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他们听说西伯侯姬昌
实行仁政,能够赡养无家可归的老人,二人便结伴往西去投奔周国。一路上栉风沐雨,风餐露宿,一连走了好几个月才到了周国。
可不巧的是周文王姬昌刚去世,新继任君位的是三十多岁的周武王。这位武王年富力强,他认为是纣王害死了自己的父亲,正整军待发,准备挥师东进,去讨伐殷商
。
初秋,马儿肥壮,正是出兵的季节。只听得战鼓隆隆,远征的队伍行列整齐,旌旗飘荡,鱼贯而进。一辆辆战车滚滚而来,卷起黄尘,人喊声、马嘶声搅在一起,让人感到大战来临的紧张。
一列车上设着高架鼓,两名鼓手有节奏地敲击着在前面引路,后面是一辆白色的华盖大车,两边竖着引魂幡
,中间车上立着一个木制牌位,上面写着“先考
文王姬昌之灵位
”,仪仗兵在两边侍卫而行。
伯夷和叔齐站在路旁,等待队伍前行过去。一辆高大华美的车子由四匹雄俊的高头大马拉着,格外引人夺目,正缓缓行过。
这时,只见伯夷、叔齐突然跳将起来,闯进了队伍之中,人群立刻骚乱了起来。左右的卫兵慌忙跑来将二人按倒在地。伯夷的头撞在了一个卫兵的盔甲上,破了皮流了点血;叔齐被人绊了一脚,跌倒在土路上。
“发生了什么事?”只听华美的车中一个男人高声问道。
“禀告我王,属下们捉到了两名刺客!”一个披挂比其他卫兵更华美的侍卫长官回道。
“我们不是刺客,我们是孤竹国的伯夷、叔齐!”被按在地上的伯夷喘着粗气,嚷道。
“胡说!孤竹国离此千里之遥,你们怎么可能是那里的人!还不赶紧从实招来,以免刑罚!”侍卫长官愤怒地叫道。
“两位老先生来我国有何事啊?”只听华美的车中又一声传来。
“我们兄弟二人听说西伯侯尊老敬贤,本想投奔,谁承想我们刚到,老国王就死了,现在您丧期未过便妄动刀兵,对老国王来说,这算得上‘孝’吗?您作为殷商的臣子,却要去讨伐君主,这算得上‘仁’吗?”
伯夷的话说完,一时之间空气仿佛是冻住了,无人说话。
“这两人必是商纣
派来的间谍,臣恳请立刻杀了他们!”侍卫官长早已不耐烦了,便拱着手对车里说道。
车里无人应答。
侍卫官长便使了个眼色,左右的小兵押着两人就要走开。
“慢着!”一个苍老的声音传来。
只见一辆装饰朴素的马车从道旁过来,停在华丽的车驾旁,一个白胡子老头从车上下来。
“且慢动手!”老者一面对着侍卫们喊道,一面转身向车内深深地鞠了一躬。
“老臣听说伯夷、叔齐是天下闻名的义士,如今大王替天行道,兴兵讨逆,未出国境,便斩杀义士,这恐将对我军不利啊!”
这时一阵风吹来,卷起沙尘,士兵们有些慌乱,都侧身去躲避。风沙迎面扑来,伯夷和叔齐紧闭双眼,脸上和嘴里扑满了沙尘。
“呸呸……”伯夷和叔齐忙吐出嘴里的泥。
“尚父
所言甚是!……放了他们!”车里传出话来。
“王上有令,放了他们!”侍卫官长便高声叫住押解的士兵。
那两个兵便用力推了伯夷、叔齐一把,两人倒在了路旁,大军便又浩浩荡荡地行进起来。叔齐把大哥伯夷扶起来,两人心情都十分沮丧,真是没有想到,他们不辞辛劳地来到周国,却被如此对待。
于是,伯夷和叔齐便立下重誓:就是死也不吃周国的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