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我们从小就学,这个是儒家最根本的经典,但是《论语》篇幅不小,有16000多字,我们熟记的一般是《论语·学而》的前几句: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读古人书,有些文言难懂是一方面,还有一则,就是我们好像滚瓜烂熟的句子,我们真的理解了吗?未必然。就像《论语·学而》的这一句。
人生下来就要学习,学习吃奶、学习喝水、学习吃饭,乃至学习说话,时时刻刻都要学习,才会不断有进步,这是件很快乐的事情,当然,我们当时觉得学习并不很快乐,反而有些痛苦,高考时,我们点灯熬油,挑灯夜战,第二天天不亮就要起床,何其苦哉!
那么这里的“悦”如何解释呢,实际上,如果我们怀有很深的目的来学,那确实是痛苦,比如你喜欢踢足球,下了课就往教室外面跑,去踢足球了,但是如果你真成了一位职业足球运动员,让你天天踢、月月踢、年年踢,今天要跑10公里,明天要练习射门、后天要练习过人,天天排得满满的,如果哪一天不踢球了,可能就面临着失业了,那么你还会“悦”吗?
当然主动地学,学一会儿、玩一会儿,寓教于乐,是很好的,学通了、弄懂了,成为专家了,那么就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就入门了。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远方的良师益友来了,当然不是找你蹭饭吃,而是你的贵人来了,你现在不如意,正好可以求教于他,对于你的人生事业,有很大帮助,事业晋级、薪资加倍,你当然高兴。
然而孔子的本意不是这样,远方的朋友志同道合,可以相互切磋学问,相互得到提升,所以高兴啊。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里就是个人的修养了,别人因无知而犯错,你能宽容一下,那么作为领导人,向你聚拢的人就会越来越多。
然而孔子的本意也不是上面所说,看李炳南的解读,这里说的“人不知”,是学成了,博士毕业了,一身的学问,然而生不逢时,没人重用你,那么你还能保持比较平和,这样称得上是君子之道了。
本段原文如下: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