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江南明式细木家具产生的时代背景与制作情况

中国传统家具以木材为主,包括大漆家具、硬木家具、软木家具,种类丰富,形式多样。明清两代是中国传统家具的黄金时期,所制家具造型优美,比例匀称,风格典雅,工艺精细严谨,特别是明式家具以其形式与功能的完美结合,成为传统家具的扛鼎之作。明式家具沿袭宋元风格,及至明中晚期,在以苏州为中心的江南地区,其品种与工艺方面已发展到历史的巅峰。从目前传世的家具来看,明清家具佳品主要制作于明中晚期至清早期,到了清中期以后,家具传世数量虽多,但佳品甚少,明中期以前制作的家具,所见屈指可数,我们只能从出土器具中偶见或从零星的文献记载及绘画作品中寻觅了。

“明式家具”一词,有广、狭两义。其广义不仅包括明代制作的家具,也包括清代开始一直延续到现在还在制作的具有明式风格的家具。其狭义则指明代至清早期所制的家具。尤其是从明代嘉靖、万历到清康熙这二百多年间的制品,所制的明式家具大多选料考究、造型优美、工艺精湛、明味十足,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艺术成就来看,都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峰,这一时期所制的明式家具,是中国明式家具的杰出代表。到了乾隆及之后至清晚期,明式家具也有一定数量的制作,但所制的明式家具,其用料、造型、工艺都大不如康熙及之前的明式家具,这一时期所制的明式家具的气息与早期的明式家具已是大相径庭,至乾隆中晚期之后,由于国力日渐衰弱及审美趣味的俗化,清式家具开始流行并大行其道,明式家具从此逐渐走向衰亡。本书所描述的范围只限后者,即狭义的明式家具。

从20世纪以来的研究现状来看,从事明式家具研究的学者迭出,硕果累累。20世纪30年代,德国的古斯塔夫·艾克在华期间与中国建筑师扬耀合作,于1944年出版了全球第一部明式家具的专著《中国花梨家具图考》,书中以精准规范的制图,家具结构、配件、材料方面的图片及文字说明,比较系统地阐释了明式家具之美。这本书奠定了他在明式家具研究中的地位。20世纪80年代,王世襄所著的《明式家具研究》《明式家具珍赏》《明式家具萃珍》三部著作,让明式家具为世界瞩目。其中《明式家具研究》一书完整、系统地阐述了明式家具的用材、种类、形式、装饰、结构与造型规律,并列举明式家具佳作“十六品”,如简练、淳朴、凝重、沉穆等,及“八病”,如烦琐、俚俗等,而成为当今人们鉴赏明式家具的重要标准。书中提到,明式家具以苏州地区制造的家具为代表。王世襄因而成为研究明式家具的标杆,其研究广度、深度至今无人超越。2009年,濮安国出版《明清苏式家具》,著作系统客观地论述了苏式家具的成就,提出“苏式家具是明式家具的典型代表”的观点。而对清式家具的研究,鲜有人出笔,清式家具较明式家具而言,显得装饰繁缛、结构松散,在传统家具中明显呈倾颓之势。随着人们审美取向的改变,出现了厚明薄清的现象。未来若干年后,明清家具的发展势头可能会相差更大。从实际收藏及交易的情况来看亦是如此,一般初入门的家具爱好者,在对明式家具与清式家具的审美取向以及对其造型、制作工艺的区别没有很深了解的情况下,也会购入清式家具。他们一旦对明清家具有了进一步了解后,基本上都会放弃清式家具而转向明式家具的收藏或交易,厚明薄清也是目前市场的收藏与交易现状。从国内外拍卖家具的情况来看也是如此,拍卖会上的家具品种基本上是明式家具,清式家具鲜有出现,只有紫檀家具例外。原因在于紫檀木作为木之翘楚,制作家具时工繁意匠,紫檀家具代表了清式皇家家具的最高标准,但一方面由于它价格过于高昂,非普通财力所能及,另一方面紫檀家具基本上是清式造型为主,有点与当今人们的审美相悖。

