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6日—29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提出,为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条基本方略,明确要“坚持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既是指引我国未来发展全局的核心理念,也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增强活力,推动云南职业教育全面可持续发展,保证公平公正,对云南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我国职业教育已从规模扩张迈向质量提升、内涵拓展阶段,依托创新理念发展职业教育,是发挥职业教育先发优势,助力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时代命题。当前云南职业教育的现代化,首先应以创新为动力实现突破性发展,急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变革:
“职业教育现代化实现的关键在于职业教育制度现代化和治理现代化。”以建立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为基础,落实政府责任,强化部门协调,加强行业指导,基本形成政府统筹、部门配合、行业企业与社会各方深度参与、公办和民办共同发展的新局面。创新职业教育发展方式,以促进教育与产业紧密结合为重点,整合资源、优化结构、强化内涵、提高质量,基本形成质量、规模、结构、效益协调发展的格局。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高职教育的重要任务。人才培养是教育的重中之重,质量是职业教育的发展之本,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目标就是为社会培养和提供高素质高技能的职业技术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应积极探索现代职业人才培养模式,试行政校企三主体、现代学徒制、订单式培养等人才培养实践模式,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实践具有云南职业教育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以产业为引领、就业为导向、素质为核心、能力为本位,实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职教教师队伍建设,必须加快“双师型”队伍建设,选聘“能工巧匠”式人才到院校就职,创新拔尖人才作为专业组群领军人物,加大职业教育境外招才引智力度,打造国内外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优化教师结构;聘用有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社会能工巧匠等担任兼职教师,优化“双师型”队伍建设;落实教师在职进修和企业实践制度,促进企业员工和院校教师交流沟通,创新在职培训形式,加强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
加强和创新职业教育治理,提升治理能力。首先是建立多方参与的决策机制和教育教学质量监测机构,由政企两方共同监督教学质量和教育管理过程;其次是创新人事分配制度;最后要完善招生、教学、资助、就业、财务和资产等学校业务管理办法,创新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提升学校教学质量和教育管理力度。
高职教育教学质量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质量上。健全高职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要重视第三方评估,尤其是行业企业的指导评估,才能有效督促院校改革创新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管理,建立“以素质能力评价学生、以教学效果评价教师、以贡献水平评价学校,基本形成教育与产业、校内与校外结合的质量评价机制”。
协调是云南职业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求从教育事业发展的总体布局出发,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处理好学校、政府、企业的不同要求和发展目标,解决发展中的不平衡问题,推动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它包含三层含义:一是不同层次职业教育之间的协调发展;二是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协调发展;三是建设职业教育与现代教育体系内部不同层次不同类型教育之间的协调发展。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提出,我国未来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是: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自身及其与各级各类教育之间的协调发展,关键是要明确不同层次职业教育的功能定位,搭建职业教育自身、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之间相互衔接与沟通的桥梁。
(1)职业教育自身的协调发展
建立和完善中职、高职、本科以及研究生各层次学历的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建立职业技术教育贯通的学历与学位体系,最大限度地为职业教育类的学生拓宽学习深造的通道,建立起贯通的学历晋升体系。为此,应深化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加快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分类招考,探索和完善自主招生、中高职贯通培养等考试招生办法,以及多种模式的中、高、本、硕衔接培养机制,使职业学校与普通学校毕业生拥有同等升学机会,打通职业院校学生从中职、专科高职、应用型本科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上升通道。
(2)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
优化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比例结构,实现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大体相当,提升学生家长及社会公众对职业院校的接受度,积极探索综合高中试点工作。通过建立弹性学制与学分转换制度,促进普通高中和中职教育学生的有序流动,促进中职学生再学习和学历提升,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双向协调发展。
(3)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协调发展
以开放大学为平台,以省市区县政府为责任主体,形成处处可学、时时能学、人人皆学的覆盖全省全民的终身教育体系。推动开放大学和职业院校向社会开放学习资源,与社区深度融合,建立职业院校与社区联动机制,促进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有效衔接,促进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协调发展。
要加强职业教育与云南区域经济社会之间的协调发展。要充分利用当地区域的职业教育资源,结合当地特色产业,围绕云南本地的主导产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对接重大工程、重大建设项目,强化专业群对接产业群建设,为云南优势主导产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要围绕云南区域的发展定位,优化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和布局,加强职业教育的地区服务能力。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进一步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对职业教育而言,教育内容应注重“关注人才持续发展的成长路线图”“更加重视中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注重文化素养、技术技能和职业精神融合培养,培养道德品质高、技术技能强的高素质人才,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切实提升劳动者素质和创造附加价值的能力”。要“完善职业教育人才多样化成长渠道,健全‘文化素质+职业技能’培养模式和目标,加强单独招生、综合评价招生和技能拔尖人才免试等考试招生办法,为学生接受不同层次高等职业教育提供多种机会”。
