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绿色生态养殖模式

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我国畜牧业发展迅猛,畜牧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逐年提高。然而,畜牧业的发展也面临着种种困境,如环境污染问题、食品安全问题以及生产效率低下、劳力短缺等问题。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兴起,对畜牧养殖业也提出了新要求,改变以往落后的养殖模式,发展绿色无污染、可持续发展的养殖业成为畜牧业发展的主流。因此,发展绿色生态养殖是一种适应养殖模式发展方向的新思路。

一、绿色生态养殖模式的构建

绿色生态养殖模式所涉及的领域,不仅包含畜牧业,也包括种植业、林业、草业、渔业、农副产品加工、农村能源、农村环保等。绿色生态养殖模式实际上是由多个有机农业企业组成的综合生产模式。在相对封闭的农业生态系统内,通过饲料和肥料把种植生产和动物养殖合理地结合在一起,对建立系统内良性物质循环、保持和增强土壤肥力有重大意义。

绿色生态养殖模式把种植、养殖、安全防控合理地安排在一个系统的不同空间,既增加了生物种群和个体的数目,又充分利用了土地、水分、热量等自然资源,有利于保持生态平衡。通过植物栽培、动物饲养、牧地系统组合,充分利用了可再生资源,变废为宝,为土壤改良、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在实施过程中应尽量减少畜禽对外部物质的依赖,强调系统内部营养物质的循环的过程中,把农业生产系统中的各种有机废弃物重新投入到系统内的营养物质循环,把动物、植物、土地和人联结为一个相互关联的系统。绿色生态养殖模式不仅仅考虑经济效益,更注重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共赢,谋求生态、经济与社会的统一。

二、绿色生态养殖模式的类型

(一)田间养殖模式

中国自古就有利用水田、池塘等湿地发展种养结合的传统,在原有的农田基础上实现植物、动物、微生物、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循环,具有“一地双业、一水双用、一田双收”的效果。目前常见的田间种养结合模式主要有稻花鱼、虾、蟹的养殖和稻鸭(鸡)共育等。

模式一:稻花鱼、虾、蟹的养殖。

模式简介:稻花鱼、虾、蟹互生互长,稻田为鱼、虾、蟹提供丰富的食物来源和生活栖息场所,鱼、虾、蟹为水稻耘田、除虫草、积肥和改善田间小气候,促进水稻提质增产增收(如图1-1所示)。

图1-1稻花鱼、虾、蟹的养殖模式

该模式优点:稻花鱼、虾、蟹养殖不仅可以丰富田间的生物种类,还能促进水稻的增产丰收,是一项粗放型、投资少、见效快、风险低、无污染、收入高的水产养殖项目。与常规水稻种植相比,在稻鱼、稻鳅养殖模式下,亩均纯收益提高500~1800元;在稻虾和稻蟹养殖模式下,亩均纯收益可提高2000元以上。稻田综合种养的生态效益显著,对南方十省份的稻田养鱼调查显示,亩均化肥使用量减少15%左右,农药使用量减少约40%,同时通过田埂加高、加固,开挖鱼沟,每亩稻田可多蓄水200余立方米,起到抗旱保水、调节气候的作用。

模式二:稻鸭(鸡)共育。

模式简介:鸭(鸡)稻互生互长,稻田为鸭子(鸡)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和生活栖息场所,鸭子(鸡)为水稻耘田、除虫草、积肥和改善田间小气候,作为害虫的天敌保护水稻,促进水稻提质增产增收(如图1-2所示)。

图1-2稻鸭(鸡)共育

该模式的优点是:(1)投资少、简便、省事。一般农用闲居房屋皆可;(2)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水稻收割后,掉落的稻穗和未成熟的稻粒及各种草籽,还有稻田内的鱼虾和虫子、虫卵等都是家禽的好饲料;(3)减少作物来年病虫害;(4)禽粪可以肥田,减少化肥造成的环境污染;(5)提高了鸭(鸡)的肉质风味。

(二)畜、禽—沼、肥—果、蔬生态模式

生态养殖模式饲养的畜禽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都很高。这是由于动物可及时利用果园青绿多汁饲料,补充其所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另外,果园饲养的鸡可采食虫、草,营养来源比庭院饲养的鸡更丰富,同时果园环境空气清新,适于动物的生长,使其生产潜力得以充分发挥。养牛场采取“奶牛场+粪便处理生态系统+废水净化处理生态系统+耕地还原系统”的人工生态畜牧场模式。粪便采取固液分离,固体部分进行沼气发酵,建造适度的沼气发酵塔和沼气贮气塔以及配套发电附属设施,合理利用沼气产生电能。发酵后的沼渣可以改良土壤的品质,保持土壤的团粒结构,使种植的瓜、菜、果、草等产量颇丰,池塘水生莲藕、鱼产量大,田间散养的土鸡肉质风味鲜美。利用废水净化处理生态系统,将畜牧场的废水及尿水集中起来,进行土地外流灌溉净化,使废水变成清水并循环利用,从而达到畜牧场的最大产出。这样的绿色生态系统,既改善周围的环境,减少人畜共患病的发生,又使环境无污染无公害,处于生态平衡中。循环经济有利于畜牧业的持续发展,可以为其他大型养殖场起到示范带动的作用。

