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那些仍在兰巴雷内丛林医院曾与他一起工作过的人来说,他至今仍是个伟大的医生。这位独特人物以家长式的善意,把自己一半以上的人生奉献给了赤道非洲人。基于他实践人道主义的指导原则,阿尔贝特·施韦泽出现在各大洲(包括大洋洲,澳大利亚除外)的纪念邮票上,并且他的名字可能也是各地学校、幼儿园和医院最喜爱用的名称。
相比之下,较少知名的是他的思想成就,并尤其是对他自己来说最重要的:他对伦理和文化哲学的贡献。尽管敬畏生命的这个基本原则,已成为分布在全世界“施韦泽之友”的信念,并且新近也被纳入学院哲学研究中,但发展出这一伦理的他那特有的丰富的哲学背景,却仍没有激起人们与其客观地位相应的兴趣。享有无尽崇拜并作为一个实践者的施韦泽,似乎用自己不知疲倦的实践,反倒把一个作为思想者的施韦泽挤到了后台。
改变这种状况,是我撰写这本书的动因。本书旨在作为阿尔贝特·施韦泽思想的一本入门读物,也就是介绍他的总体思想构思,并也想解释清楚,经常为人引用的他的敬畏生命原则,虽然是他的主要思想,但又绝不是他唯一的核心思想。因此,这本书主要着重于介绍施韦泽的思想,而不是他的生平。本书只是把他的生平列了个表;在参考书目中,会特意指出那些有关他生平传记的详细描述。相应于施韦泽自己的主张,这本书应该以一种基本的思维方式,清晰的语言和论辩式的讨论,来公正地处理他的主题。诚挚邀请读者与我共同走上敬畏生命伦理学这一条曲径通幽的道路,并在这个过程中点燃自己特有的批判和检验敬畏生命原则的思想火花。
这里,特别要感谢:
莱娜·施韦泽-米勒(Rhena Schweitzer-Miller)女士,为关于她父亲的哲学自我理解,与我进行了多次极有帮助的谈话。
赫尔曼·马伊(Hermann Mai)博士教授先生,为我提供了他在兰巴雷内与阿尔贝特·施韦泽共同工作的许多个人回忆。
卡尔斯鲁厄教育大学霍迪盖特研究所的安妮罗斯·本德尔(Annerose Bender)女士,在组织技术领域方面的许多有效帮助。
C.H.贝克出版社的沃尔夫冈·贝克(Wolfgang Beck)先生和恩斯特-彼得·威肯贝格(Ernst-Peter Wieckenberg)先生,以一种非常特别的方式,从一开始就肯定了这本书,并在它的形成过程中始终都给予了支持。特别是在我自愿为兰巴雷内的施韦泽医院工作极其困难的一个阶段中,他们这种不言而喻的信任,给了我极大的帮助。
克劳斯·京茨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