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关于版权交流平台建设的思考

·姜 茜·

随着我国进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在此背景下,文化产业作为国家发展的软实力,国家产业结构升级调整中的高端产业,近些年在国家利好政策的引导下,也取得了长足和重大的发展。

文化产业的繁荣向上,既展示了其广阔的发展前景,也同时意味着文化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尤其是传统文化产业形态,更亟须在互联网环境之下寻求商业模式的创新与转型。有鉴于此,国家相继出台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等政策文件,以期进一步加快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步伐,促进文化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一、搭建版权交流平台的意义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指出:“当今世界,随着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知识产权日益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支撑和掌握发展主动权的关键。”版权作为知识产权战略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支撑着文学艺术、新闻出版等各类庞大的产业群,在推动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中扮演着基础资源的重要角色。版权贸易作为版权资源流通的重要环节,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推动智力成果使用、复制和传播的有效途径,构成了版权产业及整个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强大支撑。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版权制度建立,市场主体对版权保护对经济的贡献的认识不断提高,大力发展版权产业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和市场主体的基本共识,版权产业对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影响力不断增强。中国文化产业版权保护意识和版权贸易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同时期相较而言,欧美等国的版权产业已较为成熟,向其他国家出售图书、影视版权以及购买其他国家优秀文化产品的版权已是这些国家间进行文化贸易最主要的交易手段。在中国文化亟待“走出去”,让自身的优秀影视图书产品走向世界的要求下,版权交易平台是一座经济、信息沟通的桥梁。

1.服务中国文化“走出去”国际战略布局

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步伐日益加快,中国出版业“走出去”的工作也面临更大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已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主题内容的出版物走向海外,向世界说明中国、介绍中国;另一方面,在向海外宣传和推广这些图书时,中国出版人越来越认识到,国内出版机构只有建立与外国出版社的合作机制,走本土化的道路,才能深入到当地的读者、图书市场和营销渠道中,才有可能把中国内容的“走出去”进一步做到实处,对当地读者产生长远和深入的影响。

中央领导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要积极创新文化“走出去”的方法手段,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使中华文化不但能“走出去”,而且能“走进去”。要积极推进本土化传播,用本土化的方式展现中国价值的内核,尽可能减少“文化折扣”现象。其核心就是在当地通过本土的语言和方式,把我们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所形成的独特内容完整、正确地传播,引导世界全面客观地认识和了解当代中国。

利用本土化出版机构的销售渠道和市场推广方式,可以在本土公众中得到较多的认同和欢迎,进而提高企业认可度和知名度,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通过公众认可的产品,可以更好地讲述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释疑解惑,塑造良好国家形象和民族形象,加强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这对于增强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具有重要而长远的战略意义。

2.符合版权贸易的国际化发展趋势

保护版权和发展以版权贸易为核心的文化产业经济是全球出版产业发展的大势所趋,这在国际图书出版业中更为明显。数字化打破了传统的专业分工和行业分工,图书出版呈现多媒体融合、多渠道发展的态势,传统出版物也正在不断向数字化方向发展。内容的传播已不仅依靠传统的媒体传播形式,基于互联网进行数字内容传播的形式逐渐成为主流之一。

数字技术发展为中国图书的国际出版提供了机遇。国际图书出版商不断丰富关于中国内容的数字出版产品,初步形成了种类齐全的数字出版产品体系。国际图书发行商也建立起学术图书电子版权和电子图书销售的推送平台,积累了成熟的经验,可以大大缩短学术图书版权推介流程,实现将电子图书直接推送给目标读者。总之,不断革新的移动通信技术和成熟的收费模式,为中国学术图书海外出版和销售渠道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降低沟通成本,促进信息、资源整合推介

作为内容产品,图书产品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文化、思想、科学资源的开发、使用和产品转化中。图书出版的文化价值和影响力则在于通过专业化的出版路径对出版资源做积极、有效的开发和整合。

就中国图书“走出去”的发展来看,国外出版机构在选择引进中国图书时需要在出版社、作者、图书市场等方面做大量的调查研究,面对地理的距离与语言的障碍,国外出版机构须付出极高人力和时间成本。面对重重阻碍,中国图书“走出去”的进程客观上被限制了。