江南明式家具的产生与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受益于江南 [1] 这一地区长期的富足。至少从明中期开始,这一地区已成为全国最富庶的地域。明式家具主要集中在以苏州为中心的江南地区。从文献记载和传世的家具实物来看,这一地区是苏式明式家具的发源地,也是明式家具的主要产地。明式家具源于宋而盛于明,起初,人们主要以当地盛产的榉木、柏木、杉木、楠木为材,虽然范濂在《云间据目钞》中描述“榉木不足贵”,只提到榉木的使用情况,但柏木、楠木、杉木、红豆杉等作为当地的树种,一定会一并使用,只是范濂在记载中未提及柏木、楠木等材质,有一种可能是范濂未必对柏木等材质有所了解与认识,故只提到榉木。从传世的少数一些明嘉靖、万历年间制作的带款识的家具来看,材质为柏木所制,可见当时除了榉木之外,柏木等材质已用于家具制作。而且,流传的早年份的柏木家具存量远多于榉木。大约在明晚期以后,才更多地使用花梨木、紫檀木、铁力木、㶉鶒木等优质硬木木材,这些材质所制的家具被称之为“细木家具”或“小木家伙”。明式家具的出现改变了几千年来中国传统家具一直采用的漆木家具的制作方法,它充分运用木材本身的天然纹理,制作出造型优美、工艺精湛的“细木家具”。至此,明式家具所呈现出的独特品位与审美价值犹如一座艺术丰碑而达到巅峰,明代中晚期至清前期所产生的明式家具在中国古典家具史上的卓越成就至今无法超越。

早在魏晋时期,随着土地制度、赋税制度等政策的不断完善,以及江南地区营建的便利的水陆交通,为之后该地区成为全国经济中心打下了基础。到了隋唐时期,丝绸之路的畅通和大运河的开凿,加速了江南经济的发展。北宋时期,灌溉技术的提高促进耕作面积的扩大,使苏州、常州、湖州、松江等地农作物产量大幅提高。到了南宋,随着政治中心的南移,江南地区的经济突飞猛进,农耕经济逐渐向城镇商业转换,全国的丝织生产和贸易,已逐渐云集江南。例如苏州府辖的震泽镇、盛泽镇,嘉兴府所辖的濮院镇、王江泾镇,湖州府辖的双林镇、菱湖镇等地,成为全国纺织业最发达的地区,一度出现“吴丝衣天下”的胜景。市镇商品贸易的发展,加快了江南地区社会资源的汇集速度,提高了各阶层的生活水平。

明初时虽然社会不稳、经济衰颓,但随着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改革机构,实施休养生息政策,社会经济很快得以恢复与发展。以苏州、无锡、常州、南京、镇江、松江、嘉兴、湖州、杭州等城镇为中心的市镇经济,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江南一直被认为是种植粮食作物的最佳之地,粮食的增产,使得经济作物有了分化的可能。明中期后,长江三角洲地区已成为重要的产棉基地。全国各地商家常常前往江南收购棉花、棉制品,使当地的经济得以高速发展。这时候,吴人已通过手工工场发展丝织业,极大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

明中后期白银货币化、农产品商品化为城镇的商业经济带来空前繁荣,财力、人力和物力的高度集中既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又带动了城镇手工业的发展。当时的苏州已成为江南重镇,发展为全国富庶之地。与苏州毗邻的方圆百里内星罗棋布数百个江南城镇,并形成紧密的商业贸易链,相互吸引,并促进各地之间的发展。吴地“家纺户织,远近流通”。一些商人投入资金扩大手工工场的规模,在江南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劳动关系,表明中国最早的资本主义出现的萌芽。苏州、上海松江、湖州、杭州等地是当时棉纺业最发达的地区,除了棉纺业的生机勃勃外,其余各行业的技艺无不精良,较为有名的一些手工艺有:窑作、漆作、苏绣、玉雕、书画装裱,与此同时,木作、石作、纸作、造船等也是声名大噪的行业。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以银代役”改革使工匠获得更多的人身与劳作自由,因而从业人数大量增加,商品也得到极大丰富。工匠可以把自己生产的产品拿到市场上出售,也可承揽雇主的加工订货工作。以银代役这一项制度的改革,对当时的手工业生产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之后的“隆庆开关”解除了海禁,允许民间进行海外贸易,使得大量海外硬木木材运输到苏州,这也为细木家具的继续发展打下了重要的基础。至康熙、雍正、乾隆早期,全国商业繁荣、手工业产量和品种更加丰富。由于城镇的发展、人口的剧增,出现了对家具的大量需求。