绿色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职业教育的绿色发展,就是要遵循学生教师的成长规律、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和经济社会转型的升级规律,培养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适应经济社会需求的短过渡期或无过渡期技术技能人才,从人才出发,推动院校可持续发展。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加强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教育,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重要学习内容,纳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评价标准,推动其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从学习内容和观念上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和职业素养。结合职业教育教学的特点,推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与专业教学的有机融合,促进专业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的有机统一、专业内容和科学方法的有机统一,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有社会责任感、有创新精神、有职业道德、有实践本领的一代新人,为社会和企业提供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实现职业教育素质教育观念,促进云南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形成定位清晰、科学合理的职业教育层次结构,这一决定既是落实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要求,也是对过去职业院校盲目升格的一种纠偏。职业院校要坚持以国际合作为依托、校企合作支撑、信息职教互加,瞄准需求定位和特色优势,深谋专业布局,深播产教要素,精致打造品牌,精心锻造文化,办一流职教,提升内涵式发展水平,提高教育质量,加快建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提高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贡献度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最终目标。职业教育是为了给社会和企业培养优秀的人才,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而设立的。而实施的主要途径一是要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实践实训基地建设、合作发展平台建设,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现代学徒制试点,联合开展订单式培养;二是要改革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实践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和工程实践创新项目教学;三是要提高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标准,以人才培养对接用人需求、专业设置对接产业需求、课程内容对接课程标准、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毕业证书对接职业资格证书为切入点,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完善专业课程体系。要实现企业产业需求与院校培养人才的无缝对接,增加院校学生的就业率和企业满意度。
开放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途径,主要是为了解决内外联动发展的问题。职业教育是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一种类型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办学模式、教学内容、办学形式等各个要素都要与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职业结构的调整变化相适应,还要与技术进步、岗位升级、社会发展相协调。因此,向全社会开放办学,建立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和责任要求。
职业教育要通过组建或参与职教集团,逐步形成院校与院校之间、院校与行业企业之间的整合优势,生产并提供优质教育产品,建立集团内部服务体系,实施知识品牌战略,按照“宽口径设置、大菜单选择、模块化组合”的思路,实现中职与高职课程体系的有机衔接和学历证书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的双证“融通”,放大和提高优质职教资源的效用,提高专业和课程产品的共享水平,促进院校之间的交流。
学校要以开放发展的思维,强化校企的深度合作,积极探索引企入学和入企办校等深度合作形式,积极推进校企一体化办学,加强校企深度合作,以校内实训基地公司化运营为目标,推进产教结合、“校企一体”建设,发展特色职教。
职业教育要通过加强与行业协会、企业、劳动就业主管部门的合作,促进多重维度的合作。一方面,使职业教育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教育、技术等级证书教育融合,提高专业教学的针对性,强化学生就业准入意识;另一方面,使职业教育有效地延伸至行业、企业、劳动、人事等部门的各级各类培训中,拓展职业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不仅如此,通过相互间的合作,可以提高在校学生对上述各种培训的认识,增强其成人后从事非正规和非正式学习的适应能力,减少学习障碍,为终身教育各阶段教育间的衔接创造条件。
一是要面向社区开放学习资源,服务终身教育。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短期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和文化生活类课程,实现职业教育与社区发展融合。二是要面向普通教育开放,推进普职教育深度融合,将职业院校建设成为职业素养、职业技术、职业技能的学习和体验中心、校外教育服务中心,支持普通高中有计划地开设职业体验、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三是要面向企业开放技术培训,服务产业发展,推进“百万技能人才培训福利计划”,建立以“职业培训包”为基础的培训制度,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率,形成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提高劳动者素质、稳定就业、改善民生的新局面。
共享是职业教育发展的目的,旨在促进教育公平、彰显职业教育价值、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的现代化。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教育资源共享的基础,提供相对均衡、相对优质的职业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共享理念在职业教育发展上的基本体现。
深化职教园区资源共享机制建设与改革,实施园区资源共享建设计划,深化校际间优势资源互补协同合作,开展专业群对接产业群建设,优化园区与院校专业结构布局。同时,建立不同区县、州市之间职教资源共享机制,实现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在不同区县之间、州市之间、城乡之间的合理分享、科学流动,带动相对弱势区域特别是涉农区县提高职业教育水平,促进职业教育发展,实现信息共享;建立不同省市之间职教资源共享机制,实现省市之间先进建设经验和成果的共享,促进各省市之间交流沟通,建立健全共享机制,促进信息共享沟通。
首先是充分利用国家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的职业教育资源,实施职业院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建立国家级数字化资源开发与制作基地,形成为国家示范区服务的数字化资源平台群;其次是加强职业院校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建设职业教育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职业院校在教学、实训、科研、管理、服务等方面的资源共享。建设区域职业教育共享共建平台,一是建立教学资源合作开发平台,推动区域职业院校合作开发职业教育的专业课程,编写教材;二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职业教育数字化课程资源库,实现优质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在区域的全覆盖。建立教学资源开放共享平台,实现区域之间的图书文献、数据、实习实训基地的共建共享共用,建设区域性实践教学虚拟仿真教学平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建立国家职业教育实验区(示范区)联盟的信息交流平台,完善职业教育协同发展联盟组织和运行机制,通过定期召开职业教育协作发展论坛、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对接会,建立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网站,畅通信息交流,分享就业市场信息、实习岗位信息、学校动态信息、科研项目信息等,为联盟职业院校间的合作,为联盟的政、行、企、校、研要素融合提供支撑。
以“五大理念”引领和对接云南省职业教育发展的实践与改革,旨在构建更高质量、更可持续发展、更加公平的,具有云南地方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以推进云南省职业教育现代化进程。