另外,传统营销渠道中,“国际图书博览会”在中外出版交流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大部分出版物都是在博览会上进行实地的推介和购买。然而,在当前疫情严峻形势的影响下,跨越国境的大型图书博览会的举办受到很大限制。要连通中外图书出版机构,资源的整合、流程的规范、信息的互通是首先要满足的需求,一个基于三者而建立的网络平台是改变现状最好的选择之一。因此,开拓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上的版权营销渠道,使版权贸易由实地推行转向线上运营,成了出版发展新阶段的新需求。

二、我国版权贸易未来发展趋势

1.行业法规日益完善

版权保护是版权贸易的核心。完善行业的法律法规,用立法规范市场竞争,用法律约束商业行为,是版权产业得以健康发展的核心保障。

我国图书版权贸易在国际上尚处于弱势地位,完善行业法律既是我国图书版权不受其他国家侵犯的保障,也是我国图书出版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的必然要求。

2.产业链日益成熟

面对国际版权贸易中的地理国情差异和语言沟通障碍,满足双边市场需求的代理平台产业是版权产业链上重要一环,建立符合要求的代理平台是国际版权贸易发展的必然趋势。例如,在广播影视领域建立版权交易平台,可以有效解决相关版权贸易中存在的交易渠道缺乏、交易方式分散、信息缺失等问题。

在互联网环境下,信息交互的迅速发展,为国际贸易提供了多样、便利的网上数字交易手段,版权交易的互联网化已成为版权贸易新的发展方向。

三、版权交流平台整体构建思路

版权交流平台应是一个专门面向国际的版权交易平台,可为用户提供资讯翻译等多种服务。版权方可申请入驻平台,并完成资源上传、资料分类整理等。

平台包括版权管理、需求方管理及后台管理三大主要功能模块,能够实现以下几种主要功能:

1.图书的内容展示和检索

在建立起版权数据库的基础上,平台客户可以开放获取数据库中图书的封面、内容介绍、作者介绍、目录等基本版权信息;平台对数据库中的电子图书进行技术标记,建立关键词搜索引擎,为用户提供关键词和主要内容的检索和追踪标记功能。

2. C2C销售

在图书内容展示的基础上,通过线上、线下服务相结合的方式,提供版权交易的推荐、评审、报价、谈判和签约等服务环节,建成图书版权交易的网络平台。

版权交流平台的出版者库中的中外出版者可以在平台上建立自己的版权展示和销售自营店,既能销售自己的图书版权,也能购买其他出版者的图书版权。平台方可以按照版权交易金额的一定比例提成。

3.自主出版

版权交流平台可以接受中外学者图书、文章等篇幅不限的作品投稿,并且在线完成专家评审、出版合同签署、三审三校和书号核发等全流程的出版工作。出版的电子图书纳入数据库管理,实现销售后著作权人享受相应的版税收入。

4.定制化出版,按需印刷

版权交流平台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针对某些绝版图书提出印刷请求。

5.资讯/动态发布

为了宣传推广中国学术图书,版权交流平台可以与国际知名学者、学术机构和高校合作,举办有关中国学术图书的线上线下发布会、座谈会、学术讨论会以及论坛等,也可以通过直播等新形式满足交流需要。平台还会定期抓取中国学术领域的最新动态和最新成果,发布在网络平台上。

6.为机构用户提供教学、学术研究资源库

引进数字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对数据库中的音视频资料、图片、文字等内容按照学科、年代、著作权人等标签进行分类。国外开设有关中国课程的高校教师和中国问题研究学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和研究需要提取资源,以支持教学和科研活动。

7.完成政府部门相关科研任务

通过对出版者库、作者库和译者库的调查研究,可以有的放矢、深入细致地研究中国图书国际传播的相关情况,完成政府部门交给的科研任务。

以上是本人对版权交流平台的一点思考。我国的版权贸易量近些年来呈现上升趋势,但也面临一些挑战:一来传统博览会的形式是图书的集中式输出,缺乏时效性;二来小型出版商出品的优秀作品竞争力较弱,且时下的热门图书不能及时得到国际传播;三来受疫情形势影响,传统的博览会形式的版权交流活动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因此,构建一个常态化的版权交流平台有其必要性,值得大家思考。 JEZi++vV51YRfUEGPtzjVQ3ATtEJ8bZ+WOQvdmKdom3MQooeJKfPgsKmJp6Ma+B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