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了几年,鲁国动荡不安,齐桓公出头,使鲁国再立新君,政局平复。紧接着狄
人进犯卫国,杀死了喜好养鹤的卫懿公,卫国惨遭灭国。齐桓公大显身手,又统兵来救,帮助卫复国。当此之时,齐桓公的霸业可谓登峰造极,诸侯敬畏,无人不服。周天子也是既感慨庆幸,又徒叹无奈。
齐桓公与爱妃蔡姬荡舟于湖水之中。正是春风拂面的季节,波光粼粼,鸟鸣嘤嘤,齐桓公欢欢喜喜,饱览明媚的春光。小船荡漾到了湖心,正当齐桓公放目骋怀,感慨万千之际,那蔡姬竟嘻嘻笑闹,摇荡起小船来。
小船左右摇摆,齐桓公站立不稳,险些栽倒掉入湖中。桓公心惊肉跳,紧抓着船边,大叫道:“不要摇了,不要摇了,寡人不会水……”
不料,那蔡姬只顾自己玩,根本不听,仗着自己熟悉水性,依旧两脚踏船,左右晃荡,小船几乎翻倒。齐桓公吓得面如死灰,待上到岸上,勃然大怒,一纸诏令,便打发蔡姬回了娘家——蔡国
,可也没说与她断绝婚姻。
当时遣返已婚女子无异于终止婚姻,是极其无礼的行为。因此,蔡国国君一见到归来的女儿,便怒眼圆睁。
“简直岂有此理!太欺侮寡人了!”
盛怒之下,蔡国君主竟又将女儿嫁给了他人。消息传来,齐桓公震怒。
“这个蔡侯简直欺人太甚!寡人非得给他点颜色瞧瞧不成!”
于是,公元前656年,齐桓公纠合诸侯联军,车马喧天,引兵南下。那蔡国军队还未交锋,便胆战心寒,溃散而逃。蔡国之所以敢于不服齐国,皆因它紧邻楚国之故。齐桓公虽因一时小忿迁怒蔡国,但也早有震慑楚国之心,因此这次举兵南来,表面上是讨伐蔡国,实则是为了逼楚国低头。
且说楚国人见联军势大,不敢轻敌,忙集结精兵抵挡。两军对峙,谁也不敢轻举妄动。楚成王便问齐桓公:“您为什么来到我的国土上呢?”
齐桓公一副霸主的威严模样,宣称自己是为了履行拱卫周天子的职责,来责问楚国为什么不按时进贡;当初周昭王为什么来到楚国,死在了汉水
没能回去。
大兵压境,楚成王不敢倨傲。
“没有按时进贡的情况,确实有,寡人知罪了!以后岂敢不进贡呢!可昭王为何没有回去,您还是去问问汉水吧。”
听了楚王的答话,齐桓公在气势上终究胜了一筹,不禁心中窃喜。因此,便引兵驻扎在了陉(xíng)山
,据险以守。楚王不敢进击,便于这年夏天,派大夫屈完统领大兵,前去探听虚实。
联军见楚军兴师而来,便退居召陵
,以避其锋芒。大夫屈完则出使到联军驻扎地,一探究竟。
齐桓公知其来意,便有意让联军大张旗鼓,摆开阵势。只见旌旗蔽野,战士们擐(huàn)甲执锐,列出整齐的队伍,像一棵棵白杨,迎着太阳,耀目精光,显出十二分的飒爽英姿。一排排战车,滚动着车轮,隆隆而来。高俊的马匹,披着战甲,四蹄生风,如龙似虎,拉拽着身后的车驾。车上的士兵手擎着弩机,挥舞着长戈,技法娴熟,就像是车上长出的爪子。
“哈哈哈……屈大夫,若以如此雄兵,横扫而过,岂非所攻者破,所战者降?”
屈完一听,便知桓公的话外之音,他声音沉稳地说道:“设若君侯能以正义之道,伐罪吊民,则无不可;若非如此,楚国便以险峻的方城山
为城,以长江、汉水作为护城河,就是再多的雄兵劲旅,又如何进击呢?”
见屈完如此理正词直,齐桓公知道楚国凛然难犯,不禁生出敬畏,便与楚国结盟,缔结友好而罢。
这次由蔡国引起,进而发酵为齐、楚两国之间的争霸,最后以缔结和约的形式结局。由此,齐桓公也迫使楚国极不情愿地承认了自己的霸主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