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旋转这一概念在心理学界引起了热烈的讨论,并引发了更令人兴奋的空间思维研究。如果大脑可以想象心理旋转,那么大脑还能表现出什么样的奇迹呢?也许我们可以想象事物在大小、位置、形状上的变化,或者添加部件,拿走事物,重组事物。也许我们可以扫描事物来判断大小和距离。是的,人们可以完成这些心理操作,甚至更多,只是难易程度不同罢了。比如试着想象一下,你有半个葡萄柚,圆顶朝上,平底朝下,想象在平底的中间挂一个大写的英文字母J,会得到什么?
要完成上述的心理操作,你只是用语言描述在大脑中建立了一些东西,实际上没有任何视觉输入。心理建构和物理建构一样,似乎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部件数量越多,花费的时间就越长。例如,图4-3中的图形可以描述为包含2个部分,即2个矩形相交;也可以描述为在一个特定的阵列中有5个部分,即5个正方形。虽然是同样的图形,但是当被描述和构思为2个部分时,人们在脑海中创造一个形象所花费的时间比用5个部分来描述和构思时要少。
图4-3 由2个或5个部分组成的描述所形成的图形
心理建构模仿物理建构,是从各个部分一步一步进行的,但这种类推可以更为深入。我们来看另一个问题,小学时我们就很熟悉的几何类推。请看图4-4中的类推。
图4-4 需要两种空间转换才能求解的几何类推
要想得到答案,必须将上面的小图形(圆形或三角形)移到下面较大的图形(矩形或梯形)内,并放大较小的图形;或者改变较小图形的尺寸,然后把它移到较大的图形中。移动或改变大小的顺序是无关紧要的,就像对一组数字做加法一样。
我们让人们解答类似的几何类推问题。每一个几何类推问题都需要从一组更大的可能的转换中提取两到三种转换。解决每个问题后,参与者告知其操作转换的顺序。尽管可以自由选择任何顺序,但几乎每个参与者选择的顺序都是一样的。接着让另一组参与者按照优先顺序或其他顺序进行转换操作。当这组学生参与者使用优先顺序时,他们解题会更快、更准确。因为应用转换的顺序不涉及数学问题,所以这些约束必然来自认知,我们对这些来自认知的约束最为好奇。看到一道题目时,参与者也许会先做比较难的转换,然后再做一些简单的、完全在大脑中完成的转换。所以,我们会问参与者哪些转换更难。我们还可以确定哪些转换需要更多的时间,这是另一个衡量难度的指标。
虽然“难度约束了顺序”听上去是个好主意,但数据并不支持这一判断。人们喜欢先做移动,然后是旋转或镜像反射,接着再移除一个小部分,添加一半图形或更改大小,之后再给图形上色,最后添加一个小部分。最快和最容易的转换是第一个,移动;最慢和最难的是第二个,旋转或镜像反射。所以,时间和难度都不能解释这个顺序,我们的困惑依然存在。
因此,我们采取了新的视角并获得了洞察力。你可能意识到把大写字母J放在半个葡萄柚下面形成了一把伞。完成这一壮举需要心理建构,尽管这只是简单的心理建构,不像想象积木等玩具的结构那样复杂。应用一系列的心理转换来解决几何类推问题也是一项心理建构任务,它是一种二维平面任务,类似于心理绘画。如果心理绘画是内化的实物绘画,那么绘画顺序应该可以解释心理转换顺序。事实的确如此。让另一组参与者想象画一个简单的物体,如一根拐杖,然后告诉我们他们绘画的顺序,我们将其与心理转换顺序很好地进行了比较。绘画具有内置约束。如果画画,你首先需要决定把铅笔放在页面的什么位置,也就是说,把物体放在哪里,这就是移动。然后你需要决定开始绘画的方向,即正在绘制的对象是如何定向的,这就是旋转或镜像反射。接下来,你需要决定绘画的线条距离起始点多远,即物体有多大,这就对应了移除图形或增加一半图形或改变图形大小。绘制对象后,可以对其着色或添加一个小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心理建构,即我们此处所讲的绘画,证明了解决几何类推问题时实施心理转换的顺序之复杂,同时也揭示了奇妙的心智创造力的起源。对精致画面的想象就像是内化的绘画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