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2章
启蒙的标志:施韦泽的文化批判

作为哲学家的施韦泽,试图用他的基本思维方式,把各种最不同的哲学观点理解为是一个统一体;但是尽管如此,仍能在他的文化哲学思想中,辨认出明确的步骤顺序。他从一开始就把自己的构思安排为四个相互分离,因而也就是有前后顺序的,需要继续加以研究和发展的主题板块。前两个主题是1923年出版的《文化哲学》第1卷(标题为《文化的衰落与重建》)和第2卷(标题为《文化与伦理》),以及已完成手稿的《文化哲学》第3卷(标题为《敬畏生命的世界观》),至于第4卷,从目前收集的遗作来看,施韦泽并未写下完整的文字。它的主题应当是有关《文化国家》( Der Kulturstaat )。

从“文化哲学”这个术语,更不用说它四个分开但又相互联结的副标题,都可以看出施韦泽的独创性并不在于他的主题选择,而在于他给出的答案的实质,因为研究文化哲学在20世纪初期已是一种哲学时尚潮流。显然,施韦泽完全很自然地是在文化哲学的时代精神中成长起来的;再加上他作为斯特拉斯堡的大学生,有威廉·文德尔班(Wilhem Windelband)这样一位深受新康德主义影响的文化哲学的重要代表的老师,并且在1899年还参加过格奥尔格·齐美尔(Goerg Simmel)——另一位文化哲学的重要代表的讲座:“在齐美尔的讲座中,我从一个偶尔听课者成为一个有规则听课的学生。”(GW I, 41)

虽说施韦泽在他给出的关于文化哲学的回答中,并不想追随那个时代的人云亦云;但他的主题选择还是很符合那个时代的。当然,在那个世纪交替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下,也很难期望他选择别的主题。

1784年,摩西·门德尔松(Moses Mendelssohn)曾在《柏林月刊》( Berlinischen Monatsschrift )中确认:“启蒙、文化和教育等一些词,仍是我们语言中的新词。它们只是外来的现成书面语,普罗大众几乎还不能理解这些词汇和用语。”(Mendelssohn, 1974, 3)

到了19世纪末,这种情况便出现了剧烈的变化。“文化”成为一个时髦词,文化人的文化生活和文化民族的文化使命,攫升为人民最爱的话题。1910年出版了《逻辑杂志》( Logos )第1卷,其副标题是《国际文化哲学杂志》( Internationale Zeitschrift für Philosophie der Kultur );它标志了从现在起,文化哲学这门学科已站稳了自己的脚跟(参见Perpeet, 1982, 254)。在此之前,鲁道夫·欧肯(Rudolf Eucken)1878年在《当代基本概念的历史和批判》( Geschichte und Kritik der Grundbegriffe der Gegenwart )一书中,赞扬学术界追求新文化哲学的努力,为把文化哲学推向高潮作出了贡献;此书在1904年发行第3版时,改名为《当代思想潮流》( Geistige Strömungen der Gegenwart )。那个时代的重要思想家,如恩斯特·卡西尔(Ernst Cassirer)、约纳斯·科恩(Jonas Cohn)、奥特嘉·伊·加塞特(Ortega y Gasset,)、爱德华·格里斯巴赫(Eduard Grisebach)和特奥多尔·利特(Theodor Litt),还有我们已在前面提及过的格奥尔格·齐美尔,以及其他许多思想家,都被卷进文化问题的虹吸中;就连作为施韦泽对立面的那位重要的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Oswald Spengler),也在这一潮流中于1918年出了一本畅销书《西方的没落》( Der Untergang des Abendlandes );只是这本书的成功,如恩斯特·卡西尔所说,“更多在于它的书名,而不是它的内容”:“在那个时代,许多人,并且是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已经意识到:在我们高度赞扬的西方文明国家中,有些东西已经腐烂了。斯宾格勒的那本书,表达了这种普遍不适感。”(Cassirer, 1985, 378) Qoqjivp1GUWMB6FnERbznHzO43n1xrT1qHSzigLxeF88mLRZ7nm0vS+UtK8GUcg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