当时,一种有别于之前的漆家具,更能彰显木材质地自然纹理的细木家具应运而生,并在以苏州为中心的江南地区流行起来。在黄花梨、紫檀等外来木材输入之前,榉木、柏木、楠木等作为本地区良材,已开始大量使用,这些木材是吴地的重要用材。这些细木家具讲究线条的美感,以曲线与直线连贯、穿插勾勒出形体空间,显得清新雅致。优质的木材运用也充分体现出木材自身的纹理与肌理质感。家具的制作情况方面,地方志虽然没有当时当地的家具制作记载,但家具作为生活的必需品,和其他手工业制品一样,一定会有大量的制作。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明清之际,以苏州为中心的江南环太湖流域的某些城镇已成为家具的重要产地,明中期以后的近二百年中,明式家具的质与量达到了历史高峰。

在这一时期,镶钢冶炼技术的出现,带动了木工工具的发展,“刨子”等工具的出现,为细木家具的加工、打磨提供了技术的保障,这些设备使家具在制作加工上变得比较方便。此时的家具在材料加工、髹漆工艺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细木家具的流行也进一步推动了木匠工具的研制与改进。木匠工具的研发,使得家具在制作上有了极大的发挥空间,细木家具的造型,榫卯结构的运用更是发挥到了极致。此时的苏州东山工匠在嘉靖年间已成为家具行业的标杆,为世人所重视。用料考究,制式古朴,不事雕琢的苏式家具很快影响到周边,并风靡全国。

随着国力强大,经济繁荣,宫廷开始出现奢靡之风,官僚士大夫和百姓开始追求享乐。富商、士大夫们也忙于建造府邸园林。特别是明士大夫身处独特的政治环境,强调生活场景的艺术化需求,他们营建园林居室、订制陈设器用,把对生活的体验诉诸笔端,生活品鉴类的著作迭出。抒写人生处世的格言和个人的生活情趣成为风尚。时代的尚奢风之气使得他们普遍认为,只有在阔大且设计精心的庭院中,在考究的家具和精致的茶具、香具里,优雅的生活气韵才能完全呈现。真正代表一个人地位和品位的不是金钱,而是书法、字画、文玩、奇石和花卉鱼虫这些与日常生活无甚关联的雅物。《长物志·室庐》也描绘了当时的情景,“而混迹廛市,要须门庭雅洁,室庐清靓。亭台具旷士之怀,斋阁有幽人致”。“富贵争胜,贫民尤效”是当时吴地的写照。

史料虽然对明式家具的制作、使用、贸易等情况记载不多,但在一些描绘当时经济兴旺情形的文章中可以发现一些。冯梦龙的小说《醒世恒言》第二十卷中写过一名叫张权的细木家具店店主,打小就跟来自徽州的木匠邻居学习木工,长大后在苏州闾门外皇华亭旁开了一家具店,给自家的店铺起了个别号“江西张仰亭精造坚固小木家火,不误主顾”,并将此名号写在店门的白墙上。由于他制作的家具十分精巧坚固并有特色,因此十几年来店铺一直生意兴隆。张权还被开玉器店的老板请到家中为他做书桌椅柜,在这家干了一年多的活,从中可以看出家具生产已经普及。他还为自家店打广告来吸引顾客,可见当时家具行业已有竞争。隆庆、万历年间苏州家具生产业的蓬勃发展,使市场贸易扩大到江西、安徽等外省,匠人聚集到苏州互相交流学习,为细木家具进一步发展起了很多的促进作用。

生于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的范濂在《云间据目钞》中描述:“细木家伙,如书桌禅椅之类,余少年曾不一见。民间止用银杏金漆方桌。自莫廷韩与顾、宋两家公子,用细木数件,亦从吴门购之。隆、万以来,虽奴隶快甲之家,皆用细木,而徽之小木匠,争列肆于郡治中,即嫁装杂器,俱属之矣。纨袴豪奢,又以椐木不足贵,凡床厨几桌,皆用花梨、瘿木、乌木、相思木与黄杨木,极其贵巧,动费万钱,亦俗之一靡也。尤可怪者,如皂快偶得居止,即整一小憩,以木板装铺,庭蓄盆鱼杂卉,内则细桌拂尘,号称‘书房’,竟不知皂快所读何书也!”这一段文字记录了有关苏州、松江地区明晚期家具的使用情况。

