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了十几年,北方游荡草原的山戎
对南面富庶安定的华夏族早就垂涎欲滴。他们趁着秋黄马肥大举南下,进击“近在咫尺”的燕国
。燕国承平日久,不习征战,很快就抵挡不住了,很自然地便遣使向邻国——齐国求助。
齐桓公得知,却是大喜过望。
“仲父所设想的‘尊王攘夷’的战略,终于逮着机会了!”
他便一口允诺下来,克日挥兵北上。齐国的军队经过改革的洗礼,战斗力得到了提升,加之当兵的皆是贵族,有很强烈的荣誉感,因此齐军凭着坚甲利兵,上下一心,经过几番浴血奋战,打得山戎溃不成军,逃之夭夭了。
齐桓公下令乘胜追击,一鼓作气,齐军竟一直追到了燕国东北的孤竹国
。多年的山戎之患彻底解决,燕国上下欢欣。更为难得的是,齐桓公不仅未劳动燕国一兵一卒,如今凯旋,竟直接回国,不受燕国人的感谢。
燕庄公
非常感动,便亲自跑来送齐桓公。
一路上,齐桓公与燕庄公有说有笑,两人共坐在马车上,燕庄公不停地向齐桓公施礼,说着感谢的话:“如果不是君侯,我燕国上下都要被山戎掳去当奴隶了。”
“燕公言重了,大家都是周天子分封的诸侯,本是一家人,同气连枝,相互帮助,原就是应该的!”
燕庄公闻言,甚是感慨叹服。
“君侯高义,真圣人在世啊!”燕庄公忙行了一个大礼。
齐桓公慌忙扶起。
旌旗招展,车队一路向南,冬日的阳光照得人暖暖的。得胜归来,齐国将士欢欣鼓舞。不知不觉中,燕庄公便送到了齐国的境内。马车停下,齐桓公微笑着,握着燕庄公的手,说道:“燕公,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就此别过吧。”
燕庄公眼睛里漾满了泪花,激动得说不出话。
“寡人不是天子,按理,诸侯相送,不能出境,您已经出境了,这片土地,寡人就送给您了。”
“啊?”燕庄公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君侯,不可如此啊!”
齐桓公摆了摆手,示意他不要拒绝,又一脸诚恳地说道:“还望燕公您此后能继承先族召(shào)公
的遗勋,发政施仁,励精图治,使山戎不敢再小觑燕国!寡人与您皆为周朝臣子,应当恢复成、康
时的旧制,每年及时向天子进贡啊!”
“君侯指教,寡人敢不从命!”燕庄公激动地跪倒地上,向齐桓公再行大礼。
齐桓公扶起燕庄公,便登车而去,很快就消失在了夕阳之中。燕庄公望着远去的齐军背影,久久不愿离去,直至夜色昏黑,看不见人影了,才回归燕国。
诸侯听闻齐桓公如此仁厚,都争相归附。自此,齐桓公功成名就,霸业遂成。
齐桓公俨然成了诸侯眼中的盟主,主持公平,执掌正义。哪里有诸侯违礼越法,哪里就有他的斥责督促;哪里有蛮族入侵,哪里就有他的发兵进剿,维护和平。他实际上变成了周天子的保护者,成了维护周代礼仪制度的“国际警察”。
这对那些小诸侯来说,自然是得其所哉,乐于归属,但对于晋
、楚
等大国而言就难免心不甘、情不愿了。然而齐国国力强盛,兵强马壮,他们也只能敢怒而不敢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