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论语故事之八
文质彬彬的由来

《论语·雍也第六》中有一段提到了“文质彬彬”,现在这个词语是形容这个人很有礼貌,而且读了不少书,所形成的一种有修养的气质,而这个词最早出现于《论语》,它的最初的意思是什么呢?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质”是人的本质,天然纯朴的本质,没有经过后天的雕琢,就像《菜根谭》中所说: 涉世浅、点染亦浅;历事深、机械亦深;故君子与其练达、不若朴鲁、与其曲谨、不若疏狂

而“文”则是后天人文的修养、科学的修养,或者社会事故的圆滑,养成一种人文的、或者机械的气质。

那么南怀瑾在《论语别裁》中继续说,如果“质胜文”,这个人就会显得粗野、缺少教化,就像我们在未入学,或者小学低年级时,父母说的“野马无疆”的感觉,这种粗野的气质诚然未必佳,然而“文胜质”也不好,学上多了,社会上的机械点染深了,也有问题,“文胜质则史”,这里的“史”应该就是社会、历史对人所造成的机械、事故,办事的固定模式,这个也不好。

最好的是什么,孔子给出了答案,其实答案就在前面半句中,“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这个是孔子的总结,文质相当,就像佛家里所谓的“定慧等持”,只有定,则成了“罗汉空托钵”,而有慧无定,那么慧也成了狂慧,福慧双修才是佛家所应允的,有福报、有智慧。

你看,这个“君子”也不是我们所认为的只有文化,还要不丧失人性天然纯朴的本质,这样才好。清朝中兴名臣曾国藩的用人,也暗含着这个“文质彬彬”的道理,即用人要带有几分乡土气息,而不可完全的是书生气质,从这里也可窥探到曾文正公用人的独到之处。 4IyBHzpA/ZUE2bXOOw17nfbxhjdb4LbwzE+EDOehD2BcNxPlAY6pHjUexqIeD9f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