江南细木家具大概流行于明代嘉靖年间,以苏州为中心逐渐影响到周边地区。万历、天启年间,随着木匠工具种类的丰富,细木家具的制作工艺、细节处理也不断进步,出现了“水磨工”和“楷漆工艺”。经此工序制作出来的家具保持了自然色泽与纹理,俗称“清水家具”。明代黄成的《髹饰录·单素第十六》中记载:“黄明单漆,即黄底单漆也。透明鲜黄,光滑为良。”天启五年嘉兴西塘漆工杨明加注称:“有一髹而成者,数泽而成者……又有揩光者,其面润滑,木理灿然,宜花堂之瓶卓也。”杨明提到的“揩光”即揩漆工艺,其操作步骤是先对家具进行打磨,再用天然漆(生漆)髹于家具表面,待家具似于未干时,用布纱揩去漆层上表面的漆膜,如此反复多次,直至表面光亮为止。

清初灭明,经历了康、雍、乾盛世,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国内商业空前繁荣,手工业产品品种更加丰富。这一时期的明式家具继续流行并大量制造,之后清式家具开始孕育并大行其道。至乾隆中晚期,统治者奢靡之风日益滋长,最求精巧新奇、纤琐繁缛的家具开始出现,上行下效,风尚所及,必使民间受之影响,随后清式家具逐渐成为主流,明式家具日趋减少。

经过本人多年的实地考察,买卖交易,在苏、锡、常及浙北地区都能看到为数不少的以软木为主的明式细木家具,虽然这些家具都有不同程度的破损、残缺,但无论从品种到造型,与我们在书籍上或拍卖会上所见的黄花梨家具制作工艺手法相同,只是材质不同而已。且这些家具造型优美,工艺精细。明代张瀚在《松窗梦语·百工纪》讲道:“江南之侈,尤莫过于三吴。……吴制器而美,以为是弗珍也。……四方贵吴器,而吴益工于器。”三吴自然以苏州为首,其中提到的制器,亦包括木器家具。明代皇甫录的《皇明纪略》在木工剻祥条中讲道:“今江南木工巧工皆出于香山。”清代徐翥先的《香山小志·物产》称:“香山梓人圬者居十之五六。……织工居十之三,藤工不及十之一,制藤枕、藤榻、藤椅等器。”藤工与家具制作关联,早期的明式家具大多为屉藤,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明式家具的制作情况。

细木家具有软木与硬木之分,软木主要以榉木、柏木、楠木为主。“软木”北方称之为“柴木”,这种叫法有贬低软木家具之意。软木家具大概于明代嘉靖年间在苏州地区首先流行起来,之后逐渐影响到周边,乃至全国。软木家具制品风格多样,广泛藏于民间,其造型或简或繁,文气的、俚俗的、粗笨的、古雅的、霸气的,一切都显得那么的丰富与自然。软木材源丰富,价格相对低廉,工匠们在制作时可以尽情发挥所长,在不经意中制作出许多形制优美的家具。它更贴近生活,现存的家具在价格上也更能被广大收藏者所接受。而硬木稀有珍贵,往往是达官贵人家用的器物。工匠在制作时不厌其工,户家也不惜耗费巨资,虽然所制的大部分用料黄花梨家具工艺精湛,制式优美,但也不排除一些制成的家具显得华丽有余,而匠气十足。工匠在使用这些名贵材质制作家具时可能会束缚手脚,思维也会受限制。随着人们对明式家具的了解深入,唯材质论的观点已逐渐模糊,材料至上的观点由于现在研究者与收藏家的不断出现而逐渐得以改变,设计、造型、工艺、年份这才是古典家具的精神所在。软木家具与黄花梨、紫檀、鸡翅木、铁力木等硬木所制作的硬木家具同属细木家具,硬木家具只是中国古典家具中的一个分支,大约在隆庆开关后才出现,软木家具大多是就地取材,大量应用于家具制造并构成中国古典家具的主体。软木家具出现的时间早于硬木家具,随后,软木家具与硬木家具相辅相成,各取所需,各领风骚,共同构成了中国古典家具的完整体系。

[1] 江南,是指地理区域,即上海、浙江、以长江为界的江苏南部、安徽南部、江西东部等长江中下游地区。这些地区涵盖了明式细木家具集中分布的主要城市,列举如下:

江苏:苏州、无锡、常州、镇江。

上海:松江、嘉定。

浙江:嘉兴、杭州、绍兴、宁波。

安徽:绩溪、歙县、休宁、黟县、祁门。

江西:婺源。 4/YKxZAQvJ18zH5I/GhiZQtb5uDCc44pi2f5hut9YssYY9zuIir18dKVRdYP2/q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