模式一:猪—沼、肥—蔬果、苗木作物—饲料。

模式简介:以生猪养殖企业为主体,立足企业自身资源及产业特点,实施生猪养殖,猪粪发酵后生产沼气和有机肥,沼气可用作燃料,有机肥用作蔬果苗木和农作物的基肥,后期将农作物、果蔬加工产生的果渣等加工成饲料喂猪,形成生态循环体系(如图1-3所示)。

图1-3 “猪—沼、肥—蔬果、苗木作物—饲料”循环模式

模式二:牛羊—有机肥—果草、作物—饲料。

模式简介:由养牛、羊的多个龙头企业牵头带动,结合农户主体自身资源条件,实施“牛羊—有机肥—果草、作物—饲料”多种循环模式养殖。用牛、羊粪发酵生产有机肥,可作为农作物、蔬菜、水果生产的基肥,果树下实施饲草作物间作套种,牧草、农作物、果蔬渣用作牛、羊的饲料,促进养殖、种植和环境的有机结合,生态绿色循环发展(如图1-4所示)。

图1-4 “牛羊—有机肥—果草、作物—饲料”循环模式

特色:基于区域土地的承载消纳能力,规划区域畜牧业发展,出台政策扶持文件,由龙头企业牵头,带领多个种养农户和小型企业成立牛/羊产业联合体,依据联合体成员现有资源开展绿色循环分工协作,将牛、羊粪收集处理成有机肥,种植青贮饲料喂羊,体现“N + 1”联合体循环。

模式三:鸡—有机肥—蔬果。

模式简介:将鸡粪发酵成有机肥,作为蔬菜、果木生产的基肥,促进鸡粪的资源化利用(如图1-5所示)。

图1-5 “鸡—有机肥—蔬果”自主循环模式

特色:以一个企业为主体开展养殖,将鸡粪发酵有机肥,进行蔬菜、果木生产的自主循环消化(或多企业农户参与循环消化),体现“1 + 1”自主循环。

(三)山、林地养殖模式

山、林地养殖模式在多山或地貌复杂地带应用比较成功,有荒山坡果园和河滩果园两种。以此种方式饲养,规模一般在1000~2000只之间,其优点是:(1)果农以果木为主,以养殖为辅,规模小、投资少、风险小;(2)禽类可食用草籽、有害虫子及虫卵以节约饲料;(3)禽粪可肥园,既减少了投资又保护了环境;(4)成禽运动多,体质好,肉质鲜嫩,味道鲜美。在山区、丘陵地带,成片林地多,将土鸡养在成片林地,土鸡可采食林地的杂草、昆虫,同时,辅以适量的玉米和稻谷等粮食。一般采取轮牧方式,一块林地的杂草采食完后再轮转至另一处,休闲一年后,再次利用,有效利用了资源并能防止疫病传播。

模式:林牧结合。

模式简介:利用树林中杂草(牧草)草种、野果、昆虫以及土壤矿物质等天然资源,开展林下肉鸡、猪等的散养和轮牧养殖,为林土除虫草、积肥和改善林间小气候,促进畜产品增产增收(如图1-6所示)。

图1-6 “猪鸡—林生物链”自主循环模式

特色:以一个企业为主体,利用林下饲料资源,为林土除草、积肥和改善林间小气候,既促进了绿色畜产品增产增效也改善了生态环境,体现“1 + 1”自主循环。

(四)渔业养殖模式

鱼塘养鸭,鱼鸭结合(即水下养鱼、水面养鸭)是被推广的一种生态养殖模式(如图1-7所示)。无论在哪种鱼塘养鸭,都要以鱼为主。鱼鸭结合的方式主要有三种:(1)直接混养。(2)塘外养鸭。离开池塘,在鱼塘附近建较大的鸭棚,并设活动场和活动池。(3)架上养鸭。在鱼塘上搭架,设棚养鸭,这种方法多用于小规模生产。这种养殖模式的优点是:(1)增加肥料。每只鸭日排粪为130~200克,鸭粪中尚有26%未被消化的营养物质排入池中,兼具肥料和饲料双重作用。(2)增加饲料。鸭群吃漏的饲料约占总投饲量的10%,能为鱼所食。(3)增氧促肥。鸭群嬉戏、潜水掘泥觅食,将上层高溶氧水层搅入中下层,使整个水体的总氧量有所提高、分布均匀;同时鸭搅动底泥,加速了淤泥中无机盐的释放,利于肥水。(4)促鱼增产。据无锡市河埒乡养殖场试验,每亩放鸭122~128只,鱼可增产17%~32%。

