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近代工商业的产生和发展以及“西学东渐”的深入,新兴的资产阶级猛烈地抨击科举制度。他们普遍认为改革教育和培养新式人才是改良社会并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呼吁建立新式学堂,主张将知识和技术技能纳入学校课堂,让更多人学习知识和技艺,打破传统的家族式和师徒式技艺传承方式。
19世纪后期,随着我国新教育运动的兴起和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职业教育性质的学堂在各地萌生,职业教育逐步取得了发展。中国近代实业教育发源于1866年左宗棠奏设的福州船政学堂。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随着壬寅学制颁布,实业教育制度正式确立;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清政府颁布了由张百熙、张之洞、荣庆等拟定的《奏定学堂章程》;光绪三十年(1904年)又颁布了“癸卯学制”,学制分为三段四级,在纵向上分为初等教育(其中又分为初等小学和高等小学两级)、中等教育、高等教育,而横向上与之并列的有师范教育和实业教育两个系统。“癸丑学制”的颁布,其目的是推行新式教育,以适应并推动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清朝末年,中国社会经济日渐衰退,社会矛盾空前激化,民族危机急剧加深。直至民国初期,传统农业依旧是云南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封建、半封建的生产关系仍占据主导地位。云南的近代工业虽然有所发展,但也仅限于滇中腹地的一些城市和矿区,绝大多数地区都还没有产生近代生产方式,绝大部分地区还局限于传统的农耕文明和小农经济中,近代生产方式因受地域和交通的限制,其发展不如东部和沿海地区发展迅速,资本主义经济还属于萌芽阶段。因此,当清政府实行新政,推行新式教育,提倡以职业教育培养技术人才、振兴国家经济的指导思想确定以后,云南省政府、学界积极参与,大力倡导开办职业教育,使职业教育在云南得以迅速开展。
清朝末年,一方面,清政府学部下令各省开办农业学堂;另一方面,由于云南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栽桑养蚕,因此,“滇省的职业教育,颇置重桑蚕一科”。光绪三十年(1904年),云南在省会昆明创办了一所初级桑蚕学堂和一所实业学堂,这标志着云南职业教育的产生。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云南先后在澄江、丽江创立桑蚕学堂,随后在云南各地发展到20余所。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各地奉命将桑蚕学堂改为初等农业学堂,主要学习桑蚕、农业、林业和兽医4科,职业教育逐步从单一的桑蚕和农业发展到其他专业,覆盖农林兽经几个方面,促进了云南经济的发展。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在省会昆明开办了10所半日学堂,学生学习的科目有纸笺、织布、靴鞋、裁缝4科。至宣统二年(1910年),又在省会昆明创办了“省会女子职业学校”,设裁缝、织布、刺绣、编物4科,性质为半工半读。同年,云南从昆明到各府、州、县共创设约100余所的女子桑蚕研究所。
进入民国以后,云南初等工业学堂改为省会乙种工业学校,初等农业学堂改为乙种农业学校。到1914年,全省有45所乙种农业学校、5所乙种工业学校,学生2000余人。后因护国军兴,教育经费锐减。至1923年,云南的职业教育基本停办。1928年以后,初等职业教育有所恢复。但至1940年,全省仅存6所初等职业学校,学生983人。由此可见,这一时期云南的初等职业教育几乎处于停滞状态。
在近代云南的中等教育事业中,中等职业教育占据重要地位。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云南创办了省会中等农业学堂,设蚕业、农业、林业3科,并附设农业教员讲习所及染织科,以便让学生更好更快地理解相关专业技术,掌握相关技能。清末,中等职业教育还处于萌芽状态,数量极少。直到1910年,云南才创办了第一所商业学堂。
