多国外出版机构翻译出版中国主题图书。这些中国主题图书的出版在“一带一路”国家文化交流活动中发挥了促进学术互鉴和民心相通的重要作用,得到了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三、以中外校际合作为纽带,赋能出版合作新内涵

相较于其他类型出版社,大学出版社依托所属大学的学术资源,可以第一时间获得所属大学及其他高校的学术前沿成果,更便于获得学科领域顶尖的作者、译者资源。大学出版社应充分发掘利用自身优势,立足当下,着眼长远,以较为灵活的合作模式拓展合作边界,不断提高社会效益和国际影响力

1.依托高校校际交流,创建出版合作新模式

人大社依托中国人民大学,利用中国人民大学与海外高校的校际合作,与当地高校建立出版合作关系,扩大海外影响力。

2017年4月,人大社代表团陪同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出访土耳其,参加中国人民大学与土耳其加齐大学共建的中国馆揭牌仪式。该馆是在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支持下世界上首个中外大学合作共建的中国馆项目。

人大社积极参与了土耳其中国馆的筹备工作,并为土耳其中国馆捐赠了大量中国主题图书。中国馆揭牌仪式后,靳诺书记陪同刘延东副总理视察了中国馆。当看到由人大社出版的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程天权撰写的《中国之路》、金灿荣撰写的《大国的责任》和《中国的抉择》,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词”等英文版图书时,刘延东副总理指出: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代表的高校在中外人文交流机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加齐大学中国馆是一个延续性的中土学术和文化交流的平台,双方要有来有往、来来往往,把中国馆工作做好。

人大社与土耳其的合作伙伴在中国馆举办了中国图书土耳其文版译著读书沙龙活动,深受加齐大学师生的欢迎。土耳其新生出版社社长吉姆·克齐泽推荐了铁凝的《永远有多久》和库尔班江·赛买提的《我从新疆来》。土耳其新人类出版社出版人西塞·伊特讲述了胡鞍钢《中国集体领导体制》和任晓驷《中国梦,谁的梦?》的翻译和出版背后的故事。来自加齐大学翻译学院的师生对照几本书的中文版和土耳其文版,交流学习将中文翻译为土耳其文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乘胜追击,扩大合作范围

有了第一次成功的合作经验,2018年,意大利首个中国馆在意大利路易斯大学正式成立。这是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支持下,继土耳其中国馆之后,世界上第二个中外大学合办的中国馆项目,也是中意文化教育合作的重要成果之一。人大社与路易斯大学签署了合办中国馆的合作备忘录。

与海外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将为当地人民特别是青年学生打开一个认识中国、了解中国的窗口,为当前日益频繁、深入的中外人文交流搭建一个长效、有影响力的平台,从而进一步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术交流、人员交流和出版交流活动。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讲过,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更加速了这种变化。国际出版合作面临机遇和挑战并存的现状,出版企业应顺应形势,化危为机,创新国际出版交流模式,从而讲好中国发展故事,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

参考文献

[1]魏玉山.新闻出版高端智库建设恰逢其时[J].出版参考,2011(8).

[2]熊晨晨.论后疫情时代出版人的使命担当和应对策略[J].传媒论坛,2021,4(20).

[3]张志成.本土人才国际化与国际人才本土化:谈出版走出去与出版人才培养[J].中国出版,2013(4).

[4]甄云霞,王珺.后疫情时代的“一带一路”国际出版合作[J].出版发行研究,2021(3). s+zHXz6muEnoP7g+i02xXV/m+MiV7XwxAKTZgdMTDcZRGv40CbSbUC0k2l/yNWv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