图1-7鱼塘养鸭生态养殖模式

(五)生态园区模式

生态园区是值得推广的一个人造的大自然生态群落。生态园区内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应有尽有。生态园内的养殖是一种立体养殖,模式有猪、鸡、鱼或牛、鸭、鱼或羊、鸡、鱼等饲养园,此外还有野生动物园及珍禽园以及各种珍稀林木等(如图1-8所示)。这种养殖模式的优点是:(1)可供人们旅游、观光、娱乐、休闲,享受高山流水、闲云野鹤式的田园风光;(2)为科研提供实习基地,有利于探索更先进的畜牧理念;(3)科学地利用荒山,绿化、美化环境,创造独特的人文景观。(4)生态园内由于养殖种类多、投资大,吸引一批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由他们提供技术服务,更有利于园区内生物的疫病控制和科学管理;(5)生态园虽然投资较大,但由于经营种类和项目多,且都是一环套一环,既充分利用了自然资源又节约了成本,更有利于宏观调控,市场风险较小。

三、绿色生态养殖模式构建的意义

(一)减少畜禽粪污污染,改善环境

数据显示我国养殖规模是巨大的,肉类产品世界第一,生产8000多万吨肉类产品,一年生猪的饲养量接近12亿头,禽类一年中出栏130多亿只。每年产生的畜禽粪污,单屠宰场清理粪污产生的污水就多达30亿吨,加上各养殖场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畜禽粪污,数量更是巨大,如果全部直接排放到环境中,将会对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构建绿色生态养殖,能够有效地减少畜禽粪污的产生。畜禽—沼、肥—果蔬的生态模式将畜禽产生的粪污进行固液分离,固体部分进行沼气发酵,产生的沼气用于发电,沼渣沤肥土壤,废水净化处理,外流灌溉等,减少了粪污排放,甚至能做到零排放,降低对环境的污染,有效改善动物和人类的生活环境。据韩秋茹报道,在养殖场采用干清粪、凹槽式饮水器模式,实现了雨污分离、干湿分离,污水量有效减少2/3,通过将污水发酵降解,改善了污水颜色和气味。

(二)资源循环利用,降低生产成本

2017年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举办的记者发布会上,农业部韩长赋部长说道:“畜禽废弃物只是废弃物,不是污染物,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通过植物栽培、动物饲养、牧地系统组合,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变废为宝。将畜禽产生的粪污通过干湿分离、沼气发酵等方法变成有机肥料,改良土壤,增加肥力,使种植的瓜、菜、果、草等产量颇丰;又可兼作饲料,使鱼、虾、蟹肥美。种植的农作物、果蔬、苗木加工利用后的果渣,可加工成饲料饲喂畜禽,使种、养、牧相互结合,降低畜禽养殖企业、农户的生产成本,减少养殖户肥料费用支出。据统计,发展生态牛羊养殖产业,将牛粪和羊粪堆积发酵之后,作为有机肥销售,每头牛每年可增收2000元以上(5吨有机肥×400元/吨),每只羊每年可增收400元以上(1吨有机肥400元)。

(三)减少疾病,保障食品安全

运用现代生态养殖技术,可以使养殖设施、饲料、粪污、产品、投入品实现标准化、生态化、微生物化、资源化、有机化及无害化,使在良好生长环境中形成的养殖、种植更加健康。对现代生态养殖技术进行合理的应用能降低动物发病率,提高其成活率,并可采用益生微生物对动物体内残留的有害物质进行清理,为动物产品提供安全保障。利用现代生态养殖技术能减少农作物、果蔬、苗木的化肥、农药的使用量,为人们提供绿色、有机、无害化的食品,保障食品安全。

(四)创建品牌,提高经济效益

绿色生态养殖技术能为畜禽提供优质的饲料和良好的生长环境。动物吃得好、睡得好,长得就好。生态的牛、羊、猪、鸡、鱼、虾、蟹等养殖模式都基本回归自然,养殖的动物产品肉质肥美、口味佳,营养价值高,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生态种植出来的果蔬、作物产量丰、品质佳,绿色健康,同样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依赖产品质量,形成自己的品牌,绿色生态养殖技术使种、养殖的经济效益得到迅速的提升。

(五)助力脱贫致富,带动农村经济

由政府统筹,当地的龙头企业牵头,带领种养农户成立畜禽(牛/羊/猪/鸡)产业联合体,再依据联合体成员现有资源开展绿色循环分工协作,开展养殖、畜禽粪收集处理生产有机肥、种植青贮饲料饲喂畜禽模式。该模式能很好地利用联合体成员各自的资源优势,一方面企业能给当地的贫困农户提供优质畜禽种子资源、饲料、启动资金等,帮助农户就业、创业,增加农民收入,脱贫致富;另一方面农户可以解决企业用工、管理问题等,使得企业长足有效发展。企业发展必定带动当地经济快速发展,当地经济发展,农民生活就会越来越幸福,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六)加快生态产业发展,营造新式生活

生态园区养殖可供人们旅游、观光、娱乐、休闲,也可为科研提供实习基地,有利于探索更先进的畜牧理念,建造人、畜、环境和谐发展的生活模式。同时以多功能生态园区产业发展带动农业升级、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缩小城乡差距,达到多功能生态园区反哺农业、带动城市发展的作用。 MAiGvCqyOOa0sMCyUUrx9VRlXRKxBSgG+thlSvoc4W+mv19ydq7m8OdWdkJ+3Ct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