进入民国以后,中等职业教育进入了一个曲折发展的历史时期。云南省教育厅先后颁布《云南省教育厅扩置全省职业教育计划大纲》《云南全省职业学校设置纲要》等文件,多次下令推广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因此得到了一定扩大和充实。民国初年,中等职业教育获得稳步发展,一些普通中学改办为工农等科职业中学,省立、县立普通中学添设职业科或附设职业科。1912年,省会农业学堂改为省会农业学校,云南高等工矿学堂改办为“省会工业学校”。后者后又改为“甲种工业学校”,内设采矿、冶金、应用化学3个学科,并设“理化实验所”。实验所对社会开放,让社会公众有机会能参与技术技能学习,发展云南特色冶金采矿产业。民国十五年(1926年),云南省设立农科高级中学,内设农科、林科两个班,辟有自己的农场、林场和苗圃。民国十八年至十九年(1929—1930年),教育部命令各省努力发展各种职业教育,限制普通中学的扩大,并规定把中等教育经费的35%用于职业教育事业,要求各中等学校都加设职业班或加设职业课程,对学生进行职业训练,根据当时经济下滑的趋势,加强职业训练,促进失业员工再就业。1935年以后,云南还开办了省立团山、玉溪、开远等初级农业职业学校。除此以外,还开办了省立昆华高级护士助产学校、鼎新初级商业学校,培养护士和会计。1940年,云南的教育经费因失去独立资格而锐减。次年,教育厅颁布《关于省立各中等学校裁并班级令》,后因战事及经济影响,全省的中等职业教育陷入停滞乃至停办。到1945年,除省会几所中等职业学校外,在县立、市立的128所中等学校中,仅剩1所职业学校。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云南创办了武备学堂,附设方言学堂。宣统元年(1909年),方言学堂改办为高等学堂,这是云南开办的第一所外语高等学堂,设日、英、法3科,并选派优秀毕业生到日本、欧美留学。方言学堂为云南汉族与少数民族交流、云南与外省交流培养了大量的语言人才;优秀毕业生到日本、欧美学习先进教育管理思想,学成之后回国效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从另一个层面说,要加强云南的对外经济合作,首先要利用云南与南亚东南亚毗邻的地理优势,加强对外交流,这对语言人才有很高的要求。民国二年(1913年)方言学堂改为云南法政专门学校,课程有法律、政治、经济、商业、英语等。1932年,该校停办。但是,该校在办学期间共毕业了40个班,培养了1800余名学生。至新中国成立前,云南省的许多行政、司法、商业机关中的管理者都是从这所学校毕业的,它为云南的行政、司法、经济系统提供了许多管理人才,为云南经济社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宣统二年(1910年),云南创办了云南高等工矿学堂,初设高等生1个班、中等生4个班。招生对象主要是云南、贵州两省的优级师范选科的理化、博物两类的优秀毕业生,为云南冶金、采矿行业培养了许多技术人才,为云南的产业发展提供了人才基石。辛亥革命后,该学堂因学生星散零落而停办。
云南在清朝末年为了解决开办新式学校的师资困难,采取多种形式培训师资。光绪三十年(1904年),云南选派速成师范生41名留学日本,学习教育专业知识,研究教育管理、教学方法、教育形式以及学科设置等问题。这批师范生,在日本学习和考察后,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先后回国。他们成了云南师范教育的骨干师资,是近代云南职业教育发展重要的师资力量。这些学成归来的留学生为云南职业教育带来了生生不息的力量,不断培养出新的师资和专业性人才。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昆明设立了“省会师范传习所”,这是云南为解决师资短缺问题最早采取的应急办法;各直隶厅、州所办的中学堂也被一律改为“师范传习所”,全省共17处,为各州市独立培养自己的师资提供了场所和条件。同时,将“师范传习所”毕业生按其程度分为优等生和中等生,优等生被分配到高等小学堂任教。同年,云南省学务处遵照学部关于加强师范教育的命令,在昆明贡院内开办了一所“体操专修科”。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云南把高等学堂改成两级师范学堂,即优级选科和初级简易科。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云南当局把云南各府、厅、州办的“师范传习所”,一律改为初级师范学堂;同时,云南省教育当局利用原来医学堂的经费和地址,建立了云南省第一所女子师范学堂。宣统二年(1910年),云南各府的初级师范学堂全部建立,中学堂也先后建立起来,这使得更多需要接受教育的人能够有机会上学堂。
