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牛场选址与布局

一、场地环境

牛场场址的选择应符合当地土地利用发展规划和村镇建设发展规划的要求,在地势高、干燥、排水方便,土壤透水性好,水源充足,生态环境良好无污染,草料丰富,水、电、路、网络、交通方便,动物防疫条件合格且能有效避免人畜地方病的位置。

(一)地势较高、排水方便、土壤透水性好

肉牛场应建在地势较高、背风向阳、地下水位较低,具有北高南低的缓坡处或地势总体平坦的地方。在丘陵山地建场应选择向阳坡,坡度不超过20°的地方。不宜建在低凹处、风口处,以免汛期积水及冬季防寒困难。牛场的土质以沙壤土为好,土质松软,透水性强,雨水、尿液不易积聚,雨后不会硬结,有利于牛舍及运动场的清洁和卫生,有利于防止蹄腐病及其他疾病的发生,土壤质量要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CB 15618—1995)的规定。场区和舍内空气质量符合(G T18403—2001)的规定。

(二)水源充足、电力充足

肉牛养殖场要备有充足的水质良好、不含毒物、符合卫生安全标准的地上或地下水源,以保证肉牛生产和人员生活用水足量、安全。每100头存栏牛每天需用水10~15立方米,水质应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规定。养殖场电力充足,设计符合《工业与民用供电系统设计规范》(GBJ 52—83)的要求。

(三)草料丰富、交通方便

肉牛饲养场因所需的饲草饲料用量大,场址宜建在距秸秆、青贮饲料和干草饲料产地较近的地方,以保证草料供应,减少运费,降低成本。另外,在肉牛场的正常经营中,会有大量的出栏牛、育肥架子牛和粪肥运出,运输量很大,因此,肉牛场应考虑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建场。

(四)便于卫生防疫、避免人畜地方病

牛场环境应符合兽医卫生和环境卫生的要求,周围无传染源。最好周围2000米内无工业污染源和村庄及公路主干线,场界距离交通干线不少于500米,距居民居住区和其他畜牧场不少于500米,距离畜产品加工厂不少于500米。另外,因土壤或水质中缺乏或过多含有某种元素而引起人畜地方病,会对肉牛生长和肉质产生很大影响,有些虽可防治,但势必会增加成本,因此,在建场前应对场址所在地进行地方病学调查,防止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图2-1 肉牛场防疫距离

二、场地规划与布局

(一)功能区划

肉牛场按功能可划分为管理区、生产区和粪污处理及隔离区。各区布局如下图。

图2-2 肉牛场布局示意

1.管理区

管理区设置在牛场上风处,地势要最高,与生产区严格分开,又与外界联系方便,应设有行政和技术办公室、宿舍和食堂。在规划时,这个区的位置,应有效利用原有的道路和输电线路,方便饲料和生产资料的供应、产品的销售等。在有些牛场,肉制品加工制作是牛场经营的组成部分,应独立组建加工生产区,不应设在饲料生产区内。产供销的运输与社会联系频繁,为防止疫病传播,场外运输车辆(包括牲畜)严禁进入生产区。汽车库应设在管理区,除饲料以外,其他仓库也应设在管理区。管理区与生产区应加以隔离,外来人员只能在管理区活动,不得进入生产区,这些方面都应通过规划布局以及采用相应的措施加以保证。

2.生产区

生产区是牛场的核心区。入口处要设置人员消毒室、更衣室和车辆消毒池。区内道路净道、污道分开。区内设置牛舍、兽医室、饲料仓库等。各牛舍间保持适当距离,布局要整齐。

3.粪污处理及隔离区

粪污处理及隔离区要位于牛场最低处和最下风向(或侧风向),与生产区相隔离,远离水源,设置病牛隔离舍、粪污处理设施等。

养殖场的粪污处理要符合《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等规定,粪污实行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粪污资源化利用率应超过75%。

养殖场采取干清粪工艺,及时将粪便单独清出,并将产生的粪便及时运至贮存或处理场所,实现日产日清,不宜将尿、污水混合排出,不得将粪物随意堆放和排放。

养殖场内排水系统实行雨水和污水分离,污水产生量较大的养殖场、养殖小区等宜采用沼气发酵方式处理污水。养殖小区既可以以养殖单元为单位建设沼气池,也可统一进行沼气处理,处理后的沼渣及沼液可用于农田施肥。

养殖场内的牛粪便可采用自然堆积发酵方式进行无害化处理,也可采用机械强化法进行高温好氧发酵处理生产有机肥。处理设施的位置必须远离各类功能地表水体,距离不得小于400米,处理设施要设在养殖场生产及生活管理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侧风向处,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造成空气污染。

(二)设施设备

(1)牛场入口设有消毒池及自动感应消毒通道,长度以进场大型车辆的车身长2米以上为适宜,宽以大型车宽1米以上为宜。消毒药物最少要有三种以上针对细菌、病毒消杀的不同类型。生产区入口设有更衣室、雾化消毒室。

(2)牛舍应保持通风干燥、采光良好,牛舍地面便于清洗消毒。

(3)设有粪便等废弃物的处理设施。

(三)产区道路

场区道路将饲养工艺、过程及场外交通运输联系到一起,是实现正常生产和组织人流、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道路布置应满足以下要求:

(1)道路系统应与场区总平面布置、竖向设计、绿化等协调一致。

(2)道路布置应适应生产工艺流程,能保证场内外运输畅通。

(3)满足牛场生产要求,生产区道路分为净道和污道。净道的主要任务是用于牛群周转、运送饲料及新进场设备。污道的主要任务是用于运送粪便、病死及淘汰设备。净道和污道不得交叉。

(4)管理区与外部相连通,可按主干道建设考虑。辅助区之间的连接按辅助道建设考虑。道路设计时主要干道为5. 5~6. 0米宽的中级硬化路面,一般道路宜做2. 5~3. 0米宽的路面。

(四)场区绿化

场区绿化需要在总平面设计时统一考虑。绿化布置时应考虑各种林木的功能,使之为保护和美化环境发挥作用。

(1)设置防护林带。防护林带以降低风速为主要目的,防止低温气流、风沙侵袭场区和牛舍。在防御地带设5~8米宽的乔灌木相结合地带。株距1. 5米,行距1. 5米,品字形栽种。

(2)隔离绿化带。牛场的各分区之间、四周围墙应设隔离绿化带。林带宽4~5米,选择高的疏枝树木以利通风。乔木应修剪成无枝,树干高5米,以免影响通风。

(3)行道树。以遮阳吸尘为主。与风平行道路可兼种冠大叶密乔木和灌木;与风垂直道路,宜种植枝条长而稀的树种。 rlMIeiD6GUeEEF6WSyJ03kU4H8ctCDLYbi/7XfNoA9ZvuUecEJ2V+BaGdGCSGOT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