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是人们在社会中从事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通常又称作工作岗位。人类在劳动中产生了社会分工,从商品互换到货币出现形成交易,社会分工逐步细化,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职业。我国古代的职业分化程度很低,根据《周礼·考工记》记载,我国古代的社会职业有六大类,即王公、士大夫、百工、商旅、农夫和妇功。现在人们常说的“三百六十行”,源于《清稗类钞·农商类》一书,该书中记载:“三十六行者,种种职业也。就其分工约计之,曰三十六行;倍之,则七十二行;十之则三百六十行。”
由于古代社会的职业流动十分有限,也就不可能建立起开放的、社会化的职业教育体系。中国古代主要以农耕经济为主,因技术和交通的限制,职业教育发展并不广泛,只需要在各个职业圈内对少数人进行职业教育,就能满足社会的基本需要。当时的职业教育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直接满足官场需要的官学;另一种是零星地散布于民间的学徒制。
在奴隶社会时期,由于社会分工细化,发达的手工业生产者要求对手工业奴隶进行强制性技术培训,当时就出现了一种带有强制性的职业教育形式。此外,“六艺”中的“射、御、书、数”被认为已具有了职业训练的性质。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空前繁荣,手工业内部分工更为精细,而技术在古代秉承父技子承、师徒传承,因此形成了独特的家族式或师门式职业教育体系,这些为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秦汉以后,从中央到地方都有官办作坊。在这样的作坊中,一个新手在师傅的言传身教之下从学徒变为工匠,最后成为师傅,这是古代一般的职业教育过程。这些手工业者基本上是世袭的“匠户”,官办的作坊和职业教育机构为数极少,规模也很有限,而且几乎仅仅服务于官府,不对社会开放,因此这种教育只是封建官僚体制的附庸,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到东汉末年,洛阳设立的著名的“鸿都门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所专科性质的学校。南北朝时期的医学,唐朝时期国子监管辖的律学、算学、书学,再到宋代专门学校中增添的武学、画学,这些都可以视为我国古代具有职业性质的高等教育。
云南地处边疆,经济、文化与中原相比极为落后,因而古代没有正式的职业教育性质的学校,但已经有广义上的职业教育,其技术的保存与人才的培养是通过家传、学徒制等方式进行的。元朝时期,云南被正式置于中央帝国的版图中,建立了云南行省,并大规模推行土司制度。到了明清两朝,随着中央统治深入滇西南,部落割据与封闭状况被打破,云南的大部分地区也开始慢慢接受中原文化。随之,云南各种物产资源被发现,如盐和银。随着滇西南的盐矿、银矿等矿产被大规模地开发利用,由于采用了汉人带来的先进冶炼技术,滇西南矿产业的崛起拉动了其他产业的快速发展,而当时采矿、冶铁、茶艺技术在某种程度上都是通过师传和家传的方式进行的,这也呼应了当时整个中国的职业教育形态。
古代的职业教育受当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虽然具有明显的生计性和个别化特征,但是它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对当时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客观上起到了促进社会生产发展、科学技术进步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