1912年,省教育当局把清末创办的昆明“两级师范学堂”与省会中学附设的初级师范相合并,改名为“省会师范学校”。1915年,护国战争爆发,军费开支猛增,云南当局把相当一部分教育经费挪作军费,全省教育受到很大影响,当局只有关闭昭通、保山、丽江的师范学校,7所省立师范减少至4所。1930年后云南中等师范有了很大发展,1933年云南省教育厅根据中央教育部划分各类学区的精神,对中等师范学校的体制进行了调整,到1938年,云南学区划分并扩大为9个,共有省立师范学校33所,县立师范学校42所。但1939年以后,由于抗战军兴,特别是1941年云南的教育经费失去独立地位以后,加之社会动荡,教育经费得不到保障,学校难以维持。到1945年,全省只剩下20所师范学校,师范教育步入低谷。从公共管理的角度看,教育是准公共产品,教育资金主要来源于当地政府和国家的财政补贴,教育经费保障是教育发展的基础,因而由于战争、经济衰退、国内环境的影响,在当时没有教育经费保障的情况下,云南的教育必然走向衰退。
清朝末年,新式教育学校在云南迅速开办起来。云南在开办新式教育的初期,最先受到重视的是高等教育和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则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了。之后,清政府多次下令推广职业教育,鼓励学生接受中等职业教育,才使中等职业教育得到了较大发展。政府对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视,引起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关注,家长学生积极接受和参与职业教育,为职业教育注入了动能。
云南在开办职业教育学校的过程中,确立了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云南文化、地理区位条件,明确了人才培养方向,即要培养符合云南经济产业需要、实用且有一定技能,能实现谋生、就业,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云南的职业教育学校,从开办伊始就有明确的招生标准,招收的学生不分性别、种族、社会阶层,体现了职业教育的公平性特征,有利于实现其教育宗旨,与普通中高学历教育一开始拒招女生不同,职业教育招收的对象广泛,为普通大众提供了学习的渠道。
云南省的职业教育学校在专业设置、教学内容上强调结合地方实际,体现地方特色。清末至民国年间,职业学校的专业主要设有蚕业、农业、林业、矿业、织染、商业、护理等科。在课程设置上,职业教育课程分为两大类:文化课和专业课(实业课),并对职业课程及实习时数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职业课程要注重实际,学生学成要能运用到工作中去。
清末直至民国,云南职业学校的开办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将职业学校纵向设置为初等、中等、高等三个层次,以培养符合云南经济发展不同水平需要的实业人才。职业学校的类型也较为多样,有为男生开办的,也有为女子开办的;有为普通学生开办的,也有为讲习生开办的。学制上,时间有长有短,有短期的,短则几个月;也有长期的,长至几年不等。灵活的办学特点,较好地适应了不同学生自身的状况及需要。
云南近代的职业教育非常重视学生的实习,一般规定职业学校的学生实习时间不得少于全部学时的1/3;学生实习不及格者,不得毕业。要求各职业学校必须建立实验场所,配备技术指导人员,以更好地指导学生实习实践所学专业技术。此外,还要求职业中学应同当地工矿、商会、医院等建立联系,聘请其中有经验的人做学校的顾问,建立顾问委员会,让他们给学生上课,使学生所学的知识技能更具有实用性,毕业后能够立即服务于社会。
清末到民国的职业教育管理一般都采用普通教育的管理制度。以中等职业教育为例,学籍管理极为严格。如,对退学的规定有:违反学校规则、行为不良、学业过劣、发生重大不当行为等。对作为学籍管理手段的考试也作了严格规定:考试有平时考、月考、学期考、毕业考等,考试层次严密,有助于学生自我督促提升。日常生活方面,注重礼节训练,力争使学生成为遵纪守法的良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